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概论第十四章

上传人:E**** 文档编号:91091055 上传时间:2019-06-21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2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学概论第十四章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社会学概论第十四章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社会学概论第十四章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社会学概论第十四章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社会学概论第十四章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会学概论第十四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学概论第十四章(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十四章 社 会 变 迁,2,第十四章 社会变迁,第一节 社会变迁概述 第二节 社会变迁的根源与理论解释 第三节 社会现代化,3,第一节 社会变迁概述,一、什么是社会变迁 二、社会变迁的特征,4,第一节 一 什么是社会变迁,1. 社会变迁的含义 2. 社会变迁的类型,5,含 义: 社会各方面的各种变动现象,第一节 一 1 社会变迁的含义,6,第一节 一 2 社会变迁的类型,A.依社会变迁的速度 B.依社会变迁的内容和层次 C.依社会变迁的性质和方式 D.依社会变迁的形式和目的 E.依社会变迁中人的主观作用,7,第一节 一 2 社会变迁的类型,A.依社会变迁的速度 社会渐变 社会突变 B.依

2、社会变迁的内容和层次 局部或非结构性变迁 整体或结构性变迁 C.依社会变迁的性质和方式 社会进步 社会倒退,8,D.依社会变迁的形式和目的 社会革命激进形式;推翻或改变社会结构 社会改良非激进形式;不改变社会结构 E.依社会变迁中人的主观作用 自然的社会变迁对社会变迁的速度、内容、形式、目标、后果等没有理性认识、无意识和盲目的活动中发生的变迁 有计划的社会变迁对社会变迁的速度、内容、形式、目标、后果等有理性认识、有计划、有步骤实现的变迁,第一节 一 2 社会变迁的类型,9,第一节 二 社会变迁的特征,1. 普遍性和客观性 2. 规律性和复杂性 3. 正效应和负效应 4. 主观能动性和不可预料性

3、,10,第一节 二 1 普遍性和客观性,非个别、特殊现象 社会内在规律的历史过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11,第一节 二 2 复杂性和规律性,方向和趋势不可逆转 一部分变迁引起关联变化 速度、内容、形式、方向等的巨大差异,12,第一节 二 3 正效应和负效应,对社会生活、社会发展的有利、提高、促进等积极意义 对社会生活、社会发展的不利、妨碍、破坏等消极意义,13,第一节 二 4 主观能动性和不可预料性,主观能动的追求、预期和把握 不可完全预期和预见,14,第二节 社会变迁的原因与理论解释,一、社会变迁的根本原因和影响因素 二、社会变迁的几种理论解释,15,第二节 一 社会变迁的根本原因和影响因素

4、,1. 自然环境 2. 人口状况及社会成员更替 3. 文化 4. 入侵和战争,16,第二节 一 1 自然环境,自然环境的急剧变化 对自然环境和资源的争夺 自然环境遭受破坏或失衡,17,第二节 一 2 人口状况及社会成员更替,人口数量、质量、构成、自然变动、社会变动 代际成员理想、信念、生活方式、心里特征等的差异,18,第二节 一 3 文 化,科技进步 思想、思潮、心态,19,第二节 一 4 入侵和战争,强大、发达方的入侵和文化传播 弱小、落后方的吸取和融合,20,第二节 二 社会变迁的几种理论解释,1. 社会进化论 2. 社会循环论 3. 社会均衡论 4. 社会冲突论 5. 社会结构化理论,2

5、1,第二节 二 1 社会进化论,关于社会自然演化的理论 人类社会是不断发展的渐进的过程 社会内部“细胞”不断分化和结构复杂化的自我发展过程 个人、民族、国家之间生存竞争、优胜劣汰、物 竞天择 社会变迁是多向性的,22,第二节 二 2 社会循环论,社会是处在周期的循环之中 多种循环,23,第二节 二 3 社会均衡论,强调社会一致和稳定的属性 社会系统维持均衡的功能的需要,24,第二节 二 4 社会冲突论,以社会中的矛盾、冲突、不平等解释原因和动力,25,第二节 二 5 社会结构化理论,社会结构是人们能动的行动中建构的、结构化过程 人类对自身历史的反思性认识促进变迁,26,第三节 社会现代化,一、

6、 什么是社会现代化 二、 社会现代化的类型 三、 社会现代化与全球化(略) 四、 中国的社会现代化,27,第三节 一 什么是社会现代化,1. 社会现代化的含义 2. 社会现代化的内容 3. 社会现代化的特征 4. 全球化趋势,28,第三节 一 1 社会现代化的含义,人类利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改造生存条件和推动社会发展的过程 广义十七、八世纪工业革命以来,以现代工业、科学技术革命为动力,实现社会转变和改革的过程 狭义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欠发达和不发达国家有计划和加速社会发展,以追赶和缩小与发达国家差距的过程,29,第三节 一 2 社会现代化的内容,A.以工业化为核心的经济现代化 B.以民主和改革为

7、标志的政治现代化 C.以科层制为起点的组织管理现代化 D.社会组织功能的专门化和互补化 E.社会生活空间城市化 F.社会生活方式现代化 G.人的现代化,30,第三节 一 3 社会现代化的特征,A.全面系统的变化过程 B.世界普遍性的全球化过程 C.开放的过程 D.趋同化的过程 E.利弊并存的过程,31,第三节 二 社会现代化的类型,1. 早发内生型的特征 2. 晚发内生型的特征 3. 晚发外生型的特征,32,第三节 二 1 早发内生型的特征,起步早 主要靠内部经济、社会要素发育,33,第三节 二 2 晚发内生型的特征,起步晚 主要靠自发,34,第三节 二 3 晚发外生型的特征,起步晚 主要受外

8、部影响,35,第三节 三 现代化的主要理论(略),1. 现代化理论 2. 依附理论 3. 世界体系理论 4. 新发展观理论,36,1.建立在先发或发达国家实践基础上的理论 2.建立在后发或发展中国家实践基础上的理论,第三节 三 现代化的主要理论,37,第三节 三 1 先发或发达国家实践基础上的,工业社会 理性化 ,38,第三节 三 2 后发或发展中国家实践基础上的,现代化理论 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二元分立,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 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的区分标准是西方中心主义 现代化的特征:经济工业化,社会城市化,政治民主化,文化 世俗化,组织科层化,生活西方化,39,第三节 三 2 后发或发展中

9、国家实践基础上的,依附理论 一个发展阶段中两个相互关联的结果:发达以不发达为代价 西方发达国家处于“中心”,通过国际经济体系剥削和控制“边缘 国家,造成边缘国家的欠发达和对中心国家的“依附” 三种阶段和类型的依附:殖民地型依附,进口替代型依附,跨 国公司型依附 两种发展逻辑:自发性发展逻辑,依附性发展逻辑,40,第三节 三 2 后发或发展中国家实践基础上的,世界体系理论 世界体系由“核心”、“半边陲”、“边陲”国家构成 三种经济形态:“核心”输出制造业产品,“半边陲”既输出 边陲产品又进口核心产品,“边陲”输出农业初级产品、工业原料、 自然资源 世界体系中的结构分工本质上是不平等的 发展就是改

10、变在世界体系中的位置,但核心有限,大多数国家 注定要边陲化,41,第三节 三 2 后发或发展中国家实践基础上的,新发展观理论 强调内生发展,提倡多元化发展模式,主张社会发展循序渐 进性,关注人的基本需求 基本需求发展:以人的发展为目标,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 可持续发展:坚持人类与自然的和谐与统一,当代人与后代 人发展和消费的机会相等,发展是人类共同的、普遍的权力,42,第三节 四 中国的社会现代化,1. 早期时期(19世纪60年代1949年) 2. 缓步时期(1949年1978年) 3. 快速时期(1979年现在),43,第三节 四 1 早期时期 (19世纪60年代1949年),标 志: 洋务运

11、动,维新运动,辛亥革命,国民革命 特 点: 与民族运动同步展开 低度、缓慢推进 意向、目标、追求、理想大大超越实际性速度 社会矛盾、冲突激烈,社会动荡,44,第三节 四 2 缓步时期 (1949年1978年),标 志: 较完整的工业经济体系,基本的城市体系 特 点: 不规则的推进 开放程度低 周期性起伏 缓慢推进,超稳定结构 现代科技,教育滞后,45,第三节 四 3 快速时期 ( 1979年现在),标 志: 改革经济体制,对外开放的政策,综合国力增强 特 征: 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和完善 科学技术、教育高速发展和广泛运用 开放与传统的结合 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逐渐结合 观念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明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