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课题2《原子 的结 构》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91050625 上传时间:2019-06-21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5.3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单元 课题2《原子 的结 构》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第三单元 课题2《原子 的结 构》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第三单元 课题2《原子 的结 构》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第三单元 课题2《原子 的结 构》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第三单元 课题2《原子 的结 构》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单元 课题2《原子 的结 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单元 课题2《原子 的结 构》(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制作者:衡东六中 文利中,课题2 原子的结构,课题1 分子和原子,一、分子和原子是真实存在的 二、分子 1、分子的性质 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温度升高,运动加快) 分子间有间隔(温度升高,间隔变大;压强增 大,间隔变小) 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 2、分子的概念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3、分子的构成 分子由原子构成,(5)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4、用分子的观点解释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混合物: 纯净物: (3) 单质与化合物用原子的观点解释的概念? 化学变化的实质:,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只是分子间 的间隔发生变化。,分子本身发生变化,生成

2、新的分子。,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由同种分子构成。,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 的分子。,由同种原子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 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纯净物是化合物,复习,1、在电解水的实验中,水的 分解为氧 和氢 ,每 个氧原子重新组合一个氧 ,每 个氢原子重新组合一个氢 。 由此可知:分子是由 构成的,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可以再分成 ,而原子在化学变化中却 ,即原子是 。,分子,原子,两,两,分子,分子,原子,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的粒子,原子,不可再分,原子,辨析: 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一种微粒。,发生化学变化前保持水的化学性质,发生化学变化后不能保持水的化学性质,变成新分子后,保持新分子的化学性质,构成

3、物质 的粒子,分子,原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反应中可以再分),(在化学反应中不能再分),构成物质的微粒,知识回顾:,分子和原子的性质:,分子和原子的质量都很小(微粒性),分子和原子总是在不断地运动着(运动性),分子和原子间都有一定的间隔(间隔性),通过上一课题的学习,我们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1、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 原子却不能再分。究竟原子能不能再分?,2、如果能再分,原子又由那些微粒构 成的?,道尔顿于1803年提出科学假说:物质由原子组成,原子是不可分割的实心球体,同种原子的性质和质量相同.,原子的发现历程,改写这一论

4、断的是科学家汤姆生。,原子的发展历程,1897年,英国物理学家汤姆生发现电子,认为原子的模型为枣糕型,原子是一个平均分布着正电荷的粒子,其中镶嵌着许多电子,中和了正电荷,从而形成了中性原子,原子是不是不可分割的实心球体?,1909年至1911年,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和他的合作者通过粒子的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结构的核式结构学说。,即:在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带正电荷的核,它的质量几乎等于原子的全部质量,电子在它的周围沿着不同的轨道运转,就像行星环绕太阳运转一样。,i,i,i,i,i,i,i,i,i,i,i,i,i,i,i,i,金箔,a粒子,讨论:为什么有的a粒子可以穿透金箔,有的不行?你能解释其中的道理

5、吗?,假设金原子为实心球体,金原子不为实心球体,,中间有个核。,原子可分,怎么分的呢?,一、原子的构成,原 子,(带正电),(带正电),(带负电),(不带电),思考1:请结合表3-1,以氧原子为例说明原子是怎样构成的。,表3-1,表3-2,(不带电),思考2:原子是由带电的粒子构成的, 那么原子显电性?为什么?,温馨提示:观察表3-1,可找到答案,看看谁快!P53,每个质子带一个 单位正电荷,每个电子带一个 单位负电荷,小结:,1、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带_的原子核和核外带_ _ 的电子构成,原子核是由_和_构成。由于它们所带的电荷数_ ,电性 ,所以整个原子_(填显或不显)电性。 2、 =

6、= 。,正电,负电,质子,中子,相等,相反,不显,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表3-2,表3-1,请继续观察表3-1和3-2,看看你还能获得哪些信息? 比一比谁找得多!P56,1、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电子带负电。,3、质子和中子的质量很小,但比电子大很多,2、中子不带电,所以原子核的电性由质子决定,因此原子核带正电。,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 。,原子核,表3-2 构成原子的粒子的电性和质量P56,原子,原子核,蚂蚁 5 mm,200 m,观察表格(表3-1 ) ,你又能获得哪些信息?P53,1、构成原子的粒子一般是质子、中子、电子,2.在原子中,质子数电子数,3.质子数和中子数不一定相等,

7、但很接近,4.不同种类的原子, 质子数不相同,核外电子数也不相同,核电荷数,不是所有的原子都有中子,氢原子的中子数为0 。,一个氧原子是由8个质子、8个中子和 8个电子构成的。,【思考】电子在核外的空间里做高速的运动,它们会相互碰撞打架吗?电子在核外的排布会有什么特点?,特点:核外电子是分层运动的,这种分层运动也叫分层排布。,二、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P54,1、核外电子排布特点:,(1)、各层最多能容纳的电子数为2n2个;,(2)、最外层不超过8个(除第一层不超过 2个);,(3)、能量低的优先排满,依次再排能量 逐步升高的电子层里。,【思考】:下列1-18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中,有 什么特点?

8、,2、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各部分 表示的含义:,Na,3、原子结构与元素的分类和元素化学性质 的关系(对照P54结构示意图并把规律总结记录于图下),(1)金属元素:最外层一般少于4个电子,易失 去最外层电子,化学性质活泼。,(2)非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一般等于或大于4 个电子,易得到电子,化学性质活泼。,(3)稀有气体元素:最外层8个电子(除氦2个), 称稳定结构,化学性质不活泼。,【结论】: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结构的最 外层电子数有着密切关系。,Na,Na,Cl,Cl-,4、离子的形成:,NaCl,钠在氯气中点 燃生成氯化钠 的形成过程:,(1)、离子: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叫离子。,(3)、离

9、子符号的书写:先写元素符号,然后将电 荷数标注在元素符号的右上角,数字在前、符号在后,“1”省略不写。离子所带电荷数由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其中:带正 电荷的原子叫做阳离子。 (如:Na+、K+、Mg2+、Al3+)。 带负电荷的原子叫做阴离子。 (如: O2-、S2-、 F- 、Cl-)。,(2)、离子化合物:像氯化钠由阴、阳离子靠静电作用而形成的化合物。,5、构成物质的粒子:原子、分子、离子,(1)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稀有气体(如:He、Ne);金属(如:Hg、Fe);少数固态非金属(如:C、Si)。,(2)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双原子气体分子(如:H2、O2、N2);多原子共价化

10、合物(如:H2O、CO2、HCl)。,(3)由离子构成的物质:离子化合物(如:NaCl、K2S、CuSO4)。,6、离子与原子的区别和联系:,原子,阴离子,阳离子,失电子,得电子,失电子,得电子,(2)联系:,(1)区别:,a、化学性质不同:原子结构大多不稳定,化学 性质活泼;离子结构稳定,化学性质不活泼。,b、电性不同:原子不带电,离子带电。,【基础练习】,Na,Mg,S,Cl,辨别下列哪些是原子结构示意图,哪些是离子结构示意图,并能够根据结构示意图写出对应的符号:,原子: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离子: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Na,Mg2,S2,Cl,Al3+,10,铝离子,【能力提高】,某离子带3

11、个单位的正电荷,质子数为13, 该离子的核外电子数为_,该离子的 名称是_,符号是_,该离子的 结构示意图是:,根据右边的结构图回答: 如果该图表示的是原子,X值为_,该原子的符号是_。 如果该图表示的是带两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X值为_,符号是_。 如果该图表示的是带两个单位负电荷的阴离子,X值为_,符号是_。,10,Ne,12,Mg2+,8,O2-,点评:求离子的核电荷数采用还原成原子的 方法,相对原子质量就是以一种 的1/12(1.6610-27Kg)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到的 。,碳原子质量的1/12,Ar,“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没有“克、千克这种质量单位。其国际单

12、位为一,一般不写出来。,根据定义能不能写出相对原子质量的数学计算式?,碳原子质量,比,(定义式),三、相对原子质量:,已知1个碳原子的质量是1.99310-26Kg,一个氧原子的质量是2.65710-26Kg, 求出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2.65710-26Kg,16,1.99310-26Kg 1/12,=,Ar(O),有没有其它求相对原子质量的比较 简单的方法呢?,1,12,16,23,31,根据课本 P62表3-4 查出下列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规律: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你能发现什么规律?,(近似值),相对原子质量与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中子数存在怎样的关系

13、?,2、由原子结构知识可知:在原子中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而电子的质量可以忽略不计。,故: 原子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 质 子 数 中 子 数,注:P56小字注释里知碳12原子的质量的1/12等于 1.6710-27 kg,我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教授为相对原子 质量的测定作出了卓越贡献。,学完本课题你应该知道:,1、原子的构成,原子,原子核,核外电子,质子,中子,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4、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他原子 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的比,作为这种原子的 相对原子质量。,2、原子中的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可以用原子 结构示意图表示。,3、构成物质的粒子除原子、分子

14、外、还有离子。 带电的原子叫离子。,课堂练习:,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原子核都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B 在原子中,核内的质子数与核外的电子数不一 定相等; C 原子里有相对很大的空间,电子在这个空间里 作高速运动; D 不同种类的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不同,核外电子 数可以不同;,2、 铁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 ) A 56克 B 56 C 9.288x10-26 Kg D 1/56,C,B,3 、组成一切原子必不可少的粒子是 ( ) A 质子 B 质子 电子 C 质子 中子 电子 D 质子 中子,4、铝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7,核电荷数 为13,则铝原子由( )个质子和( ) 个中子构成一个原子核,核外有( ) 个电子作高速运动而构成。 整个原子不 显电性的原因是( )。,B,13,14,13,质子和电子所带电量相,等,电性相反,课后作业,测评,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