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学部分水文学第5章

上传人:E**** 文档编号:91053600 上传时间:2019-06-21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6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文学部分水文学第5章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水文学部分水文学第5章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水文学部分水文学第5章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水文学部分水文学第5章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水文学部分水文学第5章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文学部分水文学第5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文学部分水文学第5章(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6/21,1,降水资料,第五章,的收集与整理,2019/6/21,2,重点,2019/6/21,3,51 降水,降水是从云中降落到地面的雨、雪、雹、霰的总称。,一、降水的观测,1、降水量的表示方法,可用降落在不透水平面上的雨水深度 (以毫米计)来表示。,2019/6/21,4,3、降雪量的表示方法,用融化后的雪水深度表示,2、观测降水量的仪器,器测法,2019/6/21,5,二、降水特征,降水三要素,2019/6/21,6,降水量降落在不透水层平面上的雨水深度。,降水历时 一次降水所经历的时间。,降水强度 单位时间内的降水量。,单位: 年、月、日、 时、分。,2019/6/21,7,

2、52 降水分布,一、利用点雨量资料计算面雨量资料的方法,2019/6/21,8,3、由点雨量换算面雨量的方法,适用于流域内雨量站较多, 分布均匀,且各站有长期的 暴雨实测资料。,2019/6/21,9,(1)算数平均法,特点:计算 方法简单, 但精度差。,(2)加权平均法(泰森多边形法),54式,2019/6/21,10,(3)等雨量线法,55 式,2019/6/21,11,二、多年平均最大 24小时降水量,如果缺乏自记雨量计记录资料,可据测站的日降 水资料推求日最大降水量的多年平均值,从而推求短 历时暴雨强度。,一般可据各地区水文手册 查相关图表,2019/6/21,12,53 点雨量资料的

3、整理,1、暴雨标准,雨水排除系统所要排除的雨水, 绝大部分是在短时间内完成的, 属于暴雨性质。,自阅,2019/6/21,13,2、资料整理,(1)在自记雨量计记录纸上选出每场暴雨进行分析。,可分别按历时为 5, 10,15,20,30,45, 60,90, 120分钟。,如表 53,(2)绘制相应的暴雨强度 i 历时 t 关系曲线。,图 5.10,2019/6/21,14,3、自记雨量计记录见 p145 图 5.9,2019/6/21,15,4、注意,(2)由自记雨量计记录推求短历时暴雨公式,一般 应有20年以上记录年数,最少也应有10年以上 的自记雨量记录(若只有10 年或略长于10年 时

4、,资料应连续)。,(1)当集水面积较小时,可不计历时为90,120分的 暴雨强度。 一次降雨中途间断超过120分时,应作两次降雨。,2019/6/21,16,(3)制作暴雨强度 i 降雨历时 t 暴雨重现期 T 的统计表时, T 可分别取0.25,0.33,0.5,1, 2, 3, 5,10 等年的暴雨强度。,暴雨重现期 指在非常长的年代中,暴雨强度 i 等于 或大于某一定值的降雨重复出现一次平均 所需年数。,若设计采用的重现期大于资料记录年限,应借助于 理论频率曲线,通过适线,求出不同历时 t 的暴雨强 度 i 和次频率的关系。将不同历时的理论频率曲线绘 制在同一机率格纸上,从曲线上找出不同

5、重现期的暴雨 强度,再绘制暴雨强度 i 降雨历时 t 暴雨 重现期 T 的统计表。,2019/6/21,17,5 4 暴雨强度公式的推求,一、暴雨强度公式,2019/6/21,18,1、当 i t 点绘在对数坐标纸上是非直线时, 可按下式计算:,5.6式,2019/6/21,19,2、当 i t 是直线时,可按下式计算:,57式,3、雨力A与重现期 T 的关系式:,以上三式在室外排水设计规范中被 推荐为雨水量计算标准公式。,2019/6/21,20,4、暴雨强度 i 与流量 q 的换算关系:,据此绘制全国参数等值线图,59式,2019/6/21,21,公式变换后得:,B= A1 C,2019/

6、6/21,22,系数的求解方法:,1、图解法:,2019/6/21,23,2、最小二乘法(自阅),当点据比较散乱时,目估的直线误差较大,可用此法。,(1)n 值的计算:,对应于一个重现期T 的 n 值。,对应于多个重现期,可取平均值作 公式中的 n。,2019/6/21,24,(2)A值的计算:,对应于一个 重现期T 的 A 值。,(3)A1 及 B 的计算:,2019/6/21,25,可用试摆法使之成为直线,试摆法即对某一重现期的曲线,保持纵坐标Lg i, 在横坐标上调整,使 lg t 变为 lg(t+b), 若能使各点连成直线,则b 值即为所求。,不同的重现期各有适合的b 值,2019/6

7、/21,26,方法:,(3)求得 n,再调整 b ,A,直到最后求得 A1,B,C。,(1)用公式 521(p153)求参数 n。,(2)t+b =1 时, lg i= lg A ,即 i =A。,例:略,2019/6/21,27,四、利用等值线图求暴雨强度,其中:n、A 可从地区性水文手册上查出。,1、水文研究所推荐的全国统一公式形式,2019/6/21,28,(1)将其概化为两条不同斜率的直线,以历时1小时 为转折点,将其分为长、短历时。,2019/6/21,29,(3)两条直线对应两个斜率:,(4)若地区性的资料有 t0=1小时 A1 % 、 n1 、n2 的 等值线图, 则可查用。,2019/6/21,30,(5)若无此资料,可查我国最大24小时降雨量等值线图。,如图 5.15(p164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