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物流成本相关概念及最新数据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1094651 上传时间:2019-06-2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宏观物流成本相关概念及最新数据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宏观物流成本相关概念及最新数据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宏观物流成本相关概念及最新数据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宏观物流成本相关概念及最新数据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宏观物流成本相关概念及最新数据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宏观物流成本相关概念及最新数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宏观物流成本相关概念及最新数据(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宏观物流成本相关概念及最新数据一、 相关概念(一)社会物流总值社会物流总值即一定时期内,初次进入物流领域,通过物流服务,己经或正在送达最终用户的全部商品的价值总量。按照物流对象的用途和特点,把社会物流总值分为以下五个方面:工业品物流总值、农产品物流总值、进口货物总值、再生资源物流总值、邮政物流总值。从一定意义上来看,它既是一定时期内全部社会物流活动的最终结果,又是社会物流产业的总需求与总供给。因此,在物流产业统计基础十分薄弱的情况下,统计社会物流总值这一指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使用价值。 社会物流总值=(工业品物流总值+农产品物流总值+进口货物总值+再生资源物流总值+邮政物流总值)(二)社

2、会物流总成本社会物流总成本是一定时期内国民经济各个部门用于物流活动的总支出。包括支付给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各个环节的费用和应承受的货物在物流期间发生的损耗以及物流过程中资金占用而应承担的利息支出等。社会物流总成本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对物流的总需求和总规模。目前国际上一般把社会物流总成本划分为运输成本、保管成本和管理成本三个部分。物流成本(物流费用、物流支出)是指一定时期内,用于物流活动的各项费用的支出。物流成本是物流统计指标体系的核心指标。物流成本由运输成本、保管成本和管理成本组成。运输成本包括各种运输方式的直接费用及与之相关的费用。保管成本指花费在保存货

3、物的费用,除了包括仓储、残损、人力费用及保险和税收费用外,还包括库存占压资金的利息。管理费用一般按保管费用和运输费用之和乘以一个固定的比率来计算。 物流成本=(运输成本十保管成本+管理成本) 运输成本=铁路运输成本+道路运输成本+水上运输成本十航空运输成本+管道运输成本+装卸搬运及其他运输成本 保管成本=利息费用+仓储费用+保险费用+损耗费用+信息及相关服务费用+配送费用+流通加工费用十包装费用十其他保管费用 管理费用=管理人员的报酬+职工福利+办公费用十教育培训费用十劳动保险十车船使用费等管理费用 社会物流成本也可根据物流成本与GDP之间的线性回归方程进行推算。从与GDP的相关性来看,社会物

4、流成本与GDP呈高度正相关,二者之间可建立线性回归模型,用X代表物流成本,Y代表GDP,则有Y=以+b的相关方程,a、b为参数。将GDP或GDP的预测值带入此回归方程,可推算出物流成本。尤其是在目前物流产业统计数据缺乏的情况下,用这种推算方法求物流总成本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另外,根据国外学者的研究和测算,物流成本占GDP中的比重呈下降趋势,表明物流管理水平提高和物流技术先进。(三)物流产业增加值1、物流产业总产值物流产业总产值是指物流产业在一定时期内从事社会物流活动总成果的货币表现,即物流产业在一定时期内物流活动的收入。物流产业总产值是从价值上衡量物流产业活动成果的一项综合性指标,也是计算物流

5、产业增加值的基础。总产值时应遵从独立核算的原则。以法人单位作为调查单位,在进行物流产业总产值核算时,对于非物流产业单位从事的物流活动,因其产值在相关产业中已反映,故不再在物流产业总产值中进行统计;对于物流产业单位从事非物流产业的产值,在统计物流总产值时应予以扣除。物流产业总产值=(交通运输业物流总产值十仓储业物流总产值十邮政业物流总产值+包装流通加工配送物流总产值+批发业物流总产值)2、物流产业增加值流产业增加值是指物流产业在一定时期内通过物流活动为社会提供的最终成果的货币表现。物流产业增加值等于物流产业的总产值扣除中间投入后的余额,反映了物流产业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增加值包括固定资产的折旧

6、、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等。按照物流的功能来看,主要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物流增加值,包装流通加工配送物流增加值和批发业物流增加值等。物流产业增加值=(交通运输业物流增加值+仓储业物流增加值+邮政业物流增加值+包装流通加工配送物流增加值+批发业物流增加值)增加值的计算有两种:(l)生产法生产法是从生产的角度计算物流产业增加值的方法,是从物流产业在一定时期内总产出中扣除中间消耗后的余额。计算公式为:增加值=总产出一中间消耗总产出是核算期内全部物流生产活动的总成果,反映物流产业的总规模。中间投入是物流产业在物流活动过程中外购的产品和外购的劳务的消耗。计入中间消耗的产品和劳务必须与总产

7、出的统计口径一致。同时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外购并已计入总产出的产品和劳务,二是外购产品和外购劳务必须是本期投入使用并一次性消耗的。(2)分配法分配法也称收入法,是从价值分配角度计算物流产业增加值的方法,也是从收入角度按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过程中形成的要素收入计算增加值的方法。主要包括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四项。增加值=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固定资产折旧是核算期内为补偿物流活动中所消耗的固定资产而提取的价值,是反映固定资产在物流生产活动中损耗与转移的价值。劳动者报酬是劳动者在物流生产过程中有效劳动的价值表现,体现了劳动者在物流生产过程中的作用。生

8、产税净额是物流企业向政府缴纳的生产税与政府支付给物流企业的生产补贴相抵后的差额。营业盈余是体现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剩余价值,是物流企业经济效益的具体体现。(四)物流固定资产投资额物流固定资产投资额是报告期内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全社会建造和购置的物流用固定资产活动的工作量以及与之相关的费用。主要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物流部分投资,包装流通加工配送物流部分投资,批发业物流部分投资等。物流固定资产投资额=(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物流部分投资额+包装流通加工配送物流部分投资额十批发业物流部分投资额)物流固定资产的投资额是建造和购置物流固定资产的经济活动,即固定资产的再生产活动。物流产业固定资产

9、的投资效果可用物流新增固定资产和新增生产能力(工程效益)表示。物流新增固定资产和新增生产能力是指通过物流固定资产的投资活动而增加的物流活动能力,是以价值形态和实物形态反映物流固定资产投资成果的指标,也是考核投资经济效果的重要依据之一。(五)货物运输量货物运输量是货物运输工作量,包括运量和周转量。货物运输量反映报告期内通过社会物流活动实现的货运量与货物周转量。货运量是报告期运输货物的数量。货物周转量是每批货物的运量乘以运距的和,是综合反映货物运输工作的一个综合性指标。货运量与货物周转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社会对物流产业的需求,是我国目前物流产业统计的一个重要的指标。虽然运输工作量不能全面反映物流服务

10、作业量,但运输是物流活动的中心环节,运输工作量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其他物流环节的工作量。具体来说,运输活动必然会跟搬运装卸、包装、运输服务等环节密切联系。加之,我国目前公开、权威的物流统计数据主要是运输工作量,因此,运输工作量的统计对于目前我国物流产业统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六)物流主要设施和装备数量物流主要设施和装备数量是指报告期内全社会能够投入运营的主要物流设施和装备的实际数量。包括铁路、公路、内河航道、航空、管道里程和民用货运汽车、船舶、铁路货车拥有量等。(七)物流产业从业人数物流产业从业人数是指报告期末拥有从事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物流部分,包装流通加工配送物流部分,批发业物流部分

11、的从业人员的数量。从业人员的数量与生产规模、劳动生产率和劳动成果等有关。(八)第三方物流产业总成本第三方物流产业是物流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物流产业发展状况的重要方面。第三方物流产业总成本是指报告期末全社会支付给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总费用,包括运输成本、保管成本和管理成本等。第三方物流产业总成本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对第三方的总需求和总供给,也反映了物流产业的社会化程度。二、 最新数据(一)社会物流总费用 我国2010年社会物流总费用预计为7万亿元。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运行调节局、国家统计局贸易外经司、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获悉:初步预计,2010年我国社会物流总额将达到125万亿元,是“十五”

12、末期的1.26倍,“十一五”年均增长21%。2010年,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预计为7万亿元,是“十五”末期的1.1倍,年均增长15.6%。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稳中有降,由2005年的18.3%下降到2010年的18%左右,表明我国物流运行质量和效率有所提高。以2009年为例,根据测算,我国物流总费用每降低1个百分点,相当于新增3405亿元左右的社会经济效益。物流业的快速发展一方面为保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发挥了基础和支撑保障作用;另一方面也成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开拓新经济增长点的重要手段。根据测算,2010年单位GDP对社会物流需求的系数将达到13.2,即表示目前我国每单位

13、GDP产出需要3.2个单位的物流总额来支持。该系数比2005年的12.6提高了23%,表明社会经济发展对物流的需求呈加速增长态势。这是一个国家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由之路,也反映出通过流通现代化推动工业现代化的必然规律。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稳中有降。作为重要的生产服务业,物流业的发展不仅保证了国民经济发展的物流需要,也直接创造了巨大产出。2010年我国物流业增加值预计为2.7万亿元,是“十五”末期的1.2倍,年均增长16.7%。2010年我国物流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7%左右,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6%左右。物流业作为生产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凸

14、显,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作用进一步增强。(二)社会物流总费用2010年物流业增加值约占GDP7%。2010年,中国社会物流总额和物流业增加值分别可达125万亿元和2.7万亿元,与“十五”期末相比,双双实现翻番,年均分别增长21%和16.7%。据此估算,2010年,中国物流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可达7%,占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约达16%。国家统计局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去年发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97万亿元,增加值为2.31万亿元。据此计算,2010年该组数据分别实现28.9%和16.9%的增幅。何黎明还表示,社会物流需求在“十一五”期间实现了快速增长,截至2010年底,市场总规模已

15、达4.9万亿元,较2005年增长了一倍多。此外,中国物流类基础设施投资也保持了快速增长,5年累计投资超过10万亿元,年均增长27.7%。受物流信息化等基础建设更加完善的带动,2010年末,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的比率为18%左右,可望比2005年降低0.3个百分点,相当于增信社会经济效益1000多亿元。中国物流学会副会长王健还表示,2009年发布的规划期限仅2009-2011年3年,时效性很短,目前中国尚无一部专门统一的物流法律,在各个法律法规之间存在着对物流业调整不协调甚至冲突的现象,亟需统一立法。2011年1月1日,福建省促进现代物流业发展条例开始施行,是全国率先对物流业发展设立的地方性法

16、规。(三)社会物流总额2010年社会物流总额同比增15%。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国家统计局、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物流运行形势总体良好,物流需求显著增加,运行效率有所提高,物流业增加值快速增长,为保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保障作用。社会物流总额实现较快增长。2010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125.4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5%,增幅比上年提高3.7个百分点。受上年同期基数影响,增幅呈现前高后低态势,一季度增长20.8%,上半年增长18.4%,前三季度增长16.8%。从构成情况看,工业品物流总额113.1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4.6%,增幅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占社会物流总额的比重为90.2%,是带动社会物流总额增长的主要因素。进口货物物流总额9.4万亿元,按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