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说课课件

上传人:E**** 文档编号:91088279 上传时间:2019-06-21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2.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说课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说课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说课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说课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说课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说课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说课课件(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说课设计,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人教版必修4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第九课第一个框题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的第一目。在此之前,我们学习了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即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矛盾的观点,同时矛盾是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发展的根本动力。本目是矛盾观点的开篇,可以说是基础的基础。 从内容来看本目共有三个知识要点:矛盾的含义;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含义;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优势,劣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常常遇到矛盾,并且时常要解决一些矛盾问题。,具备一定的概括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哲学上的矛盾是对日常生活中矛盾的抽象、概

2、括和总结。由于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有限,所以在理解上存在一定困难。,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识记并理解矛盾的含义,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含义,并能联系社会实例进行分析; 理解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及其重要意义。,通过矛盾含义的学习过程,培养“具体抽象具体”的归纳和演绎相结合的学习方法; 使学生初步形成用矛盾对立统一观点认识和把握事物的能力,避免看问题绝对化、片面化的倾向,锻炼学生一分为二的辩证思维。,使学生明白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从而学会勇敢的承认矛盾,分析矛盾,揭露矛盾,寻找积极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学会用矛盾的观点看问题,树立对立统一的意识,学会全面、公正、客观的看待人

3、、事、物。,教学重点:矛盾同一性含义的理解及运用,依据: “矛盾”的含义即对立统一,要掌握矛盾含义就必须理解矛盾的基本属性。对于斗争性学生容易理解,重点就在于如何理解同一性的相互依赖、相互贯通这两个方面。 矛盾同一性不仅是高频考点,也是我们理解和运用矛盾分析法的关键,因为学生往往面对问题只看到对立而忽视统一。,教学难点: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及其重要意义,依据: 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有限,而这块内容高度抽象,需要深入理解才能把握。 学生在结合材料分析的过程中普遍觉得比较吃力,很难分析透彻。,案例分析法:矛盾较为抽象,需要通过实例使之具体化。既能帮助学生理解还能激发学习兴趣。 集体讨论法:课堂

4、教学需要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讨论中碰撞出智慧火花。 讲授法:矛盾概念抽象,同时学生理解能力有限,需要教师的讲授。,合作学习法 :通过小组合作、互助学习,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探究学习法:课堂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探究学习培养学生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成果展示 导入新课,设计意图:在“以学生为主体”教学理念的指导下,让学生通过课前的资料收集,在感性认识上明白中日关系既有冲突的一面又有合作的一面。同时也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 “合作学习”等能力。,具体操作:课前指导学生分成A B两大组,通过阅读报纸、观看新闻、分别搜集中日在经济、政治、文化上冲突的新闻与中日合作的史实。,中日冲突 1、经济

5、冲突 2、政治冲突 3、文化冲突,中日合作 1、经济合作 2、政治合作 3、文化合作,请A、B两组同学代表上台展示课前合作学习的成果,与大家分享中日冲突与合作的事实,A组,B组,通过A、B两组学生展现合作成果,从事实中让学生直观了解中日之间既存在冲突也存在合作。 通过分析,使学生明白中日的冲突是矛盾对立的体现,中日的合作是矛盾统一的体现,从而引出“矛盾”的概念,矛盾就是对立统一。,设计意图:,对立,统一,矛盾含义,矛盾基本属性,斗争性,同一性,乘热打铁,教师结合学生呈现的中日冲突与合作例子,突破矛盾的概念,引出“矛盾”的基本属性,同一性和斗争性。斗争性学生结合书本和中日冲突实例就能理解。接下去

6、集中力量解决本目重点矛盾同一性含义的理解及运用 。我通过两则材料一一突破这个重点。,设计意图:,材料一、2012年日本贸易对中国的依存度达到19.7%,中国可以说是日本最大的贸易伙伴。 同年,日本成为中国内地第五大贸易伙伴。,设计意图:,通过材料呈现中日在经贸上对 彼此的重要地位,说明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思考:2012年中日冲突不断,为何在经贸上面仍旧联系密切?,突破重点,冷,思考:中日关系的冷暖交替说明了什么道理?中日关系还会有冷转暖吗?,材料二 探究近年来中日关系变化历程,设计意图:,通过图片材料直观呈现了近年来中日关系有冷转暖再变冷

7、的变化历程,通过对原因的分析,使学生明白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同时使学生懂得中日需要创造互信互惠的条件,才能使矛盾双方向好的方向转化。到此成功的突破了教学重点。,突破重点,游行人群中有人高喊“抵制日货,拖垮日本”的口号。 探究学习:请你用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相关知识评析上述口号?,余姚抗日游行,设计意图:,通过探究,让学生运用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相关知识评析余姚反日游行中一句口号。使学生明白“抵制日货,拖垮日本”的同时也会拖累中国经济的发展,因为矛盾具有斗争性的同时还有同一性。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我们遇到矛盾不能只见对立而忽视统一

8、。,作为理智的爱国少年请同学们运用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谈谈如何正确看待当前中日关系?,设计意图:,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在学以致用中,突破“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及其重要意义”这个难点。正真理解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突破难点,矛盾,1.含义,2.基本 属性,同一性,斗争性,含义 辩证关系,课后主动收集、查阅、分析“中美关系”的相关材料,自主探究以下问题: 1、中美冲突表现在哪些方面? 2、中美合作有哪些事实? 3、如何理性地看待当前中美关系?,从成效上讲,我觉得以上对教材的把握、教学目标的定位、教学过程的设计,都较为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哲学分析能力、探究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体现了新课程“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能力为根本 ”的教学理念。 应引起的关注问题: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学生在收集资料方面不够充分,需要教师对其进一步的引导和补充完善。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生成性问题。同时,教师在设问过程中应注重问题的梯度。,欢 迎 批 评 与 指 正 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