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医行刘凤梅让农民享受和城里人一样的医疗服务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1078216 上传时间:2019-06-2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1.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善医行刘凤梅让农民享受和城里人一样的医疗服务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善医行刘凤梅让农民享受和城里人一样的医疗服务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善医行刘凤梅让农民享受和城里人一样的医疗服务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善医行刘凤梅让农民享受和城里人一样的医疗服务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善医行刘凤梅让农民享受和城里人一样的医疗服务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善医行刘凤梅让农民享受和城里人一样的医疗服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善医行刘凤梅让农民享受和城里人一样的医疗服务(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善医行”刘凤梅让农民享受和城里人一样的医疗服务 在中国,城镇居民享有80%的医疗资源,农民仅能依靠村卫生室的乡村医生获得诊疗服务,而这些村医却担负着全国将近40%的诊疗任务。每个村医背后是一个甚至几个卫生室,他们诊疗设备简陋,孤独行医,几乎没有进修、学习的机会。刘凤梅,一个致力于帮扶村医、培训村医的执着女人,一直希望农民也能享受到和城里人一样的医疗服务,为此她创办了“善医行”公益项目,7年来培训村医2万名,惠及千万乡亲 早年经历让她心忧乡村医疗, 创办“善医行”帮扶村医 1966年,5岁的刘凤梅随父母到河北农村生活。当时正值国家困难时期,填饱肚子是全家唯一的愿望,一些小病小灾根本顾不上理会。

2、刘凤梅6岁时,患了感冒,家人以为她过些时日就好了,谁知她的病情竟越来越严重,最终发展成了肺结核,不得不住进了医院。 出院后按照医嘱,刘凤梅还要打针吃药。村里的赤脚医生是位容貌俏丽的大嫂,每天都来为刘凤梅免费打针,一打就是两年。美丽的村医大嫂成了刘凤梅美好的回忆。 1980年,返回北京的刘凤梅在西城区医药总公司工作。这个工作让她结识了很多临床医生,也了解了一些疾病的诊疗流程。在北京工作多年,许多在河北老家的乡亲来北京看病找刘凤梅帮忙,她总是尽心接待,并动用自己的资源尽量让乡亲们满意而归。 2004年,刘凤梅在河北老家的大伯来北京看病,被确诊为膀胱癌。刘凤梅询问大伯后才知道,他已经尿频4年,直到尿

3、血才到医院看病。因为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期,大伯虽然做了手术,但两年后还是离开了人世。大伯的离世,让刘凤梅意识到,在农村普及预防保健知识的重要性。随后,她辞去北京的工作,决定回老家开展预防保健知识的普及工作。 2009年,在河北任丘,刘凤梅创办了以推广预防保健知识为主的医院,请来北京的专家当院长,为村民们开展免费体检、免费健康讲座。可她的这次尝试并没有收到理想的效果。刘凤梅发现,即便自己的弟弟、弟妹身体不舒服了,还是会去村卫生室看病,在那里输液,而不是到她开的医院就诊。村民们有些习惯根深蒂固,比如一感冒就去输液,跟他们说只要多喝水、适当服用口服药物就可以,但他们还是去输液。刘凤梅还特意叮嘱他们,病

4、了就去她开的医院,但乡亲们仍偷偷去卫生室,原因也是习惯了。这让刘凤梅意识到,村民对卫生室的依赖远超她的想象。 2010年,青海玉树发生地震。刘凤梅跟随救灾队伍深入灾区,目睹了灾区人民简陋的居住环境、落后的医疗设施,十分忧心。随后,她考察了河北一些农村村医的行医环境,发现大多数村医仍是一部听诊器打天下。而且这些村医每天接诊的村民所患病症不同,但因缺乏医疗设备,诊断方式单一,治疗时输液情况泛滥。最令人忧心的是,村医们孤独行医,根本没有进修学习的机会。 这些情况让刘凤梅产生了为村医们做些事情,改善医疗设施,提高村医医疗水平的想法。 2011年,经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梅颖等人共同发起,刘凤梅创立了

5、“善医行”村医帮扶、培训公益项目。接下来,她多方奔走,寻求社会各界对“善医行”公益项目的支持和帮助,并得到了许多慈善人士和爱心企业的支持。 在“善医行”帮扶行动期间,刘凤梅看到大多数乡村卫生室只配备了体温计、血压计、听诊器等简单仪器。这些设备已远不能适应农村医疗需求。“善医行”不仅对村医进行培训帮扶,还要为村卫生室提供设备援助。文庆华是湖北恩施一名村医,要为周边方圆几十公里山区2000多名村民提供医疗服务。村里留守老人很多,不少人都患有咳嗽、哮喘等慢性呼吸道疾病,村卫生室的氧气袋经常供应不足,她特别希望有台制氧机用于减轻病人的痛苦。当时正值春茶吐绿时节,文庆华决定利用业余时间采茶,借去北京参加

6、培训的机会,义卖春茶筹款购置制氧机。刘凤梅得知后,通过微博等媒体帮文庆华做了春茶义卖宣传,并募款帮她购买制氧机。 根据村医需求和专家建议,制氧机最少要能保证两人同时吸氧,必须具备氧浓度监测与报警功能,还要考虑到农村维修服务不方便等因素。最终,刘凤梅决定购买价格1万元左右的机型。这种机型在功能和质量上有保障。但她的决定遭到了一些人的质疑。他们认为,既然有价格更低的,为什么要买价格高的制氧机?何况在偏远山区有台制氧机用已经不错了。对此,刘凤梅感到伤心、委屈:那些为疾病所困的山区老人为何就不能用好一点的仪器呢?让她欣慰的是,通过媒体报道,短短十多天,热心民众就为文庆华捐助了20多台制氧机。设备运回家

7、后,文庆华除了留下几台自己用,把余下的全分给了其他地区的村医们。 为村医搭建公益培训平台, 教授传经村医“如饥似渴” 刘凤梅认为,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提高村医医疗技术和现代医学理念是行之有效的手段。“善医行”结合北京丰富的医疗资源和医生志愿者体系,把项目锁定在村医技能培训上,对村医进行培训帮扶,在诊疗规范上进行合理用药指导并规范诊疗流程,在临床技能上进行远程培训、实地培训、集中培训。 2012年元旦前,刘凤梅在北京举办了首期乡村医生培训班,100多名学员来自全国各地,老师则全都是来自首都各大医院的资深大夫。学员韦奇志来自广西百色山区,参加培训班之前就把自己行?t过程中遇到的

8、疑难问题记在了本子上,上课时听得非常认真,课间休息时操着不太熟练的普通话,认真向专家请教。韦奇志说,以前接诊感冒发烧的儿童,他一般采用输液治疗,下药较猛,孩子的病好得快。可时间一长,病人便会产生耐药性,而且抗生素之类的药物对孩子伤害较大。通过一周的培训,韦奇志对合理用药、安全用药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对日常行医中简便易行的中医技术掌握得更熟练了,对于平时不能确定的病症也有了更明确的认识。 刘凤梅了解到这些村医几乎都是第一次来北京,天安门、故宫都没有去过。培训结束后,她就组织大家利用一天的时间游览了京城。活动中,刘凤梅和村医们增进了友情,鼓励他们在今后的工作中有了问题多向她反映,她会请名医解答,或者

9、在下一期村医培训中给予重点讲解。 在北京成功举办四期村医培训班后,刘凤梅觉得村医来北京的费用较高,便决定以后在国内各地主要城市举办培训班。从第五期村医培训班开始,刘凤梅把举办地设在江西南昌。那里革命老区多,村医们行医条件艰苦,医疗水平亟待提高。 江西各地村医听说要在南昌举办村医培训班,纷纷报名参加,甚至福建、湖北等地的一些村医也慕名前来。让刘凤梅感动的是,培训班进行到第二天,从江西吉安赶来的村医李庆,一瘸一拐地赶过来报到,同行的还有另外一个事前并未报名的村医。李庆对刘凤梅说,为了参加这次培训,他一路乘坐了各种交通工具,坐摩托车赶路时,因下雨路滑,摩托车侧翻,压伤了他的腿。他到附近村卫生室包扎,

10、同行帮他处理了伤口。得知他要到南昌参加村医培训班时,村卫生室的同行也动了心,把手头的事情安排妥当后,陪着李庆一路来到南昌。 培训结束后,李庆对刘凤梅说:“梅姐,您创办的村医培训班对我们这些大山里的村医来说太及时了!这次的培训内容也非常适合我们,像中西医理论、临床诊疗和实用技术等,都非常实用。” 2017年5月19日,刘凤梅在四川南充举办了第23期培训班,培训了300余名乡村医生。6天后,在上海市郊的一个宾馆里,第24期村医培训班又开班了。参加培训的村医210人,只需负责自己的路费,其他费用全免。 村医们一进入会场,马上就被墙上的挂图吸引了目光,有平衡针灸穴位挂图太极八卦子午流注图等十几幅图。不

11、少人掏出手机拍照。随后210人分成10组,每组围桌而坐,每人都发了免费教材。其中一本朱现民老师编写的教材有300多页,全是相关穴位及对应病症的图解。朱现民是河南中医学院的教授,他讲的是“单穴治急痛”,一讲就是四五个小时。会场内学员们都听得全神贯注。 几天的培训,每一天的时间都排得满满的,从早上8点到晚上9点,学员们除了吃饭就是上课。即使课间休息,村医们也在交流感想、切磋技艺。一位村医感激地对刘凤梅说:“梅姐,虽然我们来自五湖四海,但我们的心向着同一个方向,那就是渴望学习、提高医术。感谢您为我们乡村医生搭建了一个这么好的学习平台!” 受益村医家乡显身手, 成为村医信赖的“梅姐”很幸福 刘凤梅创办

12、的“善医行”公益项目启动7年来,开展了前期远程网络培训、中期集中培训、火种计划“一帮一带教”等多种培训数百期。截至2018年3月,共培训村医2万名,辐射惠及周边村医近20万名,也让全国各地近1万个乡村的上千万村民受益。 邢朋强来自河北邢台,2006年卫校毕业后回村当了村医,前两年考取了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证,负责为全村517名村民提供医疗服务。“善医行”公益项目发起之前,邢朋强参加过药商组织的培训。那种培训要买够一定金额的药品才能参加,而且都是“一锤子买卖”,没有后续的跟进培训。自从2015年8月参加了“善医行”的培训后,邢朋强开始从西医转向中医,学会了针灸、推拿、中药贴敷等治疗方法。 让邢朋强自

13、豪的是,他运用蔡德亨教授的头排针,治疗了当地很多脑血管后遗症患者。更让他得意的是,一位拄了1年多拐杖的老人,经过他1个多月的针灸治疗,居然能丢下拐杖走一段路了。此后,老百姓对邢朋强有了更多的信任和依赖,他到外地培训期间,不断接到乡亲们打来的电话,问他何时能回去。 邢朋强给刘凤梅发来微信表达他的感激:“被乡亲们信任和需要体现了我的价值,而善医行公益项目开阔了我的视野,提高了我的医术,让我能更好地为乡亲们服务。我很感谢善医行,感谢梅姐对这个公益项目呕心沥血的付出。” 跟邢朋强一样,来自云南的张丽萍也从培训中获得了同样的成就感。祖孙三代从医的她,卫校毕业后就跟父亲在村里行医。2014年,在云南楚雄第

14、一次接受“善医行”培训,她就用学到的针灸疗法医治了一位患脑梗的病人。当时病人在床上躺了两年,第一次找张丽萍看病时,还是由家人用车子推着去的。到了第四次来看病时,病人就能自己拄着拐杖走路了。 张丽萍从“善医行”培训中尝到了甜头。随后,她又接连参加了两次为期10天的“深度跟师”培训。2017年5月下旬,得知刘凤梅要在上海举办第24期培训班,其中一位主讲人是河南中医学院的朱现民教授,被中医魅力深深吸引的张丽萍决定再次参加。尽管路途遥远,车马费不菲,但在家人的支持下,她仍然准时赶来。让张丽萍感动的是,临出发前的晚上,乡亲们赶来为她送行,嘱咐她跟着“大师”们好好学。乡亲们还要给张丽萍凑路费,被她婉拒了。

15、张丽萍说,她从医18年,近两年跟着“善医行”学了不少知识,治疗了很多病人,还收到不少病人送来的锦旗,这让她第一次有了成就感,并为自己的职业感到自豪。 女村医王林来自湘西山区,平时经常打电话、发微信与刘凤梅沟通。王林本来与丈夫一起当村医,后来丈夫当了村干部,四处奔波为村里修路,只剩下她一个人支撑着村卫生室。每天病人多时五六十人,少时二三十人,虽然很累,但她总是有求必应。王林曾向刘凤梅谈自己参加“善医行”村医培训的收获,她说:“参加培训前,我给村民治病基本上就是三素一汤(抗生素、激素、维生素和输液),但现在的主要治疗方法就是针灸、艾灸和中药贴敷。在潜移默化中,村民们的观念也都转变过来了。” 刘凤梅

16、说,王林的经历很有代表性。不少村医向她表示,通过培训他们不再滥用药物,而且诊疗思路更全面、流程更规范。更重要的是,通过培训,他们学到了如何用中医适宜技术帮助病人。让刘凤梅感动的是,通过“善医行”培训受益的村医们,在国内地震等灾难发生时,多次自发组织起医疗救援队伍,用学到的医术到灾区救治灾民,协助当地的乡村医生共同帮助村民,受到地方政府和社会的赞许。 ?2014年起,“善医行”公益项目每年都要组织“中国好村医”年度评选活动,并在北京举行隆重的颁奖典礼。服务于贵州大山深处的“2012年度最美乡村医生”“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钟晶、“最美乡村医生”独臂村医马云飞等,都曾以优秀学员身份入选。在“中国好村医”颁奖典礼上,最后一个保留节目,是刘凤梅和获奖村医及村医代表合唱一首歌,一首由感恩的心改编成的村医之歌:我来自乡村/脚粘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