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教师考试题库《教育目的》考点预测含答案

上传人:bub****888 文档编号:91053750 上传时间:2019-06-21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28.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教师考试题库《教育目的》考点预测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2019教师考试题库《教育目的》考点预测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2019教师考试题库《教育目的》考点预测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2019教师考试题库《教育目的》考点预测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2019教师考试题库《教育目的》考点预测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教师考试题库《教育目的》考点预测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教师考试题库《教育目的》考点预测含答案(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教师考试题库教育目的考点预测含答案1、简答题些农村教师认为,农村的孩子从小就会劳动,似乎没有必要进行劳动教育。而学校通过调查发现,学生中不参加家务劳动的学生不在少数,在劳动中怕脏、怕累的现象十分突出。还有些学生在参加集体活动时习惯站在一边看别人干活,不主动积极地帮忙。请根据全面发展教育的理论对劳动技术教育加以评析。参考答案:【答案要点】(1)劳动技术教育是引导学生掌握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形成劳动观点和习惯的教育。劳动技术教育的任务包括: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劳动习惯和学习生产技术的兴趣;使学生初步掌握现代生产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使用一般的生产工具;掌握组织生产和管理生产的初步知

2、识和技能。(2)劳动技术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德育、智育、体育的具体运用与实施。马克思主义认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如果忽视劳动技术教育,势必会影响我国教育目的的实现。2、单选题教育目的包括三个层次,分别是国家的教育目的、_和教师的教学目标。A: 课程计划B: 课程目标C: 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D: 教学计划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教育目的的三个层次分别是国家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教师的教学目标。3、简答题实施素质教育的措施有哪些?参考答案:【答案要点】(1)改变教育观念;(2)转变学生观;(3)加大教育改革的力度;(

3、4)建立素质教育的保障机制;(5)建立素质教育的运行机制;(6)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4、简答题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学校的义务,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体到学生素质培养和发展方面,应注意哪些基本要求?请予以分析。参考答案:【答案要点】(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素质教育倡导人人有受教育的权利,强调在教育中每个人都得到发展,而不是只注重一部分人,更不是只注重少数人的发展。(2)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倡导的是在教育中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全面的发展。素质教育的理论依据是全面发展教育。素质教育是对全面发展教育的具体落实和深化。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坚持“五育”并举,促进学生

4、生动活泼地发展。(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是从教育对所有学生的共同要求的角度来看的。但每一个学生都有其个别性,因此,教育还要尊重并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必须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一代人才,这是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5、单选题当代我国教育的主导思想是_A: 应试教育B: 素质教育C: 特殊教育D: 终身教育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我国1999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将素质教育确定为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长远方针,素质教育随之成为当代我国教育的主导

5、思想。6、简答题在知识经济时代学校应该怎样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人文精神?参考答案:【答案要点】(1)学校要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应做到:正确认识创新与全面发展教育目的之间的关系;创新:是人的自由活动;正确理解创新和守旧的辩证关系;要把握创新的正确导向。(2)学校教育要激发学生的人文精神应做到:培养科学精神;增强社会责任感。7、填空题_鲜明地体现了基础教育的本质属性和基本特征。参考答案: 素质教育8、单选题教育目的所要回答的根本问题是_A: 教育为谁服务B: 教育怎样培养人C: 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D: 要把教育引向何方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教育目的规定了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

6、,是培养人的质量规格标准,同时也反映了教育在人的努力方向和社会倾向性等方面的要求。9、简答题简述美育的任务。参考答案:【答案要点】(1)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使他们具有感受美、理解美和鉴赏美的知识与技能;(2)培养学生艺术活动的技能,发展他们体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3)培养学生心灵美和行为美,使他们在生活中体现内在美和外在美的统一。10、单选题素质教育的三大要义是_A: 面向全体、全面发展、自主发展B: 面向全体、全面发展、主动发展C: 面向全体、全面发展、被动发展D: 面向全体、主动发展、自主发展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素质教育有三大要义:第一是面向全体学生,第二是要全面发

7、展,第三是让学生主动发展。11、单选题我国的教育方针的内容不包括_A: 教育的性质和服务方向B: 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C: 教育目的D: 教育制度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我国新时期的教育方针的内容一般包括以下三个组成部分:教育的性质和服务方向;教育目的;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12、单选题下列人物中不属于社会本位论的代表人物的是_A: 柏拉图B: 马利坦.C: 纳托普D: 巴格莱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马利坦是个人本位论的代表。13、单选题下列不属于教育目的的特点的是_A: 教育目的对教育活动具有质的规定性B: 教育目的具有社会性C: 教育目的具有预期性D:

8、教育目的具有生成性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教育目的带有意识性、意欲性、可能性和预期性的特点。除此之外,教育目的还有两个较为明显的特点:第一,教育目的对教育活动具有质的规定性;第二,教育目的具有社会性和时代性。14、单选题素质教育被确定为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长远方针的时间为_A: 1999年B: 2001年C: 1993年D: 1986年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盾教育的决定,素质教育被确定为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长远方针,并成为我国各级各类教育追求的共同理想。15、简答题当代有一位教育专家兼作家这样叹

9、息中国的教育要想使中国的每一个孩子都有一个好前程,现在中国父母唯一要做的恰恰不再是帮助学校把他们的考分再提高一些,而是保护好自己孩子的天賦别再受学校的侵害!”这段话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请你从教育的根本目的出发对中国当前的教育进行反思。参考答案:【答案要点】(1)这段话指出了当前中国教育的弊端,当前中国教育趋向于分数教育(即应试教育),以分数来衡量一个学生的好坏,学生已经变成读书的机器,而失去了本身拥有的天赋,没有自我了。(2)实施全面发展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必然要求,全面发展教育由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等部分组成。为了迎接新世纪的挑战,中国教育已经开始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

10、注重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16、单选题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目的多次变化,这说明了教育目的受_的制约。A: 文化传统B: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C: 社会生产方式D: 政治形势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教育要为现代化建设服务,当社会生产力和社会生产方式发生重大变化后,教育目的和教育方针也要相应调整才能发挥最大作用。17、填空题_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基础和可能。参考答案: 机器大工业生产18、单选题广泛意义上的教育目的存在于_A: 家庭教育中B: 社会教育中C: 一切教育中D: 学校教育中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略19、单选

11、题规定教育要达到的预期结果的是_。A: 教育内容B: 教育目的C: 教育方法D: 教育途径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参考答案:B20、单选题我国现阶段的教育目的是_。A: 陶冶学生的人格,注重培养有教养的人B: 注重科学技术教育,培养具有创新思想和开拓精神的人C: 适应时代精神,强调个性发展D: 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四有”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参考答案:A解析:现阶段我国的教育目的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21、填空题_是教育

12、者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在完成一节课、一个单元或一个学期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预期变化。参考答案: 教学目标22、简答题有部分学校领导认为,只要学生学习好,考分髙,就是办学质量髙,于是以创建名校为目标,狠抓智育,以考分作为衡量学生优劣和教师教学的唯一标准。结果少数尖子生上去了大多数学生都处于一般化水平。由于学习的压力致使不少学生出现了身体方面和心理方面的问题。试分析:这种办学思想和做法是否符合教育目的的基本荽求。参考答案:【出题思路】本题考查考生对教育目的基本精神的掌握。【参考答案】(1)这种办学思想和做法不符合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2)现阶段我国的教育目的表述为:“以培养学生的

13、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目的的这一表述体现了素质教育背景下的教育理念,反映了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首先,国家要求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所以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其次,我们要求培养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和谙发展。所以,名校不应仅仅依靠少数优秀学生为学校树品牌,而是应该建立在所有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再次适应时代要求,我们要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打破应试教育背景下“高分低能”的现象。23

14、、简答题有一次,女教师画了一个圆圈儿问大学生:“这是什么?”大学生思考良久,底气不足地说了一句:“可能是零。”又一次女教师画了个同样的圆圈儿问一群小学生:“这是什么?”孩子们立即七嘴八舌地回答:“是太阳”“是烧饼”“是足球”“是西瓜”“是老师的大眼睛”女教师听了,不由得目瞪口呆。你对这一现象有什么看法?请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理念分析。参考答案:【答案要点】(1)随着受教育的增多,学生的思维更单一,视觉更狭窄,更缺乏想象力,更加不自信,这是教育对学生创造精神和创造力的一种扼杀,不利于学生个性生动活泼的发展。(2)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往往过分看重其统一的一面,忽视其丰富个性的另一面,喜欢处处压抑学生的好奇心,以便使他们“专心学习”。在这种氛围中成长的学生,不是越来越健康、活泼,而是越来越乏创造性。结果造成了一批墨守成规、人云亦云、死气沉沉的缺乏独立个性的小(3)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我们的教育应从学生的个性出发,并以“个性充分的自由的发展”为目的,承认每个学生的个别差异,高度重视学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教师资格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