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广建下册化学课件第16章氮族元素

上传人:E**** 文档编号:91075040 上传时间:2019-06-21 格式:PPT 页数:124 大小:1.7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王广建下册化学课件第16章氮族元素_第1页
第1页 / 共124页
王广建下册化学课件第16章氮族元素_第2页
第2页 / 共124页
王广建下册化学课件第16章氮族元素_第3页
第3页 / 共124页
王广建下册化学课件第16章氮族元素_第4页
第4页 / 共124页
王广建下册化学课件第16章氮族元素_第5页
第5页 / 共1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王广建下册化学课件第16章氮族元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王广建下册化学课件第16章氮族元素(1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6章 氮族元素,16-1 通性 N, P, As, Sb, Bi 1、完成了非金属到金属的完整过渡, As为准金属; 2、电子构型:ns2np3,半充满,电离 能比同周期左右的元素的要高; 3、正氧化态显著增加; 4、d轨道成键,高配位数,PCl6-, Sb(OH)6-, AsF63-,5、自上而下,低价态趋于稳定,惰性电子对效应。从元素电势图可做如下推断: +5价的化合物在酸性介质中多为氧化剂; 在酸性或碱性介质(除单质磷)都不易发生歧化反应; -3氧化数的(除NH3,NH4+外)都是很强的还原剂。,16-2 氮的氢化物(N2、NH3) 2-1、N2的结构和性质 一、结构,键能:N-N

2、P-P ,键长短,稳定,做保护气。 注意:Si-Si C-C,没有孤电子对,不存在键弱化效应。P628(倒数7行C错 ) 分子轨道式: KK(2s)2(2s*)2(2p)4 (2p)2 (2p*)0,二、性质 1. 与活泼金属反应 : 3Mg/Ca + N2 Mg3N2 2. 键打开的衍生物:-N=N- , H2N-NH2 联氨(肼)等。 -N=N- 偶氮化合物,三、制备: 实验室制法 NH4Cl + NaNO2 NH4NO2 + NaCl N2 + 2H2O (NH4)2Cr2O7 + r2O3 + H2O 2NH3 + 3CuO u + 2 + ,2.2、NH3的结构和性质,一、结构,二、

3、化学性质 (1)碱性 NH3 + H2ONH4+ + OH- Kb=1.810-5 (2)还原性 2NH3+3CuOu +2 +3H2O 8NH3 + 3Br2N2 + 6NH4Br NH3 + O2(纯) N2 + H2O,4NH3 + 5O2(空气) 4NO + 6H2O (Pt作做催化) (3)取代反应(氨解反应) 2NH3(液)+2Na2NaNH2(蓝色)+H2 Ca + NH3 CaNH(亚氨基钙)+ H2 Mg + NH3 2Mg3N2 + H2 HgCl2 + 2NH3 Hg(NH2)Cl (白色)+ NH4Cl,COCl2(光气) + 2NH3 CO(NH2)(尿素)+2NH4

4、Cl (4)配位作用 Ag+ + 2NH3 Ag(NH3)2+ Zn( NH3 )42+ , AgCl,Cu(OH)2在氨水中的溶解,AgX + 2NH3 Ag(NH3)2+ + X-,K=X- Ag(NH3)2+ Ag+ / NH32 Ag+,=KSPAgXK稳定Ag(NH3)2+ AgBr部分溶解,Ag不溶。,在金属液氨溶液中产生了“氨合电子”,这是溶液显蓝色的原因,也是它显强还原性和导电的根据。,2-3、联氨(H2NNH2肼)、 羟氨(NH2-OH)、叠氮酸(HN3),一、联氨,(N2H4),联氨又称肼。它可看成是氨分子内的一个氢原子被氨基所取代的衍生物,其结构如图:,反式,氧化态为-,

5、比NH3 的稳定性小,具有氧化性和还原性 做氧化剂,其还原产物为NH4+; 主要做还原剂:N2 、NO等。 N2H4(l)+O2(g) N2 (g)+2H2O 制备: NaClO + 2NH3(过量) N2H4 + NaCl + H2O,性质:是二元弱碱,碱性比氨弱。,NH3,结合H+而呈碱性,但其中N的氧化数为-2,吸引H+的能力没有氨的(-3)的强,因此碱性弱些。,配位能力 因为N2H4中N有孤电子对,所以可与Mn+形成配合物,二、羟氨的特性: 结构:NH2-OH 氧化数为-1;强还原剂,N2和H2O等; N2 + 4H+ + 2H2O + 2e 2NH3OH+ A = -1.87V 2N

6、H2OH+2AgBr2Ag+N2+2HBr+2H2O 2NH2OH + 4FeSO4 + 3H2SO4 2Fe2(SO4)3 + (NH4)2SO4 + 2H2O,比氨和联氨还弱的碱。(氧化数=-1),作为还原剂具有以下优点:,三、叠氮酸(HN3) 叠氮酸根的结构(N3-):与CO2是等电子体。是一个类卤离子,AgN3,形成两个三中心四电子离域键,34,四、胺盐的分解 NH4Cl NH3 + HCl (同时逸出) (NH4)2SO4NH3(g)+NH4HSO4 (NH4)2Cr2O7 N2 + 4H2O + Cr2O3 5NH4NO3 4N2 + 9H2O + 2HNO3 (160) 2NH4

7、NO3 2N2 + O2 + 4H2O (300),16-3 氮的氧化物(NO,NO2) 3-1、一氧化氮(NO) 一、结构 分子轨道能级图与O2的一致 KK(2s)2(2s*)2(2px)2 (2p)4 (2p*)1,键级=(8-3)/2=2.5 顺磁性物质 奇电子化合物,二、主要化学性质 (1)发生双聚 2NO(NO)2 O=N-N=O (2)易氧化 2NO + O2 2NO2 3MnO4- + 4H+ + 5NO 3Mn2+ + 5NO3- + 2H2O (3) 失去电子形成亚硝酰离子NO+,做配体。 与N2 、CO、CN-互为等电子体,都能形成配合物。,2Fe2+NO3- +4H+Fe

8、3+NO+2H2O Fe2+ + NO + 5H2O Fe( NO)(H2O)52+ FeSO4 + NO = Fe( NO)SO4 硫酸亚硝酰合铁()棕色环反应,用于NO3-和Fe2+的相互鉴定。,的键级=3,比,稳定。,3-2、二氧化氮(NO2) 一、结构 5个价电子,2.5对,计为三对,sp2杂化,33,二、制备 1、NO3-的分解 2Pb(NO3)2 PbO +NO+ 2、Cu + 4HNO3(浓) Cu(NO3)2 + 2NO2 + 2H2O 三、主要化学性质 (1)聚合作用 2NO2 N2O4 (无色),合并:,(2)歧化反应,(3)强氧化性 NO2 + H2S NO+ S+ H2

9、O 2- +H2O+ NO22 +2OH- + NO (4)弱还原剂 MnO4- + 5NO2 + H2O Mn2+ + 5NO3- + 2H+ 16-4 氮的含氧酸及其盐,一、HNO2,(1)氧化数处于中间价态,氧化性,还原性 2- + NO2- + 2H+2 + 2NO + 2H2O E=0.983-0.5470,Fe2+ + NO2- +2H+Fe3+ +NO+H2O E=0.983-0.770 2MnO4- + 5NO2- + 6H+ 2Mn2+ + 5NO3- + 3H2O E=1.51-0.9340 ;(再如遇到Cl2等) (2)氧化性(0.983)大于还原性(0.934),主要做

10、氧化剂 O2 + NO2- NO3- +H2O O2/H2O =1.23,(3)受热易分解,歧化反应,2HNO2HNO3 + 2NO + H2O (4)同浓度酸的氧化性: HNO2 HNO3 (见电极电势图) (5)NO2-离子是很好的配体,因为N,O上都有孤电子对,都能与金属离子配位。,三、HNO3及其盐 1. HNO3制备 工业上: 氨氧化 4NH3 + 5O2 4NO + 6H2O 2NO + O2 2NO2 3NO2 + H2O 2HNO3 + NO 实验室: NaNO3 + H2SO4 NaHSO4 + HNO3 2、 HNO3的主要性质 先见其结构图,硝酸分子的结构,a.不稳定性4

11、HNO3 4NO2 + O2 + 2H2O,b.强氧化性 (1)极稀(1%),Mg、Mn、Zn、Ca等 Mg + 2HNO3 Mg(NO3)2 +H2 (2)Pb(H)、Cu、Hg、Ag、Bi等 Cu + 4HNO3(浓) Cu(NO3)2 + 2NO2 + 5H2O 3Cu + 8HNO3(稀) Cu(NO3)2 + 2NO + 4H2O,(3)还原性强的活泼金属,HNO3 被还原为更低价态。 4Zn + 10HNO3(稀) 4Zn(NO3)2 + N2O + 5H2O 4Zn + 10HNO3(极稀) 4Zn(NO3)2 + NH4NO3 + 3H2O Fe 、Mg等也能发生类似反应。,浓

12、HNO3还原产物为NO2; 稀HNO3还原产物为NO 影响因素: 酸的浓度 b.金属的本性 c. 反应温度,(4)偏酸性金属,Sn,Sb,As,Pb,Mo,W等,水合物。 Sn + 4HNO3(浓) H2SnO3 (白色) + 4NO2 + H2O 3As + 54HNO3(浓)3H3AsO4 + 5NO 6Sb +10HNO3(浓) + 3/2X H2O 3Sb2O5 XH2O + 10NO,(5) 钝化现象:Fe, Cr, Al 能溶于稀硝酸,但不溶于冷、浓的硝酸,这是因为这类金属表面被浓硝酸氧化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阻止了内部金属与硝酸的进一步作用,即所谓的“钝化”现象。 (6) Au,

13、Pt,r不与硝酸反应,(7) 与非金属的反应规律,高价态含氧酸,消耗HNO3量为族数 4HNO3(浓) + C CO2 + 4NO2 + 2H2O 5HNO3(浓)+PH3PO4 +5NO2 +H2O 6HNO3(浓) +SH2SO4 + 6NO2 +2H2O 10HNO3(浓) +22HO3+10NO2+4H2O,(8) Au,Pt溶于王水的原因 Au+HNO3+4HClHAuCl4+NO+2H2O 3Pt + 4HNO3 + 18HCl 3H2PtCl6 + 4NO + 8H2O HNO3 + 3HCl NOCl(氯化亚硝酰) + Cl2 + 2H2O,Au3+ + 3e- Au =1.4

14、2V,AuCl4 - +3e-Au + 4Cl- =0.994V,对角线法则,AuCl4 - +3e-Au + 4Cl- =0.994V,Au3+ + 3e- Au =1.42V,提高了Au的还原能力, Au3+/ Au = Au3+/ Au + 0.059/3lgAu3+ K稳 AuCl4 -= AuCl4 - /Au3+ Cl- 4 问:在第二个半电池反应中,标准状态下Au3+ 的浓度? Au3+ =1/K稳 AuCl4 - 0.994= Au3+/ Au + 0.059/3 lg1/K稳 AuCl4 - 衍生电位,3、硝酸盐分解的解释:离子的极化 规律:O2 放出,产物取决于阳离子。 a

15、. 2KNO3 2KNO2 + O2 b. MgCu之间,产物为MO,NO2,O2 2Pb(NO3)2 2 PbO + 2NO2 + O2 C.电位序位于Cu以后的分解为单质 2Ag NO3 2 Ag + 2NO2 + O2,离子势 =Z*/r 离子的电子构型: 2e :Li+ ,Be2+ 8e :Na+, Mg2+,Ca2+,Sr2+,Ba2+ (9-17)e :Fe2+(14) 18e(18+2)e :Zn2+,Cd2+,Hg2+; Sn2 +,Pb2 + ,Tl+ MCO3 :BeCO3MgCO3 CaCO3 SrCO3 BaCO3,硝酸的结构,硝酸根的结构,16-3 磷及其化合物,3-1、单质磷,白磷:剧毒,不溶于水,易溶于,化学式为,结构:,白磷在空气中自燃,保存在水中。 白磷遇光变黄(黄磷),(2)红磷:,红磷 : 白磷放置或加热可以转变成红磷,(3)黑磷: 最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