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概论胡荣第九章节社会组织

上传人:E**** 文档编号:91090093 上传时间:2019-06-21 格式:PPT 页数:82 大小:16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学概论胡荣第九章节社会组织_第1页
第1页 / 共82页
社会学概论胡荣第九章节社会组织_第2页
第2页 / 共82页
社会学概论胡荣第九章节社会组织_第3页
第3页 / 共82页
社会学概论胡荣第九章节社会组织_第4页
第4页 / 共82页
社会学概论胡荣第九章节社会组织_第5页
第5页 / 共8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会学概论胡荣第九章节社会组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学概论胡荣第九章节社会组织(8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九章 社会组织,主要内容,第一节 社会组织概述 第二节 社会组织的目标 第三节 社会组织的结构 第四节 社会组织的管理,第一节 社会组织概述,一、社会组织的涵义和特征 二、社会组织的构成要素 三、社会组织的类型 四、社会组织的功能,一、社会组织的涵义和特征,一般来说,社会组织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社会组织泛指一切人类共同活动的群体;狭义的社会组织是指与初级群体相对的次级群体(郑杭生,2002)。 本章是从狭义上进行理解的。,一、社会组织的涵义和特征,涵义:社会组织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为了实现特定社会目标而将社会成员有意识聚合起来,形成相对稳定的社会结构单位,并执行一定社会功能的社会群

2、体。,一、社会组织的涵义和特征,特征: 目标特定而明确 内部结构相对稳定 组织成员关系理性化 组织成员之间的交往具有片面性和间接性 组织界限清晰,二、社会组织的构成要素,目标 成员 规范 权威 物质技术条件 环境,三、社会组织的类型,1、美国功能主义的代表帕森斯根据组织的目标和功能进行划分: 经济生产组织 政治目标组织 整合组织 模式维持组织,三、社会组织的类型,2、美国社会学交换学派的代表彼得布劳和理查德斯科特根据组织目标与受益者的关系不同,把社会组织分为四类: 互利组织 商业组织 服务性组织 公益组织,三、社会组织的类型,3、美国社会学家爱桑尼根据组织对其成员的控制方式的不同,把社会组织分

3、为三类: 强制性组织 功利性组织 规范性组织,三、社会组织的类型,4、爱桑尼还根据组织的专业化程度,将社会组织分为四种: 专业组织 半专业组织 非专业组织 服务组织,三、社会组织的类型,5、根据组织有无正式结构或结构的紧密程度,可以把社会组织分为: 正式组织 非正式组织,三、社会组织的类型,6、国内学者对社会组织的分类,一般是建立在社会组织的本质是人们在各个生活领域中社会关系结合形式这一认识之上。 陆学艺将社会组织分为四类:经济组织、政治组织、文化组织、综合组织。,四、社会组织的功能,整合社会,促进社会良性运行 满足社会成员各种社会需求 凝聚力量,提高社会活动的效率,第二节 社会组织的目标,一

4、、社会组织目标的意义 二、社会组织目标的分类 三、社会组织目标管理,第二节 社会组织的目标,什么是社会组织的目标 组织成员努力争取达到组织所期望或设定的未来状况,即是组织的目标,它是社会组织的灵魂,也是社会组织开展各项活动的依据和动力。,一、社会组织目标的意义,组织目标对组织和个人的发展具有导向性 组织目标是制定和修正组织路线、方针和政策的依据 组织目标是衡量组织活动成效的尺度 组织目标影响着组织与外部环境的关系,二、社会组织目标的分类,从时间上来说,社会组织目标有长期、中期和短期目标。 从性质上来说,社会组织目标有计划目标和实施目标。 从地位和重要性上来说,社会组织目标有主要目标和次要目标。

5、,三、社会组织目标管理,什么是目标管理 是指为了有效地实现社会组织目标,围绕目标的制定和实施开展各项管理工作。,三、社会组织目标管理,目标的制定过程 为了制定一个理想的、能够反映各方面要求的目标,应该采取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结合的方式(宣兆凯,2000)。 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奚从清、沈赓方,2001): 组织目标必须清晰明确 目标的难度应当适中 要注意组织目标的可接纳性,三、社会组织目标管理,目标的实施过程有两个方面要引起重视: 选择适当的机会 在目标的实施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各种问题,要对目标进行不断的检查和修改,第三节 社会组织的结构,一、社会组织结构的涵义 二、社会组织中的正式结构 三、

6、社会组织中的非正式结构,一、社会组织结构的涵义,社会组织结构,即社会组织内部的构造,指社会组织各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及构成方式。 具体而言,每个社会组织内部都进行了一定的分工,因而每个组织成员在社会组织中都有一定的地位和职务,并承担着相应的权力和责任。这些地位和职务间的关系的总和就是社会组织结构(韦克难、沈光明,2003)。,一、社会组织结构的涵义,社会组织结构概念包含着几个方面内容: 社会组织中的层次、部门结构,每一层次、部门担负的职能,按层次、部门分派任务和进行活动的方式 社会组织中的正式关系及履行职责的形式,协调各种活动和任务、保持行动一体化的方式 社会组织中的职权系统,即权力、地位和

7、等级关系 指导社会组织中人们的活动和关系的正式规则、程序和控制方法。,一、社会组织结构的涵义,组织结构的作用: 设计适宜的组织结构,有助于清楚地界定每个部门及组织成员的权责角色,在此基础上进行恰当的协调和控制,能够推动部门及个人积极完成社会组织所布置的任务,提高社会组织的整体表现 良好的组织结构,能有效地运用社会组织各种资源,以最小的输入,获取最大的输出,从而实现社会组织效率的最大化 合理的组织结构可以促进畅通而有效的组织沟通,有利于信息在组织内部的充分流动和共享,有利于提高组织工作效率,有利于增强民主管理,促进组织决策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一、社会组织结构的涵义,组织结构的分类: 正式结构 非

8、正式结构 接下来将详细讲解这两种结构。,二、社会组织中的正式结构,正式结构定义:指的是社会组织内部各个部门、各个职位之间正式确定的、比较稳定的关系形式(王思斌,2003)。 典型特征:成员间相互关系的明确性、正式性和稳定性。,二、社会组织中的正式结构,正式结构的意义 : 确定着社会组织的总格局,并且用行政形式规定社会组织各组成结构的职能、职责和职权,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社会组织确定各种活动关系的蓝图。 组织能否适应环境,能否稳定、高效地达到目标以及能否在规模上和系统层次上获得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正式结构。,二、社会组织中的正式结构,确定正式结构的原则(高燕、孙其昂,2004): 专业

9、化原则 制度化原则 权力分层原则 控制跨度原则,二、社会组织中的正式结构,常见的正式结构形式 “直线型” “直线职能型” “事业部型” “矩阵型”等形式,“直线型”结构,所谓的“直线”是指在这种组织结构下,职权直接从高层开始向下“流动”(传递、分解),经过若干个管理层次达到社会组织最低层(如图9.1所示)。,“直线型”结构,图9.1 “直线型”结构,“直线型”结构,组织中的职务按垂直系统直线排列,其特点是: 组织中每一位主管人员对其直接下属拥有直接职权,相应的,组织中的每一个人只对他的直接上级负责或报告工作。 主管人员在其管辖范围内,拥有绝对的职权或完全职权,即主管人员对所管辖的部门的所有业务

10、活动行使决策权、指挥权和监督权。,“直线型”结构,优点:结构简单,权力集中,责任分明,沟通简捷,便于统一指挥,集中管理。 缺点:各级主管人员必须熟悉与本部门业务相关的各种活动(尤其是最高主管人员,必须是全能管理者),同时缺乏横向的协调关系,没有职能机构辅助主管人员,容易使主管人员产生忙乱现象,所以,一旦社会组织规模较大,或者管理工作较为复杂,主管人员可能由于经验、精力不及而顾此失彼,难以进行有效的管理。,“直线职能型”结构,“直线职能型”结构,也叫“直线参谋型”结构,它是在 “直线型”结构的基础上,在各级主管人员之下设置相应的职能部门,从事专业管理(于显洋,2001)。,“直线职能型”结构,“

11、直线职能型”结构把社会组织管理机构和人员分为两类,一类是直线主管机构和人员,按命令统一原则对各级组织行使指挥权;另一类是职能机构和人员,按专业化原则,从事组织的各项职能管理工作。 直线主管机构和人员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有一定的决定权和对所属下级的指挥权,并对自己部门的工作负全部责任。而职能机构和人员,则是直线主管人员的参谋,不能对直接部门发号施令,只能进行业务指导(如图9.2所示)。,“直线职能型”结构,图9.2 “直线职能型”结构,“直线职能型”结构,优点:各级主管人员没有专业分工,所以管理职能都集中于一人之手,既保持了“直线型”结构集中统一指挥的优点,又可以在各级主管人员的领导下,充分发挥各

12、专业管理机构的作用,使得社会组织有着较高的稳定性和工作效率(郑杭生,2002;张家麟,1988)。 缺点:职能部门之间的协作和配合性较差,信息交流困难,职能部门的许多工作要直接向上级主管人员报告请示才能处理,这一方面加重了上级主管人员的工作负担,另一方面也造成办事效率低。,“事业部型”结构,概念:由于社会组织规模的扩大,组织内部管理层次的增加,一些社会组织就在集权的基础上,按业务活动或区域分类,分出若干事业部门,分别实行相互独立的管理和运行,形成“事业部型”结构(张家麟(1988)。,“事业部型”结构,一个标准的“事业部型”结构社会组织包括三个部门(如图9.3所示): 主管部门:负责组织重大方

13、针政策的研究和制定,掌握着组织的指挥和决策权 职能部门:对主管部门和各事业部门做出有效的参谋和咨询,并不具有独立的责任和权力 事业部门:根据主管部门的指示,统一领导其管理的事业部门的发展,“事业部型”结构,图9.3 “事业部型”结构,“事业部型”结构,优点: 使高层主管部门摆脱日常事务,集中精力考虑全局问题,进而成为坚强有力的决策机构,有利于提高社会组织的稳定性 事业部门具有较高的独立性,同时各事业部门之间存在比较和竞争,有利于调动事业部门自身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其经营管理的积极性 有利于社会组织采用专业化设备,并能使组织成员的技术和专业化知识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利于组织专业化和社会组织的内部

14、协作的实现 各事业部门自负盈亏,有利于主管部门评价各事业部门的业绩 在同一事业部门内部有关的职能活动协调比较容易,比完全采用职能部门管理更有弹性 事业部门管理人员要从事业部门整体来考虑问题,这有利于培养和训练管理人才 容易适应社会组织的扩展与业务多元化要求,使组织具有较高的适应性,“事业部型”结构,缺点: 职能机构重叠,造成了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 事业部门实行独立核算,各事业部门只考虑自身的利益,影响事业部门之间的协作,“矩阵型”结构,概念:“矩阵型”结构也称为“多维式”结构。这种组织结构将管理部门分为两种:一种是传统的职能部门,另一种是为完成某项专门任务,由各职能部门派人联合组成的各

15、项专门任务小组,这种小组通常指定专人负责(奚从清、沈赓方,2001)。职能部门是固定的组织,项目小组是临时性组织,完成任务以后就自动解散,其人员回原部门工作。把职能部门和按项目划分的小组结合起来组成一个矩阵,称之为“矩阵型”结构。,“矩阵型”结构,图9.4 “矩阵型”结构,“矩阵型”结构,优点: 将社会组织中的纵向与横向关系、集权和分权很好地结合起来,有利于多方面的协作 针对特定的任务进行人员配置有利于发挥个体优势,集众家之长,提高项目完成的质量,提高工作效率 各部门人员不定期的组合有利于信息交流,增加互相学习机会,提高业务能力,“矩阵型”结构,缺点: 参加项目的人员都来自不同职能部门,隶属关

16、系仍在原部门,这种人员上的双重管理使得项目负责人对他们管理困难,没有足够的激励手段与惩治手段,而且一旦两个管理系统发生矛盾时,项目小组人员往往无所适从,容易导致职责不清 由于项目组成人员来自各个职能部门,当任务完成以后,仍要回原部门,因而容易产生临时观念,对工作缺乏责任感,三、社会组织中的非正式结构,定义:是社会组织内未经组织机构正式规定而从组织成员的活动及相互作用中自发产生的相互关系(高燕、孙其昂,2004)。,三、社会组织中的非正式结构,非正式结构通常形成的两个背景: 正式结构要求组织成员做到非人格化 社会组织的生存环境在不断变化,三、社会组织中的非正式结构,非正式结构的积极作用: 非正式结构可以为组织成员提供在正式结构中很难得到的心理需要和满足,提高组织成员的工作满意度,有利于社会组织内部的稳定和协调 非正式结构能够创造一种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提高组织成员的合作精神,促进工作效率的提高 非正式结构能提供正式结构以外的丰富的社会控制和沟通形式,有助于信息的传递 非正式结构所具有的灵活性有助于社会组织适应千变万化的组织环境,利用非正式的手段补充正式结构的功能,能及时解决正式结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