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概论彭华民杨心恒3章节社会学方法

上传人:E**** 文档编号:91090185 上传时间:2019-06-21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3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学概论彭华民杨心恒3章节社会学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社会学概论彭华民杨心恒3章节社会学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社会学概论彭华民杨心恒3章节社会学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社会学概论彭华民杨心恒3章节社会学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社会学概论彭华民杨心恒3章节社会学方法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会学概论彭华民杨心恒3章节社会学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学概论彭华民杨心恒3章节社会学方法(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 社会学研究方法,社会学概论,本章要点,社会学方法论结构 社会学的三种主要方法论 定量和定性研究方法 资料收集的主要方法 社会调查技术 设计调查问卷 社会调查对社会学研究的意义,第一节 社会学研究方法论,一、社会学方法论的结构-哲学理论前提,哲学是建构具体学科理论的前提和出发点; 在社会学研究中,唯物辩证法可以向研究者提供综合分析的动态模型; 社会学研究者可根据这个分析模型建构一般社会学理论。,一、社会学方法论的结构-一般社会学理论前提,默顿认为,社会学研究应该从概括经验事实开始,应该在概括经验事实的基础上建构能够被事实检验的中层理论; 他还认为,在建构社会学中层理论时,一般社会学理论具

2、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一般社会学理论是社会学研究中“促进确定假设的进程”中不可缺少的理论前提。,一、社会学方法论的结构-中层社会学理论前提,中层社会学理论前提: 中层社会学理论是以一般社会学理论的基本原理为指导,继续分析由一般社会学理论给出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联系得到的; 从哲学理论经过一般社会学理论到中层社会学理论只解决了从理论中抽取有待检验的假设问题,并没有解决这些假设的检验问题,如何检验理论假设,这是社会学研究的逻辑问题。,一、社会学方法论的结构-社会学研究的逻辑,社会学逻辑是指社会学研究活动的特征的研究过程的有效手段。 在此,研究手段不是研究方法与技术本身,而是它在多大程度上能够保证研究结

3、果的可靠性。 在这个层次上,社会学方法论的任务是规定研究程序和研究手段的逻辑合理性和实际有效性。,范式概念 这一概念由美国科学史家库恩提出,他将科学家对其研究主题所做的潜在知识假设称为范式; 弗里德里克把范式广义地定义为“一门学科具有的有关其主题的基本意向”; 总结而言,范式是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是获取新知识的指导思想和潜在的知识框架。,二、 社会学研究的范式,二、 社会学研究的范式-社会事实范式,社会学研究有多重范式 社会事实范式: 强调社会事实的客观真实性和个人行为的不可还原性; 古典的以迪尔凯姆为代表的实证主义社会学理论、现代的结构功能主义理论和冲突理论是这种研究范式的突出代表。,二、

4、社会学研究的范式-社会定义范式,强调社会现实的主观意义; 韦伯的社会学理论、帕森斯早期的社会行动理论和符号互动理论都包含着社会定义范式的基本前提。,二、 社会学研究的范式-社会行为范式,强调对社会现实采取客观的经验的研究方法; 此种范式认为社会事实范式太抽象,社会定义范式又过于主观,只有社会行为范式才能把社会学建成为一门“以可测算的经验资料为其坚实基础的科学”; 以霍曼斯为代表的行为主义交换理论是社会行为范式的主要代表。,实证主义最早由圣西门提出; 主要观点:理性只有在经验领域才可以被证实,超出经验领域,理性就要走向自己的反面; 代表人物:孔德、斯宾塞、迪尔凯姆。,三、社会学的主要方法论-实证

5、主义方法论,三、社会学的主要方法论 早期实证主义方法论的基本原则: 社会学研究对象与自然科学一样,是纯客观 的,社会现象背后存在着因果必然性; 经验是科学知识的唯一来源,只有被经验证明了的知识才是科学; 社会学的任务是研究“是什么”,不研究“应当是什么”。,狄尔泰: 理解是人生的基础和认识的方法; 理解是人生的再体验,是在你中发现我的过程; 他将理解分为三个层次: (1)历史知识是自我意识; (2)理解与说明有差别; (3)理解是从生命到生命的运动。,三、社会学的主要方法论 -理解方法论,韦伯: 行动的主观意义不能用经验观察的方法得到,它必须通过一定的概念工具加以解释和理解; 社会学研究不能没

6、有理解的方法,社会学经验资料只有经过概念工具理解才会变成有效的知识。,三、社会学的主要方法论-理解方法论,三、社会学的主要方法论-唯物史观方法论,(1)唯物地理解历史; (2)生产关系是理解社会结构的决定性因素; (3)具体的、历史的方法; (4)阶级的观点。,第二节 收集资料的基本方法,一、观察法,在社会学观察中,研究者要将所有观察资料按一定的体系记录下来,还要对观察资料的可靠性进行严格的控制。 观察按复杂程度可分为:非结构性观察与结构性观察; 按观察者参与事件的程度可分为:参与观察与非参与观察。,一、观察法,观察法有利于研究者提出新的工作假设和制定详细的研究程序。 用观察法得到的资料可能会

7、丢失客观性;观察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二、调查法,普查 :对研究对象的全体作无一遗漏的逐一调查。 抽样调查 :按照随机原则,从总体中抽取部分研究单位组成样本进行调查,然后根据样本值推论总体值。 个案调查:将个人、群体、社团作为调查单位,通过对该单位的社会生活的细节进行详细考察,从而了解该单位的具体情况。,三、文献法,文献法是通过对文献进行研究而得出结论的方法。文献有多种类型,包括报纸、政策文件、政府档案、日记等等。 优点:能研究其他方法不能研究的对象;研究费用低。 缺点:如文献本身带有偏见或捏造,研究者很难排除这种偏见和捏造。 内容分析法:按照资料的主题进行归纳,找出资料表现的意义。,四、实验

8、法,实验法是社会科学家借用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来研究社会的方法。 实验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和控制组两组,研究者对实验组提供一定的外部条件,对控制组实行一定的控制,使它仍然保持原有的环境条件,不受实验组的影响。 实验设计的好坏决定着实验成功成功与否。 优点:可以确立社会现象间的因果联系。,第三节 社会调查技术,一、收集经验资料的技术-测量技术,社会测量层次分类法:定名测量、定序测量、定距测量、比率测量 社会测量的效度:测量手段实际上正在测量所研究的概念,而不是一些其他概念,而且该概念是被准确地测量的。 社会测量的信度:测量的前后一致性 量表:利克特量表、古特曼量表、瑟斯顿量表,一、收集经验资料的

9、技术-访谈技术,进入谈话的技术: 指如何与被调查对象接触,使其能高兴地进入谈话和愉快地回答问题; 在这一阶段,访谈者的任务是给访谈对象留下非常好的第一印象。,一、收集经验资料的技术-访谈技术,进行谈话的技术: 主要强调在整个谈话过程中如何正确地表述访谈的问题,不给被谈话对方任何暗示。 结束谈话的技术: 访谈结束时能使被访谈对象感到刚才的谈话很愉快,并且高兴地欢迎访谈者下次再来。,一、收集经验资料的技术-问卷设计技术,问卷设计诸多技术中最重要的,也是最困难的是变量的确定和指标的设计。 变量是根据理论来确定的,即理论假设中包含的变量必须纳入问卷之中。 指标是量度变量的尺子,尺子一定要有效和可信。,资料的审核与登录 资料的分类 资料汇总与次数分配表的编制 资料显示,二、整理和分析经验资料的技术-整理技术,描述性统计:通过计算一些量度,如百分数、均值、标准差、相关系数等,把繁杂的资料缩小到可以处理的程度。 归纳性统计:根据样本结果来归纳或推论总体的性质,这一过程称为统计推论。,二、整理和分析经验资料的技术-统计技术,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设计系 燕阳工作室 设计课件背景图片 未经社会学概论课程组许可不得使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