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1章节

上传人:E**** 文档编号:91088227 上传时间:2019-06-21 格式:PPT 页数:75 大小:5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工作1章节_第1页
第1页 / 共75页
社会工作1章节_第2页
第2页 / 共75页
社会工作1章节_第3页
第3页 / 共75页
社会工作1章节_第4页
第4页 / 共75页
社会工作1章节_第5页
第5页 / 共7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会工作1章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工作1章节(7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 个案工作的基本原则,一、人在情境中(person-in-situation) 个案工作的核心理论,1、什么是“人在情景中”? 个人和他所处的环境处在多重互动中,2、 人面临什么样具体的“情景”? 3、 问题、个人和环境之间的关系,练习 分析以下问题产生的原因: 农民贫困问题 拐买妇女儿童问题 大学生毕业分配难问题 独生子教育问题 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 青少年犯罪问题 网瘾问题,自我分析与分析他人(我的成长与环境),自我分析与分析他人,二、接纳与非评判 社会工作中两个最通用的术语,一位性工作者告诉你,因为自己的服务对象爱上了自己,很担心自己的经历被将来的孩子或者婆婆看不起 一位刚结婚的女性

2、告诉你,只要丈夫不与她离婚,她可以容忍和接纳丈夫的婚外情人 一位吸毒者前来求助,诉说自己的痛苦,突然她向你请求是否可以借她一些钱,她的毒瘾犯了,(一)接纳,1、用非评判的态度进行沟通的思想和处理个人和个人行为之间不同的一种能力。 2、接纳是一种道德,而不是一种方法。,承认案主有表达自我的权利 宽容地了解 不否定、不批评、不责备案主的态度 对人性有深刻的理解,接纳,工作者应该培养出接纳不同文化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服务对象的能力。 接纳,意味着服务对象可以确认:自己可以向另一个人完全呈现自己而仍然感到被接受和安全。 也许服务对象的行为和思想让你很难给于尊重,但是,除非尊重对方,否则就不会有帮助和改变

3、。,体会被接纳的感觉:,积极自我和失败自我:镜中我 咨询和建立有效工作关系的核心就是希望别人能够因为我们的身份而接纳和理解我们,而没有对我们的判断和分析。 请依照下面的提示语探索在自己生活中这种时刻的重要性,以你最舒服的方式闭目静坐一会; 回想你上一次感到自己被另一个人真正接纳和理解的时候; 一旦你已经确定这样的一个场合,请整开眼,完成下面的书面描述: 当时的环境如何? 你的感受是什么? 被接纳和理解的结果和效果是什么? 请记住这种体验,并花些时间思考它对于你的专业工作的启发。,接纳不是什么,接纳不是依据个人喜好的标准同意或认同一个人。 接纳不是放弃个人价值观去同意、支持甚至热爱一个人的价值观

4、和行为。 接纳不是冷漠的旁观。,接纳是什么:事实他是这样子的,容忍的理解:对方的价值观和表现有其理由或者无可奈何之处。 常态的对待:以常人的态度对待对方,而不管对方可能拥有的人格特质、生活风格、行为历史等。 无条件积极关注:将对方的言行当作其本身的一部分并给于实质性的尽可能充分理解。 非批评性态度:非评价性、非审判性、非批评性,而始终以一种非支配控制的方式表达对对方的重视和努力理解。,面对强奸犯,如果工作者无法使自己对强奸犯的内心情绪平静下来的话,他们就很难帮助这些人。 工作者不首先做好这一工作,他们手中的权力就会与这些身为罪犯的人的抵抗力相冲突。因为这些罪犯会玩弄各种必要的手段,来逃避改变以

5、维持现状。 那些认识到自己具有控制罪犯的能力,并能够有效而冷静地运用自身权力的工作者,正是那些最有可能不使用控制手段和权力来战胜罪犯的工作者。 诚实而坦率的工作者,能够传达出一种普通人的情感,因而他们最有可能使罪犯在工作关系中进入自我觉察状态。,3、接纳不等于赞同和认同,4、学会接纳 个别化(individualization) 案主是独特的个人 不能将人分门别类 不要贴标签 不能机械化,个性是指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心理特征的总和,这些特征无论从结构和内容来说,都是独特的,与众不同的差异。世界上找不出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也找不出相貌完全相同的两个人。 林黛玉 薛宝钗 史湘云 贾探春 个性的独特性

6、并不排斥人与人之间个性的共同性每个人的个性既包含着许多与众不同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同时也包含着许多与众相同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个别化原则要求把服务对象视为独立、独特的个人,而不是将服务对象的特性视为某一群体的简单类型。 人人平等而富有价值的前提下,承认每个困境中的人都是独特的、有差异的,他们面临的问题的性质和原因、解决问题的阻力和助力等方面各不相同。 工作者必须因人而异,以艺术化而不是公式化和刻板化的角度和方式,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和服务对象一起去面对他们的困境。,个体的独特性,价值系统 人格 生活目的 经济来源 情感和自身优点 个人问题 过去经验 朋辈关系与同伴压力 情感反应 自我同一

7、性 家庭关系 偏差行为模式,服务对象独特的问题、需求、目标和价值观,要求工作者运用不同的模式与之建立关系和进行有效沟通,并采取有针对性的帮助方法。为每一位服务对象设计独一无二的工作计划。 顺应之心。 不得不归类与警惕标签化。 我们面对的是独特而活生生的人,而不是一个标签,这种理念应贯穿于和服务对象的整个互动过程中。,首先,社会工作者应在助人工作的细节上多用心思。要充分了解服务对象的个别情况,尽量细致地去考虑他的情感、顾虑及诸如此类的困难之处。 其次,工作者应在面谈前做好准备。每次接触服务对象前,社会工作者都应翻阅以往接触的记录并重温以往的细节,使自己在与服务对象接触时,能很快把工作重点集中到服

8、务对象的处境及问题上。 最后,社会工作者应让服务对象参与解决问题的过程,围绕他的主要问题,让他表达自己的看法、感受、目的、期望、解决方法等。,5、你了解自己的局限吗? 对人的行为模式认识不足 工作员本身无法接纳的事情 偏见和成见,为什么我不能做到“接纳”?,对人类行为知识的掌握不够 无法掌控自己的情绪 缺乏对自我的觉察和了解: 我的需要和缺失 我的价值观和信念 我的偏见和情绪反应 。,(二)非评判的态度,不评判案主的人格和行为 社工不是法官,不能审判案主 工作目标是帮助案主的成长。,非评判态度,“非评判”的意思是指我们不会对服务对象的个人做出批判。我们不会批判他的对与错,也不会去指责他是活该、

9、自作自受,更不会去判断他是否值得我们帮助,他对讨论中的问题需负上多少责任等等。 社会工作强调工作者与服务对象处于平等地位,双方应共同努力去解决问题,工作者没有理由也没有权利去批判服务对象。 社会工作相信每个人都有与生俱来的价值,所以我们也不用再去判断服务对象是否值得帮助。同时,按照接纳的原则,如果不论服务对象是怎样的人社会工作者都能接纳他的话,那么显然工作者根本没有批判服务对象的必要。,社会工作者不评判服务对象,不等于说社会工作者不需要判断力。 我们虽然不评判服务对象,但却会对他的行为、价值观、态度、道德标准进行分析,做出评价。 我们要评价服务对象的行为,是因为我们需要协助服务对象去改正一些不

10、被社会接纳的行为;我们要评价服务对象的价值观,是因为我们要协助服务对象将一些不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矫正过来;我们要评价服务对象的态度,是因为我们要协助服务对象建立一些积极的、有建设性的、有助于服务对象解决问题的态度。,服务对象:我无法不欺骗我妻子。我爱她,但我也从别的女人那里获得同样的满足。 工作者A:你怎么可以这样!你因为爱你的妻子而和她结婚,现在你又在玩弄别的女性! 服务对象的可能反应:他觉得我做的很不对,他觉得我道德败坏,他使我、我也使他感到讨厌和不耐烦。 工作者B:在对妻子的感情和对其他女人的需要之间,你感到左右为难。 服务对象的可能反应:他竟然没有谴责我,他理解我,和这个人在一起感觉

11、还不错。,三、当事人的自决,1、自决,社会工作相信每个人都有价值和尊严,有改善自己的能力和动力,而且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因此,社会工作认为人有权利、有能力去决定自己的事情。工作者的责任,是协助服务对象为自己的事做出选择和决定,而不是替服务对象选择和决定。同时,社会工作也相信,只有让服务对象自己做决定,他才会有较大的动力去执行决定,最终实现他的目标。,错误和情绪痛苦是生活的一部分,我们应担负从错误和试错中学习的责任。 社会工作就是与服务对象一起做而不是针对服务对象而做的事业。没有服务对象的积极参与,只是强加于服务对象的计划不可能产生积极的结果。,不能成为替案主的“靠山”或“拐杖” 不能

12、剥夺案主成长的权利和机会 尊重案主的选择和决定,2、社会工作者可以用下面的方法来实践“服务对象自决”的原则。 第一,在服务对象做出决定前,社会工作者本人要能对服务对象的问题和需要做出一个全面而客观的评估,从而协助服务对象了解自己的处境和意愿,以便服务对象能根据自己的目标做出决定。 第二,社会工作者应当帮助服务对象去认识他能利用的相关资源,使服务对象明了各种不同选择的可行性,了解各种选择可能带来的影响和后果,确保服务对象是经过充分的考虑才做出他,个人的决定。除了社会资源外,社会工作者也应激发服务对象运用他自身现有的资源,这包括服务对象身边的亲友、能够获取的服务及机会等。同时还包括服务对象本身的潜

13、能,例如他的性格、他对事物的态度等。 第三,社会工作者需要与服务对象建立一种良好的关系,这样服务对象就不至于因为担心引起工作者的不满而不敢做决定,3、案主自决的操作原则,(一)自决意味着服务对象应该意识到,解决他们面临的个人的或社会的问题,存在者多种方法。 自决涉及让服务对象自己做决策:从几种行动方案中做出选择。 建立工作关系一起深度探讨问题一起探讨存在的解决方法选择行动方案,(二)自决意味着,是服务对象而不是工作者,才是问题的主要解决者,工作者的专长不在于知道或者推荐所谓最好的东西给服务对象,而在于和服务对象一起走过困境的过程中,协助服务对象界定问题,开发和考察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大限度地提高

14、其独立决策的能力、机会以及实施他们做出的决策。,最糟糕的事情莫过于工作者身上的“拯救妄想”一种我是上帝在尘世的代表、能把痛苦的灵魂从苦难中解脱出来,使其回到幸福和光荣的道路上去的感觉。这种妄想的破坏力很大的主要原因在于它确信,对方只有通过“我”和被“我”拯救。当这样的信念被口头或其他方式灌输给服务对象时,对方就没有了选择的权利,剩下的只是反抗和逃避,或者变得更加无助、依赖和困扰。,(三)自决并不禁止或者限制工作者提供观点或者建议。工作者有责任让服务对象分享工作者的观点,工作者有责任让服务对象分享他们的思想(或经验),但不是作为知道服务对象生活的方式,而是服务对象决策过程中促使其思考的一种额外的

15、信息提供。这种来自工作者的信息输入只应当被认为仅供参考而不是必须遵守的法令。 对工作者来说,实施这一原则的关键是将解决问题的方法提炼成建议的形式而不是忠告的形式。,(四)即使工作者有保护社会的额外功能的领域里,服务对象的自决也是可能的和应当被鼓励的。,缓刑犯对缓行官的报告是强制执行的,但在报告的次数、时间长短、内容以及其他会谈中应当讨论的内容等方面,是否可以允许其有广泛自决? “犯罪是我的选择,我愿意为此付出代价。如果你把我送进监狱,我付清了我对社会的欠账,我有权拒绝服从你们对我的改造。”面对这样的话语,你会怎么回答? 介绍制度规范、告知后果、尊重自决与后果的实现,4、当事人自决不是绝对的 5

16、、影响当事人自决的因素:,四、保密,是专业关系信任的基础 是专业和法律的要求 是案主的利益,假如你是第一次去拜访社工,你关于保密性的期望或需要是什么?你担心什么?你会提出这个问题吗?你期望他/她如何回答你?如果第一次会谈让你对他的保密性和保密能力持怀疑态度,你会怎么做? 你可能期望从他人身上获得什么类型和水平的保密性(想像一下,你可能与之谈论你的个人问题的那些人)?,保密,保密是指社会工作者不能把从专业关系中获取的有关服务对象的资料向其它人透露。 请注意这项原则不只牵涉到服务对象与工作者两个人,它实际是一种集体保密。 这里所指的“集体”既包括机构内部,例如上级领导、机构中其他提供相关服务的工作者;也包括机构以外,即其他的可能提供服务给服务对象的机构。 工作者无论是在向机构内部,还是向其它机构提供服务对象的资料时,一定要小心留意,遵循“以服务对象的利益为大前提”的原则。工作者对资料应当有所筛选,只透露与服务对象所需要的服务有关的数据,不能随便透露其他无关的信息。,保密是在专业人员和服务对象之间含蓄的或明确的协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