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经济学通论第三版谷书堂第三十一章节

上传人:E**** 文档编号:91088790 上传时间:2019-06-21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18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主义经济学通论第三版谷书堂第三十一章节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社会主义经济学通论第三版谷书堂第三十一章节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社会主义经济学通论第三版谷书堂第三十一章节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社会主义经济学通论第三版谷书堂第三十一章节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社会主义经济学通论第三版谷书堂第三十一章节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会主义经济学通论第三版谷书堂第三十一章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主义经济学通论第三版谷书堂第三十一章节(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篇 经济增长与发展,(第二十四章 -第三十二章),第三十一章 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31.1 自然资源在二元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31.2 环境与二元经济发展 31.3 可持续发展:我们共同的未来 思考题,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之间必须保持协调,这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我国作为典型的发展中国家,具有人口基数大、自然资源人均占有量相对不足、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等一系列问题。研究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与我国二元经济发展的关系,探讨如何推动可持续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31.1.1 自然资源的概念和分类,概念 自然资源是指在一定的时间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

2、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的统称。 (1)自然资源是有用途和有价值的、处于自然状态或者没有被加工过的物质和能量。 (2)自然资源的范畴不是一成不变的。 (3)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从具体对象来说又往往是同一物质实体。,自然资源的分类,按自然资源是否可能耗竭的特征加以分类,31.1.2 自然资源的特点,相对稀缺性 整体性 区域性 多用性,31.1.3 自然资源在二元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丰富而种类齐全的自然资源有助于经济发展的起步,并有利于经济的持续发展。但丰富的自然资源并非是经济发展的充分条件。自然资源的多寡与经济发展的程度并没有直接的、必然的因果关系。,31.2 环境与

3、二元经济发展,环境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产生和不断加剧的。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由于存在着明显的二元经济结构,由落后造成的生态恶化和由发展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同时并存,致使发展中国家的环境与发展间的矛盾更为尖锐。,31.2.1 人类社会的发展与环境问题,人类社会的发展史是人类社会不断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共同发展和进化的历史。,31.2.2 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的假定,如果没有一定的环境政策干预,一个国家的整体环境质量或污染水平在经济发展的初期随着国民收入的增加而恶化;当该国经济发展到较高水平,环境质量的恶化或污染开始

4、保持平稳,进而随着国民收入的继续增加而逐渐好转,也就是经济发展水平和某些环境污染物呈倒“U”形关系。,31.2.3 二元经济条件下环境问题的特殊性,发展中国家环境问题具有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两类性质不同的环境问题并存: 由发展造成的环境问题 由落后造成的环境问题,人口激增、资金短缺、技术落后、环境意识淡薄,发展中国家在应对环境问题的能力方面也较发达国家差。从而使发展中国家陷入了人口、环境、资源与发展之间的恶性循环。,解决发展中国家环境问题的出路,根本出路在于经济的发展。 只有推动经济的快速、稳定、持续的发展,才能消除贫困,才能消除有落后所带来的环境问题; 只有发展才能提高发展中国家的综合国力,增

5、强其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 因此,解决发展中国家环境问题的关键在于实现可持续发展。,31.3.1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形成,产生背景 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环境和资源遭到越来越严重的破坏,人类已不同程度地尝到了环境破坏的苦果。 20世纪60年代后,随着“公害”的显现和加剧、能源危机的冲击以及对代际公平及代内公平认识的深化,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在20世纪80年代逐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内容,“可持续发展”包含了当代和后代的需求、国际公平、自然资源、生态承载力、环境与发展相结合等重要内容。 总的来说包含两大方面的内容: 一是对传统发展方式的反思和否定; 二是对规范的可持续发展模式的理性设计。,31.3.2

6、 “可持续发展”的定义,Brundtland的定义 Brown的定义 从自然属性定义 从社会属性定义 从经济属性定义,“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主题 以环境保护和资源的永续利用为基础 与地球生物圈的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 承认环境资源具有价值 公平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是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是全球的协调发展,31.3.3 可持续发展的国际行动 21世纪议程、京都议定书,21世纪议程(Agenda in the 21st Century)是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首脑会议讨论并通过的重要文件,是一个关于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世界范围的行动计划。,21世纪议程

7、包括4大部分内容,社会和经济方面 资源保护和管理方面 加强主要社团的作用方面 实施的方法方面,京都议定书的诞生,为了21世纪的地球免受气候变暖的威胁,1997年12月,149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在日本东京经过紧张而艰难的谈判,达成了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抑制全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31.3.4 发展中国家在二元经济中推动可持续发展,提高经济增长的速度,改善经济发展的质量 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开发人力资源 强化国家对自然资源的管理,建立资源节约型经济体系 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 发展教育事业、促进科学技术进步,思考题答案提示,1.简述自然资源在二元经济发展中的作

8、用 自然资源与资本(包括人力资本)、技术进步等,都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但作用独特。 自然资源具有区域性的特点,流动性弱,拥有丰富自然资源的发展中国家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丰富而种类齐全的自然资源有助于经济发展的起步,并有利于经济的持续发展,但丰富的自然资源并非是经济发展的充分条件。自然资源的多寡与经济发展的程度并没有直接的、必然的因果关系。,2.试述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含义,二元经济条件下环境问题有何特殊性? (1)EKC的含义 如果没有一定的环境政策干预,一个国家的整体环境质量或污染水平在经济发展的初期随着国民收入的增加而恶化;当该国经济发展到较高水平,环境质量的恶化或污染开始保持平稳,

9、进而随着国民收入的继续增加而逐渐好转,也就是经济发展水平和某些环境污染物呈倒“U”形关系。 (2)二元经济条件下环境问题的特殊性 发展中国家环境问题具有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两类性质不同的环境问题并存:由发展造成的环境问题;由落后造成的环境问题 此外,人口激增、资金短缺、技术落后、环境意识淡薄,也是发展中国家在应对环境问题时遇到的更大的难题。,3.简述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如何在二元经济中推动可持续发展战略? 内涵 :(1)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主题;(2)以环境保护和资源的永续利用为基础;(3)与地球生物圈的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4)承认环境资源具有价值;(5)公平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6)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是可持续发展的动力;(7)是全球的协调发展。 战略举措:(1)提高经济增长的速度,改善经济发展的质量;(2)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3)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开发人力资源;(4)强化国家对自然资源的管理,建立资源节约型经济体系;(5)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6)发展教育事业、促进科学技术进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