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睡眠 障碍 修改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91057130 上传时间:2019-06-21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2.5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老年人睡眠 障碍 修改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老年人睡眠 障碍 修改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老年人睡眠 障碍 修改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老年人睡眠 障碍 修改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老年人睡眠 障碍 修改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老年人睡眠 障碍 修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老年人睡眠 障碍 修改(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老年人睡眠障碍,,Company Logo,思考问题:,4,睡眠障碍的常见类型有哪些?,1,2,3,5,老年睡眠障碍的常见原因有哪些?,老年睡眠障碍的治疗原则是什么?,什么是睡眠障碍?,老年睡眠障碍护理措施?,,Company Logo,概述,睡眠障碍是指睡眠质及量的异常,或在睡眠时发生某些临床症状,也包括影响入睡或保持正常睡眠能力的障碍,是睡眠和觉醒正常节律性交替紊乱的表现,,Company Logo,概述:,成年人,老年人,婴儿,幼儿,学童,35%,70%,不同年龄的睡眠时间:,7-10h,9-10h,9-12h,14-20h,5-6h,老年人并非睡眠需要减少 而是睡眠能力减退,60岁老

2、人中,睡眠障碍的患病率在30-40%左右,良好的睡眠有什么好处?,维持机体平衡 消除疲劳 增强免疫 巩固记忆 促进生长发育 对抗衰老 修复受损细胞,,Company Logo,睡眠障碍对健康的影响,免疫力下降 记忆力下降 注意力不集中 反映迟钝 容貌衰老 增加抑郁的机率 增加长期倦怠工作的情况 增加医疗资源消耗 增加行文障碍 增加心血管问题的危险,,Company Logo,,Company Logo,睡眠障碍的种类,难以入睡 持续睡眠 没有饱足感 失眠是一种症状 必须找出潜在病因加以治疗,神经功能性疾病 不可抑制性睡眠的发生,夜惊 梦游 梦魇,A 失眠,C 睡眠中的不正常行为,B 嗜睡,我国

3、失眠患者约有1.5亿人,睡眠不良者高达3亿人,,Company Logo,众人皆睡我独醒病因,03,02 次发于身体疾病,01 次发于精神疾病,主要分为:,焦虑、抑郁、 严重的精神病 精神分裂症、 狂躁症等,Copd:呼吸困难 肝癌:疼痛 心衰:呼吸急促 咳嗽 前列腺肥大:尿频 痛风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甲状腺补充剂 食欲抑制剂 受体阻滞剂,绝大多数的老人都存在失眠、白天嗜睡等现象,其主要与下述因素有关:,药物引起,,Company Logo,其他因素:,睡眠环境,不良的睡前习惯,心理社会因素,原发性失眠,- 睡前运动 - 处理公事,- 太热、太冷 - 通风不良 - 家庭环境,- 担心疾病发展

4、 - 担心医疗费用 - 家庭因素,除去前述诸多因素外,还有一些人的失眠是找不出任何原因的,- 喝咖啡、吃巧克力,- 床太短、床垫不适应 - 光线太强 - 噪音,,Company Logo,临床表现:,自觉未能深睡,睡眠时间缩短,入睡困难,夜间睡眠不深且容易觉醒,早睡早醒,辅助检查,,Company Logo,多导睡眠描记评估 睡眠评估量表:匹兹堡睡眠指数(PSQI) 活动记录仪 睡眠日志,多导睡眠描记评估,是诊断睡眠障碍最重要的检查。通过夜间连续的呼吸、动脉血氧饱和度、脑电图、心电图、心率等指标的监测,可以了解患者有无呼吸暂停、暂停的次数、暂停的时间、发生暂停时最低动脉血氧值及对身体健康影响的

5、程度,是国际公认的诊断睡眠障碍综合征的金标准。,,Company Logo,多导睡眠监测注意事项:,患者需在晚7:00之前进入睡眠监测室适应环境,监测人员问完病史后进行一夜监测至次日晨7:00离开。 监测当日禁服安眠药,禁止饮酒,喝咖啡、可乐、茶等兴奋性饮料 监测当日白天尽量少睡 ,以保证夜间睡眠质量。 夜间需要起夜者,尽可能减少入睡前的饮水量。 监测前洗澡、洗头、更衣,男子必须剃净胡须,不要使用化妆品。 最好自带一套宽松的睡衣、睡裤,睡衣必须是可以从前面解开的样式,以便安放电极。 患者可根据自己入睡情况,自带报刊、书籍、收音机等。 除有严重并发症或自理不便者外,一般无需陪床。 监测前避免剧烈

6、运动,并保持精神情绪稳定,以免影响睡眠。 监测前避免上呼吸道感染。,,Company Logo,匹兹堡睡眠指数,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是美国匹兹堡大学精神科医生Buysse博士等人于1989年编制的。该量表适用于睡眠障碍患者、精神障碍患者评价睡眠质量,同时也适用于一般人睡眠量表 主要内容: 由9道题组成,前4题为填空题,后5题为选择题,其中第5题包含10道小题。,,Company Logo,,Company Logo,,Company Logo,老年人睡眠障碍的治疗,综合治疗,1病因治疗,是睡眠障碍的最基本的方法,2睡眠卫生

7、的促进,通过对机体所处外环境和内环境的改变而改善睡眠,3心理干预,开展睡眠知识宣传,提高自我保健意识,树立患者信心,减少恐惧,重建患者对睡眠状况的期望值,4 药物治疗,应采取综合的治疗措施,包括睡眠卫生教育,调整睡眠节律,积极治疗躯体疾病,认识行为治疗以及药物治疗等。,苯二氮卓类、唑吡坦类应注意药物对睡眠的影响,适当调整,心理干预:认知误区,主要目标是改变患者对睡眠的不合理信念和态度 对睡眠需要的期盼过高(如每晚需睡8小时):实际上,正常的睡眠结构包括核心睡眠和选择性睡眠两部分;核心睡眠是恢复体力、精力的关键。另外,由于失眠患者处于“高警觉”状态,常常伴有睡眠感丧失及假性失眠 误解或扩大了失眠

8、的后果(如认为整天无精打采是由于没睡好):其实失眠的后果与其说是睡眠不足造成的,不如说是失眠所引发的抑郁、焦虑情绪造成的,,Company Logo,心理干预,对如何提高睡眠质量的方法认识错误:如多在床上躺些时间,早上床、晚起床:这种应对策略对睡眠危害极大!很多患者吃完晚饭后就早早上床,翻来覆去等待睡眠的到来,当困意迟迟无法降临时,开始变得抑郁、焦虑、沮丧,反而更加强化了“高警觉”状态,形成恶性循环,,Company Logo,睡眠限制疗法,充分利用在床时间,提高睡眠质量。 具体做法: 先做一周的睡眠日记,包括几点上床、几点睡着、几点醒 根据日记计算出该周平均睡眠时间和睡眠效率 例如患者报告平

9、均卧床时间为7.5小时,入睡时间为5小时,则睡眠时间为5小时,睡眠效率为67% 以患者上周入睡时间作为本周卧床时间,但要固定起床时间,且卧床时间不能低于5小时。 如果本周平均睡眠效率达85%90%以上,则下周可提早1530分钟上床;如果睡眠效率在85%90%之间,则下周维持原卧床时间;如睡眠效率低于80%,则下周上床时间要推迟1530分钟。 以上程序反复进行,直到患者睡眠时间达患者理想的睡眠时间。,,Company Logo,药物治疗,传统方法:中草药、针灸、气功、睡眠疗法、胰岛素低血糖疗法 目前使用最多:抗焦虑药(苯二氮卓类(BZD)、抗抑郁药、抗精神药物等 尽量避免使用对一般睡眠障碍者害多

10、利少的药物,,Company Logo,治疗睡眠障碍药物分类,,Company Logo,常用的BZD药物参数,,Company Logo,给药的原则:,给药途径:静注(15min以内)口服(3060min)肌注(慢且吸收不完全) 短期内可对症使用BZD类催眠镇静药物,避免长期使用最久不超过28天。 给药以防: 药物的不良反应造成白天精神不佳; 患者对药物产生耐药或依赖; 撤药后导致较原先更严重的睡眠紊乱,,Company Logo,案例:,王某 男 68岁 患者因“睡眠差5年,加重1月”入院。患者缘于5年前思虑过度后出现入睡困难,睡眠浅,多梦,早醒。上午困倦,不愿起床活动,全身乏力,头晕、头

11、痛,心烦,易紧张,下午才能从事少量活动,曾就诊于多家医院,服用多种药物治疗仍无好转,为求进一步诊治来我院。既往诊断糖尿病10年。以“睡眠障碍”收入院。,,Company Logo,护理问题:,睡眠型态紊乱 与老化、躯体疾病、精神刺激有关。 焦虑/恐惧 与睡眠障碍导致精神过度紧张有关。 有跌倒的危险 与失眠引起的头痛、头晕有关。 潜在并发症 高血压、高血糖、心脑血管障碍和性功能障碍等。,,Company Logo,护理目标:,病人的睡眠质量得到提高 病人的焦虑或恐惧减轻或消失 病人不发生跌倒 病人未发生并发症,或并发症发生后得到及时处理,,Company Logo,护理措施:,针对病因护理 睡眠

12、卫生促进 心理护理与支持 选择合适的药物,,Company Logo,,Company Logo,1针对病因护理,睡眠史,评估睡眠 情况,睡眠日志,对老人进行全面评估,找出其睡眠质量下降的原因并进行对因处理,多导睡眠描 记评估 (PSG),通过与患者和家属的沟通熟悉患者的睡眠障碍的程度和性质 初评,PSQI量表 抑郁量表 请精神科会诊 检测是否存在精神障碍,可长时间地追踪患者的睡眠模式,更准确的了解患者的睡眠状况 深度了解,识别睡眠时是否有异常事件发生 诊断睡眠障碍的金标准,,Company Logo,2睡眠卫生的促进,舒适的环境,调节卧室的光线和温湿度,保证起居室温湿度适宜、 无异味、光线柔

13、和 保持被褥的干净整洁,被褥厚薄适宜、衣物松紧适宜 保持周围环境安静,避免大声喧嚣 Description of the contents,良好的习惯,行为干预,提倡早睡早起、午睡的习惯,午睡时间控制在1h以内 入睡前不宜饮用咖啡、大量水分、烟酒等,提醒其睡前应入厕 情绪对老人的睡眠影响很大,因此,睡前注意调整情绪 鼓励老人规律锻炼,指导其参加力所能及的日常活动和体力劳动 入睡困难时,尽量采用非药物手段帮助入睡,放松训练 刺激控制疗法,如被动集中注意力、避免睡前兴奋等 睡眠限制 生物反馈疗法,通过掌握患者睡眠障碍的基本情况后,可先采取非药物方法干预.,3心理护理与支持:,多与病人交谈,以通俗易

14、懂的语言为其讲解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护理等内容 针对性告知患者避免把精力、注意力都集中到睡眠上。对失眠引起的症状要采取顺其自然的态度,不害怕,不对抗,把注意力放到行动上减少失眠对患者的心理负面的影响 患者常存在焦虑、抑郁、恐惧、紧张情绪,人际关系敏感,并伴有躯体不适感。应该耐心的开导、安慰病人,理解病人的痛苦。 护理人员应指导家庭成员主动参与改善老年人睡眠的工作。帮助老年人妥善处理各种引起不良心理刺激的事件,,Company Logo,,Company Logo,4 药物指导,1,4,3,2,迅速催眠,上述方法无效或效果欠佳时,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药物配合治疗:,维持充足睡眠时间,提高睡眠质量,无成瘾性,理想药物,药物副作用的观察1:,阿普唑仑:心悸、心动过速。 劳拉西泮:共济失调、定向障碍、抑郁、恶心、头痛。 氯硝西泮:头昏、共济失调、行走不稳、行为紊乱、异常兴奋、易激惹、肌力减退、心悸。 咪达唑仑:低血压、急性谵妄、定向力缺失、幻觉、焦虑恶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