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教学2013综合实践活动学科能力表现与学业质量

上传人:E**** 文档编号:91053852 上传时间:2019-06-21 格式:PPT 页数:65 大小:3.6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深度教学2013综合实践活动学科能力表现与学业质量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深度教学2013综合实践活动学科能力表现与学业质量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深度教学2013综合实践活动学科能力表现与学业质量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深度教学2013综合实践活动学科能力表现与学业质量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深度教学2013综合实践活动学科能力表现与学业质量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深度教学2013综合实践活动学科能力表现与学业质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深度教学2013综合实践活动学科能力表现与学业质量(6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6/21,1,综合实践活动:学业质量标准与学科能力表现,郭元祥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教授、博士生导师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工作专家委员会 委 员 国家教师教育资源专家工作委员会 委 员 教育部华中师范大学课程研究中心 常务副主任 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 副 理事 长 http:/,2019/6/21,2,一、教育质量与学业质量标准,(一)战略任务: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是我国当前教育改革的战略任务之一。,2019/6/21,3,“建立国家义务教育质量基本标准和监督制度”;“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

2、工作机制,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质量上来”。,2019/6/21,4,(二)教育(教学)质量 1.教育(教学)质量是指教育(教学)活动所引起的、全体学生素质变化的结果。涉及学生认知及其能力、情感发展、技能发展等方面程度。,2019/6/21,5,2.教育质量与学习难度、学习强度 学习难度是由学习目标和要求、学习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学习过程的梯度和支架,以及教材的编排方式等因素共同决定的。 学习强度是由学习时间投入、精神投入等因素决定的。,2019/6/21,6,(三)学业质量标准 1.学业质量 学业质量(learning quality)是教育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学

3、业质量是指学生在各种教育活动和各种课程领域学习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身心发展程度和状态,是学生通过教育活动和课程学习过程在认知、情感、技能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变化程度和发展状态。,2019/6/21,7,2.学业质量标准 20世纪60年代,美国著名课程教学理论家布卢姆(Bloom .J.)开展了教育目标分类学的研究。教育目标分类学,本质上探讨的是学科教学质量或学业质量的类型、层次和水平问题,提出了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动作技能领域的教学目标分类体系,构建起著名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并对世界各国教学质量管理与教学质量评价产生深远的影响。,2019/6/21,8,近年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ISO国际标准化组织

4、等制定了很多教育标准,并鼓励各国开发可以测量符合国际定义、标准、目的或目标的高质量教育的指标体系。欧盟制定的欧盟学校教育质量报告16项质量指标列出了评价教育质量的16个标准,涵盖了学业成就、成功和转变、学校教育管理、资源和结构四个方面。,2019/6/21,9,1982年开始,比格斯(Biggs,J.B.)和科林斯(Collis, K.F.)领导的课题组研究了中小学生学习质量评价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发展了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理论,提出了可观察的学习结果的学习质量分类理论。2009年,出版了学习质量评价(Evalution The Qualitity of Learning: The Solo T

5、axonomy),构建了学习质量分类与评价理论。比格斯的学习质量评价的SOLO分类理论注重对学生可观察的学习成果结构(structure of the observed learning outcome)的分析和评价。,2019/6/21,10,3.学业质量标准与课程标准的关系 学生学业质量标准与学科课程标准具有联系,又相互区别。课程标准旨在为教师提供课程理解、课程内容和教学活动建议和评价建议等;课程标准的核心是课程的内容标准,它将学生学业质量标准隐含于内容标准以及学习活动建议之中。,2019/6/21,11,学业质量标准也不同于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对教师如何进行教学而作的一种指向性要求和规定

6、。它更多地服务于教师的教学,为教师教学行为的规范提供“靶子”或“方向”。教师可以围绕着教学目标组织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开展教学评价,因此它在管理方式和评价标准上注重的是“教师怎么教”与“教了多少”的问题。 学业质量标准则将关注点从“教师的教”转向了“学生的学”。通过对学生学习表现的指标体系及其评价工具的系统建构细致描述和具体规定学生预期的学习过程与结果,不仅服务了教师的“教”,而且帮助了学生的“学”。,2019/6/21,12,4.学业质量标准的体系 学生的学习素养标准 学生的学习素养标准是学生学业质量的基础性标准。学生学习素养标准应突出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核心要素。不同学段、不

7、同年级的学生应该具备哪些学习态度、学习方式、思维方法,养成哪些学习习惯。,2019/6/21,13,学科知识学习水平标准 学科知识,是指从各门学科知识总库中筛选出来的对人的成长和发展具有意义和价值的认识和经验。学科知识是学科课程的基本内容,也是学业质量标准的核心组成部分。 TIMSS(2007)的评价框架,数学学业质量的测评主要由两大维度组成:数学内容(content)和认知能力(cognitive)。,2019/6/21,14,学科能力表现标准 学科能力表现,是指中小学生在各门课程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行为特征。它是学生学科学习中学业成就或学习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外显的

8、、可观察的学习过程质量。 1998年,美国经济与教育中心(CEEA)和匹兹堡大学教育学院联合研制了美国中小学生学科学习的表现标准 。其中,应用学习课程能力表现标准中,设计了美国中小学生的9种核心能力表现,并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有价值的范例和具有可操作性的评价建议。,2019/6/21,15,学科核心价值观发展标准 通过一门课程的学习,学生究竟应该形成哪些核心价值观念,具有哪些基本的生活态度和行为方式,是学生学业质量标准所要规约的。,2019/6/21,16,二、学科能力表现是学业质量的重点,(一) 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发展能力 1.“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必须重视培养学生能力 提高教学质

9、量的关键在于培养能力 “坚持能力为重”,必须落实在学科教学中,2019/6/21,17,2.战略突破口 创新人才培养方式,培养创新型人才,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学习型社会。把人才培养方式改革作为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注重学思结合 注重知行统一 注重因材施教,2019/6/21,18,3.“指尖文明时代”的能力挑战 信息科学与技术、脑与认知科学、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新进展,使得能力培养成为人才培养方式改革主题。 DO YOU KNOW? -学会处理海量信息 -学会全球交往 -学会自我导向学习,2019/6/21,19,什么是良好教育?巴伯(M. Barber)2009年7月提出了一个模式,体现了“受到

10、良好教育意味着什么” WE = E (K + T + L) 字母K代表“知识”,T代表“思维”,L代表“领导才能”(领导自己和他人),E代表“道德品质”。 资料来源: 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 ,Shaping the Future: How Good Education Systems Can Become Great in the Decade Ahead . Mckinsey Quarterly ,7,2009.,2019/6/21,20,英国麦肯锡报告 2009年11月发布的强调,英国的基础教育改革要致力于创造最佳的学习、卓越的教学、最优的教师,以实现人才培养

11、方式的创新,切实致力于英国国民的领导力、信息能力、共同操作能力、自主改进学习的能力等基本素养的形成。,2019/6/21,21,日本学力教育运动 2000年以来,日本以适应全球化的学习革命“静悄悄的革命”的时代需要,以佐腾学教授为代表的教育学家在全日本推行“学力教育运动”,强调创造以学为中心的课程、以学为中心的教学,发展日本青少年的“综合学力”。,2019/6/21,22,2019/6/21,23,澳大利亚 -2008年,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主持召开“澳大利亚2020峰会”,制订有关国家未来的长期战略,形成名为澳大利亚2020的报告,描绘了澳大利亚2020年教育愿景,提出了让所有澳大利亚年轻人都

12、将成为成功的学习者,自信而富有创造力的个体,积极而理性的公民;提出“在知识、技能、想象力和学习能力方面增加投入”等优先采取的教育行动。,2019/6/21,24,(二)学科能力表现 1.学科能力表现是国际关于教学质量研究的重点 OECD实施的PISA 国际学生学业成就评价项目,通过大规模的课程教学评价,着重考察世界上数十个国家中小学生在母语的阅读、写作,以及数学和科学等领域的学科能力表现,通过PISA分析各国学生在母语、数学和科学等学科领域的学习质量、能力表现,研究了影响中小学生学科能力表现的影响因素。,2019/6/21,25, SOLO分类理论 2009年,美国著名课程教学理论家比格斯(J

13、.B.Biggs)领导的课题组研究了中小学生学习质量评价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出版了学习质量评价(Evalution The Qualitity of Learning:The Solo Taxonomy)一书,提出了“可观察的学习成果结构”,建立了SOLO分类理论(即可观察的学习成果与质量分类理论) 。,2019/6/21,26,2.学科能力表现是教学质量的核心要素 中小学生在各门课程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行为特征,是可观察的和外显的学习过程质量。学科能力表现是学生学科学习中学业成就或学习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常有三个含义:一是学生掌握某学科的一般能力;二是学生在学习某学科

14、时的智力活动及其有关的智力与能力的成分;三是学生学习某学科的学习能力、学习策略与学习方法。,2019/6/21,27,能力 -能力是在活动中长期形成的个体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 -能力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一般能力即认知能力;特殊能力是个体在具体或特殊领域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 -认知能力包括感知能力、记忆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创造力是一般能力的最高形式。 -中小学生的学科能力属于特殊能力的范畴。,2019/6/21,28,能力目标系统,2019/6/21,29,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由注重“双基”走向强调“四基”,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态度、基本经验。,2019/6/21,30,3学

15、科能力表现的类型 基础性学科能力表现 是指各个学科皆有所表现的基本能力,是学生认知能力在学科中的具体体现,是指以思维活动的一般过程和形式相关的能力表现,如布卢姆所解析的认知领域目标:了解、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等能力要求,就是各个学科都包含的基础性能力表现。基础性学科能力表现是认知能力在学科中的具体化。,2019/6/21,31,知识性学科能力表现 是学科具体知识学习的能力要求。不同学科的知识要素、知识性质、具体内容不同,知识性学科能力表现的要求就不同。如语文课程中的词语的意义把握与表达能力、语法与篇章结构的理解与应用能力。数学课程中的代数、三角、函数、几何、排列组合、微积分等的运算能力等

16、。,2019/6/21,32,学科素养性能力表现 是学科的核心能力表现,是最能体现学科性质的维度。一般来说,母语课程的核心学科能力表现包括阅读能力、表达能力(包括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思维方式与文化理解能力、价值观判断与实践能力等方面。数学课程的核心学科能力表现包括数学运算、空间想象、数学论证与推理、数学思维与数学文化理解等。科学课程的核心学科能力表现包括科学观察、科学实验、科学探究与问题解决能力等。,2019/6/21,33,认知能力(学习能力),综合能力,学科能力,能力生根计划,能力生根计划,“海峡两岸能力生根计划” 关注的能力结构,2019/6/21,34,观察能力,基础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记忆能力,2019/6/21,35,规划能力,探究能力,信息能力,实践能力,综合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