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会计第13讲

上传人:E**** 文档编号:91093726 上传时间:2019-06-21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9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税务会计第13讲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税务会计第13讲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税务会计第13讲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税务会计第13讲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税务会计第13讲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税务会计第13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税务会计第13讲(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8章 所得税会计,学习目标 8.1 企业所得税概述 8.2 企业所得税的计算与申报 8.3 所得税会计基础 8.4 企业所得税的会计处理 8.5 个人所得税的会计处理,学习目标,本章学习目标是掌握企业所得税的基本内容、企业所得税的会计处理方法、个人所得税的会计处理方法等。 知识目标 了解企业所得税的基本特点和内容,掌握企业所得税的计算原理、所得税会计的理论基础,深刻领会所得税会计的账簿设置、会计处理方法等问题。 技能目标 掌握企业所得税的计算程序与方法,特别是所得税会计中的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计算程序与会计处理方法、特殊业务的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和企业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的会计处理方法。 能力目标

2、 理解企业所得税的应税收入、扣除项目金额、应纳税所得额及应纳所得税额的确认原则和计算方法,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划分及其处理方法,递延所得税资产与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与会计处理方法等。,8.3 所得税会计基础,8.3.1所得税会计(Accounting for Income Taxes)概述 应付税款法 原准则 债务法(利润表债务法) 纳税影响会计法 递延法 新准则资产负债表债务法 资产负债表出发,通过比较资产负债表上列示的资产、负债,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确定的账面价值与按照税法规定确定的计税基础,对于两者之间的差额分别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

3、与递延所得税资产,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每一期间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8.3 所得税会计基础,一、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及暂时性差异 (一)资产的计税基础 是指企业收回资产账面价值的过程中,计算应纳税所得额 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以自应税经济利益中抵扣的金额。 资产的计税基础=未来可税前列支的金额 某一资产负债表日的计税基础取得成本以前期间已税 前列支的金额,8.3 所得税会计基础,1.固定资产 初始确认:计税基础=账面价值 后续计量: (1)折旧方法、折旧年限的差异 (2)因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产生的差异 例1:A企业于206年12月20日取得的某项固定资产,原价 为750万元,使用年限为10年,会计上采

4、用年限平均法计提 折旧,净残值为零。税法规定该类固定资产采用加速折旧 法计提的折旧可予税前扣除,该企业在计税时采用双倍余 额递减法计列折旧,净残值为零。208年12月31日,企业 估计该项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为550万元。,8.3 所得税会计基础,例2:B企业于205年年末以750万元购入一项生产用固定 资产,按照该项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情况,B企业在会计核 算时估计其使用寿命为5 年,计税时,按照适用税法规 定,其最低折旧年限为10年,该企业计税时按照10年计算 确定可税前扣除的折旧额。假定会计与税收均按年限平均 法计列折旧,净残值均为零。206年该项固定资产按照12 个月计提折旧。本例中假定

5、固定资产未发生减值。,8.3 所得税会计基础,例3:大海公司2006年12月31日取得的某项机器设备,原价 为1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会计处理时按照直线法 计提折旧,税收处理允许加速折旧,大海公司在计税时对 该项资产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计列折旧,预计净残值为零。 2008年12月31日,大海公司对该项固定资产计提了10万元 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2008年12月31日,该固定资产的计 税基础为( )万元。 A64 B72 C8 D0,8.3 所得税会计基础,2.无形资产 购买等方式取得的,初始确认:计税基础=账面价值 (1)内部研究开发形成的无形资产 一般情况下,初始确认:计税基础=账面价

6、值 符合税收优惠,初始确认:计税基础=账面价值*150%,8.3 所得税会计基础,例4:A企业当期为开发新技术发生研究开发支出计2000万 元,其中研究阶段支出400万元,开发阶段符合资本化条件 前发生的支出为400万元,符合资本化条件后至达到预定用 途前发生的支出为1200万元。税法规定,企业为开发新技 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 产计入当期损益的,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形 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假定开发 形成的无形资产在当期期末已达到预定用途(尚未开始摊 销)。,8.3 所得税会计基础,(2)后续计量时,会计与税收的差异主要产生于

7、对无形资产是否需要摊销及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的提取 账面价值实际成本会计累计摊销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 账面价值实际成本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计税基础实际成本税收累计摊销,8.3 所得税会计基础,例5:乙企业于206年1月1日取得的某项无形资产,取得 成本为1500万元,取得该项无形资产后,根据各方面情况 判断,乙企业无法合理预计其使用期限,将其作为使用寿 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206年12月31日,对该项无形资产 进行减值测试表明其未发生减值。企业在计税时,对该项 无形资产按照l0年的期限采用直线法摊销,摊销金额允许 税前扣除。,8.3 所得税会计基础,3.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

8、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账面价值=公允价值,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 计税基础=取得成本 例6:206年10月20日,甲公司自公开市场取得一项权益 性投资,支付价款2 000万元,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核算。 206年12月31日,该投资的市价为2 200万元。 例7:206年11月8日,甲公司自公开的市场上取得一项基 金投资,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核算。该投资的成本为 1500万元。206年12月31日,其市价为l 575万元。,8.3 所得税会计基础,4.其他资产 (1)投资性房地产 成本模式下:与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相同 公允价值模式下:与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相同 (2)其

9、他计提了资产减值准备的各项资产 例8:A公司206年购入原材料成本为5 000万元,因部分 生产线停工,当年未领用任何原材料,206年资产负债表 日估计该原材料的可变现净值为4 000万元。假定该原材料 在206年的期初余额为零。,8.3 所得税会计基础,(二)负债的计税基础 是指负债的账面价值减去未来期间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 照税法规定可予抵扣的金额。 负债的计税基础=账面价值-未来期间按照税法规定可予抵 扣的金额 一般情况下,负债的确认与偿还不影响企业损益及应纳税 所得额,故负债的计税基础=账面价值 某些情况下,负债的确认与偿还可能影响企业损益及应纳 税所得额,则负债的计税基础账面价值,8

10、.3 所得税会计基础,1.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售后服务等原因确认的预计负债 计税基础=账面价值-未来期间按照税法规定可予抵 扣的金额=0 例9:甲企业206年因销售产品承诺提供3年的保修服务, 在当年度利润表中确认了500万元的销售费用,同时确认为 预计负债,当年度未发生任何保修支出。按照税法规定, 与产品售后服务相关的费用在实际发生时允许税前扣除。,8.3 所得税会计基础,2.预收账款 税法中对于收入的确认原则一般与会计规定相同,即会计 上未确认收入时,计税时一般亦不计入应纳税所得额,该 部分经济利益在未来期间计税时可予税前扣除的金额为0, 计税基础=账面价值。 如果不符合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的收

11、入确认条件,但按税法 规定应计入当期应纳税所得额时,有关预收账款的计税基 础为0。,8.3 所得税会计基础,例10:A公司于206年12月20日自客户收到一笔合同预付 款,金额为2 500万元,作为预收账款核算。按照适用税法 规定,该款项应计入取得当期应纳税所得额计算交纳所得 税。,8.3 所得税会计基础,3.应付职工薪酬 一般情况下,对于应付职工薪酬,其计税基础为账面价值 减去在未来期间可予税前扣除的金额0之间的差额,即账面 价值等于计税基础。 例11:甲企业206年12月计入成本费用的职工工资总额为 4 000万元,至206年12月31日尚未支付。按照适用税法 规定,当期计入成本费用的4 000万元工资支出中,可予税 前扣除的合理部分为3 000万元。,8.3 所得税会计基础,4.其他负债 计税基础=账面价值 例12:A公司206年12月因违反当地有关环保法规的规 定,接到环保部门的处罚通知,要求其支付罚款500万元。 税法规定,企业因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支付的罚款和滞 纳金,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不允许税前扣除。至206年12 月31日,该项罚款尚未支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