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实验课件

上传人:E**** 文档编号:91085632 上传时间:2019-06-21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1.3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学实验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生物学实验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生物学实验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生物学实验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生物学实验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物学实验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学实验课件(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物学实验 基础实验,1. 理解所学实验实的内容,包括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 2. 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具有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的探究性的能力。 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考纲要求】,必修部分(共19个),【考纲要求】,选修部分(共8个),第一类:观察类实验(6个),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1-P7) 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1-P26)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1-P47)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1-P61)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1-P115) (减数分裂)(2-P2

2、1) 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2-P88),一、显微镜的结构:,实验一、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1-P7),(1)使用顺序:先低倍镜后高倍镜 (2)放大倍数: (3)目镜、物镜镜头长度与放大倍数关系: (4)成像特点:低倍镜/高倍镜 (5)物象移动方向与装片移动方向关系 (6)视野光线亮度的调整与切片颜色、厚度的关系,二、显微镜的使用,练: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透明的口腔上皮细胞或颜色较浅的洋葱皮细胞时,要较清楚的看到有关结构,应如何处理 A把光圈缩小一些,使视野暗一些 B. 把光圈开大一些,使视野暗一些 C把光圈缩小一些,使视野亮一些 D. 把光圈开大一些,使视野亮一些,A,实验一、使用高倍显

3、微镜观察几种细胞(1-P7),取口腔上皮细胞制片(将载玻片烘干) 水解 冲洗涂片 染色 观察 (先低倍镜再高倍镜/选择? 染色均匀、色泽浅的区域),(8%的HCl,能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同时使DNA与蛋白质分离),(0.9%的NaCl),一、实验步骤,实验二、观察DNA 、RNA在细胞中的分布(1-p26),现象: 结论:,绿色明显集中在细胞核,红色广泛存在于细胞质,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RNA广泛分布在细胞质中,二、实验现象及结论,人口腔上皮细胞DNA、RNA分布,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DNA、RNA分布,实验二、观察DNA 、RNA在细胞中的分布(1-p26),实验三、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4、(1-p7),一、实验原理,1.高等绿色植物的叶绿体存在于细胞质中,叶绿体一般是 色的,扁平的 形或 形,可以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它的形态和分布。 2. 染液是专一性的染线粒体的活细胞染料。可以使活细胞的线粒体呈现 色,而细胞质几乎为无色。,绿,蓝绿,球,椭球,健那绿,二、方法步骤与注意事项,观察叶绿体装片:,取材:,(薄且叶绿体大,数目少),制片:,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将叶片放入,加上盖玻片, 制成临时装片(临时装片随时保持有水状态),观察:,先 倍镜找到叶片细胞后高倍镜观察叶绿体,绘图:,藓类小叶或黑藻叶或菠菜叶稍带叶肉的下表皮,低,实验三、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1-p7),(2008,广东)

5、用高倍显微镜观察黑藻叶绿体时,可见叶绿体 A具有双层膜 B呈绿色带状 C内部有许多基粒 D呈绿色椭球形,观察线粒体的选材?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若是水绵细胞呢?,D,实验四、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1-P61),紫色洋葱磷片叶外表皮,0.3g/ml的蔗糖溶液,(液泡大且有颜色易观察),某同学在做“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过程中,分别采用质量分数为30%和50%的蔗糖溶液,1mol/L KNO3溶液和lmol/L的盐酸溶液制作了4组临时装片,并用显微镜随时观察。发现前3组在23min后发生部分质壁分离,5min后质壁分离现象明显,而第4组无质壁分离现象。 观察到前3组出现

6、明显的质壁分离现象后,再过5min观察,发现1、2组无变化,而第3组自动发生了质壁分离复原现象。然后对前2组装片滴加清水,用显微镜观察,发现第1组45min后恢复原状,而第2组无变化,不能发生复原。 请分析各组实验装片发生变化的原因。,思考题,如果使用的是一定浓度的尿素或者甘油溶液,其结果呢?为什么?,1,2,3,4,方法步骤,培养根尖:应每天换水 (防止水中缺氧烂根),取材:取生长旺盛、长度为根尖的2-3mm (时间:上午10时至下午2时最佳),制作装片: 解离:目的:使组织细胞分离开,杀死并固定细胞; 解离液:15%盐酸95%酒精溶液11; 时间:室温3-5分钟,至根尖酥软,漂洗:用清水漂

7、洗10min,目的是洗去组织中的解 离液,防止解离过度,便于染色。,实验五: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1-p115),制片:压片使细胞分散开。方法(用镊子弄碎根尖,盖上盖玻片,再放上一块载玻片,压片),观察: 低倍镜观察:找到分生区细胞 (特点: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高倍镜观察:找各时期细胞。,染色:染液(0.01g/mL的龙胆紫或0.02g/mL的醋酸洋红);时间为35分钟;目的是使染色体或染色质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便于观察。,A染色体未着上颜色,无法看清 B细胞重叠,看不到染色体 C染色体着上颜色,清晰可见 D染色体着色很浅,模糊不清 甲观察到的实验结果是 乙观察到的实验结果是 丙观察到

8、的实验结果是,B,D,A,实验六: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2-p88),用低温处理植物分生组织细胞,能够抑制_形成,以至影响_被拉向两极,细胞也不能分裂成两个子细胞,于是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发生变化。(秋水仙素类似),一、实验原理,纺锤体,染色体,二、方法步骤 低温诱导: 固定形态: 制作装片: 观察:,培养洋葱根尖,待根长出约1cm左右将整个装置放入冰箱低温室内(4 ),诱导培养36小时,剪取诱导处理的根尖约0.5-1cm,放入卡诺氏液浸泡0.5-1小时,以固定形态,然后用体积分数95%酒精冲洗2次,解离漂洗染色制片(同有丝分裂),实验六: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2-p88),用浓度为2 %的秋水仙素

9、,处理植物分生组织5一6小时,能够诱导细胞内染色体加倍那么,用一定时间的低温(如4 0C)处理水培的洋葱根尖时,是否也能诱导细胞内染色体加倍呢?请对这个问题进行实验探究。 (1)针对以上问题,你作出的假设是: . 你提出此假设的依据是 。,用一定时间的低温处理水培的洋葱根尖能够诱导其细胞内染色体加倍。,低温能够影响纺锤丝的形成,使细胞不能正常进行有丝分裂。,第二类:物质的提取及鉴定实验(4个),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1-p18) 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1-p97) DNA的粗提取与鉴定(选1-p54) 模拟尿糖检测,应选含糖高,颜色为白色的植物组织,如苹果、梨等 选择富含脂肪的

10、种子,如花生、蓖麻种子(实验前一般需浸泡3-4小时) 可选富含蛋白质的黄豆或鸡蛋清等,葡萄糖、果糖、麦芽糖都是还原性糖;淀粉、蔗糖、纤维素都是非还原性糖。,还原糖: 脂肪: 蛋白质:,实验七: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一、实验原理(略),二、实验材料,斐林试剂与双缩脲试剂的区别,三、实验过程(略),一、实验原理: 色素提取: 色素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无水乙醇中,用无水乙醇提取色素。,叶绿体中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溶解度低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慢。,(纸层析法),实验八: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叶绿素a(蓝绿色),叶绿素

11、b(黄绿色),胡萝卜素(橙黄色),叶黄素(黄色),二、实验过程及结果,实验八: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九:DNA的粗提取与鉴定(选1-p54),一、实验材料,(1)动物材料:如鸡血细胞(抗凝剂柠檬酸钠,蒸馏水) (2)植物材料:如洋葱细胞(切碎材料并加入一定的洗涤剂和食盐),二、实验原理,1.DNA的溶解度随着NaCl的浓度变化而改变,在0.14mol/L NaCl溶液中溶解度最低,而蛋白质在此时的溶解度很高 2.DNA不溶于酒精,而细胞中的某些物质能溶于酒精,从而可以进一步提纯杂质较少的DNA 3.DNA和二苯胺(沸水浴)反应显蓝色,设计思路:,获得DNA分离提纯DNA鉴定DNA,三、

12、实验过程,实验九:DNA的粗提取与鉴定(选1-p54),在“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中,将提取获得的含DNA的黏稠物(还含有较多杂质)分别处理如下: A放入0.14mol/L的氯化钠溶液中,搅拌后过滤,得滤液A和黏稠物a; B放入2mol/L的氯化钠溶液中,搅拌后过滤,得滤液B和黏稠物b; C放入冷却的95的酒精溶液中,搅拌后过滤,得滤液C和黏稠物c; 以上过程获得的滤液和黏稠物中,因含DNA少而可以丢弃的是_ 为鉴定实验所得丝状物的主要成分是DNA,将丝状物放入试管中,滴加 溶液加热,试管呈现 色;与此同时应作 实验。,A、b、C,二苯胺,蓝,对照,实验十、模拟尿糖的检测,一实验目的: 学

13、会尿糖的检测方法,检查“尿样”中是否含葡萄糖。 二实验原理: 葡萄糖试纸是一种酶试纸,当尿液滴加到酶试纸上时,尿液中的葡萄糖在酶的催化作用下发生反应,将试纸上无色的化合物转化成有色化合物,使试纸呈现特定的颜色,再与标准比色卡比对,即可知道尿样中葡萄糖的含量。,三方法步骤: 1将5个分别装有水、葡萄糖溶液、三份模拟“尿样”的滴瓶和5条葡萄糖试纸分别对应做好标记,并在记录本上设计好记录表格。 2分别用滴管从5个滴瓶中吸取溶液,在对应的葡萄糖试纸上各滴加2滴。 3观察试纸的颜色变化并与标准比色卡对比,判断出“尿糖”的含量。 4将实验结果记在记录表中。,实验十、模拟尿糖的检测,专题八 生物学实验 第2

14、0讲 实与研究性课题,第三类实验:探究类实验(7个),通过模拟实验探究膜的透性(1-p60) 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1-p83) 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1-p91) 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3-p51)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的动态变化(3-p68) 探究水族箱(或鱼缸)中群落的演替(3-p112) 模拟探究细胞表面及与体积的关系(1-p110),第四类实验:调查、模拟类实验(3个),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2-p91) 用样方法调查某地中某种植物的种群密度(3-p61) 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3-p75),探究温度、PH对酶活性的影响 一、实验原理 1、淀粉 麦芽糖;麦芽

15、糖 砖红色沉淀 2、温度和PH都能影响淀粉酶的活性,从而影响麦芽糖的生成量和淀粉的剩余量。 3、检测原理:可以利用碘通过检测淀粉的剩余量;或利用斐林试剂通过检测麦芽糖的生成量,来衡量温度和PH对酶活性的影响。,淀粉酶,斐林试剂,二、实验设计过程,实验: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1-p83),A、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1)取3支试管编上号,并且分别注入2ml可溶性淀粉溶液。 (2)将3支试管分别放入60左右的温水、沸水和冰块中,维持各自的温度5min。 (3)在3支试管中各注入1ml新鲜的淀粉酶溶液,摇匀后,维持各自的温度5min。 (4)在3支试管中各滴入1滴碘液,然后摇匀。 (5)观察并记录这3

16、支试管中溶液颜色的变化情况。,酶溶液最好也先分别在特定的温度下保温,确保反应一开始就是在所要求的温度条件下进行。另不宜使用斐林试剂为检测试剂,也不宜用过氧化氢酶为研究对象。,(相互对照),B、pH对酶活性的影响,(1)取三支洁净的试管,编号,分别注入1ml过氧化氢酶溶液(可用质量分数20%的新鲜肝脏研磨液替代),()振荡这3支试管,使试管内的液体混合均匀。用点燃但无火焰的卫生香来检测氧气的生成情况,()在3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盐酸、蒸馏水、氢氧化钠各1ml,(3)在3支试管中各加入2ml质量分数3%的过氧化氢溶液,本实验最好也将过氧化氢溶液事先调至统一pH,以保证反应开始便达预设pH,另最好不要使用淀粉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