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41课件

上传人:E**** 文档编号:91088845 上传时间:2019-06-21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1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心理学41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社会心理学41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社会心理学41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社会心理学41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社会心理学41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会心理学41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心理学41课件(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节 社会动机与社交情绪,社会动机利他、侵犯(亲社会行为与反社会行为),利他亲社会行为,一、定义不期待任何奖励或回报的亲社会行为 二、亲社会行为的根源 1、本能论(生)威尔逊,白蚁、蜜蜂、鸟类、灵长类动物以自我牺牲换取其他个体与群体生存机会的本能本能论难以用实验研究来证实习得论 2、习得论多数心理学家的观点:利他行为是后天学习的结果 3、社会交换论人际相互作用:最大奖励,最小付出。 4、社会规范论人类社会最普遍的两种规范: 交互性规范:人应当帮助那些帮助过自己的人 社会责任规范:社会期待人们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三、儿童利他行为的发展皮亚杰,1932 他律道德性:规则是由外在的权威给予的 自律

2、道德性:规则是通过相互约定而形成的,而且能够变化 模仿与奖惩:儿童学习利他行为的重要途径。 四、助人行为的实验研究 历史背景:吉诺维斯案件1964年,纽约, 责任扩散实验:房间充烟大学生,“遭难女士”实验 研究的结论,拉特纳到1980年止,近50个研究90%的研究表明:紧急事件背景下,在场的人越多,个人对特定事件负责的意识就越低;独自一人时帮助别人的可能性最大。,五、助人的决策过程 拉特纳与达利1 注意事件的发生2 解释事件的性质与意义3 确定责任自己是否应干预;明显的旁观者效应(bstander effect):旁观者的存在,会降低个人提供救助的可能性4 评价自己是否有能力帮助,用什么方式帮

3、助?直接/间接干预? 六、助人者的心理特征 人格:米德拉斯基(Midlarsky,1972),社会责任感与利他行为有正相关关系 心境:积极心境; 消极心境的两重性 情感:内疚使人更可能去助人,不能直接帮助受害者时便会去帮助其他的人 移情:即使对被伤害的人不负有责任,看到人被伤害时也会提高助人行为的发生率。 道德:有正义感和公平感的人更常助人。 影响助人行为的 环境因素 自然环境(心境、代价)、时间压力、社会环境(旁观者对助人行为的影响),易引发助人行为的人的特点: 1 善良、聪明、未伤害过自己2 与自己相似的人(群体、种族、国家、政治态度等)3 有吸引力的人4 弱者(老幼病残、妇女、意外事故的

4、遇难者) 不易引发助人行为的人的特点? 1 个人品行2 强者? 亲社会行为的促进与培养 1、增加责任的明确性。2、增加人际相互作用激发助人动机 若干应用研究: 免费搭车者如果直接看着开车人的眼睛,而不是注意过来了什么样的汽车,则搭到车的机会将增加一倍;,3、提供亲社会榜样 研究表明:电视节目中的亲社会榜样对人的影响作用比反社会榜样要大。 4、运用社会影响策略 戈尔德曼(Goldman), 1986以地方动物园的名义,请附近居民装75封信并写地址研究者先用留面子技术,随后再用登门槛技术。,反社会行为侵 犯,一、定义 有意伤害别人且不为社会规范所许可的行为(攻击或攻击行为) 构成侵犯概念的三个要素

5、: 1 伤害行动;实际的和可能的(未遂) 2 伤害意图;区别于过失 3 社会评价;区别于正当防卫,二、对侵犯的解释,1、本能论 弗洛伊德的早期观点 人有两种基本本能:性本能、自我保持本能:使人具有适应现实环境、,趋利避害的变通性。 两种本能在人身上的作用人在生/死或爱/恨的经验中,下意识地知道了死亡是必然的胜利者。生命与爱的得胜仅仅是暂时的;当人在无休止的生存竞争中精疲力竭时,就渴望返回到他原来的无生命状态死。 侵犯死的本能受到妨碍的表现。人只要活着,死的本能的表现就会受到生的欲望的妨碍,从而对内的破坏力量转向了外部,以侵犯的形式表现出来。,社会学的实证研究一个地区如果自杀率高,则他杀案件的发

6、案率就低,说明死的本能的破坏性就减少。 本能论:洛伦茨的习性学观点 侵犯是一种具有生物保护意义的生的本能同类的侵犯不一定以毁灭为结局,而是以失败者的让步为目的。侵犯是人类生活不可避免的组成部分,人口拥挤将会使侵犯事件增加。,2、挫折-侵犯理论,挫折定义:1 阻碍个人达到目的的外部情境意志行动受阻;2 由于目的行为受到阻碍而激发的心理紧张状态挫折感 挫折-侵犯理论的最初提出: 多拉德(J.Dollard),1939。侵犯的强度同受阻的强度成正比例关系抑制侵犯的力量,同该侵犯可能受到的预期惩罚的强度成正比例的关系,挫折-侵犯理论的实验验证 1、1941年,勒温实验让实验组儿童在窗外观看玩具室,不许

7、进去玩挫折控制组儿童一开始就被允许直接玩那些玩具让实验组儿童终于有机会玩玩具结果:实验组儿童对玩具表现出了更多的破坏性行为 2、马利克实验设计结果 说明:在实验的条件下,人们仍然保持着对于侵犯行为的控制,并要求使自己的侵犯行为得到合理解释。 3、伯克威茨(L.Berkowitz)实验 结果:看到手枪的被试对假被试实施了更多的电击 伯克威茨对挫折-侵犯理论的修正 挫折导致的不是侵犯本身,而是侵犯的情绪准备状态愤怒,侵犯行为的发生还受情境侵犯线索的影响。,3:社会学习观点 班杜拉,1977 动物习性学研究:动物的侵犯性行为模式可以通过训练养成或消除。学习是侵犯的主要决定因素,侵犯是习得的,也可以通

8、过新的学习过程予以消除。 实验1:侵犯可以通过强化来培养 实验2:侵犯可通过观察学习获得 实验3:去学习与再学习过程可以减少侵犯,三、侵 犯 的 影 响 因 素 1:情绪唤起水平2:道德发展水平与自我控制3:社会角色与群体的影响4:大众媒介 四、侵犯行为的控制 1:社会制约 如果行为的预期代价超过行为能够带来的满足,则行为就会被抑制 2:去个性化的避免 去个性化(Deindividuation):个人自身同一性意识下降,自我评价和控制水平降低的现象。 3:道德发展水平的提高,五、减少侵犯的方法与途径 1:渲泻 使人的侵犯冲动以社会允许的方式表现出来渲泻 强调:渲泻的适用条件只适用于已对一定对象产生了侵犯准备的人。对于未产生愤怒/攻击准备的人,实际地经验侵犯行为,或想象、目睹别人实施侵犯行为反而会更增加侵犯的危险性。 2:培养移情能力 移情能力与侵犯行为之间呈负相关 角色扮演方法是培养移情能力的良好方法 3:成熟个性的培养 个性不成熟者运用突发性、破坏性、侵犯性行为方式满足自己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