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审计学 总论 复习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91053857 上传时间:2019-06-21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39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章审计学 总论 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第一章审计学 总论 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第一章审计学 总论 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第一章审计学 总论 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第一章审计学 总论 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章审计学 总论 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审计学 总论 复习(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审计学原理,内容简介,一、什么是审计学? 审计学是实践性很强,它不是抽象的,纯理论科学,它是专门研究审计理论和审计方法,带有批判性的社会管理科学。 二、审计学研究的对象: 共分两个部分来研究。,(一)理 论 部 分,1、审计的基本概念(审计对象、类别、职能、任务、作用及本质),这些概念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而不是各自独立。 2、审计准则、标准、证据、方法、程序、审计报告及审计档案。,目 录,A1、总论 重点:审计定义、职能、作用。 难点:如何掌握好经济规律。 A2、审计分类与方法 重点:审计基本分类、审计其他分类。 难点:审计技术方法的选用。 B1、审计组织和审计人员 重点:审计机构设置、职责

2、,审计人员任职资 格,具备基本条件。 难点: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业务 范围、职责规范。,第一章 概 论,一、问题的提示: 1、审计的概念; 2、审计的对象和目的; 3、审计职能和作用及任务; 2、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 二、重点: 审计定义、职能、作用 三、难点: 如何掌握好经济规律 四、案例分析: 五、导学过程:,(一) 审计概念: 1 概念: 是指专职机构和专职人员依法,对被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及各项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进行监督、鉴证和评价。 审计主体谁审 审计客体审谁 审计对象被审单位的财政、财务及各项经济活动。 审计实施依据:按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如:审计法、经济法。目标:被审单位

3、的各项经济活动、真实、合法效益。职能:监督、鉴证、评价。 目的:维护财经纪律,加强改善经营管 理,提高经济效益,加强宏观经济调控。 性质:独立性的经济监督活动。,2、审计关系人 改革开放以来,企业两权分离,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分开,企业所有者,想知道经营情况和经济效益如何,就需要委托 审计(第三者)如下图:,经营者,审计关系,第三者,委托关系,委托人,责任关系,所有者,3、审计基本特征: (1)独立性 (2)权威性 (3)公正性 4、现代审计:产生在19世纪中期,股份制形式的出现,审计发生了变化。由传统的事后审计转变为事前审计,由会计查帐发展为伸向管理方面,如:经济决策方案的选用跨国犯罪的审计等

4、 现代经济犯罪,手段很多,一定要 应用现代审计的技术方法、信息传递快。,(二)审计与会计关系 1、联系: (1)两者起源密切相关会计是产生审计的基础,审计是会计质量的保证。 (2)两者彼此渗透,融合. (3)两者目的最终一致,审计、会计都是经济监督。,2、区别: (1)产生的基础不同,会计是经济发展的产物,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是微观控制,而审计是在两权分离后,是所有者和经营者的需要,审计是宏观控制。 (2)职能不同:会计是核算监督,审计是鉴证、评价。 (3)方法不同: 会计核算包括:设置会计科目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成本核算财产清查编制会计报表。 审计方法:检查法审阅法监督法观察法

5、分析法等。 (4)工作程序不同: 会计核算程序:编制审核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编 制会计报表。 审计工作程序:准备实施报告,二、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一)西方国家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最早出现国家萌芽的是奴隶制下的古罗马、古希腊、古埃及等国家,政府设有官厅审计机构,审计人员以“听证”方式,对掌管国家财物和赋税官吏进行审计,在西方封建王朝中,也设有审计机构和人员。如:法国在资产阶段大革命前就有审计厅,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审计不断完善和发展。 现代资本主义国家中,大多实行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议会为国家最高立法机关,西方国家大多数在议会下设计专门审计机构,对政府及公营企业、事业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

6、进行审计监督。,1、立法:美国、加拿大、西班牙。 2、行政:是政府领导下审计,罗马尼亚、中国。 3、司法:法国。 其他:日本的会计检查,直接对天皇负责,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西方国家审计理论和审计实务,有较大的发展,把经济监督和经济管理结合起来,传统的财务审计向现代三E审计发展。注:三E审计: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英文称E民间审计。 (二)现代审计发展 1、20世纪以来审计的重要发展,20世纪初,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主要表现在:以查错防弊为主的详细审计发展为审查偿债能力为主资产负债表审计。对经济活动的效益性审计,随着审计实践发展管理审计,电子计算机审计的产生。,2、现代审计的发展趋势

7、(1)体系方面:突破后审,事前事后审计并重,内外审计并重。 (2)范围方面:由财务审计扩大到财政财务、经营管理审计三个方面。 (3)内容方面:由原来只重审查,评价会计资料及其经济活动扩大到企业组织结构、外部环境、产品市场、经营决策直到管理人员的素质。 (4)方式与方法:现代审计突破传统审计方法,广泛应用审计抽样法,数学方法及计算机审计技术。 三、审计对象,审计目的 (一)审计对象:就是要解决“谁审”和“审谁”的问题。 1、审计对象具体内容:被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及有关经济活动。 2、会计资料、管理资料。,(二)审计目的: 1)维护财经纪律; 2)改善经营管理; 3)提高经济效益;4)促进廉政

8、建设; 5)保障国民经济健康发展。 总之,国审、民审、内审具体内容不尽相同,但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审计工作预期要达到的目标:改善和加强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四、审计职能、作用与任务 (一)审计职能: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随着经济发展而变化的。,审计的三项基本职能,经济监督监察和督促,经济鉴证审计公正,经济资料真实、准确、实事求是。,经济评价计划、预算、决策先进可行,经济效益高低等。,(二)审计作用: 是履行审计职能,实现审计目的的过程中的产生的社会效果。 我国社会主义审计作用: 1、制约性: 1)可揭露损失浪费; 2)可揭露贪污舞弊; 3)可揭露失职渎职。 2、促进性: 1)促进委托经济责任人

9、切实履行; 2)促进经济秩序正常运行和经济效益的正确处理; 3)促进经济效益的充分实现和社会效益的正常保障; 4)促进经营管理完善;5)促进廉政建设; 6)促进宏观经济调控。 3证实作用,(三)审计任务 1、审计基本任务: 依据法律,维护国家的财经纪律,促进廉政建设,保障国民经济健康发展。,2、审计具体任务: 1)监督经济决策、计划、预算等方案的执行,保证国民经济稳定、协调、持续发展。 2)审计会计,管理资料真实、合理、合法。 3)揭露严重侵占国家财产,严重损失浪费等行为的发生。 4)审查内控制度。 5)研究,分析经济效益。,五、案例分析: (一)采购员王某借用采购款5000元,其中有1500

10、元长期不报账,请问这是一种什么经济行为? (二)销售员李某有时销售的货款不能及时收回,拖欠货款20000元,时间半年以上,请问这是一种什么行为? (三)出纳员张某,在库存现金中经常有没有领导批准的借条、金额300元,这又是一种什么行为? 答案:(一)(二)侵占公款 (三)挪用公款,A2审计的分类与方法,一、问题提示 1、审计分类 2、审计方法 二、重点:审计的基本分类,审计的其他分类。 三、难点:审计技术方法的选用。 四、案例分析: 五、导学过程:,一、审计分类: (一)审计基本分类:按审计主体,内容目的,被审计单位关系分类如下:,审计 基本 分类,按审计主体划分,国家审计 政府审计,内部审计

11、 部门审计,民间审计 社会、注册会计师审计,按审计内容目的划分,按被审单位关系划分,财政财务审计,形式:检查错账,实质:委托经济责任执行情况,财经法纪审计,经济效益审计,外部审计,内部审计,专审:执行国家政策、法规,专审:经营成果,资金使用效果,国审、民审实施情况,本部门内审实施情况,(二)审计其他分类:按审计范围、时间、地点、动机,是否通知分类如下:,二、审计方法 (一)审计方法选用:是完成审计任务,实现审计目标的手段。,(二)审计的技术方法: 审查或证实审计项目真实性、合法性 及正确性的专门方法。,如会计资料审计如下 :,会计凭证,原始凭证,记帐凭证,证证核对,总 帐,日记证,明细帐,账账

12、核对,会计报表,利润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表表核对,(三)账单核对: 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银行存款对账单,债权债务往来账,客户对账单。 如审计应用(证实客观事物的方法): a.盘点法:是静态点库(现金库、材料库、产成品库等); b.调节法:应用调节法(银行存款余额调节法); c.观察法:内控制度执行情况; d.鉴定法:科学方法(物理、化学、影印等),三、案例分析: 实务1:资料:审计人员是在2000年 对市民政局的事业费用支出,进行审计时发现有三笔记帐凭证下没有原始凭证。 (1)5月10日有金额1000元; (2)6月7日金额500元; (3)8月3日金额200元。 而在后几个月中原始凭

13、证又发现这三 笔金额相同的原始凭证。,请分析原因: (1)分析会计机构人员分工,会计出纳一个人; (2)没有原始单据是不能报帐的,费用支出明细表是假的。 (3)重复报帐,套取现金。 判断: 违背会计法的规定,会计出纳一人兼,要进一步落实此种行为。 采用查询和鉴定法,对费用支出明细表造假的行为进一步落实。 结论:会计采取没有凭证,重复报帐的手段,加大费用开支,贪污公款1700元。 建议: 追回公款1700元,与会计人员的经济责任。,实务2:审计人员审查某科长到 郊外某商店购买两台英文打字机,价 格为41,600元,价格为56,700元(公 司在市内,商店也多) 分析:为什么不在市内购买?为什么不

14、用专业人员去买? 审计:有可能某科长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收受回扣,审查后落实1500元的回扣。 结论:落实回扣款1500元。 建议:经办人员退回回扣款1500元,写出深刻检查,但是单位领导一定要重视会计机构设置,要合理,堵塞漏洞。 认真复习自测题,布置作业(1),B1 审计组织和审计人员,一、问题提示: 国家审计机关,内部审计机构,民间审计组织,审计人员。 二、重点: 国家审计机关的设置及职责,西方国家审计机关,内 部审计机构,审计人员的任职资格及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三、难点: 民间社会审计组织概念,业务范围,中国注册会计师 协会的性质、职责,民间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 四、案例分析: 审计

15、人员的职业道德及法律责任在实际审计 过程中的运用。 五、导学过程:,一、国家审计机关: 依法代表国家行政机关行使审计 权,包括: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各 级人民政府具有宪法赋予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一)国家审计机关的设置,(二)国家审计机关职责: 是指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国家机关, 应完成职能任务和应承担责任。 1、国家审计机关基本职责是: (1)审计监督国家财政收支。 (2)审计监督与国有资产有关财务收支。 2、国家审计机关具体职责是: (1)审计监督财政预算、决算执行情况,预算外资金管理使用。 (2)审计监督中央银行财务收支,有及国有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和损益。 (3)审计监督国家事业组织财务收支。 (4)审计监督国有企业资产、负债和损益。 (5)审计监督国家建设项目预、决算。 (6)审计监督政府部门管理、社会保障基金,社会捐赠 资金及其他资金、基金财务收支。,(7)审计监督国际组织和国外、政府援助,贷款项目的财政收支。 (8)审计监督国家特定项目支出。 (9)审计监督国家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审事项。 (10)审计监督内审、民审的指导和监督,还有一些特殊规定。 (三)国家审计机关的权限: 审计依法行使审计监督权。 1、要求提供,报送资料权,监督检查权。 2、调查取证权,采取临时强制措施权。 3、通报或公布审计结果权,经济处理。 4、行政处罚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