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政治经济学白永秀第三章节

上传人:E**** 文档编号:91076081 上传时间:2019-06-21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1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政治经济学白永秀第三章节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现代政治经济学白永秀第三章节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现代政治经济学白永秀第三章节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现代政治经济学白永秀第三章节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现代政治经济学白永秀第三章节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现代政治经济学白永秀第三章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政治经济学白永秀第三章节(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 社会主义生产方式与经济制度,1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确立 2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特点 3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4 社会主义的经济体制改革,第一节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确立 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确立的一般特点,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代替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既是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作用的必然结果,也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产生和建立,通过无产阶级革命斗争掌握政权,依靠无产阶级政权的力量消灭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来实现。无产阶级专政的建立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的政治前提。,二、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确立,1、中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社会主义经济制

2、度的过渡 我国解放前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制度的社会,我国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要分两步走,因而我国的过渡时期不是直接从资本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而是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时期。,2、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的途径,(1)没收大资本,建立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 (2)改造中小资本、壮大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 (3)改造个体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图3-1:1948年11月,陈云负责到东北接收刚刚解放的工业城市沈阳,这为后来的“三大改造”提供了宝贵的经验。,第二节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特点,一、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1、社会主义公有制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基础 社会主义

3、公有制经济分为以下两种形式: (1)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全民所有制经济是由社会全体成员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形式。 (2)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经济。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经济是由部分劳动群众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一种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2、所有制与所有制的实现形式, 所有制的实现形式主要是指在一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前提下的资产或资本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 所有制与所有制的实现形式是两个既相联系又相区别随着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改革的推进,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发展,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特点,1、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和基本特征。 2、

4、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历史必然性在于社会化大生产。 3、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目标是共同富裕。,第三节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一、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 1、以公有制为主体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创新的前提。 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以多种所有经济共同发展为条件 和补充的。 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是多种多样而且不断发展的。 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结合过程,就是社会主义基本经 济制度的创新过程。,2、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是社会主 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内容。 3、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方面。,二、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5、基本经济制度面临的挑战,1、工业化与信息化的挑战。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挑战。 3、经济全球化的挑战。,第四节 社会主义的经济体制改革,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的关系 1、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是指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内涵,构成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内容。 2、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分为两类:经济形式的设置;经济管理体制。 3、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的关系:经济制度同经济体制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经济体制以各种具体形式外化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二、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性质和任务,1、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完善和发展的任务是:通过经济体制改革来解决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与生产力的矛盾,

6、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2、经济体制改革不改变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性质,经济体制改革可以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经济制度适应和促进生产力发展的优越性,这是由经济体制与经济制度的联系决定的。,三、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历史进程,1、国外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体制改革 前苏联的经济体制改革:强调商品货币关系在社会主义 条件下的新变化,把市场经济纳入计划的轨道。 南斯拉夫的经济体制改革:以市场调节为主。 匈牙利的经济体制改革:实行利用市场机制的计划经济 体制。,2、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1)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改革农村人民公社的体制,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

7、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图3-2 1978年12月18日,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出台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图为邓小平在全会上讲话。,(2)1984年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提出 经济体制改革要以增强企业活力为中心环节。 建立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计划经济和市场调节相结合 的新型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机制。 实行政企分开,扩大企业的权力。 在保持公有制占主体的前提下,发展多种所有制形式。 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的分配制度。 坚持对外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对外经济关系。,(3)1993年十四大明确地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任务。解决微观基础问题的

8、“体制内攻坚” 和总体目标明确的宏观配套改革两大方面的改革并进。 (4)1997年,中共十五大“十五大”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确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5)2002年 “十六大”确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对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了全面的部署,中国市场经济体制进入完善阶段。 (6)2007年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按照科学发展观、建立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国民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来促进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复习思考题 1.简述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代替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客观必然性。 2.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的途径有哪些? 3.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面临着哪些挑战? 4.简述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性质和任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