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研究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1096067 上传时间:2019-06-2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研究课题研究实施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研究课题研究实施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研究课题研究实施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研究课题研究实施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研究课题研究实施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研究课题研究实施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研究课题研究实施方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研究”课题研究实施方案一、课题名称: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研究二、研究的背景和意义1、课题研究的背景面向21世纪的数学教学,我们的教学理念是“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同时,我们的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还指出:“数学教学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数学活动经验”。 数学是人类生活的工具;对数学的认识不仅要从数学家关于数学本质的观点去领悟,更要从数学活动的亲身实践中去体验;数学发展的

2、动力不仅要从历史的角度来考量,更要从数学与人和现实生活的联系中去寻找。这充分说明了数学来自生活又运用于生活,数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如何把数学教学生活化,把学生的生活经验课堂化,化抽象的数学为有趣、生动、易于理解的事物,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其实是源于生活且无处不在的,数学的学习就是建立在日常的生活中,学习数学是为了更好地解决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更好地体现生活。数学学习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数学课程标准在关于课程目标的阐述中,首次大量使用了“经历(感受)、体验(体会)、探索”等刻画数学活动水平的过程性目标动词,从而更好地体现了数学学习对学生在数学思考、解决问题以及情感与态度等方面的要求。、数

3、学教学现状。近几年来,我校开展了“小组合作学习”“数学创新能力的培养”“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法研究”等课题研究。在客观上已具备了一定的研究条件。为本课题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实际数学教学中还经常存在与社会,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脱节的现象,主要体现在:(1)目标上更重视数学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达成,忽视对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的培养。(2)内容上过分拘泥于课本,忽视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有机结合起来。(3)教师在教学方式上忽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忽视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的意识和兴趣,忽视让学生活泼、主动地学习。(4)练习时以反复的强化为主,以至学生的作业量过多,课业负担过重,忽视了数学的实用

4、价值。()评价上对书本知识、运算和推理技能关注较多,对学生学习的态度、情感及实践能力关注较少。、研究的意义我们试图在新课程理论的指导下对这一方面进行有效的探索。关注学生的经验和兴趣,通过现实生活中的生动素材引入,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具有丰富的现实背景,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培养,让学生形成善于从数学的角度,用数学的语言、知识、思想方法去描述、理解、思考和解决各种现实问题的心理倾向性。应用与拓展学习的数学理论,用数学的思想和方法去生活,使人人学到有价值的数学。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带动本校的新课程改革,转变教师教育意识是本课题实施的前提,对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有进一步的认识,寻找学生生活中的数学,能从现实生活

5、中提取有用的数学知识,以此来调动学生课堂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使“数学”真正成为学生生活中的数学,也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学习数学的目的性,并能在生活中灵活地运用数学。并通过参与一些数学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张扬学生的个性,使他们的数学素养得到真正的提高,为他们今后能进一步学习数学打下基础。三、研究的目标(一)总体目标 :“数学生活化”,即在数学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数学生活的研究就是进行二者之间如何相互促进从而达到培养创新性的现代人才的研究。本

6、课题试图通过“生活数学生活”的实践过程,将现行教材中脱离学生生活实际的数学问题还原为取之于学生生活实际、并具有一定现实意义的数学问题,把学生生活与数学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让学生真实地感受、理解、掌握数学思想、知识技能的形成过程,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生活能力协同发展,培养学生能数学地分析、解释、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应用能力及运筹优化的意识和创新精神。(二)具体目标1、使参与课题研究的学生能高效的利用生活中的数学知识进行自主学习,最终能充分发掘学生的潜能,凸现个性,并能主动、全面、和谐地发展。2、使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能得心应手地利用生活中的数学知识进行创新性备课、上课

7、、辅导、乃至测验,使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升华、完善自我。3、使参与研究的学校能够形成自己的能保证师生运用生活中的数学知识进行教育的保障措施,使学校的教学质量能得以提升。 四、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1、教学内容生活化。为了在内容上不过分拘泥于课本,在数学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在课题研究精神的指引下,我们必须研究如何充分挖掘现行教材中的合理因素,如何对教材进行重组、改编,以再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周围世界”为源泉,发现生活问题,实质上是一个使生活问题数学化的过程。2、教学活动生活化。主要研究如何以“学生活动”为途径,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用数学解决实际生活问题,这是个数学问题生活化的过程,是体现数

8、学价值的需要,更是培养实践能力的需要。(1)联系实际,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找到数学概念在生活中的原型;找到数学规律在生活中的实例;学会用数学“语言”描述生活。(2)解决生活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有意识的创设一些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的环境;增强策略意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效率;创设大课堂情境:鼓动学生到日常生活中去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使课内学习与课外实践紧密结合。(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思维能力。从生活实例中感悟数学思想和方法;根据生活素材构建“数学模型”。3、教学评价生活化。主要研究评价内容的生活化、评价方式的生活化和评价主体的生活化。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制度,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

9、。另外,还确立该课题的三个子课题。分别有:余智英老师负责的“教学过程生活化研究”;代清林老师负责的“教学效果的评价的生活化研究”;叶华云老师负责的“低年级数学教学生活化研究”五、预期创新点通过研究,引导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参与,积极思考,教学设计要充分展示学生思维过程,通过观察、实验、归纳、类比等方法,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通过研究,让学生经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和用数字、符号、图形描述现实生活的过程;通过研究,让学生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和创造,感受数学的严谨性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通过研究,让学生成为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明智使用者,学会在实践中数学地提出问题,用数学的思想、知

10、识技能和方法,分析、解释并解决一些简单的现实问题。在生活教育和素质教育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建构一种具有主体性、生活性、情意性、实践性的学生主体活动,不仅激发了学生爱数学、爱生活的热情,还使学生懂得了数学的价值,针对现实问题有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促进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六、研究方法和步骤(一)研究的方法1、文献资料法:认真学习建构主义理论、现代认知心理学、新课标等一些理论或文件精神,通过对国内外有关教学生活化、课内外结合等文献的收集和研究,使课题研究的内涵和外延更丰富,更明确,更科学。争取在现有研究水平的基础上有提高和突破。 2、问卷调查法: 在实施

11、课题阶段,对被实施此课题之前的本校学生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进行调查研究,用以了解学生的数学发展现状与发展需求,以及相关的影响因素,并根据调查结果有针对性采取相应的策略与手段。3、行动研究法: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勤于将自已从课题研究中获得的教学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反思、修正、再实践逐步积累经验。在实际的教育教学环节中,通过个案分析和作品分析等,对个体的发展进行跟踪调查,及时改进研究措施。 4、经验总结法: 在教学实践和研究的基础上,根据课题研究重点,随时积累素材,探索有效措施,总结各阶段的得失,不断调节研究步伐。寻找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提高学生实际运用、实践能力的方法。

12、 5、个案分析法:重视对数学生活化的的案例的分析,从中寻找课题进展的突破口6、对比法:实验班班老师上对比课,进行比较研究。(二)课题研究的步骤(技术路线)1、形成阶段(2006年5月2006年8月): 确立课题,向市教科所申请立项。制定课题实施方案,确定课题组人员分工;学习相关理论和实施方案,培训实验教师。2、实施阶段(2006年9月2008年10月)(1)课题实验的起步、探索。(2006年9月-2007年7月)、召开开题论证会,邀请专家对课题进行论证,修改完善课题方案。、学习数学课堂教学论以及相关相关教学理论,转变本组成员意识,提高认识,努力形成“学习认识-实践”的格局。、根据学生生活实际,

13、搜集与课堂教学紧密联系的生活素材。、根据研究方案和计划,在实验班级开展研究工作。、适时召开课题指导小组会议,交流汇总实验情况,进行研讨分析,提出下阶段的实验建议。(2)课题实验的提高、完善。(2007年9月-2008年2月)A、以课堂教学作为实施课题的主渠道。B、认真备课,组内进行集体讨论,讨论怎样更有效的体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C、积累经验,写出有关论文和报告,就成功与不足之处写好自评。期间进行阶段性的总结,注意完善研究措施,提高研究成效。(3)课题实验的后期深入。(2008年2月-2008年5月)A、研究活动展示:课堂教学展示。B、结合课题,精心设计数学教学实践活动,检验学生对数学

14、的理解和运用。C、收集好研究资料,配合课题做好阶段总结。D、结合研究活动,讨论研究中出现的问题与收获,聘请专家针对研究情况进行指导,以答疑难、指问题为主,做好延续、深入、提高工作。 3、研究的总结阶段。(2008年6月-2009年9月)根据研究内容,收集、整理、归类材料,综合研究材料,对课题进行全面、科学的总结以教学经验总结、典型课例、论文表达。最终在以上成果总结的基础上,对课题进行全面、科学的总结。写出实践报告,召开成果汇报会。 六、预期研究成果形式课题的研究报告;教师相关论文;生活化教学活动特色设计方案;学生数学生活经验积累日记;学生数学知识生活应用、验证报告集;个案分析;数学教学实践活动

15、等。七、课题研究的组织机构和课题组成员的分工我校完善了教育科研组织机构,成立了教研室、教研组、课题组、备课组的科研组织网络,成立了由校级主要领导及教研室牵头,课题组成员积极参与的科研工作网络。(1)聘请县进修学校小学教研室黄翠莲、副主任教研员曹南仙老师为课题专家顾问。(2)成立课题领导机构,课题小组成员名单及分工:组 长:陈永明副 组 长:王彩萍、陈宗金(全面负责课题管理工作)具体负责:苏国相、涂立英(具体负责课题研究管理工作)组 员:谢木香、苏国相、涂立英、罗翔、温玉霜、黄秀英、余智英、叶华云、戴清林实验班教师:苏国相、温玉霜(3)实验班级:五(4)班、三(3)班(4)子课题的研究:余智英、叶华云、戴清林课题研究的负责教师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已取得大专文凭,参加过“市数学骨干教师”的培训,多次承担县进修学校和学区的课题研讨课。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教研能力和组织能力。承担实验班教学的教师也都是第一线的青年骨干教师,工作认真,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水平较高,具有严谨的科研态度及较强的教学能力。 都参与过一些教改实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