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线路选线设计徐振廷剖析分解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1082205 上传时间:2019-06-2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选线设计徐振廷剖析分解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选线设计徐振廷剖析分解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选线设计徐振廷剖析分解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选线设计徐振廷剖析分解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选线设计徐振廷剖析分解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选线设计徐振廷剖析分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轨道交通线路选线设计徐振廷剖析分解(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城市轨道交通线路选线设计徐振廷(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湖北 武汉 430063)摘要: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在我国方兴未艾,其线路选线设计尚处在不断摸索和完善的阶段。为保证线路设计质量,提高工作效率,本文从对城市总体规划的研究入手,对城市轨道交通线路选线设计的主要原则、要点和一般方法等进行了总结。关键词:轨道交通 选线 总体规划 原则轨道交通是一项具有多学科、综合性、接口复杂的工程项目,作为城市的百年工程,对城市外围组团发展和城市内部总体规划的推动具有极其重要作用。轨道交通的线路选线工作是地铁设计的“龙头”,具有牵涉面广、复杂性强、劳动强度大、责任重大等特点,应做到宏观控制,微观分析,分层

2、规划,可持续发展1。1 总体工作研究1.1 城市总体规划认识与研究城市总体规划是线网规划研究的基础,而线网规划又是线路选线的重要依据,因此深入研究城市总体规划显得尤为重要,它决定了一条线路起步的成败。对城市总体规划把握不准,仅仅依据线网规划,容易出现线路起终点调整,导致线路设计反复,甚至对工程立项造成影响。对城市总体规划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五点:1)确定城市性质和发展方向,估算城市人口发展规模;2)确定城市用地特别是轨道交通沿线功能分区;3)确定城市交通运输系统以及车站、港口、机场等主要交通运输枢纽的位置;4)总结城市大型公共建筑的规划与布点,认清其对轨道交通线路的影响;5)了解城市的旧城区改

3、造规划。由于大多数城市的总体规划年限都不足30年,因此除需对近期城市总体规划研究外,尚需对城市发展战略、城市综合交通战略进行研究。1.2 线网规划的研究2线网规划是城市建设规划、城市交通规划、轨道交通规划三者之间的边缘科学,线网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七个方面:1)轨道交通建设的必要性;2)线网规模研究;3)线网结构研究;4)线路规划,主要包括线路走向、车站分布、线路敷设方式等;5)联络线规划;6)车辆段与其他基地规划7)线网建设时序。此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间的交往日益频繁,市域轨道交通逐渐步入正轨,因此线网规划还要兼顾与市域轨道交通线路的衔接,结合城市规划,宏观上预留可实施条件。1.3

4、 网络资源共享轨道交通网络资源主要包括人力资源、车辆资源、车辆段与综合基地、控制中心、供电系统、通信系统、信号系统、AFC系统、综合监控系统、车站ups电源系统整合分析等,尤其对占地大、使用频率低的场、架修设施,应全网统一筹划,尽量采取同一标准、制式。2 线路选线设计2.1 主要设计原则1)线路走向应符合城市总体规划、线网规划的要求,合理选择线路路径,并协调好与其它线路的衔接、换乘关系,使轨道交通充分发挥其交通骨干线路的作用。2)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根据工程沿线的城市规划、地形、地貌、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地面与地下建(构)筑物和地面交通状况等情况,在复杂地段进行多方案优化选取,合理选定

5、线路走向及车站站址分布。3)线路总体方案应结合其它后续的轨道交通工程,整体构思统筹考虑、远近结合,并为后续工程的实施创造条件。4)车站位置应与轨道交通网、城市道路网及公共交通网相结合,保持合理站间距,确保较快旅行速度,提高服务质量。5)线路平面应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力求顺直,尽量采用较大的曲线半径。6)根据行车组织的要求,结合线路现场具体条件,合理设置辅助线,满足列车正常运行、折返能力和线网中各线联络功能的需求。2.2 设计要点1)重视基础资料的收集和分析,主要包括沿线地块规划、道路红线、管线(尤其是等级高、埋深深、影响大的电力隧道)、文物及相关保护要求、其他控制性建(构)筑物等;2)深入现场、

6、多做方案,积极与规划协调,并尽量取得其书面意见,稳定线路平、纵断面;3)根据配线设置原则,结合车站具体实施条件,优化全线配线布置方案;4)征求规划部门意见,全网场、段统一选址,落实用地情况,稳定线路起终点;5)加强与业主、规划、市政等政府职能部门的联系和协调,主动争取其指导、帮助和支持;6)加强轨道交通内部相关专业间的配合和协调。2.3 线路选线工作的具体实施轨道交通与城市规划、交通、水利、文物等各部门关系负责,这决定了线路选线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在反复的比较、优化中选出一条“适应规划、促进发展、社会效率和运营效益相结合”的好线位。具体实施步骤如下:1)确定初步线站位方案在对城市总体规划、城市

7、交通规划、线网规划等基础性文件充分研究的基础上,明确线路功能定位,结合沿线主要客流集散点,确定初步线站位方案。2)现场踏勘线路选线的最终目标就是把方案“画在图上,落到地上”,因此需对轨道交通沿线的城市现状及规划特征进行深入了解。初步方案确定后,应组织经调、行车、建筑、结构、区间、暖通、车辆等相关专业沿线踏勘,确定工程的重、难点。3)方案优化结合踏勘情况,落实规划、道路红线、管线、文物及其他控制性建(构)筑物基础资料的收集。根据客流预测资料,初步确定列车编组、交路、有效站台长度、限界等边界条件,对初步线路方案进行优化调整。针对重要节点应做多方案比较,必要时应多次踏勘现场。4)征求规划部门意见线路

8、方案初步稳定后,由业主组织,向规划部门汇报全线线站位和场段、控制中心、主变电站等选址方案,并向市环保、交通管理、文物、园林、重要建筑物业主等征求意见,进行协调。根据相关部门意见,进一步完善线路、车站和场段方案。5)坐标定线待可研评审确定列车编组、交路等边界条件后,基本确定线路走向及车站分布方案。及时开展沿线各控制性建(构)筑物坐标、基础类型、埋深等测量工作,核实既有资料,结合道路红线,坐标定线,进一步稳定线路方案,确保工程的可实施性。以上对正常的选线流程作了简单的归纳和总结,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还应根据不同城市、不同地铁线的不同特点进行相应的线路设计,最终达到系统功能、工程造价、运营能力等综合性

9、能最优的目的。2.4 技术接口轨道交通工程涉及专业多、接口复杂,其顺利实施依赖于各专业、系统间的密切配合。为了使轨道交通工程各子系统能紧密结合、有效联系,有效地发挥各个部分的功能,在总体设计以后的阶段开始前均应制定相关文件,用于指导设计的顺利开展。线路设计的技术接口主要内容有:系统正线和辅助线、线路系统功能、主要技术标准和参数等。线路设计的系统主要接口有:1)与外部条件的接口:地铁沿线地形、地貌、地质、水文条件;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与城市主干道关系;城市主要客流集散或交通枢纽点;地上、地下构筑物和管线及人防工程等。2)与土建工程的接口:线路形式与轨道和上部建筑相协调;线路的布置、坡度等条

10、件与区间隧道,高架桥梁一致;线路布置、线间距等条件与车站建筑关系;线路布置、线路设计要素和线间距满足限界要求等。3)与车辆、车辆段与综合基地的接口:线路平面曲线半径、竖曲线半径和线路的限制坡度,应符合车辆的技术条件;车辆段出入段线的接轨和技术要求;折返线、存车线和联络线线路平面布置、平面曲线半径,竖曲线半径和坡度等。由于轨道交通工程涉及专业多,关系复杂,情况多变,以上接口只能由浅入深、由粗到细并应在各个设计阶段中根据实际逐步实施完善。3 结论综上,城市轨道交通线路选线设计首先应该对城市总体规划、线网规划等进行深入研究,明确功能定位;其次积极与相关规划部门对接,落实场、段、控制中心等用地,在对基础资料核实的基础上,与相关专业密切配合,并对重要节点反复推敲,逐步稳定线站位方案;此外,还应根据城市自身特点(如历史文化底蕴等)进行相应设计,最终确定科学合理、技术可行、经济、环保的线路方案。参考文献1)沈景炎.城市轨道交通线网总体规划的研究与评价J.地铁与轻轨.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年第05期.1-7;2)顾保南,叶霞飞.城市轨道交通工程M.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6.20-24。作者简介:徐振廷(1981-),男,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城建院,邮编430063,手机13971659655,电子信箱。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