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物质基础结构基础专题复习课件

上传人:E**** 文档编号:91098111 上传时间:2019-06-21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1.5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命的物质基础结构基础专题复习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生命的物质基础结构基础专题复习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生命的物质基础结构基础专题复习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生命的物质基础结构基础专题复习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生命的物质基础结构基础专题复习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命的物质基础结构基础专题复习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命的物质基础结构基础专题复习课件(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九江市同文中学 余凯 13870274194 QQ:121036926 ,江西省高考研讨会,2012.3,【江西 南昌】,生命的物质基础与结构基础,一、从高考题看生命的物质基础、结构基础专题,内容提要,二、生命的物质基础、结构基础专题复习策略,一、从高考题看生命的物质基础、结构基础专题,内容提要,1.20072011年宁夏试题统计分析(寻找命题方向),3.近年部分疑难试题分析(突破教学难点),2.近三年新课标考试生命的物质基础、结构基础试题 统计分析 (寻找命题趋势),2009年全国高考试卷命制概览,生物高考试卷共15套,新课 标命题,老教材 大纲版命题,自主命题,教育部 考试中心命题,生物单

2、科:广东、上海和江苏(共三套卷),理科综合:山东和天津(共二套卷),自主命题理科综合:北京、重庆、四川(共三套卷),教育部 考试中心命题,生物单科:海南(共一套卷),理科综合:辽宁宁夏、安徽、浙江、福建,全国卷:湖北、河南、河北、山西、江西、广西(共一套卷),全国卷:贵州、云南、甘肃、新疆、西藏、青海、内蒙古,(共四套卷),(共一套卷),2010年全国高考试卷命制概览,生物高考试卷共15套,新课 标命题,老教材 大纲版命题,自主命题,教育部 考试中心命题,生物单科:上海和江苏(共二套卷),理科综合:山东、天津、广东和北京(共四套卷),自主命题理科综合:重庆、四川(共二套卷),教育部 考试中心命

3、题,生物单科:海南(共一套卷),理科综合:全国新课标、安徽、浙江、福建,全国卷:湖北、河南、河北、山西、江西、广西(共一套卷),全国卷:贵州、云南、甘肃、新疆、西藏、青海、内蒙古,(共四套卷),(共一套卷),2011年全国高考试卷命制概览,请据表回答: 若只完全析出甲蛋白,混合液中最合适的硫酸铵浓度应为 。 向该蛋白质混合液中加入硫酸铵溶液(或硫酸铵),使混合液中的硫酸铵 浓度达到30%,会析出若干种蛋白质,它们分别是 。 通过改变混合液中的硫酸铵浓度 (能、不能)从混合液中得到 所有的、不含有其他蛋白质的乙蛋白,原因是 。 简要写出从该蛋白质混合液中分离出全部丁蛋白的实验设计思路。 如果蛋白

4、质析出物中还含有一定量的硫酸铵,可用半透膜除去析出物中的 硫酸铵。用半透膜能除去析出物中硫酸铵的原理是 。,(2008宁夏T2913分) 已知蛋白质混合液中硫酸铵浓度的不同可以使不同种类的蛋白质析出(或沉淀),随着硫酸铵浓度增加,混合液中析出的蛋白质种类和数量增加。下表是某蛋白质混合液中的不同蛋白质从开始析出到完全析出所需要的蛋白质混合液中的硫酸铵浓度范围。,1.20072011年宁夏试题统计分析(寻找命题方向),1.20072011年宁夏试题统计分析(寻找命题方向),(2008宁夏T2913分) 已知蛋白质混合液中硫酸铵浓度的不同可以使不同种类的蛋白质析出(或沉淀),随着硫酸铵浓度增加,混合

5、液中析出的蛋白质种类和问题增加。下表是某蛋白质混合液中的不同蛋白质从开始析出到完全析出所需要的蛋白质混合液中的硫酸铵浓度范围。,【命题立意】以蛋白质的盐析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实验分析等 综合应用能力。,【高考命题思路】注重分析类实验考查,【命题立意】以细胞结构和细胞周期考查学生理解能力,1.20072011年宁夏试题统计分析(寻找命题方向),(2009宁夏T3)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 A植物细胞累K+需消耗能量 B细胞对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 C海水中的海藻细胞可通过积累溶质防止质壁分离 D液泡中积累大量离子,故液泡膜不具有选择透过性,【命题立意】以物质跨膜运输考查理解能力,(201

6、0全国新课标T1)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病毒是一类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 B蓝藻细胞具有细胞核且DNA分子呈环状 C人体所有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相同 D内质网膜和高尔基体膜都具有流动性,【高考命题思路】注重章节内基础知识综合考查,1.20072011年宁夏试题统计分析(寻找命题方向),(2010全国新课标T3)若要在普通显微镜下观察到质壁分离、RNA 和脂肪,下列四组材料中应选择的一组是 A水稻胚乳和花生子叶 B天竺葵叶和水稻胚乳 C紫色洋葱和花生子叶 D天竺葵叶和紫色洋葱,(2011全国新课标T6)下表是根据实验目的,所需选用的试剂与预 期的实验结果正确的是,【高考命题思路】注重教材

7、基础实验的考查,(2011全国新课标T1)将人的红细胞放入4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红细胞破裂,主要原因是 A.红细胞具有水溶性 B.红细胞的液泡体积增大 C.蒸馏水大量进入红细胞 D.低温时红细胞膜流动性增大,1.20072011年宁夏试题统计分析(寻找命题方向),(2011全国新课标T4)撕去紫色洋葱外表皮,分为两份,假定两份外表皮细胞的大小、数目和生理状态一致,一份在完全营养液中浸泡一段时间,浸泡后的外表皮称为甲组;另一份在蒸馏水中浸泡相同的时间,浸泡后的外表皮称为乙组。然后,两组外表皮都用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里处理,一段时间后外表皮细胞中的水分不再减少。此时甲、乙两组细胞水分渗出

8、量的大小,以及水分运出细胞的方式是 A.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与乙组细胞的相等,主动运输 B.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比乙组细胞的高, 主动运输 C.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比乙组细胞的低, 被动运输 D.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与乙组细胞的相等,被动运输,【高考命题思路】注重考查基本原理的理解和应用,.近三年本专题新课标试题统计分析 (寻找命题趋势),.近三年本专题新课标试题统计分析 (寻找命题趋势),近三年考题比较及分析: 本专题所考查知识点相对较稳定,试题较多涉及细胞 的结构和功能及物质跨膜运输等方面的内容;对细胞 的分子组成主要考查化合物的特点、功能及有关物质 的鉴定实验原理和过程等相关问题。 在命

9、题形式上主要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结合新情 境、图表等形式考查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熟练程度,在 命题思路上一般是考查本专题内的综合或章节综合。 本专题的知识点难度一般相对较低,有个别省市的少 数题涉及难度很大,对我们复了新的要求,要 求我们复习更到位、更深入,以理解问题的本质。,3.近年部分疑难试题分析(突破教学难点),例1:(2011北京T4)胰岛素的A,B两条肽链是由一个基因编码的。下列有关胰岛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胰岛素基因的两条DNA单链分别编码A,B两条肽链 B.沸水浴加热之后,构成胰岛素的肽链充分伸展并断裂 C.胰岛素的功能取决于氨基酸的序列,与空间结构无关。 D.核糖体合成的多肽链需

10、经蛋白酶的作用形成胰岛素。,【解析】一个基因只有以一条链作为模板链。沸水浴加热只有破坏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但不能使肽链断裂。蛋白质的功能与空间结构有关。一个基因只编码一条肽链,所以胰岛素有两条肽链是经蛋白酶的作用的结果。,【探讨】蛋白酶是否破坏肽键? 【探讨】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决定其空间结构?,3.近年部分疑难试题分析(突破教学难点),例2:(2011江苏T8)核孔是具有选择性的核质交换通道,亲核蛋白需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发挥功能。右图为非洲爪蟾卵母细胞亲核蛋白注射实验,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亲核蛋白进入细胞核由头部决定 B亲核蛋白进入细胞核不需要载体 C亲核蛋白进入细胞核需要消耗能量 D亲核蛋白

11、进入细胞核的方式与葡萄 糖进入红细胞相同,【解析】放射头部没有进入细胞核,放射性尾部全部进入细胞核,可见亲核蛋白进入细胞核由尾部决定。头部没有进入而尾部进入说明尾部有特异性识别,需要载体。核孔是具有选择性的物质交换通道,故需要载体体现它的选择性,亲核蛋白进入细胞核是“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例3:(2010安徽T1)下列关于生物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肌细胞的细胞膜上有协助葡萄糖跨膜运输的载体 B细胞膜上的受体是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必需的结构 C线粒体内膜上只分布着合成ATP的酶 D核膜上的核孔可以让蛋白质和RNA自由进出,3.近年部分疑难试题分析(突破教学难点),【解析】主动运输需要载体

12、协助,细胞膜上的受体不一定是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必需的结构。例如: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相互连接,也有信息交流的作用。性激素等小分子脂质类激素的受体往往在不在细胞膜上,在细胞内。线粒体内膜上分布着与有氧呼吸第三阶段有关的酶。核孔对物质的进出有一定的选择性。,【探讨】物质进出核核孔是“被动运输”还是“主动运输”?,【深化拓展】内外膜常在某些部位互相融合成环状开口,称核孔。在核孔上镶嵌着一种复杂的结构,叫核孔复合体,核质之间的物质交换主要是通过核孔复合体进行的。从功能上看,核孔复合体可以看作一种特殊的跨膜运输蛋白复合体,并且是一个双功能、双向性的亲水性核质交换通道。双功能表现在它有两种运输方式:

13、被动扩散和主动运输。双向性表现在既介导蛋白质的入核转运,又介导RNA、核糖核蛋白颗粒(RNP)的出核转运。,例(2011江苏T2)下列关于人体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mRNA合成的同时就会有多个核糖体结合到mRNA上 B.唾液腺细胞和胰腺细胞中高尔基体数量较多 C.核孔是生物大分子可以选择性进出的通道 D.吸收和转运营养物质时,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内线粒体集中分布于 细胞两端,例(2008江苏T24)下图为原核细胞中转录、翻译的示意图。据图判 断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A图中表示4条多肽链正在合成 B转录尚未结束,翻译即已开始 C多个核糖体共同完成一条多肽链的翻译 D一个基因在短时间内可

14、表达出多条多肽链,【解析】mRNA合成在细胞核中进行,而核糖体结合到mRNA上进行翻译 的过程发生在细胞质中,因此mRNA合成的同时不会结合核糖体,3.近年部分疑难试题分析(突破教学难点),3.近年部分疑难试题分析(突破教学难点),例:(2010浙江T5)对某动物细胞进行荧光标记实验,如下示意图所示,其基本过程:用某种荧光染料标记该动物细胞,细胞表面出现荧光斑点。用激光束照射该细胞表现的某一区域,该区域荧光淬灭(消失)。停止激光束照射一段时间后,该区域的荧光逐渐恢复,即又出现了斑点。 上述实验不能说明的是 A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B荧光染料能与细胞膜组成成分结合 C根据荧光恢复的速率可推算出物质跨

15、膜运输的速率 D根据荧光恢复的速率可推算出膜中蛋白质或脂质的流动速率,【解析】该过程说明荧光染料能与细胞膜组成成分结合且细胞膜具有流动性,根据荧光恢复的速率可推算出膜中蛋白质或脂质的流动速率,但不能根据荧光恢复的速率可推算出物质跨膜运输的速率,因为该过程中没有发生物质跨膜运输。,内容提要,二、生命的物质基础、结构基础专题复习策略,1.立足教材、注重联系,形成一定的知识网络,2.对比复习、深化理解、找到差异与联系,3.强化实验,注重探究,提高学生综合能力,4.精讲试题,善于归纳,提高学生综合解题能力,5.收集疑难,查缺补漏,完善学生知识结构,1.立足教材、注重联系,形成一定的知识网络,专题复习不

16、但要回归教材,还要站在更高的角度来研究教材,从宏观上把握教材,重视本章节知识与其他章节的联系。使相关的知识通过一定的方式有序地组织起来,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新教材分子与细胞的知识结构模块采用了从系统的视角来认识细胞,将细胞看做基本的生命系统,按照系统的组成、结构、功能和系统的发展变化规律的顺序来建构整个模块的知识体系。 在微观上处理教材时,要抓住主干知识,突显重点知识,剖析核心考点,善于深挖教材,对教材出现过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要理解透,还要重教材中的各个环节如:聚焦、资料分析、插图、思考与讨论、相关信息、技能训练和拓展题本章小结等。例如:63页的资料分析,通过培养学生解读图表能力的训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水分吸收与无机盐吸收的差异。,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