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移动通信第2版教学作者蔡跃明第04讲第02章节移动通信信道3课件

上传人:E**** 文档编号:91088827 上传时间:2019-06-21 格式:PPT 页数:62 大小:3.3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移动通信第2版教学作者蔡跃明第04讲第02章节移动通信信道3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现代移动通信第2版教学作者蔡跃明第04讲第02章节移动通信信道3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现代移动通信第2版教学作者蔡跃明第04讲第02章节移动通信信道3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现代移动通信第2版教学作者蔡跃明第04讲第02章节移动通信信道3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现代移动通信第2版教学作者蔡跃明第04讲第02章节移动通信信道3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现代移动通信第2版教学作者蔡跃明第04讲第02章节移动通信信道3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移动通信第2版教学作者蔡跃明第04讲第02章节移动通信信道3课件(6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讲 移动通信信道 - 3,数字移动通信,上次课重点回顾,什么是电波传播三级模型? 多径传播对接收信号有何影响?如何定量描述? 多普勒扩展对接收信号有何影响?如何定量描述? 描述信道特性的关键参数有哪些? 多径衰落信道有哪些分类?,多径时延扩展时间色散频率选择性衰落 多普勒扩展 频率色散时间选择性衰落,第2章 移动通信信道,2.1 陆地无线电波传播特性 2.2 移动通信信道的多径传播特性 2.3 描述多径衰落信道的主要参数 2.4 阴影衰落的基本特性 2.5 电波传播损耗预测模型 2.6 多径衰落信道的建模和仿真,第一次课,第二次课,第三次课,本次课的要求与重难点,要求与重点 1. 理解阴影

2、衰落的起因和对信号传输的影响。 2. 掌握电波传播损耗预测模型。 3. 了解多径信道的建模与仿真 重点:电波传播损耗预测模型 难点:模型修正方法,本次课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什么是阴影衰落?如何减小? 如何进行地形分类? 如何利用Okumura模型预测电波传播损耗? Hata模型适用于什么环境? 多径信道如何建模?,一、阴影衰落的基本特性,1、阴影衰落的概念 定义:移动台运动中通过不同障碍物的阴影时,接收天线处场强中值发生的变化称为阴影衰落。 障碍物:起伏地形、建筑物、植被(高大的树林),阴影衰落属于大尺度衰落,信号电平起伏相对缓慢 。,二、阴影衰落的基本特性,2、 抗阴影衰落的方法 工程设计中

3、,采用留有足够衰落余量的方法。 衰落余量:为了防止因衰落引起通信中断,必须为信号电平留有足够的余量(衰落余量),保证中断率R小于规定指标。 衰落余量的大小由地形、地物、工作频率和要求的通信可靠性指标决定。,2.5.1 地形环境分类 2.5.2 Okumura模型 2.5.3 Hata模型 2.5.4 扩展Hata模型 2.5.5 室内路径损耗模型(自学) 2.5.6 IMT-2000模型(自学),2.5 电波传播损耗预测模型,二、电波传播损耗预测方法,设计无线通信系统时,在给定条件下算出接收信号的场强中值非常重要。 在此基础上,可进一步设计其它参数和指标。 天线高度 位置 工作频率 收发信机距

4、离,二、电波传播损耗预测方法,1、 预测模型的分类 基于理论的模型 基于实测数据的经验模型 理论与经验结合的混合模型,二、电波传播损耗预测方法,2、使用理论与经验结合的方法 先以自由空间传播为基础 再分别考虑各种地形、地物对电波传播的影响,并逐一予以必要的修正,目标:中值损耗=自由空间损耗+地形损耗+修正,前提:由大量测试数据获得的图表、公式,3、基准电压和基准功率 在无线通信领域中,为了计算方便,电压或功率通常用分贝表示,其中电压以dBV作基准,功率以dBm作基准。 换算关系:,二、电波传播损耗预测方法,二、电波传播损耗预测方法,3、基准电压和基准功率 dBm用于表示功率大小的绝对值 如果发

5、射功率为2W,则 dB用于表征功率的相对比值,2.5.1 地形环境分类 2.5.2 Okumura模型 2.5.3 Hata模型 2.5.4 扩展Hata模型 2.5.5 室内路径损耗模型(自学) 2.5.6 IMT-2000模型(自学),2.5 电波传播损耗预测模型,三、地形环境分类,1. 地形特征定义 2. 地形分类 3. 传播环境分类,1、地形特征定义,(1)地形波动高度h 在平均意义上描述了电波传播路径中地形变化的程度。,定义:沿通信方向,距接收地点10km范围内,10高度线和90高度线的高度差。 10高度线是指在地形剖面图上有10的地段高度超过此线的一条水平线。,1、地形特征定义,(

6、2)移动台天线有效高度hm 定义:移动台天线距地面的实际高度。,(3)基站天线有效高度hb 定义:沿电波传播方向,距基站天线315km的范围内平均地面高度以上的天线高度。,2、地形分类,(1)如何进行地形分类 从电波传播角度,根据地形波动高度大小分类: 准平坦地形(准平滑地形、中等起伏地形) 不规则地形,2、地形分类,(2)准平坦地形 地形波动高度在20m以内,而且起伏缓慢。 (3)不规则地形 除准平坦地形之外的其它地形。 不规则地形按其形态,又可分为若干类,如丘陵地形、孤立山峰、斜坡和水陆混合地形等。,2、地形分类,3、传播环境分类,(1)传播环境的分类 根据地物的密集程度对传播环境进行分类

7、 开阔地区 郊区 城区 中小城市地区 大城市地区,3、传播环境分类,(2)开阔地区 在电波传播方向上没有建筑物或高大树木等障碍的开阔地带。 (3) 郊区 有12层楼房,但分布不密集,还可有小树林等。,3、传播环境分类,(4) 中小城市地区 建筑物较多,有高层建筑,但数量较少,街道比较宽。 (5)大城市地区 建筑物密集,街道较窄,高层建筑较多。,3、传播环境分类,工程设计中,通常按照穿透损耗的大小分类 如IS-95 CDMA二期将地域类型分成 密集城区 一般城区 郊区 农村,km,3、传播环境分类,2.5.1 地形环境分类 2.5.2 Okumura模型 2.5.3 Hata模型 2.5.4 扩

8、展Hata模型 2.5.5 室内路径损耗模型(自学) 2.5.6 IMT-2000模型(自学),2.5 电波传播损耗预测模型,四、Okumura模型,日本科学家奥村(Okumura)于1962年、1965年在日本东京及其周围的100km范围内,使用不同频率(200、453、922、1310、1430及1920MHz)、不同天线高度、选择不同距离进行一系列测试,并对实测结果进行总结得出相应的曲线。 Okumura模型是根据测试结果绘成的经验曲线所构成的模型。,四、Okumura模型,1、Okumura模型适用条件 工作频率范围:VHF、UHF频段 基站天线有效高度hb:30200m 移动台天线高

9、度hm:110m 通信距离d :120km,四、Okumura模型,2、Okumura模型的使用方法 以准平坦(中等起伏)地形的大城市市区(基站有效天线高度hb为200米,移动天线高度hm为3米)的路径损耗中值(或场强中值)为基础。 第一步:计算自由空间传播损耗; 第二步:得到基准中值或基本中值损耗; 第三步:根据天线高度、地形、环境等,增加校正因子。,四、Okumura模型,Lfs :自由空间传输损耗; Am(f,d) :准平坦地形大城市地区,基站天线高度为200m,移动台天线高度为3m时相对于自由空间的中值损耗,又称为基本中值损耗; Hb(hb ,d)、Hm(hm , f) :天线高度增益

10、因子。,3、准平坦地形大城市的中值路径损耗的计算,四、Okumura模型,3、准平坦地形大城市的中值路径损耗的计算,第一步:计算自由空间传输损耗,四、Okumura模型,第二步:查图得到Am (f,d) 基本中值损耗 与频率和距离有关系; 是以自由空间传播损耗为0dB情况下的相对值; 在hb=200m,hm=3m条件下得到。,3、准平坦地形大城市的中值路径损耗的计算,思考:其它天线高度时怎么办?,四、Okumura模型,3、准平坦地形大城市的中值路径损耗的计算,第三步:根据天线高度和距离进行修正,基站天线高度增益,移动台天线高度增益,四、Okumura模型,3、准平坦地形大城市的中值路径损耗的

11、计算,第三步:根据天线高度和距离进行修正,基站天线高度增益因子Hb(hb,d) 与天线高度和距离有关。,-,四、Okumura模型,移动台天线高度增益因子Hm(hm,f) 与天线高度、频率和传播环境有关 大城市增益小,3、准平坦地形大城市的中值路径损耗的计算,第三步:根据天线高度和距离进行修正,4、不规则地形/不同环境下中值路径损耗的计算,四、Okumura模型,增加其它修正因子,LM(dB)=Lfs+Am(f,d)-Hb(hb, d) -Hm(hm,f)-ks-kh-kA-kis,传播路径 损耗中值,自由空间 传播损耗,准平坦地传播损耗中值,移动台天线高度增益因子,基站天线高度增益因子,郊区

12、修正因子,丘陵地形修正因子,斜坡地形修正因子,水陆混合传播路径修正因子,此外,还有开阔区校正因子、城市道路走向及道路宽度校正因子、孤立山丘校正因子和植被校正因子等。,PR=PT-LM+Gb+Gm-Lb-Lm- Ld,接收机收到的中值信号功率(dBW),发射机输出功率(dBW),中值路径损耗(dB),移动台天线增益(dB),基站天线增益(dB),基站馈线损耗(dB),移动台馈线损耗(dB),基站天线共用器损耗(dB),四、Okumura模型,5、信号接收功率实例分析,例2.8 某移动通信系统,工作频率为450MHz,基站天线高度为50m,天线增益为6dB,移动台天线高度为3m,天线增益为0dB;

13、在市区工作,传播路径为准平坦地形,通信距离为10km。试求: (1)传播路径的中值路径损耗。 (2)若基站发射机送至天线的信号功率为10W,不考虑馈线损耗和共用器损耗,求移动台天线接收到的信号功率。,四、Okumura模型,5、信号接收功率实例分析,(1) 求传播路径的中值路径损耗 第一步:计算自由空间传播损耗Lfs,四、Okumura模型,5、信号接收功率实例分析,(1) 求传播路径的中值路径损耗,第二步:查市区基本中值损耗,四、Okumura模型,5、信号接收功率实例分析,(1) 求传播路径的中值路径损耗,第三步:查天线修正因子,基站天线高度增益因子,移动台天线高度增益因子,四、Okumu

14、ra模型,5、信号接收功率实例分析,-,(1) 求传播路径的中值路径损耗 可得传播路径损耗中值为:,(2)中等起伏地市区中接收信号的功率中值为:,四、Okumura模型,对于例题的扩展:举一反三 例题中已知基站、移动台的天线参数,发射功率等,求解接收功率。 扩展1: 若已知移动台所需接收功率的大小,基站、移动台的参数,能求解出基站至少需要多大的发射功率吗? 扩展2: 若已知基站的发射功率、移动台的接收功率,传播距离以及移动台的天线高度,能求解出基站天线至少需要架设多高吗?,四、Okumura模型,对于例题的扩展:举一反三 扩展3: 若已知基站的发射功率、移动台的接收功率,传播距离以及基站的天线

15、高度,能求解出移动台天线至少需要架设多高吗? 扩展4: 若已知基站的发射功率、移动台的接收功率,基站以及移动台的天线高度,能求解出基站与移动台之间至多能相距多少米吗?,四、Okumura模型,2.5.1 地形环境分类 2.5.2 Okumura模型 2.5.3 Hata模型 2.5.4 扩展Hata模型 2.5.5 室内路径损耗模型(自学) 2.5.6 IMT-2000模型(自学),2.5 电波传播损耗预测模型,五、 Hata 模型与扩展Hata 模型,1、使用Hata模型的必要性 使用Okumura模型,需要查找其给出的各种曲线,不利于计算机进行预测。 Hata根据Okumura的基本中值场

16、强预测曲线,通过曲线拟合,提出了传播损耗的经验公式,即Okumura-Hata模型,简称Hata模型。 以城市市区的传播损耗公式作为基准,其它地区采用校正公式进行修正。,五、 Hata 模型与扩展Hata 模型,2、Hata 模型适用条件 工作频率范围:VHF、UHF频段; 基站天线有效高度:30200m; 移动台天线高度:110m; 通信距离:120km。,五、 Hata 模型与扩展Hata 模型,中值路径损耗的经验公式 a(hm) 为移动台天线修正因子,以1.5m为基准 f 以 MHz 为单位 hm 以 m 为单位 d 以 km 为单位,3、Hata 模型的路径损耗计算,移动台天线修正因子a(hm) 中小城市修正因子 大城市修正因子(建筑物平均高度超过15 m),五、 Hata 模型与扩展Hata 模型,3、Hata 模型的路径损耗计算,4、扩展Hata 模型,对较高频段的Okumura传播曲线进行分析得到 适用频率达到2GHz 中值路径损耗公式为:,中等城市和郊区,市中心,五、 Hata 模型与扩展Hata 模型,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