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经典电影与文化》论文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9109584 上传时间:2017-10-0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7.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国经典电影与文化》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外国经典电影与文化》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外国经典电影与文化》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外国经典电影与文化》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外国经典电影与文化》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外国经典电影与文化》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国经典电影与文化》论文(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全校公共选修课期末考试试卷(20122013 学年第 2 学期)课程名称: 外国经典电影与文化 评卷教师: 刘光磊 学院: 机电学院 专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师范) 班级:11 机械师 学号:2011095144026 姓 名: 赵宇斌 得 分: 外国经典电影与文化跟随喜剧大师到那次的经济危机-观摩登时代有感摩登时代大概内容与浅析:在外国经典电影课上,老师为我们放了喜剧大师卓别林的最后一部无声电影摩登时代。19291933 年的资本主义世界发生的经济危机,是有史以来资本主义世界最严重的一次(不包括最近一次美国次贷危机导致的全球性的经济危机),这次经济危机深刻动摇了资本主

2、义经济体制的根基,与此同时,资本主义世界也从自由竞争阶段逐渐过渡到垄断阶段。摩登时代恰恰反映了这个时代的资本主义社会。故事发生在 20 世纪 20 年代美国经济萧条时期,影片开始的镜头是一些巨型齿轮,之后便是一个个工人在流水线上重复着属于自己的那一个动作。主人公查理也是如此不断地在传送带上拧螺丝,经过长时间的重复这一动作,他被弄得精神失常,之后又被自动喂食机整得死去活来,还甚至被卷入巨大的机器齿轮中。总的看来,影片里的工人已经等同于机器部件,自由几乎被机器剥夺了,人的健康也被机器毁坏了。工业文明给社会带来了什么?给资本家带来了更多的财富,给工人带来了更多的贫困生活。工人的无时不刻不再给社会创造

3、着价值,当然这些价值全被资本家榨取走了。用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学说来解释一下:剩余价值是由雇佣工人在生产过程中所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是资本家阶级不付任何等价物就占有的价值额的一般形式。资本家榨取的剩余价值的基本方法有两种,即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延长工时而生产的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生产的剩余价值。片中主人公所处的时代,还正处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初期,所以资本家们通常采用第一种方法来剥削工人。工厂老板不停地催促工人做工,尽可能地减少他们的休息时间

4、,其中发明喂食机来缩短用餐时间这一成产模式又用能用另一个理论来解释泰勒管理方式。泰勒是美国古典管理学家,科学管理的创始人,被管理界誉为科学管理之父。泰勒认为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谋求最高劳动生产率,最高的工作效率是雇主和雇员达到共同富裕的基础,要达到最高的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是用科学化的、标准化的管理方法代替经验管理。为了追求最高的劳动生产率,他赤裸裸地向工人宣讲:“我雇你们来是为了用你们的体力和操纵机器的能力。至于用头脑,我们另外雇了人。”显然他把工人等同于机器,忽视人性。人在有生产力的同时也有主动性。资本家在久而久之地执行这一管理理念时,与工人的积怨则会越来越深。影片中的工人罢工,工人运动就是

5、资本主义社会的真实写照。影片中有几个美好的理想:查理的进监狱的梦,艾伦的“小天堂”梦监狱都比外面好,小破屋就是一个少女渴望的归宿。可见当经济危机到来时,下层贫苦人民的生活是这么的悲惨。生产的相对过剩这是一事实,工人农民无力购买商品,这又是一事实。资本家就不能降低产品价格来“救济”贫困的人吗?我应该多问了,资本家的宁可销毁食品等商品来限制商品数量从而保持价格不变,甚至还想将商品价格提高。这对矛盾似乎在资本主义世界里永远都会存在。Buckup-neversaydie.Wellgetalong!片尾男女主人公相互鼓励,携手微笑地向前走去,这似乎给影片画上了一个完满的结局,但他们会走向哪里?那里的生活

6、又会是怎样?他们仍然不知,这一切还只是个未知数摩登时代影片特点:艺术特点1935 年,电影已进入有声时代,可卓别林认为,用滑稽夸张的肢体语言,要远胜于对白,于是他只在片中加入配乐和少许音响就上映了。深信动作表情优于有声对白的他拍摄了自己最后这部无声片。 摩登时代可以说是卓别林对过去作品的一次回顾与总结,影片中许多情节与其以往作品中的不少场面非常相似。片中最精彩的部分主要集中在前半部分,夸张中蕴藏着严酷的真实,致使其深刻的社会批判与讽刺意味无法被后半部分的轻松场面所冲淡。 摩登时代标志着查里这一银幕形象在社会意义和心理意义等方面的进一步深化。在卓别林的影片中,比起 城市之光或 大独裁者 ,摩登时

7、代)的确稍有逊色,但它却是卓别林流浪汉影片走向成熟的一个标志。影片辛辣犀利的讽刺,揭示出工人遭受资本家欺压,榨尽他们最后血汗的严酷现实,理所当然地招致国际资本。势力的群起反击,一些评论家的错误读解,也为这股邪恶势推波助澜。舆论的曲解正好证明这部影片的尖锐和。深刻。观众永远忘了主人公查理被机器卷进卷出的镜头以及被流水线弄得麻木机械,在人的鼻子、钮扣拧紧螺。卓别以其高超的表现手法向世人展示了一幅代表千百万失业者遭遇的生活画像。影片同时也是他在电影艺术上告别流浪汉形象迈向更加成熟的标志。喜剧特点摩登时代被誉为一部经典的喜剧片,影片中的幽默与滑稽给我们带来了欢乐,但同时我们也可以感受到作者对那个时代的

8、讽刺和控诉。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这是一个不变的规律。摩登时代正是为我们揭示了那样一个时代的劳动者与当时社会形态的关系。摩登时代-解读人物台词:一、 一句“本片讲述工业时代,个人企业与人类追求幸福的冲突”揭开了电影的序幕。资本主义企业老板残酷无情的监视压榨工人的场面,主人公查理在机械齿轮的夹缝间游走生存的镜头,无不深深引起了身处世界经济危机后期的广大民众的共鸣。 二、 “不实用。 ” 企业老板颇有兴致的来看推销商们的新发明,可怜的查理惨遭那糟糕发明的折磨。然而,由始至终我们都没有看到老板哪怕一个悲悯的眼神,他只是怒叱一句“不实用” ,然后走开。 三、 “原来你才是领袖。 ” 这是军

9、警们对查理说的,更是对广大工人阶级说的。面对资产阶级的倾轧,每个人都有理由追求“自由” ,每个人都有资格举起领袖的红旗走在最前面!在这里,导演在每位受众的心中都埋下了一颗奋斗反抗的种子,给予了广大工人阶级充分的肯定。 四、 “我觉得在这里很好。 ” 警官对查理说:“你自由了。 ”可是查理并不愿意接受这似乎是人们期盼已久的自由。因为即使他获得了出狱的资格,他却仍然要进入资本主义的牢笼,不可脱身。在监狱里,人虽失去了一切自由,但不用为失业、饥饿所困扰。在街头,人虽然获得流浪的自由,但要为无家可归、难以充饥而痛苦。在工厂,人虽能维持生计,但他却是机器的奴隶。卓别林以独特的视觉形象概括了摩登时代的矛盾

10、本质。 五、 “简直是天堂!” 他们曾经有过一段虚幻的幸福,无论是对豪门别院的遐想,还是那段商场守夜的短暂欢乐时光,可他们从未称之为“天堂” 。他们所说的天堂只是一间破旧的小木屋,理想中可以畅游的大海却只是一块低浅的水塘。他们却深爱着这里,只因为:这里是真正属于他们自己的。这是多么容易满足的善良的人们啊,而他们一丁点儿的心愿却不能从资本家的手里得到满足。 摩登时代演员人物本片由 查理卓别林、宝莲高黛、亨利伯格曼、切斯特康克林、汉克曼主演,卓别林饰演男主角查理,宝莲高黛饰演女主角艾伦。查理就是贯穿本电影的男主角,故事围绕着他来发展。查理在这个经济危机时期下的各种不幸的遭遇的各种心理和神态的变化都

11、被卓别林表现得淋淋尽致,这种滑稽幽默的动作及表现风格强烈地吸引了观众们的眼球。同时那种向往希望、未来的憧憬也表现了出来。所以,卓别林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喜剧大师,还有一个把自己内心的东西善于挥发出来的大师级演员。宝莲高黛在本戏里演的女主角,因家庭的各种困难情况而导致了变成流浪女,后来并与查理邂逅了。被查理赋予生的希望的她,努力地在这个社会存活下去,为的就是能跟查理在一起。她同样出色的表现出了女主与男主共同向着未来进发的冲劲,憧憬着舒舒服服的天堂般生活。那种在困境中向希望出发的感情与神态也被宝莲高黛淋淋尽致地表现出来。 摩登时代导演评析查尔斯卓别林人物形象的塑造格里菲斯的影片特点是以电影的形式创造

12、史诗般规模的人类社会活动,而在卓别林的影片中是突出了以电影的形式来创造富有人性的人物形象。事实上对于我们来说这个被卓别林所扮演的人物形象,比较卓别林本人更深刻、更真实、更具有社会价值。卓别林在表现这个失业的流浪汉注定的悲剧性命运和“在混乱中谋求安全” 生存的过程中,极其善于把握和处理喜剧和悲剧的辩证关系。无论是马戏团中失恋的夏尔洛,还是城市之光中赢得了复明姑娘的感恩之情的夏尔洛;无论是寻子遇仙记中不畏艰辛寻求幸福的夏尔洛,还是摩登时代中作为机器的奴隶精神失常的夏尔洛,人物都是包含着心酸、喜悦和忧郁、快慰。卓别林从夏尔洛的笑容中所感染给观众的酸楚,是比泪水更沉痛得多的微笑,而他从夏尔洛的忧郁中所

13、传达给观众的深思,又是比生存本身更艰辛得多的悲哀。卓别林并不消极,他以夏尔洛的机智和幽默、以人物乐观和倔强的精神,表现了一个弱小的身躯与强大的恶势之间所进行的斗争。使观众在观赏他的作品时,在获得喜剧愉悦的同时获得一种正义感。卓别林以富有个性化的人物形象作为影片创作的基础,以现实主义的创作态度和杰出的电影喜剧观念,创造了世界电影史上第一个有血有肉的银幕形象。【尾言】片中喜剧手法和视觉手段都有着卓别林独特匠心的痕迹。而其主题则更为突出,围绕美国当年工业起步时期美国劳苦人民的生活悲剧展开了诙谐的讽刺。查理这个普普通通的工厂工人在节奏异常紧张的流水线上疯狂工作。毫无间歇的劳作终于让他发了疯,一见到圆形的东西,就忍不住要用扳子上紧。查理发疯的一幕从形式上的确引人发笑,但实质上却暴露出是发人深思的社会现象。在如今的中国,很多人无力承受生活和工作压力,逐步走向了崩溃的边缘。这的确是一个我们应该注意的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