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本科教学工作要点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1093107 上传时间:2019-06-2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本科教学工作要点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学校本科教学工作要点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学校本科教学工作要点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学校本科教学工作要点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学校本科教学工作要点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校本科教学工作要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本科教学工作要点(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年学校本科教学工作要点2017年学校本科教学工作以贯彻落实学校第七次党代会精神和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为指导,围绕第六期本科教学改革工程实施方案,持续推进信息化背景下的教学方式变革与质量提升。坚持立德树人,修订完善2017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坚持向课堂要质量,落实课程审议与准入制度,改革教学方式方法,推进教学信息化建设,依托新引进的信息化教学平台,加强混合式教学模式建设力度。重申课堂教学规范,严肃课堂教学纪律,不断完善课程教学评价体系。坚持实践育人导向,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推进本科生专业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升。做好本科教学审核评估相关工作,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一、

2、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1、全面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深入推进语数外卓越中学教师培养改革和西部幼教精英培养计划两个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改革项目,创新高水平基础教育师资培养模式,不断完善“U-G-S”三位一体协同培养机制。全面落实国家教师教育改革系列文件精神,推动实施基于信息化的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坚持用教育信息化理念完善和发展以“李秉德和南国农教育理念与方法”为特色的教师教育体系。修订完善教师教育课程方案,深入推进教师教育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式改革,启动教师教育(含本科生、教育硕士)教学案例库的建设工作,深化“6131”教师专业能力实践训练培养工作,加强训练指导力度,增开系列专题讲座。做好2017

3、届师范类毕业生教学大赛获奖选手教学观摩活动和2018届师范类毕业生教学技能大赛工作。2、推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一步加强“云亭班”、“卓越班”教学建设。举办汉语言文学、历史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6个“云亭班”专业以及旅游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会计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工程5个“卓越班”专业的人才培养经验总结交流会。指导督促经济学、英语、地理科学3个“云亭班”专业和电子信息工程“卓越班”专业建设工作。进一步加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小班化教学、研究性、参与式教学和短期交流学习的有效做法。积极推动软件工程、国际经济与贸易、会计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工程等试点专业结合行

4、业标准、企业标准和职业资格标准,构建适应未来岗位才能的课程培养体系。大力支持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与北京中关村软件园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支持经济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商学院等学院做好与兰州银行等企业进行订单式联合培养人才工作。3、推进教学信息化改革创新。以学校建设信息化“云大楼”为契机,整合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加快推进教学信息化进程。突出教师教育培养特色,优先支持信息技术与教师教育的深度融合,引进使用毕博(blackboard)信息化教学、学习、管理和服务综合平台,进一步加强由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学科教学论、教育信息技术以及教育实习构成的教师教育信息化课程和环境建设。推动教师教育在线混

5、合式课程建设改革项目工作,开展教师教育在线混合式课程教学改革实验。大力支持教师在毕博(blackboard)平台上建设申报精品资源共享课、双语教学示范课、参与式研讨课、课程设计、教学团队等教学项目,不断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融合。4、加大本科生交流及联合培养的力度。加强校际校企交流与合作,做好赴美国中田纳西州立大学、台湾10所高校、西南大学等国(境)内外交流学生的选派、学籍管理和学分互认工作。探索“2+2”“1+3”的校际本科人才联合培养模式。继续落实全省教师教育联盟和安宁五所高校联盟协议,扩大我校接收省内本科院校交换生工作,深化安宁五所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师教学与学生跨校选课工作,积极参与安宁

6、五所高校共享实践基地合作育人工作。鼓励支持外国语学院等相关学院与国外联合培养人才工作。二、加强专业内涵建设5、修订完善2017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落实西北师范大学关于修订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全力推进2017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各学院、各专业要重点围绕培养目的、培养规格、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在不同层面充分开展调研论证,准确定位专业培养目标,明确人才培养基本规格要求,精心设计课程体系,精准确定课程设置,高质量地完成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从2017年新生开始正式启用2017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加大培养方案的执行和督导检查力度。6、加强课程内涵建设。依据西北师范大学关于

7、修订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西北师范大学关于进一步突出教学工作重心的实施意见的要求,以“教什么”、“如何教”以及“谁来教”的核心问题为导向,落实课程审议与准入制度,坚决杜绝学院因人设课、随意设课、随意排课。倡导大教授讲授通识课、学科基础课、专业导引课、专业核心课和学科前沿课。优化课程结构,加强学科专业课程整合,注重课程衔接,有效解决各课程教学内容的交叉重复问题。根据西北师范大学教学突出贡献奖评选办法,启动2017年教学突出贡献奖评选工作。组织评选校级教学名师6-8人,建设校级教学团队10个、精品资源共享课20门、双语教学示范课10门、参与式研讨课、课程设计项目30门。修订课程教学大纲,注

8、重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评价方式的改革,加强学生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和参与式学习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7、改革课堂教学模式。积极探讨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探究式、研讨式、参与式等教学方法,积极推行基于问题、基于项目和面向主题的教学方法改革。积极推进信息化技术与课堂教学的融合,提升课堂教学效果。通过精品资源共享课、双语教学示范课、参与式研讨课和课程设计等课程教学建设立项和教学团队建设,鼓励教师开展课堂教学改革研究。8、加大网络课程资源建设。充分利用毕博平台(blackboard),建设2017年精品资源共享课、双语教学示范课、参与式研讨课、课程设计

9、、教学团队、创新创业课程。举办专题培训,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推动学校现有17门精品资源共享课在毕博平台(blackboard)上升级为网络在线课程。推进现代课程与教学论教育学概论教育研究方法基础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课堂观察与分析技术发展与学习心理学信息化教学环境应用信息化教学等8门教师教育在线混合式课程资源开发。9、探索课程多元考核评价模式。探索多元化课程考核方式,增加过程考核权重。提倡以口试、开卷考试、操作考试、课程论文、社会调查、社会实践等多种方式进行课程考核。实施专业核心课程考教分离制度,启动学校76个专业核心课分专业、年级开展考教分离试点工作。注重对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动手操作能

10、力、创新思维能力的考核,建立形式多样化、内容综合化、时效全程化的考核评价模式,全面评价学生学习成效,修订本科学生课程考核评价相关规定,注重参与式研讨课、课程设计项目及在线网络课程考核评价改革。继续推进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实行无纸化考试。引导学院根据学科专业特点自主探索多元化课程考核方式,健全专业课程考核评价体系。10、推进“本科教学工程”建设。做好甘肃省“教学成果奖励、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项目建设工作。精心组织省级教学成果奖、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教学团队、教学名师、特色专业、精品资源共享课等“本科教学工程”项目及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项目的申报推荐工作。以学生收益最大化为导向,充分

11、发挥建设项目在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上的引领、示范、辐射、带动作用。三、加强通识教育课程建设11、构建学校特色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坚持立德树人,按照中西贯通、古今融合、科技与人文交融的基本原则,进一步加强通识教育课程精品化建设,提倡大教授“讲大课、讲通识、讲前沿、讲哲学、讲逻辑”,完善通识教育课程考核评价机制,坚持开发与引进并重、质量与数量并重、建设与管理并重的原则,统筹规划、总体设计建设基于“五个能力”培养的学校平台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开设文史经典与文化传承、文明对话与国际视野、哲学智慧与批判思维、科技进步与创新精神、经济活动与社会管理、艺术品鉴与人文情怀、成长基础与创新创业、从师技能与教

12、师素养等特色的通识教育课程模块,促进学生对不同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形成多学科综合视野的原则,引导学生积极探究知识背后的价值观、方法论以及精神境界。制定西北师范大学尔雅网络通识教育课程修读指导意见,加强尔雅通识课程修读管理,强化尔雅通识课程指导队伍建设。四、强化实践教学环节12、加强实验教学建设。在2017版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过程中,注重优化实验课程体系,更新实验教学内容,改革实验教学方法。围绕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培养的需要,让综合性、设计性、研究性实验项目的开设比例不低于30%。以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建设等项目为抓手,做好项目储备,争取多方筹措资金,持续加强实验室建设,适

13、应办学规模扩大及新增专业、新设实验课的教学需要,保证实验开出率达到100%。完善实验教学和实验室管理制度,推进实验资源跨学院、跨学科、跨专业共享,进一步提高教学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努力创建省级、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3、加强专业实践能力培养。加大对师范生教师专业能力训练活动的指导力度,安排学校教学督导与评估委员会委员、相关模块专业教师、2017届师范生教学比赛获奖选手对同学们开展专业指导。邀请基地学校校长、特级教师开展专题讲座,分享一线经验。推动全校非师范专业能力训练提升计划,大力支持学院开展具有专业特色的竞赛活动,展示专业训练成果。加强毕业论文(设计)过程管理,采取学院推荐和学校随机抽取

14、相结合的方式,在2017届毕业生中抽取至少50%论文进行系统查重,提升毕业论文质量。14、加强本科实习工作。加大联合编队工作中“U-G-S”模式实习基地建设力度,适应学校卓越人培养的实践需求。精心安排部署第58届联合编队教育实习工作,借鉴新疆实习支教指导模式,扩大“一地(县)一教师驻点巡回指导”试点范围。组织做好第18批、19批赴新疆阿克苏地区实习支教工作。组织师范生赴宕昌县开展“双联”实习支教工作。组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赴甘南藏区幼儿园实习支教工作。做好第57届专业实习表彰奖励和第58届专业实习组织工作。指导各学院、各专业规范完善专业实习工作,进一步加强专业实习情况检查工作。15、加强本科生创

15、新能力提升。全面落实“本科生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加强对学生学术科技项目申报、评审、立项、中期检查、结项以及成果、档案的组织管理。组织开展好各级各类学科专业竞赛活动,改革竞赛经费的使用,特别是加强省级、国家级各类专业竞赛的组织工作,形成校级竞赛重普及训练、省级和国家级竞赛重能力提升的学科竞赛良好格局。组织好2017年全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工作。五、提升教师教学能力16、积极开展教师培训与教学研讨交流活动。依托教师发展中心,做好主题设计,开展入职培训、进修访学拓展培训、教学方法改革专题培训和信息化教学能力专题培训。以精品资源共享课、参与式研讨课、课程设计、双语教学示范课、教学团队、教学成果奖申报等

16、教学建设项目为抓手,开展教学研讨活动,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落实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计划和新入职教师一年助教制度,加强青年教师导师制的考核工作。开展教学研究立项,加强教学研究工作,培育教学成果。17、组织实施第四届青年教师教学大赛。精心筹备,广泛宣传,吸引广大青年教师热情参与,本着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做好大赛各项组织工作,加强院级初赛组织工作的指导督查,加大对获奖教师的奖励力度,发挥大赛品牌效应,引导和激励广大青年教师重视教学、热爱教学、研究教学、享受教学,不断推动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18、深入开展教学观摩月活动。发挥全国青年教师讲课比赛获奖教师以及省级校级青年教师教学大赛获奖教师、省级校级教学名师的教学示范作用,开展教学观摩月活动。遴选15名教学名师、教学大赛获奖教师开展课堂观摩教学,组织不少于1500人次的青年教师参加课堂观摩活动,并利用信息化手段,将观摩活动进行同步转播,鼓励各学院积极开展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