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砀山县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上传人:【**** 文档编号:91045616 上传时间:2019-06-2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90.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砀山县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安徽省砀山县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安徽省砀山县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安徽省砀山县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安徽省砀山县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省砀山县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砀山县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砀山二中2018-2019学年度下学期高二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5小题,共70分)1历史学家指出:西周王朝虽然显示出一定的统一性、集权性,但国家结构上的分散性、松散性仍是最本质的特点。以下能反映出这一特点的是A家国一体 B地方分权 C中央集权D贵族政治2、据记载,泰始皇在“议帝号”之前,便有“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的言论;丞相王绾、卿李斯等劝始皇琅琊刻石时也说道:“今皇帝并一海内,以为郡县,天下和平。昭明宗庙,体道行德,尊号大成。”这说明当时A.廷议制有利于望权加强 B.君主权威源于祖先崇拜C.宗法文化受到朝廷重视 D.宗庙祭祀强化等级秩序3、公元前113年

2、,汉武帝下令禁止郡国和民间私铸钱币,指定专门官吏负责铸造五铢钱,作为法定货币。这一举措 A.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首次实现了国家统一 C.加重了百姓赋税负担 D.空前强化了君主专制4、汉元帝时,宦官弘恭、石显以中书的身份专断国政;哀帝、平帝之世,外戚王氏相继把持中朝,终于酿成新朝(王莽建立)代西汉的结局。这表明()A. 中外朝制度使君主专制受到制约B. 宦官和外戚专权是西汉灭亡根源C. 君权与相权的斗争导致政局动荡D. 以丞相为首的官僚机构权势弱化来源:学科网ZXXK5、钱穆在中国传统政治中说到:“魏、晋时代的九品中正制,乃因当时地方骚乱,交通阻梗,中央政府行使职权能力有限,全国选举难于推行

3、,乃由中央指定各地域服务中央政府官吏中之性行中正者,采访同乡舆论,开列各地区人才,造成表册,送政府作为录用之根据”。从材料中不能看出的是()A. 制度推行是由于地方动荡、交通不便 B. 选官权力收归中央,加强中央集权C. 官员选拔据民间舆论评价列出候选人 D. 官吏的选拔由地方官员负责6、学者认为,中国传统思想一般表现为重“求同”。它通过“求同”来保持和壮大自己,具体方式则经常是以自己原有的一套来解释、贯通、会合外来的异己东西,就在这种会通解释中吸取了对方,模關了对方的本来面目而将之“同化”。以下符合这一说法的是()A. 孟子主张“民贵君轻”B. 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C. 二程倡导“格物致知D

4、. 顾炎武宣扬“经世致用”7、四书五经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载体,在儒学发展史上,论语孟子等四书的地位不断提高,经历了由“五经时代”向“四书时代”的转变,促成这一变化的应该是A. 宗法制度逐步瓦解B. 吸收糅合诸子学说C. 科举制度开始创立D. 程朱理学日渐兴起8、北宋诗人梅尧臣有诗云:“寒溪浸楮舂夜月,敲冰举帘匀割脂。焙乾坚滑若铺玉,一幅百钱曾不疑。”该诗中描绘了()A. 造纸技术的主要工序B. 活字印刷的印刷过程C. 瓷器烧制的基本流程D. 丝绸织造的繁复工艺9、“白蛇传”故事最早出于唐传奇白蛇记,类似“许仙”的主人公李黄是盐铁使之子,南宋活本西湖三塔记中的同样角色奚宣赞为统制之子。到明代后期,

5、冯梦龙所编的白娘子永镇雷峰塔中的主人公却变成杭州的“药铺主管”了。这反映,明后期()A. 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B. 民间思想借助小说广泛传播C. 商品经济冲击等级观念D. 传统伦理道德观念逐渐瓦解10、明后期书画家董其昌每每绘完山水,题以诗文,行线如行蚕,闪闪如迅霆飞电,全图诗,书,画相映成趣,和谐一致,更富有抒情意境,此类绘画作法()A. 彰显文人的独特技法B. 注重抒击封建专制统治C. 以世俗生活为主要题材D. 表明写意画发展至顶峰11、国语曾记载:“故有虞氏谛(音帝,祭祀)黄帝而祖颛顼;夏后氏禘黄帝而祖颛顼穆天子传卷二也记载:周穆王“升于昆仑之丘,以观黄帝之宫,而丰隆之葬,以诏后世”。这

6、反映了中国早期()来源:学科网来源:学+科+网Z+X+X+KA. 贵族政治逐步形成B. 宗法制度逐渐确立C. 政治制度具有连续性D. 已有民族认同意识来源:学科网12、有学者认为,秦汉以来的“国”与“家”是相通的,“孝”和“忠”是一致的,作为生产和生活单位以及社会细胞的“家”同作为上层建筑的统治机构的“国”,在长期的历史条件和时期内有效结合起来,形成“家国一体”的治理模式。据此可知,该治理模式()A. 是以宗法制的存在为前提条件 B. 促进了各地之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C. 有利于封建大一统局面的延续 D. 确保了皇权在基层社会的独尊地位13、宋代常出现“冲龄即位”的幼主,后妃垂帘听政成为权宜之计

7、。一旦皇帝长大成人,具备亲政能力,士大夫便集体制造强大的舆论压力,迫使后妃撤帘归政,使政权交接顺利完成。这反映了宋代()A. 舆论监督有效防止外戚干政B. 集体统治有利于政权平稳过渡C. 文官政治对皇权的有力维护D. 分散相权适应了君主专制需要14、唐初,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后来发生了两种变化:一是皇帝选拔中级官吏出任宰相;二是执掌行政职能的尚书省地位下降,与决策职能相关联的中书省、门下省地位上升。这表明A.三省六部制基本上已被废除 B.政府的行政效率极大提高C.君权与相权的关系有所调整 D.中书省、门下省决策权扩大15、魏晋时期,出现了一批旅行记、地方志和异物志,如吴人康泰的扶南传、佚名的交阯

8、外域记、晋人释道安的西域记、竺法维的佛国记等。这反映了当时A.造纸术促进了书籍的流传 B.对外交流促进知识结构更新C.探知外部世界成为社会共识 D.经济发展推动对外交流兴盛16、顾炎武提出:“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且进一步强调“凡文之不关乎六经之指、当世之务者,一切不为”。这反映出顾炎武()A. 改变了当时空洞的文风B. 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C. 继承了程朱理学义利观D. 倡导实用主义的教育理念17、有学者对春秋时期在政治上活动的516人和战国时期在政治上活动的713人做了研究统计发现,战国时期出身微贱的人的百分比两倍于春秋时期。这种变化反映

9、战国时期A. 社会阶层流动日趋频繁B. 平民成为官员主要来源C. 贵族阶层退出政治舞台D. 平民政治代替贵族政治18、钱穆评价三省六部制说:“论此三省之来历,尚书本事皇宫内廷秘书,中书也即是在内廷掌理文件之意,侍中则是在宫中侍奉皇帝。”唐代内廷官一变而为政府外朝执政长官()A. 导致宦官专权和外戚干政B. 反映了官僚内部矛盾尖锐C. 标志着专制皇权达到顶峰D. 调整了君权与相权的关系19、北宋时云“东南之俗好文”“西北之人尚质”,南人在科举考试中优势突出,故北宋后期被迫采取南、北分卷制度,特许北方五路别考而单独录取,以维持取士人数之均衡。北宋南北分卷制度()A. 保证了南北录取比例的平衡B.

10、回应了文化中心的南移趋势C. 导致了科举录取人数的增加D. 提升了南方士人的政治地位20、西汉武帝中期规定,上至郡国守相,下迄县令、长、丞、尉,均不用本郡国人,刺史均不用本州人。这种籍贯回避制度()A. 利于解决王国割据问题B. 旨在避免地方势力坐大C. 能够避免官员结党营私D. 逐渐发展为汉代选官主要方式21、钱穆在中国传统政治中说:“魏晋时代的九品中正制,乃因当时地方骚乱,交通阻梗,中央政府行使职权能力有限,全国选举难于推行,乃由中央指定各地域服务中央政府官吏中之性行中正者,采访同乡舆论,开列各地区人才,造成表册,送政府作为录用之根据”。这段史料可以用来说明()来源:学科网ZXXKA. 国

11、家政治制度的创建体现了时代特征B. 选官制度体现中央与地方权力的博弈C. 制度的设计要与社会经济水平相一致D. 九品中正制有利于各地区人才的选拔22、宋代所有的敕书都以皇帝的名义颁发,经宰相副署,由宰相机构发布,才能成为具有法律效力的法令。这表明()A. 丞相权力不断遭到削弱B. 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C. 皇权受到一定程度制约D. 丞相权力已经超过皇帝23、内藤湖南是日本近代中国学的重要学者,日本中国学京都学派创始人之一。他提出的“唐宋变革说”认为,自唐朝开始,中国社会发生深刻的变化,宋朝以后进入到“近世”时期,中国历史的方方面面都呈现出新的特征。以下关于唐宋时期中国社会变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12、()A. 文化生活明显出现市民化趋势B. 中枢机构分权制约了君主专制C. 经济重心转移逐渐完成D. 商品货币在经济中影响增大24、宋人自称“立国在乎台谏”“乃生民休戚之所归,国家治乱之所系焉”。宋代台谏官“无所言,而人君不得不闻,有司不得不行者,莫先于台谏”。以至台谏系统的地位在宋代达到“百职之中,其任最重”的程度。这说明()A. 宋代高度重视监察制度建设B. 台谏起到了制约皇权的作用C. 台谏属于中央政府决策机构D. 台谏相对于君权具有独立性25、明史宰辅年表指出,在明仁宗之后,内阁大学士已经地位尊崇,而“纶言批答,裁决机宜,悉由票拟,阁权之重,俨然汉、唐宰辅”。材料表明这一时期()A. 内

13、阁职责已等同宰相B. 明朝政体运作发生变化C. 君主专制不断地加强D. 内阁的权力已经失控26、西周时期,在“工商食官”制度下,擅长经商的家庭或家族在被国家认可之后,又以国家法令的形式固定下来,世代相袭,不得改弦易辙。这反映出该制度()A. 推动了私营工商业发展B. 可保障国家的财政收入C. 是重农抑商政策的雏形D. 固化了当时的职业划分27、明清时期在不少地区出现永佃制,即地主出卖土地之后,仍由旧的佃户耕种交租,不改变耕作权,而佃农相对有退佃、转租或典卖佃权的自由。当土地转租时,直接生产者既要向土地所有者缴纳大租,又要向佃权所有者缴纳小租。永佃制和大小租的形成反映了()A. 土地所用权和经营

14、权初步分离B. 地主对农民人身控制逐渐强化C. 赋税征收种类由简单转向繁杂D. 土地兼并问题得到了有效控制28、如图表明古代中国历史上共有四个寒冷期,分别为:西周寒冷期、东汉南北朝寒冷期、两宋寒冷期和明清寒冷期。气候的变迁对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多方面的深刻影响。以下结论合理的是()A. 温暖期比寒冷期更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强化B. 寒冷期造成魏晋南北朝时期南北大分裂C. 明清两朝的兴衰深受到当时气候的影响D. 气候变化影响古代中国经济重心的转移29、东汉前期,豪强地主田庄的规模都十分巨大,劳动者多为投身于田庄寻求庇护的农民,还有不少是庄主的同姓同宗,他们与庄主形成强烈的人身依附关系。这体现出当

15、时的田庄()A. 土地归封建国家所有B. 存在着分裂割据的隐患C. 能够与朝廷分庭抗礼D. 呈现出自给自足的特点30、1956年,考古工作者在长沙市铜官镇发现-处烧制釉下彩瓷的唐代窑址。研究表明,有日本、印度尼西亚、伊朗和肯尼亚等13个国家和地区出土过长沙铜官窑瓷器。长沙铜官窑经营者为占领市场,在器物上标出“天下第一”等广告语,有的还把卖价制作在器物上这说明该窑()A. 最早使用釉下彩瓷技术B. 注重市场营销策略C. 代表官营手工业的水平D. 产品主要销往海外31、下表为乾隆时期江苏崇明地区每年买米数量变化状况表。推动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时间乾隆二十年(1755)以前乾隆四十年(1775)数量不超过20万石30万石A. 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B. 抑商政策发生了重大转变C. 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的扩大D. 经济重心转移到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