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传播管理自学考试大纲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1089720 上传时间:2019-06-21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危机传播管理自学考试大纲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危机传播管理自学考试大纲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危机传播管理自学考试大纲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危机传播管理自学考试大纲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危机传播管理自学考试大纲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危机传播管理自学考试大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危机传播管理自学考试大纲(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纲1459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纲03296 危机传播管理 南京大学编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办公室 课程性质与课程目标一、课程性质和特点“危机传播管理”课程是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公共关系专业(本科段)的必修课,是为培养和检验考生掌握公共关系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而设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内容涵盖了危机与危机管理、危机管理的流派与危机传播、危机管理者与危机利益相关者、危机预警、危机传播管理的对话范式基于“事实价值”模型(上)、危机传播管理的对话范式基于“事实价值”模型(下)、危机管理议题、危机修辞与信息发布、新媒体与危机传播以及危机恢复管理等内容。因此,它是一门理论联系实际、应用性

2、较强的课程。二、课程目标(评价目标)危机是由组织外部环境变化或内部系统失常造成的可能破坏正常发展秩序和目标,要求组织做出紧急决策、响应和行动的威胁性事件、状态或结构。在风险社会中,危机管理认识危机、转危为安、化危为机将成为所有社会组织面对的重要课题。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考生能够精通危机传播管理的理论,掌握危机传播管理的基本方法,以适应公共关系工作的需要。本课程的目标:1了解危机传播管理的意义和作用;2熟悉危机传播管理的对话范式;3掌握危机传播管理的基本方法;三、与相关课程的联系与区别危机传播管理是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公共关系专业(本科段)必修的专业课程,与公共关系专业的许多其他课程有着密切的

3、关系。公共关系口才、现代谈判学是本课程的基础。四、课程的重点和难点本课程的重点是掌握有关危机传播管理的理论知识和危机传播管理的基本方法,难点是掌握危机传播管理与社会进步之间的关系。 考核目标本大纲在考核目标中,按照识记、领会、简单应用和综合应用四个层次规定其应达到的能力层次要求。四个能力层次是递进关系,各能力层次的含义是:识记():要求考生能够识别和记忆本课程中有关危机传播管理的相关名词、概念、知识的含义,并能够根据考核的不同要求,进行正确的表述和选择。领会():要求考生能够领悟和理解本课程中有关危机传播管理的概念、理论和方法的内涵及外延,理解危机传播管理相关知识的区别和联系,并能根据考核的不

4、同要求对危机传播管理相关知识进行论证,做出正确的解释和说明。简单应用():要求考生能够根据已知的危机传播管理知识的一个知识点,分析和解决有关的危机传播管理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并得出正确的结论。综合应用():要求考生能够根据已知的危机传播管理知识的多个知识点,分析和解决相关的危机传播管理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并得出解决问题的综合方案。 课程内容与考核要求第一章 危机与危机管理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要求掌握危机的概念、危机的特征与类型、作为战略的危机管理以及风险社会与危机管理。二、课程内容(考试内容)1.1 什么是危机1.2 危机的特征与类型1.3 作为战略的危机管理1.4 风险社会与危

5、机管理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一)什么是危机识记:危机。领会:危机定义包含的要点;危机被理解为一种特殊状态、结构而非单纯的冲突性事件的原因。(二)危机的特征与类型领会:考察危机特征时应重点把握的矛盾关系;危机的特征;按“人与环境”的复合标准划分的危机类型。(三)作为战略的危机管理识记:危机意识;危机应对;危机管理思想;危机管理。领会:危机管理的框架;作为组织生存和发展基本能力的危机管理;作为战略的危机管理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危机管理的范畴;诺曼奥古斯丁关于危机管理的6个阶段;罗伯特希斯关于危机管理范畴的“4R”模式;安米特罗夫和克里斯汀皮尔逊关于危机管理的5阶段模式。简单应用:从情境、资源、

6、沟通和行为四个关键词入手界定危机管理所体现的基本主张;基于组织整体发展战略的危机管理体系的核心范畴。(四)风险社会与危机管理识记:风险社会;发展观;危机发展观;物本位发展观;人本位发展观。领会:人与物的关系是发展观的基本问题;危机管理的价值理念或危机发展观的基本特征。四、本章关键问题首先,了解危机的概念。其次,熟悉危机的特征与类型。再次,掌握危机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核心范畴。最后,明确无论把风险社会视为一种客观存在还是一种主观建构,我们都需要把风险应对和危机管理纳入到当今时代的制度和文化建设中去。第二章 危机管理的流派与危机传播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要求掌握危机管理的流派,危机传播机制,

7、以及危机中的谣言传播。 二、课程内容(考试内容)2.1 危机管理的流派2.1.1 管理流派与传播流派2.1.2 公共关系与危机公关2.1.3 危机公关与危机修辞2.2 危机传播机制2.2.1 传播与危机传播2.2.2 危机传播要素2.2.3 危机传播模式2.2.4 危机传播流“3F”假设2.3 危机中的谣言传播2.3.1 谣言的本质2.3.2 谣言的公式2.3.3 谣言的类型2.3.4 谣言的应对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一)危机管理的流派识记:管理流派;传播流派;危机公关;危机修辞。领会:管理流派与传播流派的主要差异;现代公共关系的历史进路和思想遗产。简单应用:危机公关与危机修辞的联系与区别

8、。(二)危机传播机制识记:传播;危机传播;危机传播链;传播流;危机传播管理的“3F”假设。领会:传播的特征;危机传播的主要特性;危机传播的要素;危机传播链的主要类型;危机传播模式应具备的功能;有关传播流的研究成果;危机传播的困境。简单应用:三种著名的危机传播模式(单向直线模式、双向反馈模式和辐合模式)。(三)危机中的谣言传播识记:谣言;反抗性谣言;攻击性谣言;宣传性谣言;牟利性谣言;误解性谣言。领会:谣言本质;谣言的公式;谣言的类型。简单应用:谣言的产生和传播机制。综合应用:谣言的应对策略。四、本章关键问题首先,明确危机管理有“管理的观点”和“传播的观点”两大流派,以及危机公关和危机修辞两个具

9、体研究路向。其次,了解危机传播的要素、过程和结构,以及危机传播流的研究假设。最后,掌握谣言的产生和传播的机制,以及应对谣言的观念和策略。第三章 危机管理者与危机利益相关者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要求掌握危机管理者、危机利益相关者,以及博弈、双赢与价值观。二、课程内容(考试内容)3.1 危机管理者3.1.1 危机管理团队的职能3.1.2 危机管理团队的构成3.1.3 危机管理团队的运作模式3.1.4 危机管理中的权力配置3.2 危机利益相关者3.2.1 从公众到利益相关者3.2.2 三个共同体“3C”假设3.2.3 危机与共同体的消解3.3 博弈、双赢与价值观3.3.1 博弈3.3.2

10、双赢3.3.3 价值观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一)危机管理者识记:危机管理团队。领会:危机管理团队的职能;危机管理团队的构成。简单应用:危机管理团队的运作模式。综合应用:危机管理中的权力配置。(二)危机利益相关者识记:公众;利益相关者;危机传播管理的“3C”假设。领会:公众的划分;在公共关系和危机传播管理领域,用利益相关者的概念代替公众的概念的原因;管理学和经济学发展中的三道“分水岭”;组织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危机。(三)博弈、双赢与价值观识记:零和博弈;非零和博弈;双向均衡模式;双赢区。领会:危机情境中,组织与利益相关者在权力关系上的展开较量的层面;博弈论的基本假设;美国公共关系学者格鲁尼格

11、夫妇、多泽尔等人关于“作为双向实现的新均衡模式”。简单应用:危机传播管理应坚持的价值观。四、本章关键问题首先,了解危机管理者的基本职能、权力配置和价值排序。其次,熟悉危机利益相关者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方式。最后,掌握危机传播管理的价值观。第四章 危机预警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要求掌握风险管理,风险与危机的转化,以及危机预警系统。二、课程内容(考试内容)4.1 风险管理4.2 风险与危机的转化4.3 危机预警系统4.3.1 危机监测子系统4.3.2 危机评估子系统4.3.3 危机预报子系统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一)风险管理识记:危机预警;风险与危机;风险管理;风险确认;风险评估;公共荒

12、地;风险系数。领会:组织的风险类型;关于“集体想当然”或曰集体无意识的两个经验性陷阱;风险等级排序。简单应用:组织风险管理的基本策略。(二)风险与危机的转化领会:风险向危机转化的过程。简单应用:不同风险级别下与利益相关者的沟通策略。(三)危机预警系统识记:危机预警系统;危机预报;危机晴雨表;危机影响值;危机迷情。领会:危机评估的内容;危机评估指标设置的原则;公共危机的划分;危机预报应重点把握的关键要素和环节;几种常见的“危机迷情”状态。简单应用:危机监测子系统的主要职能;危机评估子系统的主要职能。综合应用:在风险沟通和危机管理中扩大公众参与的原因。四、本章关键问题 首先,掌握风险管理的相关内容

13、。其次,了解风险向危机的转化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最后,明确危机预警是基于日常风险管理,着眼战略全局,系统地预报和控制危机的一整套管理机制。第五章 危机传播管理的对话范式基于“事实价值”模型(上)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要求掌握“二分法”与对话范式,“事实价值”模型,一级路径及其核心概念。二、课程内容(考试内容)5.1 “二分法”与对话范式5.1.1 事实与价值“二分法”5.1.2 “二分法”与对话范式5.2 “事实价值”模型5.2.1 “二分法”与危机传播管理5.2.2 事实与价值模型的构建5.3 一级路径及其核心概念5.3.1 事实之维:一级路径与核心概念5.3.2 价值之维的

14、核心概念:信任与意义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一)“二分法”与对话范式识记:对话;事实;价值。领会:价值世界的“意义策略”;用事实与价值“二分法”解释和解决危机问题。简单应用:选择对话作为公共关系和危机传播管理新范式的原因。(二)“事实价值”模型识记:危机传播管理实践的一级路径;危机传播管理实践的二级路径;危机传播管理实践的三级路径。领会:危机传播管理的基本范畴;以事实与价值“二分法”为解释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框架,组织在危机中的决策的两个基本原则。简单应用: 危机传播管理对话范式的“事实价值”模型。(三)一级路径及其核心概念识记:两种利益“真相观”;利益。领会:危机中的真相;有关信任问题研究的主要视角;意义的危机。简单应用:危机传播管理范式对信任的理解。四、本章关键问题首先,明确本章的关键词是对话。其次,了解本章所主张的对话,是真相与信任、利益与意义并彰的双向沟通。最后,掌握“事实价值”模型,事实维度的危机对话及其实践路径,以及价值维度的危机对话及其实践路径。第六章 危机传播管理的对活范式基于“事实价值”模型(下)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要求掌握事实之维:告知路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