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小麦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1096601 上传时间:2019-06-2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小麦生产技术指导意见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山西小麦生产技术指导意见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山西小麦生产技术指导意见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山西小麦生产技术指导意见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山西小麦生产技术指导意见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西小麦生产技术指导意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小麦生产技术指导意见(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年山西省小麦生产技术指导意见2016年我省小麦生产取得了大丰收,小麦单产达到历史最好水平,为我省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打下了坚实基础。2017年我省将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统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提质增效为目标,大力推广绿色高产高效技术,全面提升我省小麦生产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一、2017年度小麦技术推广思路及目标围绕“节本增效、质量安全、生态安全”总目标,创建出适宜我省的小麦绿色高产高效技术模式。要坚持小麦增产与资源节约相结合,既要攻关高产技术瓶颈、示范推广高产高效技术,又要推进节水、节肥、节药措施,创建绿色增产技术模式;要坚持农艺与农机相结合,实现农艺的农机化和

2、农机的农艺化,真正把小麦技术物化与机械技术融合为一体,降低能耗,节约成本;要坚持高产与优质相结合,发展优质专用小麦、特色小麦,提升品质,增强小麦市场竞争力;要坚持现代技术与传统技术相结合,使传统技术升级换代,焕发生机。2017年将围绕创建绿色高产高效模式为目标,以实施绿色高产高效创建工程和绿色增产模式攻关点为核心,在河津、翼城两县开展绿色高产高效创建县建设,围绕技术瓶颈开展技术攻关,集成关键技术,创建和推广适宜我省的绿色高产高效技术模式;在闻喜、河津、稷山、垣曲、夏县、盐湖、襄汾、洪洞、翼城、浮山、泽州、祁县等12个县开展绿色增产新模式、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工作,筛选出适宜我省小麦绿色高产高

3、效新模式、新品种、新技术。同时,我省将宽窄行探墒沟播技术纳入2017年主推技术,在全省19个县市推广39万亩。它是一项集轻简化栽培、现代农机与传统农艺相结合、节本增效、抗旱播种、高效水肥利用为一体的集成技术,很受麦农和农机手的认可和欢迎。落实到位播前深耕深松、播前播后镇压、秸秆粉碎还田等传统农艺技术仍将是2017年农技推广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二、2017年度小麦秋播形势分析今年小麦秋播形势总体为利大于弊。有利因素表现在:一是玉米结构性调整有利于小麦面积恢复性增长。随着玉米价格的下滑和国家政策的调整,玉米面积呈现下降趋势,农民种植小麦意向增强,预计今年小麦面积将会稳中有升。二是小麦价格近期稳中略

4、涨,一定程度上提升农民种麦积极性。目前我省小麦售价2.33元/kg,较去年同期涨0.05元/kg。三是新型农机具助推新技术推广应用。国家继续实行农机购置补贴,大大促进农机更新换代和新型农机推广应用,对提高秸秆还田整地质量,缩短播期,加快探墒沟播等技术推广十分有利。三、小麦播种及田间管理技术指导意见本年度小麦生产应立足抗旱,将稳定播种面积,提高播种质量,抗旱保苗,一播全苗,作为今年工作重点和确保稳产丰产的关键。(一)大力推广规范化播种技术“七分种,三分管”是通过规范化播种技术,培育壮苗,为高产稳产和麦田管理奠定基础。规范化播种应达到秸秆还田“细、碎、匀”;整地上虚下实,无明暗坷垃;播后土壤塌实,

5、出苗快,苗齐、苗全、苗匀。1.深翻、深松蓄墒。旱地休闲田应在8月上中旬深耕翻或深松一次,增加土壤贮水量,促根下扎,提高水分利用效率。连续旋耕田块,应每隔23年深松一次,打破犁底层,促根下扎,提高肥水利用效率,抗倒伏。2.精细整地。可增强耕层土壤保水保肥能力,使水、肥、气、热协调,符合小麦播种高产要求。整地要与耙耱镇压相结合,掌握宜耕宜耙作业时机,减少能源消耗,合理耕作,提高整地质量。3.播前播后镇压。播前镇压可避免耕层土壤悬虚,造成深播弱苗;播后镇压可使土壤与种子紧密接触,提高出苗率和整齐度,增强抗旱能力;播后镇压一般随播随压,若湿度过大,可推迟镇压,以防板结,影响出苗。4.平衡施肥,用养结合

6、。根据土壤肥力、目标产量和用养结合的原则,平衡施肥,达到不脱肥,不旺长,高产高效。秸秆还田地块底肥应重氮稳磷少钾;正茬地块应稳氮增磷钾;旱地麦田应稳氮钾增磷。5.合理布局,选用优种根据区域生态气候特点,运城、临汾和晋城选择种植半冬性、冬性的中早熟品种,晋中、长治选择种植冬性、强冬性的中晚熟品种。根据土壤地力选择高产或稳产品种,合理布局,切忌盲目求新。南部水地可选用:晋麦84号、临Y7287、尧麦16、舜麦1718、晋麦96号、济麦22、良星99、鑫麦296等品种;南部旱地南部可选用临丰3号、运旱20410、运旱618、晋麦92号、晋麦97号、长8744、运旱102等品种;中部水地可选用长473

7、8、长麦6135、京9428、中麦175等品种;中部旱地可选用长6878、长6359、太10604等品种。6播前种子或土壤处理。种子包衣或拌种是预防地下害虫、土传、种传及苗期病虫害,确保全苗的最有效方法,应杜绝“白籽”下种。地下害虫和土传病害重发、常发田块,应将种子和土壤处理相结合。7适期适量适墒匀播。适期播种。旱地和冬性品种适播期平均气温为1618;半冬性品种为1416。推荐适播期:南部高山冷凉区和中部晚熟麦区旱地9月22日9月27日;南部旱地9月28日10月4日;地膜覆盖小麦10月1日-10月7日。南部水地适播期为10月5日10月10日,中部晚熟水地适播期为10月1日10月5日。适量播种。

8、我省主推品种以多穗型为主。适播期内,旱地小麦播量每亩7.510.0kg;地膜覆盖小麦播量每亩7.08.0kg;水地小麦条播每亩10.012.5kg,撒播每亩1517.5kg。适播期外提前或推后1天,减少或增加播量0.5kg。适墒播种。耕层020cm土壤相对含水量70%左右是最适宜播种墒情。若020cm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60%时,水浇地应播前浇串茬水,或播后浇蒙头水;旱地可增加播深和重镇压。8查苗补苗。播种后1015应天查苗,麦行内10cm无苗,应补种。(二)强化田间管理在规范化播种,确保全苗基础上,落实好节水抗旱保墒田间管理技术措施,是确保高产稳产的关键。1冬水前移。浇水是塌实耕层土壤最有效的

9、方法。秸秆还田田块冬前灌水应前移至三叶期后开始,夜冻昼消前结束,塌实耕层土壤,促进分蘖和秸秆腐熟,培育壮苗,确保安全越冬。正茬田可在昼消夜冻时浇越冬水。浇水后适墒时,中耕耙耱保墒,弥合裂缝,提高水分利用率。2化学除草。麦田化除可在秋季或早春进行。秋季化除效果好,安全,应大力提倡。秋季化除应在小麦35叶期,杂草24叶,日均气温5以上的无风晴天进行,遇到大风或大幅降温应停止化除。秋季未化除或化除不彻底的田块可在春季小麦返青后到拔节前,日均气温稳定在5以上的无风晴天进行。3地膜小麦冬春护膜。地膜覆盖麦田冬春应做好查膜护膜,以更好发挥地膜覆盖保墒增温效果。4早春镇压耙耱,提墒保墒。所有麦田在顶凌期都应

10、浅耙或轻耱,去除枯叶,弥合裂缝,保墒提温;旱地表墒较差的田块,返青期应先镇压后耙耱,提墒保墒,促进返青。5春季适时灌水。未冬浇麦田,应在返青期浇水,亩灌水量4050 m3;亩总茎数低于80万的田块,应追施尿素57.5kg;亩总茎数高于80万的田块不追肥;已冬浇的壮苗田,春季浇水推迟到拔节中后期,并追施尿素57.5kg;弱苗田应在拔节前期浇水,并追施尿素7.510kg;灌水量由50m3/亩增加到60m3/亩,抵御晚霜冻害或低温冷害,增穗、稳粒、保粒重。6预防冻(冷)害。我省冬春冻害每年都有不同程度发生,尤其以4月上中旬的晚霜冻(冷)害危害最大,一旦气温降至5以下,就可能造成幼穗受冻死亡或秃尖、缺

11、位穗等,导致减产。因此,南部麦区在4月1-5日,中部麦区在4月5-10日增量浇拔节水,预防晚霜冻(冷)害;未浇水麦田一旦发生低温冻(冷)害,应及时浇水,并亩追施尿素5kg,促进小蘖成穗;无浇水条件的麦田应密切关注天气变化,低温来临前或发生后喷施叶面肥、生长调节剂如天达-2116(壮苗灵)、芸苔素内酯等,或采取熏烟预防和减轻低温冻(冷)害的损失。7做好病虫害防治和后期“一喷三防”。春季是病虫危害盛期,麦田管理应做好病虫害预测预报和防治工作。要大力推广“一喷三防”技术,将防病治虫的药剂与抗干热风的生长调节剂或叶面肥混喷,可达到有效防虫、治病、防早衰,提高粒重的目的。“一喷三防”从开花至灌浆后期,根据病虫害发生和天气变化,连喷23次。8适时(期)收获晾晒。小麦蜡熟末期是机械收获的最佳时期,应及时收获晾晒,含水量低于13.0%时,精选入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