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相关案例案例2章节

E****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1.18MB
约12页
文档ID:91094036
相关案例案例2章节_第1页
1/12

案例 2--广州石化项目,工程项目 设计规模与市场需求的协调 资料来源:广州市人民政府信息网,1.项目概况 石化工业——作为国家的支柱产业,日益成为当今世界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经济实力和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被称为石化工业之母的乙烯,又是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更是世界各国争相发展的重要领域在广州建设乙烯工程,发展石化工业,对于调整广州地区工业结构和合理工业布局,增强原材料等基础产业的实力,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于是,总投资83.7亿元的广州乙烯工程被列为广东省、广州市和中国石化总公司“八五”重点建设项目,广州市列为“特一号”工程 1988年6月广州乙烯工程完成立项 1990年4月28日国务院批复可行性研究报告 1992年10月基本完成征地,并开始厂区“三通一平”工作 1993年1月在广州召开了总体设计审查会,标志着进入工程设计阶段1993年2—8月主体装置引进合同相继生效与此同时,施工单位全部落实,设备材料订货逐步开始到此,工程建设前期准备工作基本完成 1993年11月7日,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同志主持开工典礼,宣告广州乙烯工程建设全面展开 1993—1996年,大体上可划分为设计年、土建年、安装年和投产年。

1996年6月—主体生产装置完成中间交接 1996年11月——乙烯装置投料试车这就是广州乙烯工程建设的总目标然而就是这样的重点项目、“特一号”工程于1997年8月31日投料试车,试产仅3个月由于规模、资本方面的原因被迫停产,并陷入严重困境同时背着每年维修现代设备八千四百万元的负担,每年还贷款利息七亿二千万元的债务据有关专家分析,如果不采取果断的停产措施,广州乙烯的债务将由目前的70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40亿元2.停产原因分析 一个项目的成功与否受多方面因素(资金、市场、技术、社会环境、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等)的影响技术因素:该工程包括六套主体生产装置:15万吨乙烯/年、10万吨聚乙烯/年、7万吨聚丙烯/年、8万吨苯乙烯/年、5万吨聚苯乙烯/年、10万吨芳烃抽提/年除主体生产装置外,工程还包括辅助生产设施、公用工程、厂外工程,共计73个单项主体生产装置的技术设备分别从意大利、日本、美国引进,具有8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基础因素:工程位于广州黄埔区东北,占地约定1500亩,处于城市规划的石化工业区内,地区协作条件好,黄埔区内得天独厚的水陆交通发达的通讯、充足的电力等条件,为乙烯工程的建设及今后生产经营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乙烯的主要原料是石脑油和轻柴油,共计需要53万吨/年左右,供水蒸汽高温裂解此外,苯乙烯的原料精苯除自产供给一部分外,还需外购补充3万吨/年左右项目具有交通便利、能源丰富、原料充足等良好的基础条件产品因素:广州乙烯工程的主要产品是塑料22万吨/年,其中聚乙烯10万吨/年,公司推荐牌号108个(均聚2个,共聚106个),其中基础树脂牌号72个,包括薄膜、注塑、吹塑、转塑、管材、单丝、电缆料等;聚丙烯7万吨/年,包括注塑、薄膜、纤维、扁带、吹塑等牌号39个,其中均聚25个,共聚14个;聚苯乙烯5万吨/年,包括高抗冲产品牌号11个,通用型产品牌号6个此外,还有液体产品每年10多万吨,包括丁二烯、苯乙烯、甲苯、二甲苯等有机化工原料这些都是广东市场急需的化工产品管理因素:该项目1994年8月28日完成股份制的转化,定名为广州乙烯股份有限公司按照新厂新制进行构思和管理,提高效率设计定员1988人,计划控制在1550人以内努力按照“生产管理现代化、机构设置精简化、生活后勤服务社会化”的路子实行新厂新制的管理模式1.人员少、精干,相对提高工作效率 2.机构少、精简、提高办事效率 3.领导人数少,责权明确,提高决策效率。

4.职工的思想观念,逐步转向市场经济由于进行了以少而精为核心的改革,使公司没有背上老企业想减轻而又困难重重的人多、机构多、企业包罗万象、费用支出大等沉重的负担这是新厂新制收到的一个较明显的效果 然而,由于项目的主打产品乙烯产量只有十一万五千吨,无法形成市场规模,在中国市场经济空前整合之下,也只有停产告终3.点评 广州乙烯工程在技术先进、原料充足、产品需求、管理良好的状态下,仍没有摆脱被迫停产的命运其原因在于项目的盈亏平衡点太高,主打产品乙烯生产产量11.5万吨,已达到设计产量15万吨的77%,仍然亏损,项目的抗风险能力差。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