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高二历史考点解析教案美国独立宣言历史1人教版选修三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1098813 上传时间:2019-06-2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省高二历史考点解析教案美国独立宣言历史1人教版选修三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山西省高二历史考点解析教案美国独立宣言历史1人教版选修三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山西省高二历史考点解析教案美国独立宣言历史1人教版选修三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山西省高二历史考点解析教案美国独立宣言历史1人教版选修三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山西省高二历史考点解析教案美国独立宣言历史1人教版选修三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西省高二历史考点解析教案美国独立宣言历史1人教版选修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省高二历史考点解析教案美国独立宣言历史1人教版选修三(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业文档美国独立宣言“天赋人权”和“社会契约”1约翰洛克的政府论人们既生来就享有完全自由的权利,并和世界上其他任何人或许多人相等,不受控制地享受自然法的一切权利和利益,他就自然享有一种权力,不但可以保有他的所有物即他的生命、自由和财产不受其他人的损害和侵犯,而且可以就他认为其他人罪有应得的违法行为加以裁判和处罚,甚至在他认为罪行严重而有此需要时,处以死刑。但是,政治社会本身如果不具有保护所有物的权力,从而可以处罚这个社会中一切人的犯罪行为,就不成其为政治社会,也不能继续存在;真正的和唯一的政治社会是,在这个社会中,每一成员都放弃了这一自然权力,把所有不排斥他可以向社会所建立的法律请求保护的事项

2、都交由社会处理。于是每一个别成员的一切私人判决都被排除,社会成了仲裁人,用明确不变的法规来公正地和同等地对待一切当事人;通过那些由社会授权来执行这些法规的人来判断该社会成员之间可能发生的关于任何权利问题的一切争执,并以法律规定的刑罚来处罚任何成员对社会的犯罪;这样就容易辨别谁是和谁不是共同处在一个政治社会中。凡结合成为一个团体的许多人,具有共同制订的法律,以及可以向其申诉的、有权判决他们之间的纠纷和处罚罪犯的司法机关,他们彼此都处在公民社会中。英国约翰洛克著政府论(瞿菊农叶启芳译)【解读】约翰洛克(John Locke,16321704)是英国著名哲学家和政治学家。洛克出身于商人家庭,父亲是小

3、土地所有者,做过律师,是清教徒。1652年,洛克进入牛津大学基督教会学习医学,后来成为辉格党政治家沙夫茨伯里伯爵的秘书,后随沙夫茨伯里数次担任政府及其他职位的工作。政府论是洛克最有影响的政治思想著作。上篇主要批评君权神授理论,下篇从自然权利和社会契约理论出发,论述了政府的起源、范围和目的。洛克在政府论中明确提出了“天赋人权”和“主权在民”思想。洛克认为,自由、平等和财产都是人们自然的权利;人类天生都是自由、平等和独立的;但为了保证各自和相互之间的利益不因社会无序而受到损害,人们必须建立一种相互间的承诺,或一种社会契约。按照这种契约,人们自愿地放弃自己的一部分自然权利,将这部分权利交给一个共同认

4、可的、至高无上的权力(政府)行使,从而使自己的其他权利得到保护。当人们自愿交出一部分权利结成公民社会时,他们也就从自然状态转入具有实际政治意义的社会状态。所以,政府的权力来源于受政府管理的社会成员。洛克的政府论在18世纪北美殖民地拥有许多读者。他及其他欧洲启蒙思想家的思想在北美殖民地得到广泛的传播,对北美社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洛克的“天赋人权”和“社会契约”的理论,不仅成为北美殖民地人民反抗英国暴政、争取独立的思想武器,也成为独立宣言和未来美国宪政的理论基础之一。2潘恩的常识唉!我们长期以来受到历史久远的偏见的迷惑,为迷信作了很大的牺牲。我们曾经自夸受大不列颠的保护,不去注意它的动机是利益而不

5、是情谊;它并没有为了我们的原故保护我们免受我们敌人的侵犯,而是为了它自己的原故防御它的敌人,为了任何其他原故防御那些与我们并无争执的人,并且为了同样的原故防御那些将会经常与我们作对的人。如果英国不放弃它对北美的自作主张的要求,北美就得摆脱这种从属地位;万一法国和西班牙同英国发生战争,我们可以同它们保持和好关系。上次汉诺威王朝的战争所造成的苦难,应该提醒我们来反对我们同英国的种种联系。欧洲,而不是英国,是北美的亲国。这个新世界曾经成为欧洲各地受迫害的酷爱公民自由与宗教自由的人士的避难所。他们逃到这里来,并不是要避开母亲的抚慰,而是要避开吃人怪物的虐待;把最初的移民逐出乡里的那种暴政,还在追逐着他

6、们的后代,这话对英国来说至今仍然是适用的。美国托马斯潘恩著潘恩选集【解读】托马斯潘恩(Thomas Pain)1737年出生于英国的政治哲学家。他一生贫困。13岁辍学后,做过裁缝、教师和税务官。1774年,他来到北美投入独立运动,历时13年。在此期间,他曾任报刊编辑、大陆会议外交委员会秘书等职。他发表的政论文章,对北美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产生了重要影响。美国独立后,潘恩回到欧洲,往返于英法两国,积极参加反对封建专制的革命斗争。1802年,他再度赴美国,1809年病逝于纽约。常识(Common Sense)是潘恩抵达北美后于1776年1月在费城发表的第一篇政论文。在这本不到50页的小册子中,潘恩

7、以简练而生动的语言准确地回答了北美殖民地人民所关心的问题,并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指出了北美殖民地独立的必要性。潘恩首先指出,英国的政体夹杂着一些新的共和政体因素和两种古代暴政的残余。国王体现着君主暴政的残余,上议院体现着贵族政治暴政的残余,而下议院体现着新的共和政体的成分。英国整体之所以有毛病,是因为国家权力掌握在同一阶层和政治背景的政客手中,而失去了相互制约的功能。关于北美殖民地与英国王室的关系,潘恩指出,英国“并没有为了我们的缘故保护我们免受我们敌人的侵犯,而是为了它自己的缘故防御它的敌人”。北美殖民地人民必须与英国一刀两断,建立自己的共和政体。真正的共和国家的权力必须而且只能来自人民。常识的

8、影响巨大而深远,它对英国政体的无情解剖、对欧洲启蒙思想的现实运用和对未来美国的政治期望,切断了北美殖民地人民心中残存的与英王的最后一根感情纽带,把那时尚犹豫不决的殖民地领袖推向与英国决裂的不归路,也激励了更多的北美殖民地人民坚定地投身于独立革命。3印花税法大会决议(1765年10月19日)本次大会召开与继续,皆出于代表之成熟考虑,并经一致同意发表下述宣言,以申明美洲殖民地民众之权利,及其被强加之冤。这块大陆上的英国殖民地正陷入一场持续灾难之中。对此,吾等经充分及时考虑,兹代表上述各殖民地,并视此为吾等不可缺之权利,公开宣告吾等卑贱之见,以尊重殖民地民众最根本权利与自由,并呈诉他们因受英国议会近

9、期法案驱迫,而产生之冤情与不满。1国王陛下之殖民地臣民,对大英帝国王室抱有与其国内臣民同样之忠顺,并一致服从英国议会之庄严体制。2国王陛下之殖民地忠顺臣民,有权享受在英国国内出生之臣民所有继承之权利与自由。3对于人民自由而言,一条不可缺少之理,它同样也是英国人原本拥有之权利,即未经本人、或未经其代表同意,政府不得征税。4上述殖民地之人民,目前没有,而且因其现状也不可能被大英帝国之下院所代表。5惟有殖民地议员,才是民众自己推选之代表。除非经由其当地立法机关批准,任何人从未、也不能对他们进行合法征税。最后,为了仁慈君主、祖国及其自身之福祉,殖民地民众据其不可剥夺之权利,特向国王陛下呈递此项忠顺提案

10、,并恭请议会两院审议,以便废除其征收印花税之法案、其他议会法案中涉及扩大海军法庭权限之条款、以及限制美洲商业之其他最新法案。J艾捷尔编美国赖以立国的文本*原文请参见“Resolution of the Stamp Act Congress,”in Henry Steele Commager ed.,Documents of American History.New York:Meredith Corporation,1968,pp.5758.此处在转引这段译文时,按语义将“权力”改为“权利”。【解读】美国独立战争前,英国议会对殖民地不断征税,但在议会中却没有殖民地的代表,这是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

11、导火索。1765年,英国对法国宣战,英法争夺殖民地的七年战争爆发。虽然英国打败了法国,但战争也使英国负债累累。一方面为了还债,另一方面为维持强大的军力以保卫新获得的土地,英国政府决定调整其殖民地政策,要求北美各殖民地承担英国军队在北美开支。这在北美殖民地激起强烈震撼。1764年,英国议会又颁布糖税法,宣布对包括糖、靛蓝、咖啡、酒等在内的从英国进口的货物以每加仑3便士的比率课税。1765年3月22日,英国议会又立法征收印花税,规定殖民地所有的法律文件、报纸、货单、发票等,都要贴上半便士至6英镑不等的税票才能生效。这项税法涉及殖民地商业与生产的各个方面,因而引起殖民地人民的普遍不满。1765年10

12、月,除弗吉尼亚、新罕布什尔、北卡罗来和佐治亚未派代表外,其余9个殖民地的代表在纽约集会,于1765年10月19日发表印刷税法大会决议,该决议温和地声辩:各殖民地拥有免除那些未经民众代表同意征税的自由。英国议会不但否决了殖民地人民的此项请求,而且还派英军对殖民地人民的抗议活动进行血腥镇压。1776年英国议会取消了印花税,但宣布殖民地对印花税的抗议无效。1767年,英国议会提出让殖民地承担一部分英国在北美驻军的军费,并通过汤森税法,对殖民地进口的玻璃、颜料和其他一些商品征税,希望以此解决军费问题。殖民地人民掀起了又一轮抗议浪潮。1770年,英国官员与抗议的波士顿市民发生冲突,导致5人死亡,造成了轰

13、动一时的波士顿惨案。1773年,英国议会颁布茶税法,波士顿市民一怒之下,把价值近10万英镑的英国茶叶倒入查尔斯河。英国议会大怒,通过一系列被殖民地视为不可容忍的法令。英王对北美人民反抗的血腥镇压,使殖民地人民与英国王室和解的幻想彻底破灭,“要求独立”成为北美殖民地人民的普遍呼声。“没有代表权,就不得征税”(“No Taxation without Representation”)是独立战争期间北美殖民地人民喊出的最为响亮的口号。这句口号原本是英国政治的基本原则,在英国贵族与王室的斗争中使用过,但独立战争期间被殖民者用来捍卫自己的权利。4“不自由,毋宁死!”(“give me liberty o

14、r give me death!”)议会所面临之问题,正给这一国度带来可怕危机。据吾所见,问题实实在在,乃一有关自由或奴役之问题;而鉴于自由之重要性,吾等实该相应考虑辩论之自由。惟经自由辩论,吾等方可抵达真理,履行吾等对于上帝、对于国家所负之艰巨责任。先生们,减轻事态乃徒劳之举。尔尽可呼喊和平、和平却了无和平可言。战争实已打响。下一阵北风将带来兵器相搏之震响,吾兄吾弟已置身战场!吾等岂能呆立于此?那些先生意欲何为?他们将有何收获?难道生命是如此珍贵,和平是如此甜蜜,以至于吾等非要用镣铐与奴役去换取它们?万能上帝,请阻止此事发生!吾不知他人何去何从,然吾之抉择为:不自由,毋宁死!J艾捷尔编美国赖

15、以立国的文本【解读】帕特里克亨利(17361799)是美国独立战争时期的最杰出的演说家和革命家之一。他1736年生于弗吉尼亚,父亲是一位受过良好教育的苏格兰人。10岁以前,他在本地学校接受初中教育,成年后先后零售店和经营农场均未获成功。后学习法律,1760年获得律师资格。1763年在著名的“牧师案”中,他在法庭上援引天赋人权学说,雄辩的口才使他震惊四座,并成为颇有名气的律师。1765年,他当选弗吉尼亚议会议员。他竭力反对印花税法,曾在议会提出一系列主张殖民地独立于英国议会的决议草案,并作为弗吉尼亚代表参加第一次和第二次大陆会议。1775年,亨利帕特里克在弗吉尼亚代表会议上发表了一篇后来成为名篇的演讲:“不自由,毋宁死!”在另一篇演讲中,他还热血沸腾地疾呼:“难道生命是如此珍贵,和平是如此甜蜜,以至于我们要用镣铐与奴役去唤醒它们?”话音未落,来克星顿枪声就在三个星期后打响。珍贵文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