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高职语文教学课件作者陈桂良课件新编高职语文教材课件一02孟子三章

上传人:E**** 文档编号:91054466 上传时间:2019-06-21 格式:PPT 页数:15 大小:3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编高职语文教学课件作者陈桂良课件新编高职语文教材课件一02孟子三章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新编高职语文教学课件作者陈桂良课件新编高职语文教材课件一02孟子三章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新编高职语文教学课件作者陈桂良课件新编高职语文教材课件一02孟子三章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新编高职语文教学课件作者陈桂良课件新编高职语文教材课件一02孟子三章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新编高职语文教学课件作者陈桂良课件新编高职语文教材课件一02孟子三章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编高职语文教学课件作者陈桂良课件新编高职语文教材课件一02孟子三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编高职语文教学课件作者陈桂良课件新编高职语文教材课件一02孟子三章(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 人与自我,制作人 陈桂良,新编高职语文教材课件,,Logo,02 孟子(三章),第一单元 人与自我 02 孟子(三章),,Logo,02 孟子(三章),在岗位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一般人只认为应该积极参与就业岗位的竞争,忽略了以合作求竞争的积极作用。“人和”是孟子的一个著名论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虽然是就其作战而言,但事实上,它也适用于现实社会的任何一个行业。在商场如战场的今天,得“道”者同样也是胜利者。一个企业家得了“人和”之道,使企业内部人心所向、上下团结,使外界合作伙伴又和谐共进,要想企业发展不成功也不可能。 为什么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如何才能做到“人和”?这

2、是我们今天所要讨论的问题。,导入新课,,Logo,02 孟子(三章),教学建议 1.教学目标: (1)正确理解天时、地利人和之间的相互联系,使学生对“竞争”与“合作”之间的关系有一个清楚的了解。 (2)学习课文层层递进的论述方法,体会文中排比句的表达作用。 2.教学重点与难点: 深刻领会“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所蕴含的深刻道理;学习文章层层递进的论述方法。 3.教学方法与建议课时: 教学方法:案例法、讨论法。 建议课时:2课时。,02 孟子(三 章),,Logo,02 孟子(三章),一、作者简介 孟子:儒家著作,战国时期孟轲及其弟子万章等著。南宋教育家朱熹将孟子、大学、中庸和论语合称为“四书”。

3、 孟子:(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今山东邹县)人,是孔子之后儒家的主要代表,地位仅次于孔子,被尊奉为“亚圣” 。他提倡“仁政”、“王道”,强调“民贵君轻”,重视民心向背,哲学上提出性善论。孟子的文章以雄辨著称,感情充沛,文辞铺张扬厉,笔锋咄咄逼人。还善用比喻,语言流畅,寓意深刻,对后代的散文有较大的影响。,02 孟子(三 章),,Logo,02 孟子(三章),本文选自孟子的三篇文章,故分“三章”设计。 (一)串读课文 以两人小组为单位,借助课后注释读通课文。并划出不能理解的字词。 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尊敬、善待自己家的老人,并像对待自家老人一样来对

4、待其他人家的老人;关心、爱护自己家的小孩,并像对待自家小孩一样来对待其他人家的小孩。 2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说:“得天时不如得地利,得地利不如得人和。” “人和”指:取得人心,上下团结,齐心协力,为了一个目标而奋斗。,二、课文分析欣赏,,Logo,02 孟子(三章),“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 城墙筑得不是不高,护城河挖得不是不深,兵器和铠甲不是不锐利坚固,粮食不是不多;可是(当敌人进犯时)弃城逃跑,这说明得地利不如得人和。这是一个排比句、双否句。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5、” 限制人民不必靠国家的疆界,巩固国防不必凭山河的险峻,威服天下不必恃武力的强大(兵器和铠甲的锐利坚固)。这是排比句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得到正义的人帮助他的人多,失去正义的人帮助他的人少 。要获得“人和”必须“得道”,“道”即是孟子(和孔子的儒家)所提倡的仁政、王道、正义。,,Logo,02 孟子(三章),现代汉语词典解释:“正义”是指“公正的、有利于人民的道理”。这与它最初的含义一脉相承的。 3.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广居,仁也。正位,礼也。大道,义也。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守其道; 与民由之,推其所得于人也;独行其道,守其所得于己也。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

6、移,威武不能屈。 淫,荡其心也。移,变其节也。屈,挫其志也。 在这里,孟子表现出强烈的自尊自强精神和一定程度上的人格独立。他指出,君子不能因外在的环境而改变自我的道义准则。,,Logo,02 孟子(三章),(二)分析课文 课文第一、三章是一个片段,只有第二章是一篇完整的文章。 1.课文结构 天时不如地利一文观点鲜明,结构严谨。 文章开头两句提出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用“天时”、“地利”、“人和”来概括有利于战争的各种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突出了人和的重要性。 文章列举“攻而不胜”和“委而去之”两个事例,来论证观点 文章最后又用“域民”、“固国”、“威天下”,不能仅仅靠“天时”

7、与“地利”条件,从反面强调“人和”的重要性,结尾归结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论断。 文章强调“人和”的重要性,推而广之,方方面面应该“以和为贵”。,,Logo,02 孟子(三章),2.写作特点 (1)思想意义 文章体现了作者要取得战争的胜利,必须顺应民意,得到人民的广泛支持;而要达到这一点,就得施行仁政的思想。即“人和”的重要性。 (2)论证方法 既摆事实,又讲道理。先用“环攻不胜”和“委而去之”两个论据证明论点;然后又用“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谿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的道理从反面强调“人和”的重要性。 (3)修辞手法 排比,增强论述的语气。,,Logo,02 孟子(三章),3.插

8、图分析 课文插图是孟子在劝说齐宣王要行“仁政”。孟子运用其思想的周密性,循循诱导统治者要“老吾老及人之老,幼吾幼及人之幼”,“推恩”于百姓;强调“人和”比天时、地利更为重要的观点,只有这样才可以称王于海内,运天下于掌上。 孟子劝告统治者要“忧民之忧,乐民之乐”,较好地表达了他“民为贵”的观点,表现了他很重视人民的作用,在创建和谐社会的今天,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孟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Logo,02 孟子(三章),1案例 做生意,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有句名言:“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意思就是,对打仗来说,气候条件很重要,但地理形势更重要,不过,最重要的还是作战

9、中的人心所向、上下团结。作为十多年经验的生意人,我有这样的感觉:做生意就同打仗一样,也讲求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一个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但诸多的因素归纳起来无非三类,即“天(外部一般环境)”、“地(行业环境)”和“人”,其中“人和”的条件是最为宝贵的。只有企业具有了“人和”的条件,才能争取和利用“天时”,才能逐步完善和充分发挥“地利”。,三、教学适度拓展,,Logo,02 孟子(三章),所谓“人和”,其意思就是:以人为本。21世纪的管理精髓就是人本管理。我认为,一个企业从平凡到优秀,再从优秀到卓越的嬗变过程绝对不是一蹴而就的,这个过程中其实就是企业中每个人的能量积累。

10、人若不“和”,企业也就无法壮大。从十几年前默默无闻的南下寻梦人,到现在成为了庄 典国际的董事长,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草根到今天在业界备受关注,红遍网络,一路走来,我深深体会到“人和”的重要。 有些老板总埋怨身边没有得力人才。其实我开办企业以来,也一直没有遇到那种能够呼风唤雨的天才。我只不过是把企业里的每个人的长处都挖掘出来,他们就成了人才。在庄典国际里,我们的办法很简单,那就是肯定每个人,帮助每个人,关心与尊重每个人。有些原本看来平平无奇的员工受到了鼓舞和肯定之后,竟然发挥出很高的水平,令人刮目相看。正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企业员工的能力若能悉数发掘与运用,

11、其能量总和是惊人的!关键还是在于“人和”啊!,,Logo,02 孟子(三章),其次,就是要与合作伙伴和顾客“和”。常有朋友奇怪地问我:你怎么对你的供应商、经销商都那么和气、还常常主动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呢?其实啊,在一个产业链中,只有每个合作伙伴都赚钱了,大家才能长久赚下去,正所谓“和气生财”,这句古话是有它的道理的。因此多年来,庄典国际一直与广大代理商、经销商和客户保持着友好的关系,彼此尊重、相互学习、保持特色、共同进步。内部员工和睦团结,外界合作伙伴又和谐共进,何愁事业不成? 2既然“人和”是战胜对方的最重要因素,那么如何理解“人和”,怎样才能获得“人和”呢?请结合你的生活和学习,谈谈应如何体现“人和”?,,Logo,02 孟子(三章),1.了解孟子“仁政”、“民贵君轻”的主张。阅读课文第二章,学习课文层层递进的写作方法,并体会文中排比句的表达作用。 2孟子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告诉我们人和比天时、地利都重要。所以,一个人要想在现代社会中实现自我价值,首先必须学会合作,必须加强团队精神的培养。请以“选学生干部是要重品德还是重能力”为题,以四个同学为一个小组单位,收集、整理相关材料,并进行合理分工,参与班级组织的辩论会。 3.背诵、翻译课文。,四、课内、外训练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