九年级政治复习提纲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9110160 上传时间:2017-10-01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68.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政治复习提纲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九年级政治复习提纲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九年级政治复习提纲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九年级政治复习提纲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九年级政治复习提纲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政治复习提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政治复习提纲(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九年级政治复习提纲(第一课)中华民族的发展史,是一部怎样的历史?答:是一部民族文明的创造史 一部民族精神的生长史 一部民族发展的探索史4、近代以来,我国经历了百年沧桑(1)原因: 封建统治者的腐败无能以及国家的落后;外国侵略者的侵略。(2)表现:经历了第一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使中国落入灾难的深渊;南京条约天津条约 北京条约 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腐朽的清政府被迫与列强签订了一个个不平等的条约。(3)后果及危害: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学习了中华百年屈辱史,请谈谈你的感悟。答:由于清政府腐败无能及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使我国经历了百年的沧桑,经历了百年屈辱

2、,这段历史值得我们警惕。落后就要挨打。因此我们要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树立爱国热枕,忧患意识,以史为鉴,时刻警惕。努力学习,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紧跟时代步伐,在德智体等方面发展自己,使自己的成为未来的栋梁,以振兴中华为已任,争取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中华百年屈辱史设计一条宣传标语 答:牢记历史,开拓未来; 不忘国耻,开拓未来; 追寻历史足迹,培育民族精神为什么帝国主义的百年入侵都不能?答: 中华民族历来是一个有着顽强信念和不屈精神的民族。 中华民族具有伟大的民族精神,帝国主义务枪炮激起了中华民族英勇抗争的斗志。 为了扞卫国家独立,维护民族尊严,中华儿子藐视强

3、敌,甘赴国难,浴血奋斗,宁死不屈,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抗争。九年级政治复习提纲(第二课)中华民族精神(1)含义或内涵: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2)核心:爱国主义(3)作用(意义):答:由于这种伟大的民族精神,屹立在世界东方的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历史中生生不息,创造了灿烂的文明,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是鼓舞我们迎难而上,团结互助,战胜困难的不竭力量之源。是民族发展进步,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4)内容(具体表现):爱国主义、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艰苦奋斗、乐于奉献、开拓创新、团结合作、乐善好施、扶弱济贫等,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洪精神等。P9 鲁迅

4、的话说明了:民族精神根植于广大人民之中,生生不息,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中国的脊梁是指:伟大的民族精神4、爱国主义的含义及表现:是千百年来形成的对于自己祖国挚爱的深厚情感。是对祖国和家乡的眷恋,对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强烈企盼,对祖国繁荣昌盛的坚定信念,对祖国主权和尊严的坚决扞卫,对卖国求荣的无比鄙视,对爱国志士的无比崇敬等。5、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民族精神有:五四精神、长征精神、井冈山、延安等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铁人、两弹一星、雷锋、抗洪、航天、奥运精神等6、弘扬长征精神有什么意义?(其它精神均可参考)答: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动改革开

5、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有利于弘扬民族凝聚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为现代化事业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有利于更好地发展我国的先进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人们牢记历史,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为什么要弘扬民族精神?答:民族精神是民族进步,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我们迎难而上,战胜困难的力量之源。 使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悠悠历史生生不息,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有利于弘扬民族凝聚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为现代化事业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有利于更好地发展我国的先进文化,促进社会

6、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人们牢记历史,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8、青少年应该怎样弘扬民族精神?答:树立崇高的理想,爱国热忱,树立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和责任感,以振兴中华为已任,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发扬伟大的民族精神,把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世代相传。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紧跟时代步伐,德智体全面发展,热爱祖国,服务社会,坚定信念,培养艰苦奋斗的精神,努力学习,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争取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9、我国历来奉行对外交往的原则是:睦邻友好、和平共处10、为什么说爱好和平是我国的传统美德?答:中华民族历来以团结统一、爱好和平着称于世。 爱好和平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

7、统。 中华民族历来奉行睦邻友好、和平共处的原则。 自古以来,我国就同其他国家和民族友好往来,相互学习,共同发展,丝绸之路成为古代中国与亚非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友谊之路。 新中国成立好,我们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之路,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努力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事业,主张各国携手努力,坚持持久和平、共同构建和谐世界。 11、为什么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为什么说党无愧于历史?)答: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经过 28 年的奋战,建立了新中国。新中国成立初期,党领导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勇于担当起带领中国人民创造幸福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

8、大复兴的历史使命,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壮丽史诗。12、党的地位(性质):(为什么说党是力量的象征?)是工人阶段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13、党的指导思想:(为什么说党具有鲜明的旗帜,不灭的灯塔?)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科学发展观作为行动指南。14、党的理论基础:马列主义15、社会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充分证明了(新中国的成立):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16、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就充分证明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17、新中国成立以来,得出的结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没有共产党就

9、没有新中国。 18、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19、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共同富裕20、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变革是: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九年级政治复习提纲(第三课)为什么要树立忧患意识?答: 当祖国发展兴旺时,忧患可以促使我们保持警惕,居安思危。 当祖国处于低潮时,忧患会使我们励精图治,迎头赶上。 但是,由于我国基础差,底子薄,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科技,教育,文化,综合国力等方面仍存在差距。以振兴中华为已任的代表: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0、范仲淹 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陆游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 苟利国家生死矣,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当代青年的崇高使命:振兴中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社会主义新长征是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青少年应该如何振兴中华?(如何以振兴中华为已任?)答: 树立爱国热忱,忧患意识,培养高度的紧迫感和责任感。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发扬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世代相传。努力学习,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必须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发展自己,使自己成为未来社会的栋梁。以振兴中华为已任,争取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1、九年政治复习提纲(第四课)小康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变化?人们衣食住行等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衣服靓起来的、饮食精起来了、住房大起来了、轿车多起来了改革开放 30 年来我国取得了哪些巨大的成就?答: 人民的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衣食住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跨越,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 国家的综合国力显着增强,经济实力不断提升,科技突飞猛进,国际地位日益提高,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的中坚力量; 成功举办了 2008年奥运会,加入 WTO,嫦娥一号成功绕月, “三峡工程”顺利截流等。3、我国取得巨变、成就的原因(从巨变和成就中可以得出哪些结论?或巨变说明了什么?)答: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坚持社会

12、主义的本质;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要想为指导;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从政治的角度)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手抓。 (从经济角度)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从文化及环境角度)广大人民的艰苦奋斗。4、改革开放以来,党有哪些好政策?答: 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5、三步走指: 第一步,20 世纪 80 年到 1990 年,国民生产总

13、值翻一番,解决温饱问题;第二步,到 20 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再经过 50 年,到 21 世纪中叶,人均国民收入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目前的小康:总体实现了初步的小康,但现在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我国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8、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含义:指在 21 世纪头 20 年,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特点:是较高标准的小康,共同富裕与精神文明的小康的统一。经济更发展,民主更健全,科教更进步,社会更和谐,人民生活更殷实。意义:A、使经济更发展、民主更健全、科教更进步、社

14、会更和谐、人民生活更殷实;B、将进一步造福十几亿人口,促进共同富裕,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C、有利于促进现代化事业的发展,增强综合国力,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使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D、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构建和谐社会,共享改革发展成果;E、有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如何构建全面小康社会?答: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经济)B、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努力推进依法治国; (政治)C、大力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发展教育事业,加强文化建设,

15、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文化) D、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环境)9.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我们会遇到哪些困难或问题?答:生产力水平比较低;经济发展不平衡;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不协调;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公民的科学文化水平较低等我国为什么要构建全面小康社会?答: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我国生产力水平还很落后,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级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目前我国的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

16、的,发展不平衡的,这不利于达到共同富裕。构建全面小康,将促进共同富裕,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有利于促进现代化事业的发展,增强综合国力,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使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D、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构建和谐社会,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E、有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九年政治复习提纲(第五课)1、财富的源泉有:勤劳、智慧与开拓、科技、资本和管理、制度等 2、创造的基础是:辛勤的劳动3、为什么说勤劳是创造财富的基础?答: 人类所享有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成果,无一不是辛勤劳动的结晶; 勤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的祖靠勤劳,创造了五千年的文明; 中国共产党发扬光荣传统,带领人民用勤劳的双手,把我国创造成一个初步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国家。改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