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晓泓多学科联合门诊的实践与探索

上传人:E**** 文档编号:91054187 上传时间:2019-06-21 格式:PPTX 页数:31 大小:3.1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武晓泓多学科联合门诊的实践与探索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武晓泓多学科联合门诊的实践与探索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武晓泓多学科联合门诊的实践与探索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武晓泓多学科联合门诊的实践与探索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武晓泓多学科联合门诊的实践与探索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武晓泓多学科联合门诊的实践与探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武晓泓多学科联合门诊的实践与探索(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多学科联合门诊的实践与探索,江苏省人民医院 武晓泓 2017年9月,MDT诊疗 的背景与内涵,PART 01,自然哲学 医学模式,生物医学模式,生物-医学-社会模式,现代医学模式,医学模式的变迁,1,2,3,4,关心病人,关注社会,提高技术,加强服务,体验佳 效果好 社会轻,传统模式:单一学科治疗(以疾病为中心),现代医学模式:多学科联合协作 (以患者为中心),过渡,MDT的定义,多学科联合诊疗(multi-disciplinary treatment,MDT)是国际上积极倡导的一种新型诊疗模式,通过来自多个学科经验丰富、技能突出的专家组成专家团队,以病人为中心,提出最佳的诊断和治疗建议及意

2、见。 国外专家将MDT的定义为 “能够独立为某一特定病人提供诊治意见的不同专业专家在特定时间(可在同一地点、 或通过电视或电话会议形式)共同讨论该病人诊治方向” 。,MDT诊疗模式,2015年NCCN胃癌指南推荐MDT诊疗,MDT在西方国家已成为惯例,对于癌症患者的诊治必须经由MDT会议讨论制定方案,MDT诊疗模式,Cambridge (1766) : At least 2 or 3 rounds of MDT disscusion for each cancer patient. Mass. General (1811) : Unite specialists across the hosp

3、ital to offer patients comprehensive, state-of-the-art medical care. Mayo Clinic (1863) : Providing the best care to every patient through integrated clinical practice, education and research. Johns Hopkins (1879) : Providing patient-centered medicine to prevent, diagnose and treat human illness . M

4、D Anderson (1941) : Multidisciplinary, research-driven patient care throughout each phase of the cancer care cycle.,MDT诊疗模式是国际顶尖医疗机构的共识,MDT的定义,1,宏观层面,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契合了单一性向多元化发展的整合医学方向 多学科协作诊巧模式借鉴了专科化向整体化运行的集成医学发展模式 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体现了个体化向团体化合作的诊疗中心趋势,2,核心理念,以病人为中心而不是疾病本身 针对特定疾病、器官、系统,依托多学科团队,制定规范化、个体化、连续性的综合治疗方

5、案,3,核心目标,为患者设计最佳诊疗方案,确保最佳疗效 提升学科的诊疗能力和学术水平 医教研健康管理真正融合,推动医学科学进步,MDT的意义,打破学科壁垒,促进学科合作,1,避免对疾病的单一治疗、重复治疗和过度治疗,2,个性化治疗,从多角度早期干预,3,整合医疗资源,改善就医体验,4,促进团队培养,打造医院品牌,5,MDT的具体形式,全院联合会诊模式,1,松散的科间会诊模式,2,单病种MDT会诊模式,3,多病种MDT会诊模式,4,MDT门诊模式,5,MDT查房模式,6,2015年9月11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诊疗服务功能定位,指出 “综合医院的任

6、务应该主要致力于重大疾病、疑难杂症的诊治”。这种任务的完成依靠单一学科将无法进行,只有具备多学科综合治疗的实力,全面认识疾病,才能为患者提供最佳的治疗方案。 综合性医院为适应医学进步和竞争,发展新形势,打破专科界限,拆除围墙、壁垒,組建疾病诊治链,持续加强专科间融合式发展,建立和优化满足患者整体医疗的新模式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从而最终提升大型综合医院对急危重症和疑难复杂疾病的诊疗能力。,综合医院的定位,大型综合医院开设MDT门诊势在必行!,PART 02,江苏省人民医院 MDT门诊运行现状,MDT门诊概况,江苏省人民医院作为服务范围覆盖全省及周边地区的大型三甲医院,从“以病人为中心”服务理念出

7、发,充分发挥自身学科建设的优势,整合多学科优质医疗资源,于2014 年底开始组建多学科联合门诊,目前已陆续开设了。经过近一年的实践,医院初步形成一套规范的诊疗流程和规范,为进一步探索多学科联合门诊诊疗模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MDT门诊,MDT门诊,MDT门诊,多种形式的MDT门诊(两两专科合作),MDT门诊模式,3固定模式,固定专家团队在固定时间、固定地点为患者提供门诊服务。 优势:确定性高,协调性强,便于多学科专家团队定期沟通交流。 劣势:灵活性较差,例如患者的病情需要该多学科专家团队之外的科室参与讨论时,无法及时组织召集专家。,1,疑难会诊 模式,由医院高级专家诊疗中心(由医院退休的老专家

8、组成)组织的疑难会诊。 优势:更为灵活,可根据患者整体病情需要组织各相关专科对患者进行全面诊疗。 劣势:管理上比较松散,专科协作积极性不高,协调性差,往往一次诊疗需要做大量的协调工作,专家团队之间沟通交流机会较少,难以形成多学科联合门诊特色。,2,2.5固定 模式,3,结合上述两种模式各自的优势,将“3固定模式”改为“2.5固定模式”,即固定时间、固定地点和相对固定的专家团队,在MDT门诊负责人或联络人申请除固定专家团队外的科室参与MDT门诊时,要求科室积极配合,派出副主任医师以上年资的专家参与。这样一方面保证了“3固定”模式的确定性,一方面兼顾了疑难病会诊模式的灵活性,使多学科联合诊疗更加科

9、学合理,提高诊疗效率。,MDT门诊功能分类,感染科联合风湿免疫科、呼吸内科等专科开设了发热待查联合门诊,主要是为不明原因发热的患者明确诊断,找出病因。,1,2,心血管内科与康复医学科合作开设了心脏康复门诊,主要是为出院后的心血管疾病患者提供慢病管理服务。,以明确诊断为主要目的,以诊断明确的常见慢性病全程管理为主要目的,3,由于多学科诊疗模式在治疗肿瘤疾病方面比较成熟,目前大部分MDT门诊都以此功能为主。,以确定最佳治疗方案为主要定位,4,肾内科联合营养科开设了腹透营养联合门诊,主要是为需要进行腹膜透析治疗的患者提供营养管理,增加治疗的安全性。,以增加门诊手术或治疗的安全性为主要功能,1,STE

10、P 1,科室提交开设多学科联合门诊的申请报告及诊疗专家组名单至医务处。,2,STEP 2,医务处对专科递交的门诊开设申请进行初审。,3,STEP 3,初审后,医院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对开设门诊的必要性、可行性等进行研究审核。,4,STEP 4,评审通过后,提交职能部门进行“新增诊疗单元会签”程序。,5,STEP 5,会签结束后, 联合门诊负责人与门诊部协商具体开诊相关事宜。,MDT门诊准入程序,每次门诊各参与专科至少派出一名诊疗团队内的医师参加联合门诊,其中主任医师数量至少占组成专科数的60% 高级专家(挂号费100元以上)人数至少占组成专科数的三分之一 门诊每周至少开诊一次,年停诊次数不

11、得超过总开诊数的10%,1,2,由医院领导牵头组织包括医务处、门诊部、财务处等各职能部门组成多学科联合门诊管理小组对多学科联合门诊进行专项管理,多学科联合门诊的申请及准入由医务处负责,日常运行管理由门诊部负责,经济管理由财务处负责,定期召开例会对多学科联合门诊运行情况进行总结和分析。,基础条件,多职能部门共同管理,3,明确多学科联合门诊负责人与联络人职责,以便落实各项工作。,临床科室管理,MDT门诊管理制度,MDT门诊管理制度,负责人职责,1.全面负责多学科联合门诊的管理工作,包括专家团队的组成、职责安排。 2.对会诊意见和诊疗计划负责,审核“江苏省人民医院多学科联合门诊记录表”并签字。 3.

12、负责指定患者的主管医生,定期听取主管医生对患者病情的汇报并给出相应指导意见。 4.定期考核联络人的工作质量,提出持续质量改进措施。,MDT门诊管理制度,联络人职责,1.负责门诊日常事务的沟通与协调。 2.帮助患者做好门诊前准备工作,包括负责对挂号患者的病情进行初步诊断,审核患者提供的病案材料是否齐全,提前制作相关幻灯片等。 3.门诊结束后填写“江苏省人民医院多学科联合门诊记录表”,将会诊结果书面形式反馈给患者。 4.记录并整理所有门诊病例材料,定期保存归档。 5.对会诊后病人的治疗情况进行跟踪了解,对患者或其家属进行随访,收集反馈意见。,部分MDT门诊量,截至2017年8月,挂号,联系门诊联络

13、人,审核就诊资料,进行相关检查,收齐资料进行准备工作,就诊,确认会诊意见以及诊疗方案,通过现场或预约挂号,审查患者就诊相关材料是否齐全,一般以PPT形式介绍患者病情,填写 多学科联合门诊记录表,MDT门诊就诊流程,MDT门诊运行现状,胃外科,病理科,放疗科,肿瘤科,放射科,消化内科,内镜中心,肝脏外科,胃肿瘤联合门诊专家团队 负责科室:胃外科,以胃肿瘤联合门诊为例,MDT门诊运行现状,主任医师,高级专家,*,副主任医师,负责人:徐泽宽,联络人:徐皓,联络人:张殿彩,MDT门诊运行现状,媒体的宣传报道,形成一定社会影响力,PART 03,MDT门诊管理模式 探索与思考,MDT门诊模式,探索新的M

14、DT门诊管理模式,设立初筛门诊,实行层级预约,开设多学科联合门诊的初筛门诊,初筛门诊医生由多学科专家团队指定,患者在多学科联合门诊就诊前必须通过初筛门诊,初筛门诊医生需仔细询问患者病情、充分了解患者病史、查看患者既往病案资料,评估患者是否符合多学科联合门诊就诊条件,如患者符合就诊条件,由初筛门诊医生与多学科联合门诊联络人进行预约。初筛门诊主要为患者提供专业分诊和预约服务,能有效控制多专科协作诊疗门诊患者的疾病符合率,确保高度的精确性,从而提高门诊的效率。,1,MDT门诊模式,探索新的MDT门诊管理模式,细化考核指标,建立效果评价考核体系,针对多学科联合门诊的考核指标相对单一的现状,管理部门应建

15、立全面、科学的考核体系,从临床效果、门诊管理等不同角度对多学科联合门诊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包括门诊平均接诊时间与接诊量、各学科专家出诊率、患者满意度、患者病情符合率、患者知晓率、病案记录与随访完成度等等。通过建立全面、科学的考核体系,有利于提高多学科专家团队的积极性,进一步落实科室负责人和联络人制度,推动多学科联合门诊不断发展。,2,MDT门诊模式,探索新的MDT门诊管理模式,提供信息支撑,完善患者病案资料,3,由于多学科联合门诊的患者病情相对复杂,病程跨度较长,导致患者病案资料较多,不易保存。部分多学科联合门诊患者提供的就诊病历和病案资料不齐全、不充分,一定程度上影响多学科联合门诊诊疗效率。医院从2015年启用了门诊电子病历系统并建立了临床数据中心库,便于多学科专家团队直接、快速的调取患者完整的病案资料,减少病史汇报的时间,避免重复劳动,提高多学科门诊的诊疗效率。,谢,谢,观,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