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监督检查工作总结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1075498 上传时间:2019-06-2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监督检查工作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监督检查工作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监督检查工作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监督检查工作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监督检查工作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监督检查工作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监督检查工作总结(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监督检查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我市财政工作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省委七届六次全会和市委八届六次全会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主线,严格财政收支管理,不断强化调控功能,认真发挥职能作用,较好地保障了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各项决策部署的落实,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事业健康发展。一、贯彻落实“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总体思路和重大举措的情况坚持把“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总体思路、重大举措贯彻和体现到财政预算编制和资金分配上,着力支持构建中东西互动的产业发展格局,促进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城乡统

2、筹发展;着力推进省会建设“三年上水平”,为打造繁华舒适、现代一流省会城市和京津冀第三极提供财力保障。具体措施:一是切实加大民生支出保障力度。2011年市级预算安排优先保障民生支出,涉及民生方面的支出,达到了预算安排总额的65%,全力支持就业富民、教育提升、医疗健康、社保扩面提标、安居保障、食品药品放心、平安省会以及社会管理创新等“八大民生工程”建设。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比上年增长41.54%,重点保证城乡低保、新农保等提标扩面和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新农合和城镇医保的人均补助标准由120元提高到200 元,新农保试点由原来的3个试点县(鹿泉、藁城、正定)扩大到11个县(新增元氏、赵县、晋州、栾城、赞

3、皇、辛集、灵寿、行唐),财政补助资金达到8960万元。市级财政筹措资金10.3亿元,支持了保障房建设。投入6000万元建成了110个警务服务站,安排标准化菜市场建设资金3000万元,足额保障食品药品安全方面的投入,促进了和谐省会建设。二是大力促进产业发展,推动结构优化升级。2011年市级财政预算安排各类产业发展资金7.39亿元,其中6亿元作为现代产业发展基金。强化资金的导向作用,对资金使用方向相近的项目进行整合,重点用于支持工业技术改造、对标行动、淘汰落后产能贷款贴息,商贸服务业发展,中小企业发展、工业企业流动贷款贴息、动漫产业发展、物联网建设等。三是积极支持城乡统筹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在全面落

4、实涉农政策资金的基础上,市级财政整合使用农业发展资金、城乡社区建设资金、土地出让金等3亿元,重点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建设。安排资金6000万元启动了山区教育扶贫工程,投入9000万元支持全市4452个行政村标准化卫生室建设。二、管理通胀预期有关工作落实情况一是大力支持农业发展。认真落实扶持农业生产的各项政策措施,今年全市共发放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直补资金7.56亿元,比上年增加7900万元,下达农机购置补贴资金1.28亿元,补贴农机具9450台套。下达农作物良种补贴资金1.42亿元,其中小麦6863万元,面积686.3万亩;玉米7190万元,面积719万亩;棉花196万元,面积13万亩

5、。及时落实小麦后期管理补助资金12826万元,补助面积571万亩。认真落实农业保险政策,加强与市农业、畜牧和保险经办机构联系沟通,积极做好补贴资金的拨付、结算和监督等工作,扩大农业保险保费补贴的区域覆盖范围。认真落实农业产业化扶持政策。市级设立农业产业化扶持资金1000万元,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扶持配套资金380万元,上报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补助项目21个,申请补助资金6045万元,财政贴息项目18个,申请贴息资金835万元。二是积极做好临时价格补贴发放工作。全市共落实成品油价格改革补贴资金54651万元。其中城市公交33941万元,出租车16485万元,农村道路运输3128万元,渔业1097万元。

6、按照上级文件要求,对大中专院校学费按每月生均15元标准发放了临时价格补贴。从2010年10月至2011年2月,累计拨付资金580万元。自2011年起,每年安排11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冬春蔬菜储备。三、贯彻落实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情况一是加大财政支持力度。2011年市本级财政预算安排水利建设资金10579万元,比去年预算安排增长22.5%,高出全市财政收入预算增幅7.5个百分点。二是认真落实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提取10%用于农田水利建设的政策。截止7月底,我市已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提取3085万元水利建设资金。三是严格执行中央一号文件规定的城市维护建设税不少于15%用于水利建设的规定。今年我市城

7、市维护建设税安排54130万元,用于水利10150万元,占全部资金19.4%。今年18月份落实资金5150万元,年底前全部落实到位。四是严格执行水资源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今年安排1300万元用于农田水利建设。五是多方筹措资金,确保地方配套资金落实。18月份,我市共落实配套资金2700万元,确保了水利项目的顺利开展。六是加大市场融资力度。前三年滹沱河综合整治工程实现融资17.9亿。今年以来,我们进一步整合水利资金和资源,组建了水务集团,开展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支持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七是积极吸引社会资金投入水利建设。今年市级安排2000万元奖补资金,重点用于对社会资金投入水利建设进行奖补,调动社会

8、和农民投资水利建设的积极性。八是严格落实公益性小型水利工程管护经费的补助政策,加大对水利服务机构人员经费保障力度。2011年共安排水利工程管护费630万元、人员经费3240万元、公用经费779万元,从而确保了小型水利工程的正常管护和基层水利机构、人员公用经费的正常开支。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政策落实情况一是多渠道筹集,确保政府资金及时到位。今年以来,筹集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资金10.35亿元,其中:土地出让收入2亿元,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7243万元,地方债券4亿元,国家、省补助3.6亿元。已拨付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4.65亿元。安排以奖代补资金1943万元,补助各县(市)住房保障建设。设立了保

9、障性住房资金专户,资金全部通过专户核算。二是认真落实保障性住房优惠政策。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减免城市建设配套费等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基金。今年以来,减免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基金7600万元。五、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和科技计划项目的情况今年市级安排工业企业技术改造专项资金1亿元。制定了科技研发项目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对课题费中的人员费、设备费、材料费、管理费等开支范围做出明确规定。对每个项目严格按规定程序进行申报、评审、立项、效果评估、验收。项目资金做到了单独核算,专款专用。今年下达科技研发项目资金计划6806万元。六、中央和省部署的重点专项资金监督检查情况一是会同市纪检委对专项资金进行全面检查。成立了

10、市专项资金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专项资金综合治理工作方案,组织了对中央、省、市安排的住房公积金、企业交纳社保资金、退耕还林工程资金、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设资金、中央扩大内需新增投资建设项目资金、三年大变样政府投资项目资金、高速公路征地补偿资金、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资金、就业再就业资金及500万元以上各类专项资金的管理使用情况进行了全面检查。从检查情况看,在专项资金的审核、分配及资金的下达、拨付方面,没有发现大的违反规定问题。同时还在全市组织开展了强农惠农资金专项清理和检查,扶贫资金专项检查。二是加强对重点项目资金的监管。向滹沱河整治、石环路工程、环城水系等25个重点项目派驻了监察员,派驻项目投

11、资505亿元。自派驻工作开展至今已累计审核资金178亿元;审核合同2772份,审核协议1613份,审核招标文件1194份。实现了对重点项目资金全程实时监督,保证了资金的安全运行。三是对重点项目投资严格实行预决算评审。不断完善财政投资评审中心职能,规范评审程序,建立了“先评审后编制立项”、“先评审后政府采购”、“先评审后变更签证审批”、“先评审后拨款”、“先评审后效益评价”、“先评审后移交”、“先评审后拆迁补偿”的七项工作机制。今年以来,我们加强了投资评审的管理,进一步完善工作流程,提高评审效率,大力推进廉洁评审、高效评审、科学评审。目前市级财政评审的业务范围涵盖所有基本建设、公用设备以及服务采购,财政投资项目全部纳入评审范围。今年以来,审核资金189.39亿元,审减资金27.3亿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