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基础课和声学A级教学大纲中央音乐学院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1044790 上传时间:2019-06-2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业基础课和声学A级教学大纲中央音乐学院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专业基础课和声学A级教学大纲中央音乐学院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专业基础课和声学A级教学大纲中央音乐学院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专业基础课和声学A级教学大纲中央音乐学院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专业基础课和声学A级教学大纲中央音乐学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业基础课和声学A级教学大纲中央音乐学院(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和声(专业)A教学大纲(2000制订,2007年修订)一、课程基本情况课程名称:和声(专业)A课程编号:修读性质:必修课程类别:专业课/专业基础课师资负责单位:作曲系授课对象:作曲系作曲专业、视唱练耳专业、指挥专业、电子音乐作曲学生开始学期:一年级上学期总学期数:3每学期授课周数:16每周学时:2总学分:6编班方式:专业班级课改题辅导:个别辅导,每周每个学生1学时二、课程性质与目的本课程为作曲专业、视唱练耳专业、指挥及电子音乐作曲等专业的基础技术理论课程之一,其任务是培养学生系统而全面地掌握基础性的和声写作技能与和声语言构成的规律,通过阅读和聆听一定数量国内外不同时期的优秀音乐作品,并学习和借

2、鉴作品中成功的和声经验,逐步使学生建立和提高对音乐中多声部结合的审美和思维能力,进而培养和发展个人对多声部音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为学生创立具有鲜明时代特点与独特个人风格的和声语言,并运用它刻画音乐形象和表达音乐内容,打下坚实的基础。三、教学原则及总体要求: 1.教学原则:大学教育尤其是艺术教育大学阶段的教学,应当主要通过相关知识的传授,启发学生的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授课方式的独特性,理应得到尊重且应大力提倡和鼓励。2.总体要求:以上的授课内容并没有说明授课的程序与体系,它们只表明是本课程所必须包含的总的教学内容。教师则可根据自己所特有的教学经验、学术见解以

3、及应届学生的具体情况,采用任何一种适当的教材和教学体系,来组织安排这些必不可少的内容,并根据本大纲的原则和要求,定出每一阶段具体、详细的授课计划。四、修前要求具备完备的基础乐理知识(如音程、调式、节拍与节奏、力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基本乐理考试达到80分以上者。能视唱高、低、中音谱表中不少于四个升、降号的旋律。钢琴弹奏能力在修毕车尔尼流畅练习曲作品849号的程度以上。应有较多地对多声部音乐(以欧洲古典乐派、浪漫乐派音乐为主)的欣赏积累。五、修毕要求能运用传统大、小调和声手法及自然调式和声手法,较恰当地处理相应的音乐艺术风格和语言;能较好地理解西方传统和声技法与我国民族特征结合的不同方式及特点;

4、能分析欧洲从17世纪到20世纪初期调性音乐作品的和声规律及我国音乐创作的相应和声语言。六、教学方式采用大课讲授及个别改题辅导方式教学。七、考试要求第一、二学期末进行两次期末考试,内容方式可由任课教师自定。第三学期末进行修毕考试,内容包括:(1)和声写作;可采用下列方式之一种或几种:a)为指定的一个高音声部旋律配置四部和声,由学生自由进行和声构思。b)为指定的一个可塑性较强的高音声部旋律配置两次不同的四部和声。c)为指定的一个其他声部旋律配置四部和声。d)为一个可塑性较强的声部写作四部和声,并写作其变奏,可用旋律华彩性变奏或和声发展型变奏。(2)音乐作品的和声分析要求与课下作业相同。(3)其他内

5、容由任课教师根据当时学生及教学进展情况自行选择或不选择:(a)弹奏键盘和声。(b)写作和声前奏曲(曲式规模由教师规定)。八、教学内容或进度(一)授课内容:第一学期原位与转位三和弦的基本连接技术及其在音乐实践中的应用。(N学时)调式中各级七和弦(原位与转位)与主要九和弦的处理法及其在音乐作品中一般的和特殊的应用。(N学时)离调的应用(简单的常见的副属和弦与副调中的其他各种和弦的扩展应用)。调式交替体系(包括同主音的自然大小调之间的和弦交替,同主音的各种特殊调式之间的和弦交替以及平行的和声大小调之间的和弦交替)。变音和弦(包括古典的传统形式与19世纪后期的发展形式)。第二学期各种转调手法:(1)和

6、声中调的远近关系与转调的基本手法。(2)旋律中调的表现形式与转调处理手法。(3)调性在和声中与旋律中的结合关系以及转调性两者的倾向关系。(4)各种复杂的转调手法(包括通过变和弦、调式交替和弦以及等和弦关系的转调等)。和弦外音(单一的与多重结合的)结构原则及其在音乐表现、风格上的重要意义。模进手法(自然音的、离调的与转调的)。第三学期五声性风格旋律的和声处理法(五声性风格的旋律与七声调式的和声相结合的基本理论与展现调关系的各种手法)。和声的强弱力度处理(和声中的力度性与色彩性的辨证关系)。和声在音乐结构中的作用。各个历史时期和声语言演变发展的基本知识。19世纪末叶至20世纪音乐中多声写作发展的主

7、要方面的梗概介绍。音乐织体的基本原理。(二)课下作业内容:(1) 和声写作练习:(1)为指定声部配置和声、自作和声片断、缩编作品的和声等。(2)和声变奏练习(此项可由任课教师根据当时学生及教学进展情况自行选择或不选择):a)为指定的和声进行或自编的和声进行(一般为乐段结构)写作旋律华彩变奏或和声的变奏;b)为指定的可塑性较强的声部配置和声并写作其变奏。(2) 键盘练习:1.弹奏指定的和声图式或作品曲例;2.为指定的和弦序进或声部弹奏四部和声;3.和声分析练习:标记乐曲中的调性、和弦,并阐述和声在音乐中的应用手法。4.听觉练习:包括根据教师指定的内容来练习以及学生自己的自由练习。(三)教学要求: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在保证教学内容完整、清晰、有序的提前下,适应灵活地安排教学进度与教学时间分配。必须重视学生的和声的听觉训练,要求学生能从听觉感受来理解和消化所讲授的内容,通过键盘的应用以及其他多媒体技术的音响手段。对和声声部进行的基本技法须严格要求。不仅技术上要正确,还应要求一定的艺术性。通过长期的写作时间逐步掌握多声部结合中的协调性和美的原则,领悟和声作为一种艺术语言的内涵与真谛。九、教材及教学参考书目格式:书名,作者,出版社,出版时间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和声教研室2007年6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