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课第二框 法律保障生活 .P PT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91050832 上传时间:2019-06-21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九课第二框  法律保障生活 .P PT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第九课第二框  法律保障生活 .P PT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第九课第二框  法律保障生活 .P PT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第九课第二框  法律保障生活 .P PT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第九课第二框  法律保障生活 .P PT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九课第二框 法律保障生活 .P 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九课第二框 法律保障生活 .P PT(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单元 走进法治天地,第九课 法律在我们身边,9.2 法律保障生活,1、请用一个词或一句话,表达你对法律的感受,说说这种感受是由何而来的。,法律制裁违法犯罪。 这种感受是在扰乱社会秩序的犯罪分子被绳之以法的时候产生的。,教材第89页,一、法律的特征,1道德、法律有哪些共性?,“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法律、道德等都是人们生活中的行为规范,它们共同约束人们的行为,调整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根据以上情境,从生产方式、实施手段、调整对象和范围方面,讨论法律与道德、校纪校规有什么不同。,教材第90页,国家立法机构制定或认可,舆论、习俗和信念等力量保证,学校学生,全体公民,教育、行政等力量保证实施,

2、教育行政机关制定,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全体公民,自然形成,知识拓展 1法律与道德的区别: 含义不同。法律指享有国家立法权的机关按照宪法的规定,按照立法程序制定并且颁布实施的规范性文件;道德指生活在一定物质条件下的自然人关于善与恶、荣与辱、正义与非正义、公正与偏见、野蛮与谦逊等观念、原则以及规范的总和。 调整的范围不同。可以说大多数的社会关系既可以由法律和道德共同调整,也可以由他们各自调整;但是也有少数的社会关系只能由道德来调整,比如友谊、爱情等。 保证实施的力量不同。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道德主要凭借舆论、习惯、内心信念、宣传教育等手段保证实施。 产生和变迁不同。法律的产生和变迁更多具有

3、人为的特点;道德的产生和变迁具有自生自发性。,2法律与道德的联系: 两者都是调节我们行为的规则,均为社会的秩序、正义、安全等提供一定程度的保障。 一国范围内的法律与统治阶级的道德都是统治阶级整体意志的体现。 道德和法律在产生、变迁过程中相互渗透,道德可以法律化,法律也可能道德化。 道德与法律相辅相成。法律的制定受道德的影响,体现并维护道德的精神;道德补充着法律的不足并支持促进法律的贯彻实施。,法律的三个显著特征:,1.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2.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 3.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军队、警察、法庭、监狱,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国家创制

4、法律的两种基本形式:,国家制定法律,国家认可法律,3什么是制定?,制定,是指特定国家机关按照法定程序,制订法律、修改或废止现有法律的活动。,4什么是认可?,认可,是指特定国家机关根据实际需要,以一定形式赋予在社会上已经存在的某些习惯、道德规范等以法律效力的活动。,你认为我国还需要在哪些方面加强立法?,教材:第91页,在治理环境问题方面。在食品安全问题的监督方面。,5法律区别于道德等行为规范的最主要特征是什么?,法律的实施以强大的国家力量作后盾,而其他行为规范主要依靠社会舆论、信念、习俗、教育和行政等力量保证实施。,法律最主要的特征:,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5国家强制力主要包括哪些?,

5、军队、警察、法庭、监狱。它的运用必须以合法为前提。,6、怎样理解“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在法治社会里,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人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每个公民都平等地受到法律的保护,平等地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 任何人不论职务高低、功劳大小,只要触犯国家法律,都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如何理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每个公民都平等地受到法律的保护,平等地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 任何人不论职务高低、功劳大小,只要触犯国家法律,都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活动四: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大反腐力度,“老虎”“苍蝇”一起打。今年来,我国开展“天网”行动,抓捕外逃贪官。,以上举措给我

6、们哪些启示?,启示: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只要触犯国家法律,任何人不论职务高低、功劳大小,都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二、法律的作用,7法律的作用?,法律规范着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保护着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创造安全、健康、有序的社会环境。 法律规定我们享有的权利,应该履行的义务。法律也为我们评判、预测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提供了准绳,指引、教育人向善。 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惩恶扬善、伸张正义,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是我们的保护神。,探究与分享,活动五:我国旅游法规定,旅游者应当遵守旅游文明行为规范。对于刻划、涂污或者以其他方式故意损坏国家保护的文物、名胜古迹的行为,根

7、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可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 在我国,行人违章是造成交通事故的一个重要因素。我国各地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对行人闯红灯行为处五元至五十元的罚款。 有人认为,对上述行为可以说服教育,没必要进行法律处罚。你的看法是什么?,有人认为,对上述行为可以说服教育,没必要进行法律处罚。你的看法是什么?,教材:第93页,此观点错误。 该观点是片面的,错误的。对于材料中的行为,大部分人都能通过说服教育自觉遵守,但对少部分不能接受说服教育且不能自觉遵守的人,很有必要进行法律处罚。法律具有规范作用。法律让我们懂得社会生活中可以做什

8、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七年级学生小云的父亲买了一辆中巴,从事客运生意。为了节省开支,小云的父亲一直想让小云辍学,帮他售票,但小云始终不同意。后来在父亲执意要求下,小云被迫辍学,学校得知此事后,会同社区、镇政府工作人员,多次做小云父亲的思想工作,(1)你认为小云的父亲应该怎么做?法律依据是什么?,应该让小云重返校园。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中明确规定,青少年的受教育权不受侵犯。,教材:第93页,(2)法律保护我们的生活,还体现在哪些方面?你能举例说明吗?,我们享受的美好环境是由环境保护法来保护的,我们享有安全的交通环境是由我国

9、的道路交通安全法来保护的,我们享有的劳动权利是由劳动法来保护的,我们享有的消费者权益是由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来保护的.,从表格中,你读出法律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作用?,食品安全法,保障食品安全,建筑法,保障居住安全,产品质量法,保障生产、生活用品安全,交通安全法,保护安全出行,治安管理处罚法,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劳动法,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义务教育法,为义务教育提供保障,有人认为,现代社会中的一切事情都可以通过法律来解决。对此观点,你的看法是什么?,此观点错误。 社会中,不是只有法律这一种行为规范,还包括道纪律等。在不同的事件和社会环境中应恰当的行为规范。如在排队时插队并不违法,只能用道德规范来谴责

10、此行为。,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法律是我们生活的保障;认识了法律的主要特征;明确了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的约束力的一种特殊行为规范。懂得我们既受到法律的约束,又受到法律的保护。我们今后要认真学法、懂法、守法,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合格公民。,精题特训,2015年8月29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对于关乎人民切身利益的食品安全问题,加大了犯罪惩处力度,最高可判处死刑。据此回答1-2题。 1.这体现我国法律是 ( D ) A.主要规范国家行为的法律 B.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C.体现全体公民意

11、志的法律 D.由国家制定或认可,2.对于关乎人民切身利益的食品安全问题,加大了犯罪惩处力度,体现了法律( C ) A.通过解决公民之间的权利义务纠纷来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B.只具有制裁功能,制裁是维护公民生命权最有效的方法 C.通过制裁违法行为来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D.通过规定权利和义务来规范人们的行为,3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加强了反腐力度。一大批违法乱纪的领导干部受到党纪国法的处罚。这充分说明( ) A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B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C法律是针对高层人物制定的 D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D,4.中学生陈某,原本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自从结识了社会上一帮游手好

12、闲的“朋友”后,逐渐无心学习,不完成作业,经常旷课。开始时,他还有些自责,觉得对不起父母、老师。后来便放纵自己,曾因偷学校的东西、打骂同学等受到学校纪律处分。他非但没有接受教训,反而经常在社会上偷窃财物、参加赌博等,因此被公安机关拘留。但他仍不悔改。为了搞到钱去网吧玩游戏,他和另外几个“朋友”竟拦路抢劫,在短短的几天中就作案多起,最终因抢劫罪被判刑。 (1)从陈某失足的轨迹来看,他的行为受到过什么准则制约?这些准则有什么不同? (2)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沦为“阶下囚”,你从中得到的启示是什么? (3)法律的规范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1)从陈某失足的轨迹来看,他的行为受到过道德、纪律和法律的制约

13、。道德,靠舆论、习惯和信念的力量,力求在人们心中定出准则。纪律,按本单位团体的需要,定出在局部使用的准则。法律,是社会行为规范,与道德、纪律想比较,法律有三个基本特征:有国家制定或认可,靠国家强制力保护实施,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2)有规矩、懂规矩、守规矩十分重要;如果人人们违反法律,就会受到法律的制裁或处理。 (3)法律通过规定权利和义务,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它法律的规范作用突出的表现为:它规定人们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如果人们违反了法律,就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和处理,法律既为人们的提供了一个模式,一个标准或方向,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的有效准绳。,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