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 释放 氧气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91050424 上传时间:2019-06-21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8.9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节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 释放 氧气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第一节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 释放 氧气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第一节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 释放 氧气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第一节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 释放 氧气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第一节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 释放 氧气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节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 释放 氧气》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节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 释放 氧气(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1.暗处理将叶片中的淀粉运走耗尽,2.选叶遮光设置对照实验,见光部分为实验组,遮光部分为对照组.,3.酒精脱色,4.碘液染色淀粉遇碘变蓝色,见光部分变蓝色,遮光部分不变色黄白色,光合作用:场所- ,条件- ,产物- 。,有机物的作用,2.养育了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通过食物链、食物网),1.构建植物体,叶绿体,光,淀粉,人呼吸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动物呼吸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燃料燃烧消耗氧气, 释放二氧化碳,为什么我们没有感觉到缺氧呢?,第五章 第一节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一.海尔蒙特实验,1.树苗+土壤+雨水,5年后,树苗增

2、重( ),土壤增重( ),2.海尔蒙特认为柳树增重,是因为柳树除了吸收了土壤中少量的( )外,还吸收了大量的( ),( )是合成柳树体内有机物的原料。,3.水( )合成有机物的唯一原料.(是或不是 ),4.海尔蒙特忽略了( )因素,水是合成有机物的原料.,80多千克,- 0.1千克,无机盐,水,水,不是,空气,想一想,议一议,海尔蒙特利实验,海尔蒙特实验,海尔蒙特是如何解释柳树增重的呢?,柳树增重可能的原因是什么?,五年后,柳树增重80多千克 土壤仅仅减少100克,2、柳树还吸收了大量的水,海尔蒙特的结论:水是合成柳树体内有机物的原料,他忽略了什么的作用?,空气,海尔蒙特的解释:,1、柳树吸收

3、了土壤中的少量无机盐,光合作用需要水,圈内的叶片也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圈内的叶片就没有水供应了,二.普利斯特利实验,1.普利斯特利根据实验得出了结论:植物能够( )由于蜡烛燃烧或动物呼吸而变得( )了的空气,2.蜡烛燃烧或动物呼吸都会释放( ),消耗( ),3.普利斯特利在阳光照射下,在密闭的玻璃罩里,放进,(1)一支点燃的蜡烛,不久,熄灭。因为( ),(2)一只小白鼠,很快,死去。因为( ),(3)一盆植物和一支点燃的蜡烛,很长时间,蜡烛没灭。一定是植物释放出( ),同时,也消耗( ),(4)一盆植物和一只小白鼠,很长时间,仍正常地活着 。一定是植物释放出( ),同时,也消耗了( ),4.植物

4、光合作用释放( ),消耗( ),除水外,二氧化碳也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更新,二氧化碳,氧气,缺少氧气,缺少氧气,氧气,氧气,氧气,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污浊,1、把点燃的蜡烛、活着的小白鼠和活着的植物分别放进密闭的容器,蜡烛为什么会熄灭?小白鼠、植物为什么死掉?,普利斯特利的实验,蜡烛燃烧或动物呼吸都会消耗氧气,释放出二氧化碳,普里斯特利实验结论:植物能够更新由于蜡烛燃烧和小鼠呼吸而变浑浊的空气,一、光合作用利用二氧化碳作为原料,普利斯特利的实验,为什么放入植物后,蜡烛可以继续燃烧,小鼠可以继续存活?,植物光合作用能释放氧气,吸收二氧化碳,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吗?,

5、清水,氢氧化钠溶液,一,二,吸收二氧化碳,方案一,方案二:,清水,氢氧化钠,A,B,小组讨论: 1、应选择什么作为该实验的变量? 2、除这个变量外,其他条件应怎样? 3、如何设计对照组?提示:氢氧化钠溶液有吸收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作用。(可使用少许25%氢氧化钠溶液,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被吸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三.光合作用产生氧气演示实验,1.氧气有( )的特性。,2.( ) 充足的条件下,燃烧更剧烈。,氧气,3.阳光下,金鱼藻会放出( ),4.快熄灭的卫生香,遇到金鱼藻在光下释放的气体,立刻( )起来,说明金鱼藻在光下可以产生( )。实验在黑暗中进行,则看不到这种现象。,5.光合作用的

6、产物除了有机物外,还有( ),6.填表,气泡,氧气,氧气,氧气,助燃,燃烧,水,二氧化碳,有机物,二、光合作用还能产生氧气,演示实验,实验结论:光合作用还产生氧气,注意,氧气助燃!,讨论交流,1请描述浸入水中的金鱼藻在光照条件下产生气体的状况。 2将带火星的卫生香伸入试管后发生哪种实验现象? 3分析该实验结果,获得的实验结论是什么?,水中出现气泡,卫生香复燃,黑藻在光下产生氧气,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产物除了有机物外,还有氧气。,只有植物的绿色部分进行光合作用 叶绿体可能是光合作用的场所,二氧化碳,+水,光能,叶绿体,有机物,+ 氧,光合作用,(储存能量),( )+( ) ( )+( ),光合

7、作用的实质,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导管,筛管,( ) ( ),二氧化碳,水,光能,叶绿体,有机物,氧气,储存着能量,光合作用的实质上是绿色植物通过( ),利用( ),把( )和( )转化成( )(如淀粉),并且释放出( )的过程。,产物,场所,条件,原料,叶绿体,光能,二氧化碳,水,储存能量的有机物,氧气,光合作用示意图,光合作用的实质,物质转变,能量转化,说一说,二氧化碳和水转变为有机物,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光合作用的意义:,1、满足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需要。,2、氧气和食物来源。,3、维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

8、知识整理,光合作用,原料:,条件:,产物:,二氧化碳、水,光,场所:,叶绿体,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物质转变:,能量转化:,二氧化碳和水 有机物,光能 化学能,比较一下三种种植方法,看看其生长状况有何不同,并分析原因(从利用光合作用角度分析),三、光合作用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合理密植:充分利用光照、提高产量,过稀,过密,合理密植,间种,一般把几种作物同时期播种的叫间作,套种,不同时期播种的叫套种,水稻,蚕豆,轮种,技能训练,1、植物离光源越近,产生的气泡越多,因为气泡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产生的,气泡越多,说明光合作用越强,因此可以得出结论:光照越强,光合作用越强,2、没有气泡冒出,(125页

9、),课堂小结,光合作用,原料:,条件:,产物:,二氧化碳、水,光,场所:,叶绿体,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物质转变:,能量转化:,二氧化碳和水 有机物,光能 化学能,反应式:,二氧化碳 + 水 有机物 + 氧气,光能 叶绿体,(储存着能量),光合作的应用:合理密植,二氧化碳浓度越高,光合作越强;光照强度越大,光合作越强。,1.判断,(1)光合作用的原料是水和二氧化碳 ( ),(2)植物的每个细胞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 ),(3)光合作用的实质是制造有机物,释放氧气,把有机物里的能量全部释放出来 ( ),(4)合理密植可以保证作物的叶片都能充分地接受光照,又不互相遮挡 ( ),2.填表,v,v,

10、x,x,二氧化碳,水,光,叶绿体,有机物,氧气,3.右图是某农场温室大棚中增加二氧化碳浓度的一种仪器,大棚中安装这种仪器的目的是什么?原理又是什么?,答:,目的是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因为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增加浓度,可以提高光合作用效率,4.为证实“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必需的原料”,某同学制定了以下的实验方案:,该方案有明显错误几处?改正。,(1)用一适当大小的玻璃罩罩住一株生长正常的盆栽绿色植物和一杯氢氧化钠溶液,密封不漏气。,(2)将上述植物及装置放在暗室中“饥饿”,消耗掉叶片内贮藏的有机物。暗室内装红色安全灯。,(3)“饥饿”一定时间后,自暗室中取出,照光若干小时,使其充分进行光合作用。,(4)取一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水浴加热,使叶绿素溶于酒精中。,(5)将已脱绿的叶片取出,平铺在一个培养皿内,滴几滴碘液,检测有无葡萄糖生成的蓝色出现,应是两组一样的实验装置,其中A组放置NaOH溶液,B组 不放,两组均“饥饿”处理,绿色,两组同时照光,两组进行相同处理,两组进行相同处理,隔水,淀粉,给大田、温室里的农作物施用二氧化碳,以增加农作物的产量的方法,被称为气肥法,二氧化碳被称为“空中肥料”。,具体操作方法 增施有机肥; 直接喷施贮存在钢瓶中的 二氧化碳; (3)点蜂窝煤炉。,课外延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