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陋习倡议书DOC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1075924 上传时间:2019-06-21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5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告别陋习倡议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告别陋习倡议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告别陋习倡议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告别陋习倡议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告别陋习倡议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告别陋习倡议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告别陋习倡议书DOC(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全教案一:开学第一课 时间2015、9、4 教学目标:1、 了解校园安全隐患。2、掌握安全知识,培养学生“珍爱生命,安全第一”的意识。3、进行预防灾害,预防突发事情的教育。教学过程:1、 校园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请学生列举一些现象)1、 学生集会、集体活动、课间活动的安全隐患。2、 学生饮食、就餐的安全隐患。3、 学生交通安全隐患。4、校园隐性伤害的隐患。二、学生集会、集体活动、课间活动中应该注意的安全事项。 1、上下楼梯要注意什么?不要因为赶时间而奔跑。在人多的地方一定要扶好栏杆。上下楼时不要将手放在兜里。不要在楼梯上弯腰拾东西、系鞋带。上下楼梯靠右行。2、集体活动中要一切行动听指挥,遵守

2、时间,遵守纪律,遵守秩序,语言文明。3、课间活动应当注意什么?室外空气新鲜,课间活动应当尽量在室外,但不要远离教室,以免耽误下面的课程。活动的强度要适当,不要做剧烈的活动,以保证继续上课时不疲劳、精力集中、精神饱满。活动的方式要简便易行,如做做操等。活动要注意安全,切忌猛追猛打,要避免发生扭伤、碰伤等危险。三、学生饮食、就餐的安全注意事项。不吃过期、腐烂食品,有毒的药物(如杀虫剂、鼠药等)要放在安全的地方。禁止购买用竹签串起的食物:油反复使用,竹签容易伤人,食品卫生得不到保证,油炸食品有致癌物质。四、交通安全注意事项。1、行人靠右走,过马路要走斑马线,注意观察来往车辆,红灯停,绿灯行,遵守交通

3、规则。2、乘坐公交车注意事项:车停稳后,方能上下车,上下车时注意秩序,不要拥挤。乘车时,要站稳扶牢,不要把身体任何部位伸出窗外,人多时,应该注意看管好自身物品,谨防扒手。注意公共场所礼仪,不要大声喧哗,保持环境卫生,主动为老弱病残让座等。五、其他校园安全的注意事项:1、如何正确对待老师的批评,甚至误解?敢于自我反省,认真反思。如果真是老师误解,应该和老师好好交流。切忌偏激,甚至做出什么过激的行动。2、你与同学发生矛盾怎么办?自己的所作所为也要有安全意识。青少年时期容易冲动,容易感情用事,因此,在同学间遇到矛盾时,一定要冷静,要理智,切忌用拳头代替说理,给自己和同学带来不良的后果。3、如何加强教

4、室安全?要注意教室的安全。上课离开本班教室一定要关好门窗,要将钱和贵重物品带在身上,不能给小偷有可之机;不要把球带到教学楼,在教室楼的走廓上踢,这种行为既违反了校规,又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试想一想,若把玻璃窗踢碎,玻璃片飞入哪一位同学的眼中,那后果是不堪设想的。4、为什么不能提前到校?校门没开,一些学生在校外发生矛盾,无人调解会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在校门外拥挤,会造成意外伤害。5、当自己感到身体不适时,怎么办?及时告知班主任或任课教师,与家长取得联系。6、你不认识的人自称是你家人的朋友,要将你接走,你怎么办?先让班主任与家人取得联系再视情况而定。7、安全小常识临危逃生的基本原则:保持镇静,趋利

5、避害;学会自救,保护自己;想方设法,不断求救;记住电话,随时求救:“119”-火警 “110”-报警“120”-急救 “122”-交通事故报警打电话时要说清地点、相关情况、显著特征。六、小结:生命是美好的,生活是多姿多彩的,而要拥有这一切的前提是安全。所以我们一定要时刻加强安全意识,努力增强自我防范能力,做到警钟长鸣! 政教处 2015、9、4加强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汇报 目前学生的行为规范养成教育遵循“低起点、小坡度、分阶段、分层次”的原则,形成“教育管理反馈再教育再管理”的工作模式,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1、充分利用班会、多媒体课件、晨会,加强学生文明礼貌、安全卫生等常规教育宣传,引导

6、学生做到“三别”、“四带”、“五无”。“三别”即向粗鲁告别,向陋习告别,向坏事告别;“四带”即把文明带进校园,把微笑带给同学,把孝敬带给长辈,把谦让带向社会;“五无”即地面无痰迹,室内无纸屑,桌凳无刻画,墙壁无脚印,出言无脏话。2、把行为规范教育贯穿在品德课教学始终,渗透在各学科教学之中,做到全员参与学生养成教育管理。坚持每月第一周召开一次全体教师会议,明确本月教育主题,安排当月工作,提醒教师应注意的问题,突出重点,明确目的。(二)组织各种班队活动,落实“行”的要求。积极开展有益的班队活动,健全广阔的少先队活动阵地,教育学生从现在做起,把今天和明天挂起钩来,从我做起,把理论和实践挂起钩来;从小

7、事做起,把平凡和伟大挂起钩来。1、通过知、比、纠、行教育系列开展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知”:每月的第一周召开一次主题班会,教会学生什么是良好的行为习惯,什么是不良的行为习惯,哪些应该改正,哪些应该表扬,从思想上明确认识。“比”:对照养成教育内容,找出自身存在的不良习惯,强化训练。“纠”:发挥同学之间相互监督,相互帮助的作用,纠正不良行为。“行”:坚持长期恪守正确的行为习惯,始终如一。2、坚持每周一次班会制度,总结本周本班养成教育工作情况,安排下周工作。每月最后一周召开一次主题班会、讨论会,进行一次阶段性班内总结。1、值周值日制度:值周值日人员由领导、教师、学生干部组成,负责检查每天学生在校的行为

8、表现,发现问题,及时教育、矫正,并将情况及时记录在值周日志、值日登记表和自律督查监督岗督查情况登记表上。值周值日人员要认真做好每天的检查、评比,一周的小结总评等工作。“值周值日制度”的实施,从细小处抓起,把行为规范教育真正落到实处。2、以安全卫生监督员为主要管理人员,每天对各班的卫生、文明礼仪、纪律、两操、出勤、包括学生宿舍、餐厅等情况进行督查和评比,充分发挥“自律督查监督岗”的作用,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3、形成制度,做好表彰,将养成教育推向更高层次,各班要做好养成教育的自评活动,及时对表现突出的学生进行鼓励,对一再不遵守规范、守则、养成教育实施细则的学生进行批评教育,使学生能

9、分清优劣,在赶、帮、超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学校在每学年末都开展表彰活动,鼓励先进,创建人人争上进的良好氛围。4、月末开展“养成教育经验交流会”,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共同促进养成教育的发展不断完善工作方法,使本学年养成教育工作取得更大的进展。四、开展系列教育活动,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如何把握养成教育的特点,较好地处理养成教育过程持续性和内容灵活性的关系,实现养成教育的不断创新和深化。我们的体会是坚持不懈地开展系列的、有所侧重的、丰富多彩的月主题教育活动。近年来,我校坚持围绕五项少先队主题活动展开。一是开展劳动教育,让学生逐渐养成热爱劳动习惯。如组织各班开展“我能行”布置教室比赛,让学生

10、懂得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消除依赖思想;组织军训,学会吃苦,懂得什么是付出,什么是收获,举办汇报表演。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劳动成果,体验收获的喜悦。二是举行献爱心、助人为乐活动,培养学生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不比吃穿比学习,不比花钱比节俭,助人为乐、献爱心的教育活动定期举行。学校在“情系灾区”献爱心活动中,学生们纷纷献出了他们平时积蓄,踊跃进行捐款。三是深入开展“讲文明语,写规范字”活动,养成学生良好的言语和书写习惯。通过“早上讲,下午练”(早读班级开展即兴演讲,下午写字课坚持练字),现今我校师生讲普通话蔚然成风,学生的书写基本规范整齐。四是开展“营造书香校园”活动,培养学生爱读书,会读书

11、的良好习惯。我们通过家庭设立图书箱,班级设立图书角,学校建立图书室,形成图书资源网络。通过建全学校图书室开放制度,举办图书摘录展评、心得体会评选、优美片断朗诵比好等活动,促进此项活动的开展,目前,已初见成效。五是在学生中开展诚信教育活动,培养学生言行一致的良好行为。让学生从小养成说话算话,言出必行的行为,我们通过班班会,晨会等形式,以讲故事和具体事例教育学生,以“明理诚信”要求学生,让学生明白诚信做人的道理,不诚信做人的危害,有力地促进了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五、加强家校联系,让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得以延续。我校十分重视调动校外各方面的教育力量,加强对学生的养成教育,以提高校内教育的“巩固率”

12、。首先是沟通家校协作教育渠道。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养成教育要求学生校内校外一个样,必须与家庭教育密切配合。我们坚持经常性的家访制度,每学期家访面均达100%以上(含电话访),同时注重对后进生、富裕家庭子女、贫困家庭子女、单亲家庭子女和其他特殊家庭子女的家访工作,及时与家长交流、探讨教育对策,以教师的“真情”和“爱心”赢得了广大家长的好评和积极配合。学校通过分发告家长书、分发对学生在家行为习惯的调查问卷,举行家长会就学生良好行为规范养成进行研讨,帮助家长端正教育思想,讲究教育方法,纠正一些家长对子女过于娇纵、或教之过严、或简单粗暴、或放任自流等不正确的教育方法,较好地使家校教育同步,巩固和提

13、高了教育效果,从而提升家长的家庭教育理念和家庭教育行为,为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提供了一个最优化的家庭教育环境。此外,我们还和共建单位为学生上交通安全教育课、法制教育课、卫生保健教育课、环境保护教育课和讲革命故事等,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全面教育,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良好的行为习惯能为人的终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是一项系统而又细致的塑造灵魂、培养人的社会工程,贯穿于教育、训练、养成的全过程。这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贵在坚持,我们将持之以恒地将这项工作抓好,以促进我校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积极培养学生的四种意识和四种习惯(道德意识、文明意识、纪律意识、荣辱意识;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卫

14、生习惯、行为习惯)努力引导学生“勤奋学习、快乐学习、全面发展”。 抓培养。重点抓学生文明行为、卫生习惯养成教育及组织纪律观念教育。 “告别陋习,拥抱新风”文明养成教育 系列活动实施方案 文明系于细节,细节体现素养,素养决定成败。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增强学生的是非观念、文明意识,大力倡导和谐、文明校园新风,根据学校有关会议精神,结合实际,特制定“告别陋习,拥抱新风”文明养成教育系列活动实施方案。一、活动主题:告别陋习,拥抱新风。 二、活动时间:9月20日至9月30日。三、目标任务 通过开展“告别陋习,拥抱新风” 文明养成教育专项活动,围绕“习惯养成”主题,扎实细致、持之以恒

15、地开展系列教育活动,提高学生对陋习和文明行为的辨别能力,督促和帮助学生逐步矫正不文明行为;落实卫生习惯的培养,自觉维护校园卫生环境,引导学生逐步从他律转向自律;普及文明礼仪知识,从整体上提升学生文明素养,促进学生行为习惯、个性品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营造和谐校园环境。四、本次活动办公室设在政教处。5、 实施步骤(一)宣传教育阶段1召开全校动员会。宣读“告别陋习,拥抱新风”文明养成教育系列活动实施方案。2召开团员动员会。教育和要求全体团员学生模范遵守团员守则,争当先进。3校学生会向全校学生发出“告别陋习,拥抱新风”倡议。4普及文明礼仪知识和学校有关管理规章内容。重新学习中学生守则、团员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百分制考核、中学生文明礼仪规范及校纪校规等材料,各班召开主题班会进行教育和宣传,提高学生知晓率。5各班组织学生在知晓文明礼仪知识之后,自查陋习,人人参与批评与自我批评,班级讨论并整理记录汇编成班级自查报告。6开展“寻找身边的陋习”调查问卷。通过问卷调查,向全校学生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