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课件第十二章糖类

上传人:E**** 文档编号:91087893 上传时间:2019-06-21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6.6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化课件第十二章糖类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生化课件第十二章糖类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生化课件第十二章糖类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生化课件第十二章糖类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生化课件第十二章糖类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化课件第十二章糖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化课件第十二章糖类(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二章 糖类,(saccharide),糖碳水化合物(carbohydrate) 原因:Cn(H2O)m,碳元素与水成比例。,不合理:有些糖并不符合Cn(H2O)m 。如:鼠李糖C6H12O5,脱氧核糖C5H10O4。有些符合Cn(H2O)m的化合物却不是糖。如:醋酸C2H4O2,乳酸(-羟基丙酸) C3H6O3,定义:多羟基的醛或多羟基的酮,以及水解能产生多羟基醛或酮的化合物。,双糖(disaccharide):完全水解后产生两分子单糖的糖。如:蔗糖,麦芽糖等,分类:根据水解的情况。 单糖(monosaccharides): 不能再被水解的糖。如:葡萄糖,果糖,核糖等,寡糖(低聚糖)(ol

2、igosaccharide):完全水解后产生310个单糖的糖。如:棉子糖等。,多糖(polysaccharide):完全水解后产生10个以上单糖的糖。如:淀粉,纤维素等。,命名:多用俗名。 一般根据来源命名。如:葡萄糖,蔗糖,麦芽糖等。,第一节:单糖,分类:,根据碳原子数分:三碳糖丙糖 四碳糖丁糖 五碳糖戊糖 六碳糖己糖,根据结构分:,分子中含有醛基的糖。最简单的为甘油醛,分子中含有酮基的糖。最简单的为甘油酮,甘油醛,甘油酮,醛糖(aldoses) 酮糖(ketose),一、单糖的结构,1、单糖的开链结构和构型,D型:编号最大的手性碳原子的构型与D-甘油醛的构型一致,葡萄糖分子式是C6H12O

3、6,L型:编号最大的手性碳原子的构型与L-甘油醛的构型一致,注意:D和L表示构型;“+”和“-”表示旋光方向,由实验测得,与D和L无关。,2、单糖的变旋光现象和环状结构,变旋光现象:比旋光度发生变化的现象。,葡萄糖,水或者冷的乙醇,热吡啶或醋酸,mp 146D = +112,mp 150D = +18.7,D = +52.5,(1)变旋光现象:,-D-葡萄糖,端基异构体:因半缩醛(酮)碳原子的构型不同而产生的非对映异构体。,D-葡萄糖,-D-葡萄糖,型:半缩醛羟基与C5上羟基在同侧。,(36%) (0.0026%) (64%),D= +112 D= +18.7,型:半缩醛羟基与C5上的羟基在异

4、侧。,(2)哈沃斯(Haworth)式的写法,-D-吡喃葡萄糖,-D-吡喃葡萄糖,(3)构象式,-D-吡喃葡萄糖,-D-吡喃葡萄糖,(4)果糖的结构,四、单糖的化学性质,三、单糖的物理性质,无色或白色晶体,有甜味,易溶于水,难溶于有机溶剂,除甘油酮外,均有旋光性,能形成环状结构的糖有变旋光现象,1、酸性条件下的脱水反应,糠醛(-呋喃甲醛),糠醛及其衍生物可以与酚或芳胺缩合成有色化物,用于糖类的鉴别,2、单糖在稀碱溶液中的互变异构反应,5-羟甲基-2-呋喃甲醛,差向异构体:含有多个手性碳原子的分子中,只有一个相应手性碳原子的构型不同,其余手性碳原子的构型都相同的化合物互称差向异构体。如:,葡萄糖

5、和甘露糖为C2差向异构体;葡萄糖和半乳糖为C4差向异构体;葡萄糖和阿洛糖为C3差向异构体。,差向异构化:差向异构体间的转化。(如葡萄糖 和甘露糖间的转化),3、氧化反应,(1)与碱性弱氧化剂的反应,托伦(Tollens)试剂:,硝酸银的氨溶液即:Ag(NH3)2+,斐林 (Fehling)试剂:,班尼迪克特(Benedict)试剂:,斐林试剂甲:CuSO4溶液,斐林试剂乙:酒石酸氢钾的氢氧化钠溶液,柠檬酸钠、硫酸铜和碳酸钠的混合溶液,砖红色,酮糖也能被上述弱氧化剂氧化,还原性糖:凡是能被上述弱氧化剂氧化的糖。 单糖都是还原性糖,非还原性糖:凡是不能被上述弱氧化剂氧化的糖,(2)与溴水的反应,(

6、3)与稀硝酸的反应,溴水不与酮糖反应,故可以用来区别醛糖和酮糖。,D-葡萄糖酸,4、成苷(甙)反应,苷(甙):糖的环状半缩醛(酮)羟基与一分子含活泼氢的化合物(如:醇、酚、胺等)反应,脱去一分子水而生成的化合物。如:,糖苷的组成:糖和非糖(糖)通过苷键连接而成,-D-甲基葡萄糖苷 -D-甲基葡萄糖苷,糖苷基:糖的部分。,配基:糖和非糖(提供活泼氢的化合物),苷键:连接糖苷基和配基的键。如:上面连接葡萄糖和甲基的氧原子,叫氧苷键;另外还有氮苷键、碳苷键、硫苷键等。,尿苷,伪尿苷,黑介子苷,苷的特点:分子中无半缩醛(酮)羟基的苷,无变旋光现象,无还原性。,5、成脎反应,糖脎是黄色的晶体,不同的糖形

7、成糖脎的时间、晶形、熔点不同。用途:定性鉴别,果糖2分钟,葡萄糖45分钟,半乳糖1519分钟,麦芽糖冷却后析出。,D-葡萄糖、D-果糖和D-甘露糖与过量苯肼生成相同的糖脎。,葡萄糖脎,麦芽糖脎,乳糖脎,第二节 二糖,苷键分为: -苷键由 型的半缩醛(酮)羟基形成的苷键 -苷键由型的半缩醛(酮)羟基形成的苷键,成苷方式(形成双糖的方式):有两种,两分子单糖(相同或不相同)通过苷键结合而成的苷,1、一分子单糖的半缩醛(酮)羟基与另一分子单糖的醇羟基脱水。如:麦芽糖、纤维二糖和乳糖。,2、两个单糖的半缩醛(酮)羟基之间脱水。如:蔗糖,1、麦芽糖,由两分子葡萄糖构成 有游离半缩醛羟基 有还原性 变旋光

8、现象 -1,4苷键 有甜味 人体可吸收 能被-葡萄糖苷酶水解,一、还原性二糖,-1,4苷键,2、乳糖,由一分子半乳糖和一分子葡萄糖构成 有游离半缩醛羟基 有还原性 变旋光现象 -1,4苷键 能被-葡萄糖苷酶(苦杏仁酶)水解,-1,4苷键,由两分子葡萄糖构成 有游离半缩醛羟基 有还原性 变旋光现象 -1,4苷键 无甜味 人体不能吸收 能被-葡萄糖苷酶(苦杏仁酶)水解,3、 纤维二糖,蔗糖:,转化:糖水解后旋光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转化糖:水解后糖的混合物。转化酶:使糖发生水解转化的酶。,二、非还原性二糖,无还原性 无变旋光现象 -1,-2-苷键,定义:单糖以苷键连接成的高分子化合物。 多糖中的主要

9、苷键是:-1, 4-、-1, 4-和-1, 6-苷键,个别有 (或)-1, 2 和 1, 3苷键。,一般性质:无甜味,一般无还原性和变旋光现象,一般不溶于水, 均可被水解。,一、淀粉:,1、直链淀粉(可溶性淀粉),占淀粉总量的20%左右 葡萄糖以-1, 4 苷键相连 约有250300个葡萄糖单位 遇I2变蓝色,第三节 多糖,2、支链淀粉(胶淀粉),占淀粉总量的80%左右 葡萄糖以-1,4 苷键连成直链,每隔2025个葡萄糖单位就有一个以-1,6 苷键相连的分支 约有6,00040,000葡萄糖单位 遇I2变紫红色,支链淀粉可与碘生成紫红色的配合物。,2、纤维素, 结构单位:D-葡萄糖, 连接方

10、式:-1,4 苷键, 结构特点:直链(链与链之间靠氢键绞成绳索状), 性质:无还原性和变旋光现象;在酸或酶的作用下水解得纤维二糖,最终得葡萄糖。,3、糖原,、结构单位: D-葡萄糖,、结构特点:与支链淀粉相似,链更多,更密,每隔810个葡萄糖单位就有一个-1,6 苷键的支链。,、功能:是人和动物储存糖的主要形式,故又叫动物淀粉。,、性质:无色粉末,易溶于水,遇碘呈红色。,、连接方式: -1,4 苷键和-1,6 苷键。,肝糖原:肝中的糖原(约占肝重的1020%) 肌糖原:肌肉中的糖原(约占肌肉重的4%),要求 变旋光现象及产生的原因。 单糖的化学性质 还原糖和非还原糖。 双糖和多糖那个是还原糖和非还原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