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中等职业学校教育质量报告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1043875 上传时间:2019-06-21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2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亚中等职业学校教育质量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三亚中等职业学校教育质量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三亚中等职业学校教育质量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三亚中等职业学校教育质量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三亚中等职业学校教育质量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亚中等职业学校教育质量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亚中等职业学校教育质量报告(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亚市中等职业学校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8年)1、学校情况1.1学校概况三亚市中等职业学校创办于1980年,现座落于三亚市落笔洞路92号,距城中心约7公里处,占地面积174.9亩,建筑面积51360平方米。是经海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一所培养中等技能型人才的综合性全日制职业教育学校。是“海南省部级重点普通中等专业学校”、“国家成人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海南省职业技能鉴定先进单位”“三亚市德育先进集体”。2014年3月移交三亚市政府管理。由原海南省农垦三亚中等专业学校更名为三亚市中等职业学校,是三亚市教育局直属管理的唯一的公办中等职业学校。为了适应三亚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壮大,三亚市政府于201

2、7年3月委托西南大学管理至今。1.2学生情况2018年共招收327名学生,与2017年秋招人数相比,较上年下降了13.72%。现有6个专业25个班,在校学生923人,较上年上升2.64%,其中三亚市户籍学生726人。性别情况是男生649人,女生284人。学生结构情况如下表:年级2016级2017级2018级合计性别男女男女男女数量(人)20010821682223949233082983179232018年我校毕业生有235人,较上年上升183.13%。学生巩固率84.8%,较上一年度有所增加。本年度我校共培训鉴定了783人次,较上一年度下降了54.63%。2017年毕业生83人,就业率95.

3、80%;2018年毕业生235人,就业率97.40%。1.3教师队伍目前我校教职工共140人,校领导有校长1人,党委书记兼副校长1人,副校长3人。学校有编制的教职工人数为94人。中职任课教师65人,其中兼职教师22人,占33.85%;专任教师43人,占66.15%,师生比为1:21.70。双师型教师26人,占专任教师60.46%。中职任课教师职称结构:高级讲师20人,占30.77%,讲师26人,占40.00%;学历结构:研究生(含学位)2人,占3.08%;本科57人,占87.69%;专科6人,占9.23%;来自企业、行业的聘用教师3人占比4.62%。教师队伍情况与上一年度相比变化不大。1.4设

4、施设备学校有运动场面积25846平方米,学生宿舍总面积15109平方米。400m标准田径运动场1个,篮球场4个,排球场2个,足球场1个。多媒体报告厅2间,微机房6间310台计算机。阅览室2间,藏书室2间,图书49680册,杂志34998册。现有的实训场地:汽车维修实训基地、旅游酒店实训中心、会计综合实训中心、计算机实训中心、电子电工实训中心等。各种实训实验设备230台套。固定资产5568.35万元(不含土地),生均教学仪器设备资产值1.46万元、生均纸质图书52册。每百名学生拥有35台电脑。设备设施情况与上一年度相比变化不大。2、学生发展2.1学生素质我校按照“有道德、守纪律、能吃苦、专业强、

5、技能精”的培养目标,着重从下面四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第一、文化素质,学校加强学生基础文化和基础理论的学习,注重学生基础知识及常用知识的培养,注重学生的读写能力、计算能力、沟通能力、社交能力、学习能力的培养,这不仅是提高智力技能和职业综合能力的需要,而且也是劳动者更换职业、终生学习的需要。第二、思想道德素质,学校注重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方面培养。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团队意识,养成良好生活习惯,遵守社会公德和社会秩序,遵纪守法。第三、专业素质,学校注重培养操作技能的基础上,加强智力技能的培养,加强学生适应性从业能力的培养,加强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工作的能力的培养,有针对性和时效性地提高学生的就业

6、能力,真正做到“专业强,技能精”。第四、身体素质,学校加强学生的体能、体力锻炼,增强学生的毅力,锻炼学生吃苦耐劳精神,以便以后能很快适应工作环境,胜任生产一线的工作。 2018年统计,文化课合格率77.8%,专业技能合格率86.6%,体能测评合格率72.2%,毕业率为84.80%,较上一年度相比均有所上升。2.2在校体验学校一直坚持以学生为本,坚守一流的教育教学质量,高度重视学生在校诸方面体验,为全面掌握我校学生学习与成长满意度状况,开展了2018年度在校生满意度调查工作,旨在掌握教育教学、生产实习、社团活动、安全生活等等方面的满意度信息。情况如下:理论学习满意度为95.50%;专业学习满意度

7、为96.80%;实习实训满意度为98.80%;校园文化与社团活动满意度为97.90%;生活满意度为96.80%;校园安全满意度为99.80%、毕业生对学校满意度为90%以上。2.3资助情况基本情况:2018年12月份在校生总数923人,(16级274人、17级323人、18级326人),其中三亚户籍的学生726人、非三亚户籍的学生197人。2018年春季在我校就读的三亚户籍的贫困生21人,建档立卡户学生16人(15级1人、16级2人、17级13人),低保户学生5人(16级低保2人、17级低保3人)。林升姿同学春季补助2000元,其余每人春季补助2750元,共57000元。还按规定免学费,住宿费

8、、课本费等,共35700元。2018年秋季在我校就读的三亚户籍的贫困生39人,建档立卡户学生35人(16级1人、17级12人、18级22人),低保户学生4人(16级低保2人、17级低保0人、18级低保2人),每人秋季补助1750元,共68250元。还按规定免学费,住宿费、课本费等,共66300元。主要工作:学校成立了扶贫帮扶工作领导小组。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扶贫帮扶工作。我校制定了精准扶贫工作方案,安排师生结对帮扶,发动广大教师积极参与到这一活动中来。学校确定64名同学为2018年度扶贫帮扶结对对象,由校长、主任、各班主任等进行一一结对帮扶,平时经常与这些学生谈心,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我校提出了“

9、人文帮扶”的新理念,物质帮扶只能解决生存的问题,而人文帮扶,则关系到贫困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具体措施:认真落实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政策,按规定免贫困生的学费,为三亚户籍的贫困生免除住宿费、课本费,还申请生活补贴2500元/年,并为三亚建档立卡的贫困生一次性申请5000元资助。为非三亚户籍的贫困生申请国家助学金2000/年。免除非三亚户籍的贫困生住宿费、课本费。由学校教务处负责,落实师生结对子帮扶活动。宣传政府对中职学生读书的优惠政策,突出“三免一补,零费用入学”,尤其重视建档立卡户的子女入学。让那些家庭贫困的孩子能够安心读书、读得起书,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学校积极安排勤工俭学岗位。减少因学返贫、因贫

10、缀学现象发生。切实做好控辍保学工作,通过开展“教师访家”等形式与家长进行沟通,确保学生安心学习。实行和创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职校办学模式,让学生学中做,做中学,到企业跟岗顶岗,使学生读书就有一定的收入,减轻家庭负担。存在的问题:一是教師结对帮扶形式比较单一,活动开展还不够平衡,有待进一步改进;二是由于业务工作繁忙,安排和组织下去的时间次数比较少,宣传力度还不够;三是真正在政策、技术和市场信息等方面给予帮扶的东西不多;四是贫困家长对子女在校教育情况关心不足;五是贫困学生在校学习不够积极,多数沉迷网络。今后工作方向:在今后的贫困学生帮扶工作中,我们将在坚持严格、公正、公开、透明的前提下,加大

11、教师走访力度,找准学生基本情况,把党和政府的关爱送到最需要的学生身边。同时,加大校内资助工作力度,使资助工作做得更实、更细、更完善,使资助工作真正惠及到每一个贫困家庭的子女,让领导满意、家长满意。2.4就业质量2018年我校毕业生235人,就业率97.40%,对口就业率88.51%;升入高等教育比例为47.79%,较上一年度分别上升了2.4%、7.41%、47.79%;初次就业起薪为1800元,较上一年度增加了200元。其中计算机网络技术119人,就业率100%,与上一年度持平;汽车运用与维修62人,就业率96.80%,较上一年度上升3.6%;酒店服务与管理14人,就业率92.80%,较上一年

12、度下降7.2%;电子技术应用18人,就业率88.90%,较上一年度下降3.4%;,会计电算化22人,就业率95.50%,较上一年度下降4.5%。就业情况统计当年毕业人数就业人数及分类就业率%初次月收入专业对口人数专业对口率%创业率%升学学校推荐就业自主就业当年创业合计2017年83076307995.8016006481.1002018年23511710711022997.40180020888.5102.5职业发展学校各专业通过充分的市场调研确定人才培养规格和专业培养目标,制订专业培养方案,重构课程体系和确定课程标准,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及职业成长规律,真正形成融合学生人文素养、专业知识、职业

13、技能、职业态度和职业素养的培养体系,其中包含通过校内实训、校外实训和顶岗实习递进式的系统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积极进行现代学徒制试点,实现高技能人才培养。设计企业需要的课程,通过课程中的项目任务锻炼学生的职业能力、一门课的设计、一个教学情景的设计、一节课的设计、一个知识点的设计、锻炼学生的学习、工作迁移能力,将教学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参照企业要求评价学生、评价老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调动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严格执行教育部等五部门关于印发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的通知(教职成20163号)文,做好学生实习工作,实现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增强学生综合能力的基本环节,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和职业能力形成规律

14、,保护学生合法权益;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化校企协同育人,将职业精神养成教育贯穿学生实习全过程,促进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高度融合,服务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创业能力。3.质量保障措施3.1专业动态调整为推动学校专业建设快速发展,适应学校总体发展需要,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求,面向市场,依据能力提升专业建设规划,2018年在保持原有汽车运用与维修、计算机网络技术、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会计电算化、电子技术应用等五个优势和特色专业的基础上,不断调整专业服务方向, 优化专业结构,增设了烹饪与营养膳食专业。我校专业动态调整情况如下:第一、学校现有专业情况。学校开设有计算机网络技术、星

15、级饭店运营与管理(酒店服务与管理)、汽车运用与维修、电子技术应用、会计电算化、中式烹饪与营养膳食等6个专业。2018年共招生327人,其中,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104人、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56人、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专业54人、会计电算化专业39人、烹饪与营养膳食专业64人、电子技术应用10人。现在校学生933人,其中,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297人、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295人、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专业141人、会计电算化专业105人、烹饪与营养膳食专业64人、电子技术应用43人;各专业在校生数均比2017年有所提高,但2018年招生除新增设的烹饪与营养膳食专业外,其他专业招生人数均有下滑。2、学校专业发展规划情况。依据海南省十二大重点产业发展和三亚市九大重点产业发展规划,特别是三亚市提出以大旅游为支柱、以新兴科技产业和热带特色高效农业为支撑的“一支柱两支撑”的产业发展思路。结合我校实际与发展需求,调整了三亚市中等职业学校发展规划(2017-2022年)。按在校生1800人规模进行专业布局与设置,根据学校发展情况,逐设开设。详见学校专业规划表(下表)。序号开设专业招生人数小 计(到2022年底在校生)备注类别专业名称2018年2019年2020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