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厥语概论·第一二章节课件

上传人:E**** 文档编号:91092593 上传时间:2019-06-21 格式:PPT 页数:92 大小:20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突厥语概论·第一二章节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92页
突厥语概论·第一二章节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92页
突厥语概论·第一二章节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92页
突厥语概论·第一二章节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92页
突厥语概论·第一二章节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9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突厥语概论·第一二章节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突厥语概论·第一二章节课件(9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突厥语概论,课程编号:3103002031031121 学时学分:108学时6学分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开课对象:哈萨克语言文学系本科生 开课时间:第二学年第12学期 授课教师:包拉什,目录,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突厥语和突厥语民族 第三章 突厥语族语言的历史分期和历史文献 第四章 突厥语族语言分类法 第五章 突厥语言的历史发展 第六章 突厥语言的结构特点 第七章 突厥语族语言的语音系统 第八章 突厥语言的研究,第一章 绪论,与突厥相关的古代北方民族 突厥的兴衰和突厥的同族 阿尔泰理论问题 (返回目录),一. 与突厥相关的古代北方民族,(一)匈奴 (二)月氏 (三)柔然 (四)丁零 (五)乌

2、孙 (六)敕勒 全世界突厥语言民族的发源地及最早的故乡可以说都是中国的北方和外蒙一带。与突厥有关的古代北方民族有6个:匈奴、月氏、柔然、丁零、乌孙、敕勒。(返回目录),(一)匈奴(),自称:胡 最早居住地:漠南黄河河套、阴山。战国时代(前475221)活动于赵、燕、秦以北。 政治中心:头曼城(今山西五原县一带)。 强盛时期:冒顿单于时期(前174年前后)。 控地:(南)阴山(北)贝加尔湖(东)辽河(西)葱岭。 重要历史时期:前127、121、119(汉武帝三次大规模反击),前71(内部反抗),48年(分裂为南北匈奴),89104年(北匈战败,部分西迁)。 吞并匈奴者:鲜卑。 (返回目录),(二

3、)月氏(Yuezhi,),前32世纪(秦汉之际):位于匈奴西(敦煌,祁连一带),强大的游牧民族。 前174年:被匈奴冒顿单于击败,逃至伊犁河上游,赶走塞种人。 前174161年:匈奴帮乌孙击月氏,月氏王被杀,西迁阿姆河(妫水)。 1世纪中叶:建贵霜王朝(佛教)。 5世纪初:为厌哒(与大月氏混血的匈奴?)所灭。 大月氏:西迁的月氏。 小月氏:174年前后逃走时一部分逃到祁连山与当地羌人杂居的月氏,又称“义从胡”。 (返回目录),(三)柔然(),自称:柔然。 别称:蠕蠕() 、芮芮、茹茹、柔蠕、阿瓦尔。 原归属:鲜卑()的奴隶。 4世纪中叶:鄂尔浑河、土拉河一带游牧,后进居阴山一带。 4世纪末:遭

4、北魏打击赴漠北,征服敕勒诸部,建庭于弱洛水()畔。 402年控地:(西)焉耆北(东)朝鲜故地西(北)漠北(南)漠南。 427年:统一漠北。 499年后:受北魏打击,内部分裂,10万户脱离。 520年:内乱,可汗被杀,弟投北魏,重建柔然政权。 灭柔然者:突厥。 (返回目录),(四)丁零(),别称:狄历、丁令。 居住地:北海(贝加尔湖),南邻匈奴。 前3世纪末前49年:两次被匈奴征服。不过在斗争中壮大起来。 220265年:驻牧地达乌孙西、康居北(阿勒泰山和塔尔巴哈台山一带)。 北丁零:住北海以南故地。 西丁零:乌孙以西。 (返回目录),(五)乌孙(),来源:叶尼塞河南下的坚昆人(混有大月氏和塞种

5、人) 前2世纪前1世纪:在敦煌 和祁连山之间。 西汉(前20625年)初年:王被月氏杀,婴儿逃匈奴,长大报仇杀月氏王。 前161前160:乌孙居伊犁河上游。不久脱离匈奴,迁至伊塞克湖,建都赤谷城。 前119年:张骞出使乌孙。汉武帝两嫁公主给乌孙王。汉宣帝立汉外孙“元贵糜”为“大昆弥”。 386534(北魏时):受柔然侵略,迁入葱岭,融入各民族中。(是哈萨克的重要族源之一) (返回目录),(六)敕勒(),别称:丁零、高车。 1世纪末:逐渐强大。 活动期:220581年(魏晋南北朝时期)。 地域:(东)贝加尔湖(西)阿勒泰、塔尔巴哈台山一带(南)漠南。 4世纪末:基本上被北魏统一。 429年:北魏

6、收10万部,迁漠南。 宗教:萨满教。 语言:略与匈奴同,一种突厥语言。 (返回目录),二突厥的兴衰和突厥的同族,(一)突厥的兴衰 (二)突厥的同族 (三)对突厥产生影响的诸汗国 (返回目录),(一)突厥的兴衰,突厥:是铁勒(秦汉时的“丁零”,魏晋南北朝时的“敕勒”)的一支。 突厥之含义: (1)兜鍪(头盔)。 (2)创造者。 (3)以法规联合起来的人。 5世纪中叶:是柔然的锻奴(在金山南麓)。 6世纪初:兴起(叶尼塞河上游高昌)。 542年:结冰时,侵掠西魏北部。 552年:阿史那土门,建立突厥汗国(辽海里海阿姆河贝加尔湖)。 583年:分裂为东、西两部。(约50年后) 630年:厥亡。(再过

7、约50年) 659年:西突厥亡。 686年:后突厥复兴。 754年:后突厥灭。(整个200年) (返回目录),(二)突厥的同族,1回纥 2葛罗禄 3黠戛斯 4乌古斯 5塞尔柱 6钦察 (返回目录),1. 回纥,来源:铁勒东支诸氏族之一,是诸部落同盟的总称。 别称:袁纥、韦纥、回鹘。 辖地:室韦(额尔古纳河)金山大漠。 605608年:反西突厥,联盟。 8世纪中叶:最强盛。 788年:改回纥为回鹘。 840年:回鹘汗国瓦解,大部西迁,小部分依附黠戛斯、室韦和奚。另一部分南下归唐。 西迁的三支:葱岭西,河西走廊,西州。 葱岭西的:建喀拉汗王朝(8401212)。(西)喀拉库姆(东)罗布泊(北)巴尔

8、喀什湖(南)阿姆河。11世纪初分为东西两部。东部1211年被西辽灭。 西州的:建高昌回鹘政权(9世纪中12世纪初,12世纪初成为西辽属国,13世纪初归附蒙古,14世纪20年代后入察合台汗国)。 河西的:7世纪末就有。9世纪中叶后受吐蕃统治。9111009年统治河西,甘州。1009年受挫于西夏。13世纪后受蒙古统治。信佛教。 (返回目录),2. 葛罗禄,原归属:西突厥汗国的部落,回鹘部落联盟的成员。 原驻地:北庭与阿尔泰山之间,后西迁至七河流域。 8世纪中叶:建葛罗禄汗国,设庭碎叶城(托克玛克)。 喀拉汗王朝中:有很多葛罗禄人。 12世纪末:臣属西辽。 1211年:降蒙古。 (返回目录),3.

9、黠戛斯,别称:坚昆(汉)、结骨(魏晋)、柯尔克孜、吉尔吉斯。 原驻地(唐代):叶尼塞河上游。一支在准噶尔盆地。 648年:内附唐朝,唐以其地为坚昆都督府。 710年后:受后突厥和回鹘统治。 840年:破回鹘。 847年:唐朝封其首领“英明诚明可汗”。 924年:为辽所击败,大量迁往天山西部地区(至于11世纪)。 15世纪:部分迁往阿克苏地区。 古代文字:叶尼塞文。 (返回目录),4. 乌古斯,名称含义:是部落联盟的名称。 68世纪:漠北中亚。 10世纪:挺进黑海、里海,是西突厥中的强大一支。 (返回目录),5. 塞尔柱,渊源:古代乌古斯的一支,也是奥斯曼帝国和土耳其的前身。 (返回目录),6.

10、 钦察,别名:钦叉、乞卜察 、克普恰克、库曼、波洛维茨。 7世纪:属突厥汗国。 810世纪:归附基马克汗国。 11世纪:兴起。 13世纪:极盛,额尔齐斯河伏尔加河咸海里海以北。 1113世纪:以伏尔加河为界,分为东西两部。 1237年:东部头领巴奇曼被蒙古人杀死,联盟解体,大部分归入金帐汗国。 最终归属:加入哈萨克、卡拉卡勒帕克、柯尔克孜、巴什基尔、诺盖、塔塔尔、乌孜别克、阿塞拜疆、土库曼等民族中。 (返回目录),(三)对突厥产生影响的诸汗国,1金帐汗国 2察哈台汗国和铁木尔汗国,1. 金帐汗国(钦察汗国),存在时期:12431480年。 建立者:成吉思汗的长子术赤之次子拔都。原是术赤的封地(

11、咸海及里海北钦察旧地)。 地域:(东)额尔齐斯河(西)多脑河(南)高加索山(北)至俄罗斯。以伏尔加河为中心,以萨莱为都。 白帐汗国:术赤将咸海东北地方分给其弟斡尔朵,建立的汗国,归金帐汗国统辖。 蓝帐汗国:术赤将咸海以北分给其弟昔班所建汗国,也归金帐汗国统辖。 15世纪20年代:东部出现以锡尔河下游为中心的乌孜别克汗国。 15世纪后半叶:七河地区脱离乌孜别克汗国,建立哈萨克汗国。 Tatar:成吉思汗部落联盟中的一个重要部落,中国史书称蒙古部为“鞑靼”。后此名用来称呼蒙古军队中的突厥人。 (返回目录),2. 察合台汗国和帖木尔汗国,察合台汗国的建立者:成吉思汗的次子察合台。 存在时期:1225

12、1370年。 重要历史时期:1225(封给察合台),1321(分裂东西,新疆和两河),1368(帖木尔推翻察合台),1370(帖木尔自立为汗)1388(帖木尔西征,灭伊儿汗国),1480(灭钦察汗国,建立帖木尔汗国)。 帖木尔汗国:1368(推翻西察合台),1370(自立汗),1388(西征灭伊儿汗国),1480(灭钦察汗国)。 控地:(西)土耳其(东)邻新疆(南)越恒河(北)接俄罗斯。 帖木尔的贡献:供养诗人、哲学家,广为联系,接受波斯、阿拉伯的影响,繁荣了察合言文学。 巴布尔:帖木尔之后裔。16世纪20年代在印度建立莫卧尔帝国(15261857)。 (返回目录),三阿勒泰理论问题,(一)问

13、题的实质 (二)主张派 (三)反对派 (四)现状 (返回目录),(一)问题的实质,是否存在阿尔泰语系:“阿尔泰语系”中的语言间的共同点是亲缘关系(同源)还是借贷关系。 对共同词的不同看法:突厥语族语言、蒙古语族语言、满通古斯语族语言(甚至日本语、朝鲜语)存在共同点是毫无疑问的。它们主要是语言结构类型相似,都属粘着语,并且有一批共有词。但对这些共同点存在不同的解释:有人认为是同源的结果,有人认为是借贷的结果。 (返回目录),(二)主张派,1人物 2根据 3构拟 (返回目录),1人物,瑞典Von Stralingberg,18世纪上半叶。 丹麦Rasmus Rask,19世纪上半叶; 马克斯缪勒,

14、19世纪中叶。 芬兰M.A.卡斯特林;硕特。 法国索瓦惹奥。 美D.赛诺. 俄史禄国. 芬兰G.J.兰司铁; 符拉季米尔佐夫。 美N.鲍培。 (返回目录),2根据,(1)形态结构相同(粘着)。 (2)词素有一致性(人称词尾)。 (3)词汇的对应(语音对应)。 (返回目录),3. 构拟(返回目录),(三)反对派,观点:认为理论不成熟,证据不足。(K.格伦贝赫, J.R.克茹格, L.李盖提) 根据:把共同成分解释为接触的结果。(G.克劳森) 公开反对者:认为共同词都是借词(由突借往蒙)。(G.多费尔) (返回目录),(四)现状,阿尔泰理论尚未得到完全的证明。但反对的理由也不够充分。 (这意味着“

15、阿尔泰语系”只是一个未经完全证实的假说) (返回目录),第二章 突厥语和突厥语民族,第一节 突厥语的科学概念 第二节 突厥语民族及其语言 (返回目录),第一节 突厥语的科学概念,突厥语: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区的有同源关系的多种突厥语言,即突厥语族诸语言。 土耳其语(tyrik tili):与突厥语(tyrkij tilder)是两个概念。前者是后者的一种。 各种语言中对以上两个概念的不同表示法: 英:Turkish-Turkic Languages 俄: - 土:TyrkCe (Tyrkije TyrkCesi)-Tyrk Dilleri 汉语的正确表达:若要想避免“突厥语”一词看上去像是单一语言的名称,可用“突厥语言/突厥语族语言/突厥诸语言/突厥语族诸语言”等词语来准确称呼。 (返回目录),第二节 突厥语民族及其语言,一. 分布总况 二. 欧洲东部、中亚和西伯利亚地区的民族 三巴尔干地区的突厥语民族 四亚洲的突厥语民族 五中国的突厥语民族 (返回目录),一. 分布总况,分布地域:波罗地海西伯利亚。(东经21160,北纬3555)主要在中亚。少部分在欧洲东南部。 人口:约八千万。(据哈萨克斯坦Tyrik Alemi一书中数据有一亿两千多万) 民族约30个。 分布国家:10多个。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