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课件034河西漢塞出土簡牘居延

上传人:E**** 文档编号:91054450 上传时间:2019-06-21 格式:PPTX 页数:104 大小:50.5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正式课件034河西漢塞出土簡牘居延_第1页
第1页 / 共104页
正式课件034河西漢塞出土簡牘居延_第2页
第2页 / 共104页
正式课件034河西漢塞出土簡牘居延_第3页
第3页 / 共104页
正式课件034河西漢塞出土簡牘居延_第4页
第4页 / 共104页
正式课件034河西漢塞出土簡牘居延_第5页
第5页 / 共10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正式课件034河西漢塞出土簡牘居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正式课件034河西漢塞出土簡牘居延(10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額濟納河(弱水)流域出土漢簡,包含的簡牘批次,1930s:居延漢簡(舊簡、老簡) 1970s:居延新簡甲渠候官第四燧 1970s:肩水金關(原屬新簡) 1980s:地灣漢簡 世紀之交:額濟納漢簡 實質上地域上是重合的,出土地點、 內容密切相關,是一個大的體系。,命名問題,居延舊簡的發掘者推斷出土地可能是漢代張掖郡居延縣,故命名爲“居延漢簡”。再加上居延是這一地區古代有代表性的地名,見於著名詩文,可能也有所影響。 王維出塞作 居延城外獵天驕,白草連天野火燒。暮雲空磧時驅馬,秋日平原好射雕。 護羌校尉朝乘障,破虜將軍夜渡遼。玉靶角弓珠勒馬,漢家將賜霍嫖姚。 使至塞上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征蓬出

2、漢塞,歸雁入胡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蕭關逢候吏,都護在燕然。,命名問題,實則這批漢簡分屬漢代張掖郡的居延、肩水兩都尉府,以“居延”一名以蔽之,並不甚科學。 1963年陳夢家即主張按出土地漢代郡縣名稱命名,改稱“張掖漢簡”(漢簡綴述) 傅振倫亦謂應稱“張掖簡”(簡牘學研究第一輯),命名問題,1970年代所出漢簡被稱爲“居延新簡”,其實也有不少問題: 1、“新”與王莽的新朝同名,易產生歧義 2、令同一地區日後出土的簡牘難以再按“居延”體系命名 3、數量占優的肩水金關漢簡實際與漢代居延無涉。,命名問題,臺灣學者馬先醒主張據出土地和時代改稱舊、新居延漢簡爲“張掖漢新簡牘 ”、張掖漢新簡牘 ,簡

3、稱張 、張 。 日本學者大庭脩曾主張應當“19301931年出土居延漢簡”、“19731974年出土居延漢簡”之名。 額濟納漢簡、肩水金關漢簡後來出版時都未沿用“居延”體系,有優點,但也不利於體系連續性。,命名問題,額濟納漢簡發表後,成文生認爲居延一詞沿用已久,如改爲“張掖”或“額濟納”祇會帶來混亂,故主張以出土年代加“居延漢簡”來命名,如“19721976年出土居延漢簡”、“20世紀30年代出土居延漢簡”或“1970s居延漢簡”等形式(中國文物報),弱水、居延澤與漢塞,一、今天的額濟納河 上游在甘肅境內稱黑河,下游在內蒙古額濟納旗境內稱額濟納河。當代弱水北流至狼心山(湖西新村附近)後分爲東、

4、西二河。東河名鄂木訥河,舊名伊肯河,西河名木仁河,舊名穆林河,東河西岸分出的納林河(蒙語“納林”爲“細小”義)。東西二河以東河較大,注入蘇泊淖爾(或稱索果淖爾),西河注入喀順淖爾(或作嘎順淖爾)。這兩個湖泊在近代被稱爲東西居延海,容易與漢代的居延海混淆。,弱水、居延澤與漢塞,二、漢代的弱水與居延澤,弱水、居延澤與漢塞,羅仕杰汉代居延遗址调查与卫星遥测研究 景愛沙漠考古通論、居延滄桑 胡寧科:黑河下游歷史時期人類活動遺跡的遙感調查研究 等,弱水、居延澤與漢塞,三、居延地區漢塞的分布 (太初三年)句黎湖單于立,漢使光祿徐自為出五原塞數百里,遠者千里,築城障列亭至盧朐,而使游擊將軍韓說長平侯衞伉屯其

5、旁,使強弩都尉路博德築居延澤上。漢書匈奴傳,另參額濟納河流域 漢代烽燧遺址圖 另外應當注意漢代遺址 的判定 陶片、簡牘、錢幣及 其他遺物 后代:守捉军、黑水城 、亦集乃路,弱水、居延澤與漢塞,居延、肩水都尉府轄區 居延都尉府轄區有居延綠洲核心區域和周邊甲渠、殄北、卅井三段漢塞組成。與居延縣有密切關係。 肩水都尉府有橐他、廣地、肩水等候官、肩水金關和骍馬田官等,缺環尚較多,弱水、居延澤與漢塞,漢塞的軍事組織(野戰與候望),居延舊簡的發掘與整理,中瑞聯合西北科學考察團 斯文赫定、劉半農、黃文弼(1927)、貝格曼、(1930) 掘得漢簡11000餘枚。其中出土簡牘最多的是A8(破城子,甲渠候官遺址

6、),約5200餘枚,幾占全部簡牘之半數。其次有A33(地灣,肩水候官遺址)出土約2000枚,A35(大灣,肩水都尉府遺址)出土約1500枚,A32(肩水金關遺址)出土近900枚。另外在A10(瓦因托尼,通澤第二亭遺址)、P9(博羅松治,卅井候官遺址)、A21(卅井候官累虜燧遺址)、A22(布肯托尼,卅井候官降虜燧遺址)、A27(查科爾帖,或爲晚期廣地候官南部候長駐地)和A1(宗間阿瑪,殄北候官遺址)等地也有一定數量的發現。 (漢簡編號的含義),索馬斯特勒姆整理 內蒙古額濟納河流域考古報告,中譯本,學苑出版社2014 居延漢簡甲乙編 後附其提要版,居延舊簡的發掘與整理,居延舊簡的保存、整理和刊布

7、過程十分曲折。 1931年5月運至北平,藏於北平圖書館善本室。劉半農、馬衡、傅振倫、向達、勞榦、賀昌群、余遜等參與早期的整理和釋讀工作。,居延舊簡的發掘與整理,1937年抗戰軍興,整理工作中輟 。原簡則在沈仲章等的搶救和保護下先後經天津、青島轉運至香港大學暫藏,1940年遠渡重洋,交由美國國會圖書館負責保存,1965年由胡適經手返回臺灣,之後一直保存於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另有個別零星簡牘收藏於臺北“國家圖書館”和美國弗利爾美術館等處。,居延舊簡的發掘與整理,漢簡照片也於1937年秋和1941年末在上海與香港兩次毀於兵火。 1936年,考查團將勞榦和余遜的3000餘條釋文以曬藍紙印刷成

8、冊,世稱“曬藍本”。早期整理者賀昌群曾撰成居延漢簡釋文稿本,馬衡亦曾撰居延漢簡釋文稿冊及居延漢簡釋文箋二稿,但當時皆未刊行。,居延舊簡的發掘與整理,抗戰前期,漢簡在香港存放期間曾將其中一份照片副本寄給隨歷史語言研究所內遷至四川南溪李莊的勞榦, 1943年在南溪石印出版居延漢簡考釋釋文之部,次年又出版居延漢簡考釋考證之部。 限於偏僻小鎮的印刷條件,二書質量不免受到一定影響,印數也不到100部。 1949鉛印本,來源奇怪,張德芳:居延漢簡及其相關的人和事 邢義田:地不愛寶一些列文章,兩岸各自的著錄體系,臺灣:居延漢簡圖版之部1957 居延漢簡考釋之部1960 漢簡及釋文 排列順序問題 後者後來又

9、經過重版修訂。,兩岸各自的著錄體系,史語所簡牘整理小組: 居延漢簡補編1998 收錄範圍 紅外照相首次引入,但 限於設備。,兩岸各自的著錄體系,史語所網站漢簡資料庫 (釋文等採用大陸的、收費圖與免費圖)http:/ndweb.iis.sinica.edu.tw/woodslip_public/System/Main.htm,兩岸各自的著錄體系,大陸:居延漢簡甲編,1959。 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後屬社科院),陳夢家,馬衡保存的一百四十八版圖版,兩千五百餘枚簡牘,釋文、附表、索引。 (兩種紙的版本),兩岸各自的著錄體系,社科院考古所:居延漢簡甲乙編1980 1965年完成乙編定稿。 1977年

10、完成甲乙編編纂 1980年正式出版 附有居延漢簡的出土地點與編號、額濟納河流域障隧述要、額濟納河流域漢代亭障分布圖、居延漢簡竹簡、木觚、札屑表等附錄,兩冊珍貴程度不同,甲編乙編各自獨立,編號體系也不同,簡號因此較亂,圖版擺放也較亂 釋文是簡號順序,與圖版多不一致,相關釋文版本,除了之前提到的幾種,釋文還有: 馬先醒居延漢簡新編 謝桂華、李均明、朱國炤 居延漢簡釋文合校 一段時期內比較重要的釋文 版本。對勞榦釋文、甲編、 甲乙編進行合校,但是仍 有缺漏 后附簡號圖版表,相關釋文版本,裘錫圭等人的校訂 中國簡牘集成釋文 58冊 任攀居延漢簡釋文校訂 及相關問題研究 張麗娜居延舊簡釋文 彙校,居延漢

11、簡的出版,史語所簡牘整理小組:居延漢簡第一冊2014年12月出版,將要出第二冊,據說要分五冊出完 紅外為主,酌補反體照片 或彩圖。釋文水平大大提升。 還補了一些之前沒有的 比較先進而細緻,有望定於 一尊。,居延舊簡的研究,研究週期長,一段時間內成為兩岸和日本研究者的主要材料,可以說以居延舊簡為基本材料建立起了文書類漢簡的基本研究體系。 1949年以前資料刊布困難,研究不便: 勞榦:初版考證 陳槃漢晉遺簡偶述,國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16本,1947。 漢晉遺簡偶述續稿,嶺南學報第10卷第1期1949。劄記形式,注重簡牘用語與傳世文獻的對比互證 如 刃、木索、爰書、符傳、主者施行一辭不

12、始於後世等,居延舊簡的研究,1949年以後具體分臺灣、大陸和日本三方面 臺灣:勞榦公布圖版與整理釋文,並且修訂考證 (以漢簡為史料,出土與傳世文獻的對比研究,證史補史),居延舊簡的研究,陳槃漢簡賸義 、漢簡賸義之續 、漢簡賸義再續等,1975年彙編為漢晉遺簡識小七種 並非以漢簡為最主要的研究領域,也沒有要在這一領域建立自己研究體系的意向,故其研究一直是在所謂“讀書得間”情況下寫成零散的劄記的形式。,馬先醒(啟衆)簡牘學報、居延漢簡新編、漢居延志長編,居延舊簡的研究,吳昌廉、陳文豪、羅仕傑 邢義田 鄭有國台灣簡牘研究六十年,居延舊簡的研究,大陸:早期陳夢家、陳直、陶元甘 陳夢家:漢簡綴述 論文彙

13、編,但很有體系計劃,居延舊簡的研究,陳直:居延漢簡研究, 天津古籍1986 中華書局,居延舊簡的研究,文革後:于豪亮、裘錫圭、謝桂華等 于豪亮:居延漢簡釋叢和居延漢簡叢釋,考釋語詞 裘錫圭:漢簡零拾等。 薛英群居延漢簡通論甘肅教育1991,居延舊簡的研究,日本學者自主的接觸漢簡研究領域並形成研究體系,應當從1950年代初對居延舊簡的研究開始。在後來的研究道路中,因受到研究環境和本國學術傳統等因素的影響,形成了重視從文書學角度研究漢簡的鮮明學術風格。 研究簡牘本身、文書學、集成式研究 更加本位化的研究,並非單純以為史料或語料,而是以簡牘為研究對象。,居延舊簡的研究,森鹿三、藤枝晃 大庭脩、永田英

14、正、鵜飼昌男、(英)邁克爾魯惟一(Michael Loewe) 冨谷至、籾山明,居延舊簡的研究,森鹿三:1951年,森鹿三纔得到由旅華日本學者獲得並寄回的1949年上海商務印書館排印的居延漢簡考釋釋文之部, 並在其所在的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組織一批研究者,成立“居延漢簡研究”共同研究班,開啟了日本的漢簡研究之路。,居延舊簡的研究,無圖版的情況下寫成名作關於令史弘的文書 將勞榦釋文中與弘有關的20枚漢簡匯集在一起,並加排列,每簡再依據人名等因素聯繫其他簡牘,勾勒出這位名叫范弘的人的人生軌跡,此人爲修行縣紽山里人,爵爲公乘,曾擔任甲渠尉史,後升爲令史,其職務的升降、職權、俸祿都也都有所體現。與范

15、弘有關的簡牘中還有一些同時代的人名,其中一個名爲王充的人可確知在漢宣帝甘露四年(前50年)有過活動,范弘生活的時代也應不遠。(近於郭沫若大系的思路),1960年,森鹿三再次組建了居延漢簡研讀會, 主要參加者有藤枝晃、邁克爾魯惟一(Michael Loewe)、大庭脩、永田英正 居延漢簡集成特別是關於第二亭的食簿、論居延出土的卒家屬廩名籍 結集東洋學研究:居延漢簡篇,大庭脩:文書復原與研究 秦漢法制史研究、漢簡研究,居延出土的詔書冊與詔書斷簡 元康五年詔書,邁克爾魯惟一:漢代行政記錄 文書的集成法 劍橋中國秦漢史第二主編 中國古文字學導 論中相關部分,永田英正:關注簿籍,集成法 全面而沉穩,典型的文書 學研究 居延漢簡集成一、二 結集居延漢簡研究,字表類著作,王夢鷗漢簡文字類編 佐野光一木簡字典 李瑤居延舊簡文字編,居延新簡的發掘與整理,時間:19721976 1972,流域內探查 197374,三個主要遺址的發掘(主要) 1976,布肯托尼以北的調查、次東燧採集。 契機:行政區劃、國防形勢 發掘合作單位:甘肅省博、酒泉地區、當地駐軍,三處遺址的位置、性質及編號 A8破城子EP(T、F)甲渠候官 (8000多枚) P1保都格EPS4甲渠第四燧 (195枚) A32EJ(T、F)肩水金關 (11000多枚),破城子甲渠侯官遺址遺址,1930年代的影像和勘測、 發掘圖,高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