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福利课件092第八章2功利主义

上传人:E**** 文档编号:91092923 上传时间:2019-06-21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1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福利课件092第八章2功利主义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社会福利课件092第八章2功利主义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社会福利课件092第八章2功利主义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社会福利课件092第八章2功利主义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社会福利课件092第八章2功利主义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会福利课件092第八章2功利主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福利课件092第八章2功利主义(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9-4,1,第八章 第二节功利主义,2009-4,2,一、概述 1、界定 (功用主义或乐利主义,Utilitarianism),是一种以实际功效或利益作为道德标准的伦理学说 2、理解 (1)不是自私自利 为国家制度和社会政策的合法性提供一种新的、实在的基础,以增进整个社会的利益与福祉,2009-4,3,(2)一种旨在增进公共利益的学说(与社会契约论相对立) (3)一种改革的、实践的学说 (4)一种理性主义的学说(rationalist doctrine) (5)注重个体的选择,强调个人行动 二、历史考察 (一)萌芽时期:古希腊(幸福主义、快乐主义) (二)近代功利主义的产生 1、霍布斯和

2、洛克,2009-4,4,资本主义的代言人 把人看作感官的实体,还原成物性,得出感性、自私的利己人性观 功利主义的承前启后 从“狼”自然状态说出发,提出社会契约论,即要立君主专制制度 2、爱尔维修和霍尔巴赫 :合理利己主义 (1)利益学说(功利主义学说) :利益是道德的原则、是社会前进的动力,2009-4,5,(2)个人利益是道德的基础和归宿 利益包括物质要求和精神追求 幸福就是肉体的快乐,现实的、预想的或记忆的 在不违背公共利益的前提下, 人们追求的个人利益是合理的(自爱原则) (3)公共利益是道德或美德的标准(公共利益是绝大多数人的个人利益的总和 ) (4)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应和谐统一(人是

3、自私的,又是理性的),2009-4,6,寻求安全的社会环境 更好地实现个人利益 丰富社会的精神生活 三、杰尼米边沁(Jeremy Bentham) (一)定义 1、能够给利益攸关的当事人带来快乐(或幸福、利益、好处、善良)或防止痛苦(或危害、邪恶、不幸福等)的事物特性叫做功利。所谓功利就是追求快乐,避免痛苦,2009-4,7,2、理解 (1)功利就是避苦求乐 (2)功利是快乐、幸福、利益的代名词 (3)以个人为出发点,但归宿却不是个人,而是社会 (二)功利主义原则及其道德价值指向 1、原则 总体原则:“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原则,简称为“最大幸福原则”,2009-4,8,2、道德指向 (1)假

4、设:避苦求乐是人的本性和利益归宿 (2)把社会还原为个人 ,个人利益的最大化是动机和起点,社会利益的最大化是目标和归宿 3、缺陷 追求和实现个人利益的最大化,就不可能实现社会利益的最大化,反之亦然 (三)快乐与幸福的计算 1、7个条件 强度(intensity);持久性(duration);,2009-4,9,确定性或不确定性(certainty or uncertainty);迫近性或遥远性(propinquinty or remoteness);增殖性(fecundity) ;纯度(purity);广度(extent) 2、方法 (1)计算最初由行为产生的明确可辨的每一快乐的价值 (2)计

5、算最初由行为产生的明确可辨的每一痛苦的价值 (3)计算由最初行为产生的快乐之后所产生的每一个快乐的价值,2009-4,10,(4)计算由最初行为产生的痛苦之后所产生的第一痛苦的价值 (5)对个人来说,总结一面所有的快乐和另一面所有的痛苦 (6)对集体或社会而言,先按上述方法对个体进行计算,然后总计趋向快乐或痛苦的人数 四、穆勒 (一)有限的自由与有限的干预 1、充分自由及自由的有限性,2009-4,11,在仅涉及本人的那部分,他的独立性在权利上则是绝对的自由必须不使自己成为他人的妨碍(论自由) 2、政府干预与有限干预 (1)反对理由 强制性 增加职能(权力、责任) 私人的效率 (2)支持有限干

6、预 初等教育,2009-4,12,弱势群体 永久性契约 规定劳动时间 利他行为 公益服务 (二)有限的社会救济 1、财富的增长应有利于民众福利 2、注意帮助的程度与方式,2009-4,13,五、二者的区别 1、快乐与幸福 (1)快乐不仅有量的区别,也有质的不同 肉体的或物质的快乐和精神的快乐 ,后者较前者远为高尚 (2)满足、快乐不一定是幸福,不满足、不快乐也不一定就不幸福 2、 利己与利他 (1)边沁,2009-4,14,个人是社会利益的基础,社会利益是个人的合成 ,反对个人应当为他人利益或社会幸福牺牲个人利益 (2)穆勒 行为者对于自己与他人的幸福严格地看作平等,推崇自我牺牲 3、自律与他

7、律 (1)边沁:坚持道德他律论 从人的本性出发,以能导致苦和乐的社会性力量作为道德的推动力和约束力,2009-4,15,约束力量:自然的(最基本)、政治的、道德的、宗教的 (2)穆勒:自律与自律 从人的本质出发,在经验主义基础上建构了良心论 内在制裁理论 (良心):良心是后天的,是一种道德意识的内化而生的道德习惯 由于外部制裁的存在,在人的心理中形成苦、乐与道德的因果联合念,2009-4,16,作为社会关系中的人,其生存和最终目的的实现离不开他所归属的社会 六、功利主义下的社会福利政策 1、带有浓厚的理性主义色彩 2、强调为大多数人谋取最大利益,如此一项政策才是道德的 3、注重结果最大化,使过

8、程成为其研究的盲点 4、功利主义的目的是为了最大多数人争取最大利益,最大利益是什么,2009-4,17,因人而异 因时而异 5、功利主义以全社会福利最大化为目标,但是它以“效用”为基本分析概念,忽略了权利、自由等非效用因素;它注意了全社会福利总量,而忽视了总量在社会成员中的分配 七、其他评论 1、功利社会的人们是理性的人,功利社会是“公利”社会,2009-4,18,2、缺乏功利考量的社会,并不一定是完美的道德社会,甚至相反 3、功利主义作为伦理学中与经济发展关系最密切的理论,易于为人们所接受 八、当今中国社会关于功利主义的不同评价 1、否定:利己主义、物质主义,是资本主义的产物 2、肯定:从发展市场经济的角度,2009-4,19,复习题 1、功利主义的概念 2、边沁与穆勒功利主义思想的异同 参考文献 1、唐代兴:边沁功利主义思想浅析,北京社会科学,2002,(3) 2、 肖凤良等:边沁与穆勒的功利主义思想之比较,广东农工商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4),2009-4,20,总有一天,其他动物也会获得只有暴君才会剥夺的那些权利。一个人不能因为皮肤黑就要遭受任意的折磨而得不到救助。总有一天,人们会认识到。腿的数量、皮肤绒毛的形式、骶骨终端的形状都不足以作为让一个有感知能力的生命遭受类似厄运的理由。问题不在于它们能推理吗?,也不在于它们能说话吗?,而在于它们会感受到痛苦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