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XXX职业中学发展情况汇报材料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1042707 上传时间:2019-06-2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2.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XXXXXXX职业中学发展情况汇报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XXXXXXX职业中学发展情况汇报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XXXXXXX职业中学发展情况汇报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XXXXXXX职业中学发展情况汇报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XXXXXXX职业中学发展情况汇报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XXXXX职业中学发展情况汇报材料(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XXXXXXX学校职业教育发展情况汇报材料尊敬的各位领导:大家好!首先,请允许我全校1700余名师生,对各位领导莅临指导表示热烈的欢迎!并由衷希望各位领导对我校的发展提出您宝贵的意见和建议,现将学校近几年发展情况汇报如下:一、学校基本情况XX中学1982年由高中改建成立,如今已发展成为一所政府统筹、教育部门主管、集职业技术教育、成人函授、及各类中短期岗位培训为一体的公办中等职业学校。2006年被评为“XX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2007年11月被中国国际教育家协会评为“最具影响力的中国十佳职业院校”,2011年获全国职业教育成果展一等奖。学校位于XX县,地理优越,交通便捷。学校总占地面积150

2、亩,总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校园绿树成荫、环境幽雅、设施齐全,建有微机室、语音多媒体室、舞蹈室、电钢琴室、声乐室、工民建、焊接、机械加工、服装实训车间、电子实验室、实训室、图书室、网络主控及监控室等教学管理专业场所20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50余处。学校现有教职工 人,其中在编教师 人,外聘教职工 人,专任教师总数 人,本科以上学历的教师达 ,研究生学历 人,具有中高级职称教师 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 ,双师型教师 人,省市县级骨干教师18名,其中学科带头人5人。有党员32人。学校根据市场和地方经济需求灵活办学,目前已形成 多种层次教育(成人大专函授、中专学历教育、涉农类教育及短期培训)的办学格

3、局,主要开设大专层次工程造价、建筑工程技术、学前教育;中专层次建筑工程施工、工程造价、道路与桥梁工程施工;机械加工、焊接;学前教育、陶艺;太阳能光伏;服装工艺等5大类12个专业。2012年春秋两季,在职教生源锐减、招生困难的情况下,我校共计招收新生1200名,名列全市前茅。现在册学生数2615人,其中各专业在校生1880人,大专函授941人,校外岗前培训897人,设有29个教学班和3个再就业培训教学点。自2000年以来,学校累计为社会培养输送中、初级技术人才20000余人,毕业生遍布全国各地。为服务社会、服务“三农”,为广大学员家庭脱贫致富,为县域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二、近年来发展情况

4、(一)、积极拓宽多元办学渠道,走专业化、品牌化、特色化道路。学校自1996年起,先后与XXXX、XXXX学校、XXXX中专、XXXX学校、XXXX学院、XXX学校联办中专类热门专业,使学校规模不断扩大,到2005年,在校生人数已突破2000名大关,招生形势喜人,连年出现爆满现象。为适应市场对人才的多层次需求,学校努力提高办学层次。2007年4月,与XXX继续教育学院联合办学,在我校设立“XX函授站”, 开设大专层次建筑工程技术和工程造价专业;2009年又与XXX学院联合办学,开设大专层次学前教育专业,使学校对口专业毕业的学生又重返学校深造,既获得了高层次的技能及学历,又感受到了方便与实惠,自开

5、办以来,成人高等教育共计招生1800多人,函授站也被评为“优秀函授站”。2011年3月,XXXX大学继续教育学院“XX函授站”顺利通过了XXX省教育厅评估验收。11月,在全市学校发展水平316工程督导评估中,受到专家组高度评价,被誉为“职教的一面旗帜”。2006年,我校根据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中“大力推行工学结合与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政策,秉承“为学习技术者提供扶持援助”的办学理念,在富平县首次推出“零学费入学,勤工助学”的办学模式。先组织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取得工资报酬,再回到课堂读书,让学生真正实现“不花父母一分钱,自立自强学技术”的求学愿望。2011年7月,学校根据

6、该模式的办学经验,独出新裁,推出“假期勤工社会实践”模式,让学生在不耽误学业的前提下,利用暑假寒假到企业进行 “社会实践”锻炼,既开阔了视野、提升了个人素质,又获得了丰厚的劳动报酬,暑期社会实践学员3个月最高工资达7500多元,寒假社会实践学员两个月最高工资达5700多元,减轻了家庭负担,一举多得。自2006年实施该模式以来,至今已有近2000余名学生走上了技术成才之路。职业教育,最根本的目的是培养合格的实用型技术人才,学校积极贯彻“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精神,“把企业搬到学校,把课堂搬到工厂”,不断加快产教结合的办学步伐,结合我县实际,积极开展“再就业培训”“免费涉农培训”工作,开设酒店服务、

7、陶瓷工艺、塑编技术等专业,在工厂、酒店及乡镇设立10多个教学点,聘用经验丰富的专家及高级农艺师和养殖专家为指导教师,免费把专业知识和技术送到了工厂社区、田间地头,所有培训学员对学校工作给予高度肯定。(二)、着力改善职教办学条件,为学校和学生发展提供保障2005年以来,我校紧抓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机遇,积极实施“民生八大工程”职业教育项目,以创建省级示范中等职业学校为奋斗目标,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了50万元,完成了师生餐厅的建设;投资100万元完成了机械加工、焊接、工民建实习车间的建设;投资600多万元,实施了5000平方米学生公寓楼及学校大门建设项目;学校面貌焕然一新,办学条件得到了极

8、大的改善。其次,我校办学经费中用于添置机械加工、电气焊实训设备100万元;电子电工实训设备8.1万元;微机室40余万元;电钢琴室17万元;用于建设校园广播监控系统11万元;用于建设篮球场地及设施10万元;用于教职工福利待遇的改善120万元。三年来落实国家助学金500多万元。(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构建安全、文明、和谐校园近年来,学校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宣传作用,积极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利用板报、专栏、标语、校园之声广播、校报及每周举行的各项活动,让每位学生和教师在高格调的校园文化的环境中浸润,激发学生爱校、爱国情感,树立法制安全意识及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学生的荣誉感和责任感。二

9、是以学生养成教育为突破口,开展诚信教育,制订规范生标准。在学生中积极开展争做文明规范生活动,引导学生告别陋习,告别网吧,树优扶差,弘扬正气,形成了良好的班风、学风。三是完善安全巡查制度,政教处、军管办、总务处坚持每天全校检查巡查,对学校硬件设施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协调处理,对学生中出现的不良习气、违纪现象,及时制止处理,班主任从学生起床到晚眠,全程管理,每天利用自习课时间,召开班会,强调纪律和安全,适时与学生谈心,了解学生心理动态,把影响班级的不稳定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通过各部门的严格管理,使学校秩序井然,形成了良好的校园氛围。四是继续完善学生“社会实践周”制度,让学生树立“全校为我服务一学期

10、,我为全校服务一星期”的思想,维护校园环境、秩序,锻炼了学生参与管理的能力。2011年,学校正式实行“军事化管理”,成立“军事化管理办公室”,由校级领导负责、中层领导主抓、外聘退伍军人为教官,共同参与学校管理,通过对学生的军事化训练,规范了学生的言行举止,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形成了良好的校风、学风。同时,学校专门组建了“国旗护卫队”,坚持每周一举行庄严的的升国旗仪式,并通过国旗下讲话制度,全方位、多角度开展德育教育,收到了较好的德育效果;重视校园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的融合,起到了潜移默化的育人效果。五是重视网络建设和利用,拥有独立的域名及网站,校园网与互联网连接,网络覆盖所有微机室、办公室

11、和教职工宿办室,为学校创造了良好的现代化办公条件,同时利用学校网站,对学校的办学水平、教育教学成果、招生就业信息广泛宣传、及时发布,提高了学校的知名度,为学校创造了效益。(四)、以德立教,严明工作纪律,加强师资队伍管理和建设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教师决定着学生及学校的发展。学校拥有一支结构合理、业务精湛、师德高尚的教师队伍,并且把教师队伍的管理和建设作为决定学校发展主要工作来抓。学校认真贯彻县教育局“工作落实年”会议精神及“四严格一提升”的文件要求,领导坚持住校,值周坚持全天候巡查,教职工严格履行请(休)假制度,并且利用每周日全干会强调工作纪律,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情况,视情节进行处理。同时

12、,每周专门开辟时间,为全体教职工播放关于员工培训及提升人文素质、管理水平的视频讲座资料;聘请省级专家来校现场讲座;利用业余时间对教师进行多媒体课件制作培训;2010年暑假,对全体教师进行了素质拓展训练,增强了团队凝聚力;2011年,利用“十一”国庆假,组织领导班子、骨干教师、班主任赴军事训练基地进行军事化训练,为学校准军事化管理打下基础,在教师中反响较好。同时,注重名师团队建设和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先后派20多名教师参加了省级骨干专业教师培训、名师培训、新课改培训、听取专家报告会,并鼓励教师一专多能,考取相关专业资格证件,选派10余名教师到联办企业驻厂进行实践学习,向双师型发展。大胆启用优秀青

13、年教师,担任基层教研组工作。压担子、下任务,及时督促检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形成了年轻有为的师资队伍。(五)、积极探索职教发展模式,全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2003年以来,学校不断研究探索市场,调整职教发展思路,逐步将大规模的联办专业逐步改造,实现了由联办到校本专业的过渡。将机电专业改造成了机械加工专业,目前已成为“省级示范专业”;将计算机专业改造为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成为“市级示范专业”;工民建专业学制灵活,面向成人及在岗人员开设大专班,面向高中毕业生开设两年制班,面向初中毕业生开设三年制班,因材施教,效果显著,该专业人数占全校总数的50%,报名学员范围目前已由县内扩大到周边县市甚至省外,被评为“

14、省级骨干专业”。2009年,我校建筑专业学生XX、XX代表XXX参加全国建筑技能大赛获一等奖; 2011年6月,我校XX专业学生作品参加全国职业教育成果展并荣获国家级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两项、优秀奖四项,我校展位上两位学员的现场精彩表演,赢得了众多观众和与会代表的称赞,国务委员刘延东、教育部副部长鲁昕等领导也亲临我校展位前驻足观看,给予肯定。(六)、严把就业关口,确保就业质量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学校为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定期赴沿海发达城市考察优秀知名企业,先后与浙江省绍兴市袍江工业区、江苏省吴江市经济开发区、台达集团中达电子(江苏)电子有限公司、宁波雅戈尔服饰有限公司、浙江省台州市

15、诚信医化设备有限公司、中集集团、上海东洋碳素有限公司、温州东蒙制衣有限公司、常州胜代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常州天合光能有限公司、宏远建筑有限公司、创业建筑劳务有限公司、XX建设集团、XX行知幼教连锁机构、XX有限公司开展联合办学,实行订单式培养。使毕业生就业率达98%以上,百分之百实现了对口就业。目前,学校已形成建筑在省内、学前教育在北京、电子在江苏、服装在浙江、机械加工、焊接在上海、陶艺在本地的就业格局。学生满意,家长放心,赢得社会各界广泛认可。先后被评为“办学诚信单位”、渭南市劳务输出“先进单位”等荣誉。三、存在问题(一)、资金短缺,实习实训、工作生活设施设备不足,硬件建设滞后。(二)、师资缺乏,现有教师素质不达标,影响教育教学质量。(三)、生源社会分配不足,招生工作日益困难。总之,在学校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尽管学校硬件设施落后,但经过几届领导班子和全体教师的不懈努力,在职教招生竞争激烈、招生规模滑坡的情况下,我校始终保持千人规模,招生就业形势喜人,广受社会各界的认可和好评。这得益于上级各部门、各级领导、社会各界对学校的关心和支持,对“XX技工品牌”的信赖,今后,我们将更加努力,办好职业教育,不辜负全县人民的期望,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构建和谐新XX做出更大的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