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空港物流中心信息平台建设方案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1093774 上传时间:2019-06-21 格式:DOC 页数:39 大小:66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宁波空港物流中心信息平台建设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宁波空港物流中心信息平台建设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宁波空港物流中心信息平台建设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宁波空港物流中心信息平台建设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宁波空港物流中心信息平台建设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宁波空港物流中心信息平台建设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宁波空港物流中心信息平台建设方案(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宁波空港物流中心信息平台建设方案2006年11月目 录第1章概 述31.1项目背景31.2项目概况31.3建设目标41.4建设要求51.5信息化需求5第2章总体设计62.1建设原则62.1.1稳定性和可靠性62.1.2先进性和成熟性62.1.3开放性和安全性62.1.4可扩充性和可维护性62.1.5实用性和高效性72.2总体框架72.3总体结构102.3.1公共平台102.3.2作业平台112.3.3基础平台122.4协作框架132.5体系结构152.5.1应用支持层162.5.1.1标准化信息管理162.5.1.2EDI接口162.5.1.3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接口172.5.1.4Roset

2、taNet接口172.5.1.5与其它物流系统接口172.5.2服务支持层172.5.2.1Web服务172.5.2.2传输协议服务182.5.2.3邮件服务182.5.2.4CA认证服务182.5.2.5消息服务182.5.2.6注册服务192.5.2.7WEB Service服务202.5.2.8数据访问服务202.5.2.9门户服务202.5.2.10数据分析和报表服务212.5.2.11数据交换和转换服务212.5.2.12工作流222.5.3核心层222.5.3.1日志服务232.5.3.2目录服务232.5.3.3用户和组织管理232.5.3.4权限服务232.5.3.5行为审记服

3、务242.6层次结构252.6.1基础层252.6.2业务层262.6.3接入层262.6.4安全保障层262.7可扩展性架构272.8技术路线282.8.1SOA面向服务架构282.8.2三层架构应用体系29第3章实施方案313.1安全保障313.1.1安全概述313.1.2安全体系框架323.1.3安全建设目标323.1.4安全建设原则333.2质量保障343.2.1把好系统设计质量关343.2.2把好工程执行质量关343.2.3建立完整的进度汇报制度、方案审查制度和问题反馈处理体系353.2.4建立友好、高效的协调机制353.2.5进行严格的文档控制353.2.6组织充分严格的系统测试3

4、63.2.7做好技术培训和移交工作363.3实施思路363.4实施步骤37- II -宁波空港物流中心信息平台 建设方案第1章 概 述1.1 项目背景根据宁波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规划,宁波将“努力提升中心城市集聚和辐射功能,形成现代化中心城市的基本框架;加快港口的开发力度,建设现代物流中心。努力强化宁波作为长江三角洲南翼经济中心的功能和作用,建设各具特色的物流中心。” 根据宁波市现代物流系统发展规划,宁波市将建设成浙江省现代物流中心城市、长江三角洲南翼物流中心枢纽、上海国际航运中心重要的物流枢纽基地。宁波市地理环境优越,物流基础设施建设齐全,水路、铁路、公路、航空几大交通运输渠道发达,

5、具有良好的物流发展环境。随着近几年宁波市经济发展,物流量剧增,原有的部分物流基础设施开始显现出无法满足需要的态势。面对这一形势,宁波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我市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体现了宁波市政府对物流业的高度重视。根据意见,未来宁波市除了要大力发展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之外,还将在各地区规划建设一批功能互补的物流中心。宁波空港物流中心正是在这一意见指导下,规划成为以面向宁波市为主,辐射长三角南翼的综合型物流中心,是已确定的宁波市“一主六副”七大物流园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宁波市重点工程项目。1.2 项目概况宁波空港物流中心规划总用地面积约2145亩,一期用地约860亩,二期(杉

6、杉地块)用地约249亩,三期(发展用地)约1036亩。宁波空港物流中心一期、三期毗邻望春工业园区,东临宁波栎社国际机场、北靠鄞州大道,甬金高速公路连接线从西侧穿过,项目距离宁波市区13公里,距离北仑深水港约45公里,距离宁波绕城高速公路2公里,可以通过甬金高速连接线快速到达绕城高速,方便快捷连接对外主通道,交通十分便利。宁波空港物流中心二期处于宁波空港物流中心一期北面,位于鄞州望春工业园区隔塘河以北,杉立路以南、杉杉路以西,聚才路以东,毗邻鄞州大道,距沪杭甬高速公路、绕城高速入口处、甬金高速连接线分别为5公里、5公里、1公里,交通条件十分便利。宁波空港物流中心具有四大功能区域:1、空港保税区2

7、、空港货运区3、临港物流区(包括城市配送区、第三方物流企业区等)4、综合配套区包括中心管理机构、海关、国检、口岸办等机构和国际国内货代公司、专业项目公司、商业网点、加油站、停车场等。目前宁波空港物流中心建设正在规划当中,为尽快发挥宁波的地理及环境优势,公司决定将原规划中的二期项目提前进行,即申请并建设保税物流中心(B型),先于原规划中的空港物流中心一期投入运行,待空港保税物流中心建设完成后,再将保税物流功能转移到空港物流中心,保税物流中心则被改造成普通物流中心的第三方物流区与城市配送区,继续为宁波市提供物流业务服务。二期信息系统预计实施时间:07年度;一期信息系统预计实施时间:08年度。1.3

8、 建设目标构筑宁波空港物流中心信息系统,行之有效地为中心内企业及相关单位提供信息服务,树立物流中心形象,提升物流中心行业竞争力,增强物流中心集聚效应,降低入驻企业运营成本,推动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同时实现管理公司对中心全面的信息化管理。远期将根据企业的发展进程,逐步形成物流协同平台,实现物流行业内各企业间的信息交换与共享。1.4 建设要求根据宁波空港物流中心投资大、建设周期长,宁波地区物流行业信息化起步水平较低且入驻企业需求的不确定。因此宁波空港物流中心信息化建设必须遵循“统一规划、逐步实施、需求导向、突出重点、整合资源、注重实效”的原则,根据各区域功能实现的要求,先期重点建设需求迫切、

9、条件具备、效益明显的信息系统,以综合管理和公共服务为主线,以核心业务数据为基础,推进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实现业务协同,探索低成本、高效率的发展模式,提高物流中心信息系统运行质量和效率。宁波空港物流中心信息系统从物流中心的定位、功能、实际运作和赢利模式入手,运用先进的物流管理理论和计算机技术,为物流中心提供一套开放性好、实用性强、扩展灵活、安全性好、可满足物流企业及相关业务部门需要的平台。1.5 信息化需求空港物流中心信息系统建设主要以功能定位和入驻企业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空港物流中心具有城市配送、第三方物流、保税物流、航空货运等主要功能,落实到具体功能区域有城市配送区、第三方物流区、保税物流中

10、心(B型)区、航空货站、海关监管仓、保税仓、综合配套区等,各个功能区块的信息需求决定了信息系统的总体框架和建设内容,同时信息系统使用者主要为入驻企业、相关政府部门以及项目开发公司本身,因此必须围绕着项目的功能定位以及使用者的实际需求进行空港物流中心信息系统的需求分析。第 38 页 共 38 页第2章 总体设计2.1 建设原则2.1.1 稳定性和可靠性平台是物流中心管理和服务的支撑,不能因为系统故障而影响业务的运行。系统开发过程中严格遵循质量控制体系来保证系统本身的稳定性。系统采取冗余备份机制,对关键节点如业务中间件等进行备份,防止单点故障。采用事务处理,防止数据的不一致。2.1.2 先进性和成

11、熟性平台将采用面向服务的架构体系,使用的架构及开发工具符合当前的技术方向,有一定的领先性。但能保证系统的成熟性,使系统快速高效的运行。不成为新技术、不成熟技术的试验品。2.1.3 开放性和安全性平台具有开放的接口,能与其它相关系统(如ERP、SCM等)方便的进行数据交换。因涉及物流中心内部网和互联网的信息互通,系统安全性应得到足够的保证,要求从管理、网络、物理、数据等各方面进行合理的设计来保证安全性。2.1.4 可扩充性和可维护性平台具有很好的扩充性来支持信息的增长,设计时考虑将来的信息系统的发展。系统设计采取三层架构,业务逻辑层和显示层分离。当业务发生变更时,只需修改业务逻辑层,而显示层很少

12、改动。当系统运行压力增大时,可以增加业务中间件的数量来对系统进行扩充。2.1.5 实用性和高效性平台充分利用已有系统的硬件资源,对已有系统的数据能无缝接入。针对物流中心业务特点进行设计,具有友好的人机界面。2.2 总体框架物流中心的建设和管理本身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到众多部门、机构和企业之间的信息传递与共享,为了物流中心的高效运营,首先应当把信息平台的建设当作物流园区的一个生产投入要素,大力提高信息利用程度和利用率,减少信息传递环节和流程,力求以最短的流程、最快的速度、最小的费用,传输高质量的信息。一般情况下,物流中心信息平台的建设目标主要会涉及:l 建立良好的通信基础设施,提供政府相

13、关部门之间、企业之间及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数据交换基础设施。l 完善行业管理部门相关物流信息系统建设,建立完善的数据采集系统,提供行业管理的信息支撑手段,提高行业管理水平。l 建立政府部门信息共享机制。l 引导相关物流企业信息建设,接入共用信息平台系统。l 进行财务结算支持系统的基本功能建设,支持电子商务发展。l 提供货物跟踪及车辆调度计划信息支持功能。所以,对于物流中心的信息建设来说,主要是需要识别和解决:哪些是物流中心的相关用户?这些相关用户都向物流中心提供什么信息和服务?这些相关用户都需要从物流中心得到什么信息和服务?物流中心需要针对上述相关用户需求建设包含哪些内容的信息系统?这些信息系统将

14、以什么方式和技术进行建设?如何协调这些信息系统之间的关系以达到最优化?应该为这些系统的运营提供什么样的保障体系等等?图 21 平台的总体框架(建设蓝图)通过上面的总体框架图我们可以了解到,物流中心信息平台所面对的相关用户是众多的,所涉及的业务也是复杂的:l 众多相关用户图 22 相关用户分析作为物流中心所面对的用户是众多的,主要涉及:贸易公司、货代商、运输企业、保险公司、银行金融机构、检验机构、政府机构、进驻物流园区的企业和物流园区管理机构等等。l 复杂的业务流程对于不同的用户,物流中心与之可能发生的业务也是不同的,例如我们可以从保税物流中心B型的业务流程中看出贸易进出口的多种模式,如下图所示:图 23 保税物流中心B型的业务流程l 信息化建设蓝图根据上面对于相关用户和业务流程的认识,我们应该从管理、应用、服务等多个角度来综合考虑物流中心的建设思路。1. 对于物流中心的管理者应当建立相应的管理、决策和维护平台2. 对于园区内部的物流作业应当建立完善的作业平台3. 对于公众用户应当建设统一的信息服务平台4. 对于外部企业和机构应当建设专用的接口通道,保障数据的安全交换接下来我们将具体分析物流中心信息平台的总体结构。2.3 总体结构图 24 平台的总体结构首先需要树立的观念是: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