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3章节

上传人:E**** 文档编号:91088753 上传时间:2019-06-21 格式:PPT 页数:10 大小:2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心理学3章节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社会心理学3章节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社会心理学3章节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社会心理学3章节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社会心理学3章节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会心理学3章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心理学3章节(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南开大学社会心理学系,社会心理学,第三章 社会化,第一节 社会化的含义,一、社会化的定义 社会化是个体通过与社会的交互作用,适应并吸收社会的文化,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 二、社会化的历程 个体的社会化是一个持续终身的过程,根据人的发展周期和各个发展阶段的特点,可以把社会化分为3种:儿童期的社会化、青春期与青年期的社会化、成人期的社会化,其中要特别注意的是继续社会化与再社会化的概念。 三、社会化的内容 社会化的内容相当广泛,如政治社会化、道德社会化和性别角色社会化等。,第二节 社会化的因素,遗传因素 遗传意指父母的生理、心理特征经过受精作用传递给子女的一种生理变化的过程。遗传对个体的发展

2、决定了以下三件事,即:基本特征 男女性别是单胎还是多胎 。,第二节 社会化的因素,社会环境因素 如果仅仅具备了人的遗传素质,没有适当的社会条件,个人的社会化将无法实现,这些社会环境因素包括社会文化、家庭、学校、同辈群体、大众传播媒介和计算机网络。,第三节 社会化的理论,一、精神分析学说的观点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是由称为“本我”、“自我”和“超我”的3个部分组成的整体,人的社会化过程就是由这三部分的交互作用所决定的。 埃里克森修正了弗洛伊德的观点,将人生分为了八个阶段。,第三节 社会化的理论,二、认知发展论的观点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的认知发展理论主要从认知角度来研究人的社会化。 而柯尔伯格关于

3、人的道德发展的学说把人的道德发展过程分为前习俗、习俗、后习俗三个水平和六个阶段。,第三节 社会化的理论,三、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是当代社会学习理论最著名的代表人物,他认为儿童学会的许多行为模式都不是按照早期行为主义提出的强化惩罚方式学到的,而是通过观察模仿学会的。观察学习有四个过程:注意过程保持过程行为再现过程强化和动机过程。,第三节 社会化的理论,四、正常成熟理论 该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等提出,他们认为人的社会化并不单纯是由社会规范、社会压力等外部力量塑造的,而是一个相对独立的自然成熟过程。,第三节 社会化的理论,五、群体社会化理论 由J.Harris提出的群体社会化理论认为社会化是一种高度依赖背景的学习形式,儿童分别学习如何在家庭内与家庭外行为表现,此理论受行为遗传的影响很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