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Z812伞钻使用说明书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1042521 上传时间:2019-06-21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8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SYZ812伞钻使用说明书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SYZ812伞钻使用说明书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SYZ812伞钻使用说明书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SYZ812伞钻使用说明书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SYZ812伞钻使用说明书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SYZ812伞钻使用说明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SYZ812伞钻使用说明书(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SYZ8-12竖井液压伞形钻架使用维护说明中煤第五建设有限公司机电管理部一、用途和适用范围SYZ8-12型竖井液压伞形钻架是以压缩空气为动力,采用液压传动的立井凿岩设备,钻架配用8台YGZ-70型独立回转凿岩机钻凿炮孔。可用来钻凿6000mm12500mm井径的各种立井井筒。该机采用油缸-钢丝绳推进型式,推进力大小可调,拔钎力大,工作平稳,比马达-丝杠推进型式减少八台气动马达,可降低整机噪音。二、主要性能参数如下表:型 号SYZ8-12收拢后外形尺寸高 7780mm外接圆直径 2000mm支撑臂数量3个支撑臂支撑范围 8100mm12000mm动臂数量8个动臂水平摆动角度 90垂直炮眼圈径范围

2、 2000mm12500mm动力型式气动液压推进型式油缸钢丝绳推进钎杆推行行程 5310mm使用钎杆长度5700 mmYGZ70凿 岩 机数量8台钎尾规格中空六角25159 mm适用钎头直径mm 3855mm每台耗风量159L/S液压系统工作压力 710 MPa使用气压0.50.7 MPa使用水压 0.30.5 MPa总耗风量70 M3/Min总 重 11.1吨(含风锤、油)三、 结构及工作原理该机主要由立柱、支撑臂、动臂、推进器、液压系统、风水系统、凿岩机七个部分组成(见图1)。其结构性能及工作原理分述如下: 3.1 立柱 立柱由顶盘、上下立柱、吊环和调高器等构件组成(见图5),是钻架的驱干

3、。支撑臂、动臂、液压系统都安装在立柱上,顶盘位于立柱最上部,用来安装支撑臂,动臂及风水盘。顶盘和上立柱通过焊接并与下立柱用法兰盘连成一整体立柱,并兼作液压系统的油箱,顶盘上部装有风水盘,将风和水各分八路送至操纵阀,另有一路风管送至中心马达,顶盘中间的箱盖内装有滤油器作为油箱的加油孔和通气孔。下立柱下部设有油泵吸油口和吸油滤油器以及维修孔和放油阀等。下立柱上部有环形压力油分配器,它的作用是将油泵的高压油分送到八个推进器上的五连多路换向阀,控制大臂油缸、升降油缸、倾斜油缸,摆动油缸、推进油缸等动作。调高器位于立柱最下部,它是由带有固定导向套的调高油缸组成,它的主要功能是稳钻和调整伞钻高度,以确保稳

4、钻可靠,推进器在工作面不平的情况下也能顺利工作。立柱上面的吊环和下部的底座是伞钻吊装和停放支撑的构件3.2 支撑臂 支撑臂共有三组,每组由支臂油缸和支撑油缸组成,是伞钻支撑固定机构(见图2)。支臂油缸,支撑油缸与立柱中心顶盘构成转动导杆机构,支撑臂是由支臂油缸将其从收拢位置(垂直向下)推到工作位置(水平向上10)然后支撑油缸将支撑脚伸至井壁(或模板)并撑紧,从而使伞钻立柱固定在井筒工作面中心。 3.3 动臂动臂共有八组,均匀分布在立柱周围,每组动臂由大臂、大臂油缸、倾斜油缸、摆动油缸、回转座等构件组成,(见图3)是移动推进器工作位置的机构。大臂油缸的往复运动使大臂作径向位移,将推进器送至所需钻

5、孔的圈径上,而同一圈径上移动则是靠摆动油缸的往复运动来实现,倾斜油缸是调整推进器垂直角度和打倾斜炮孔。 3.4 推进器,推进器共有八组,分别铰接在动臂的大臂和倾斜油缸上(见图6),它主要由升降油缸、推进油缸、滑轨、中间扶钎器、下扶钎器、滑架、钢丝绳及调整部件等组成。本部件是架设凿岩机并给凿岩机提供推进力与拨钎力的机构。当动臂将推进器送到所需钻凿炮孔位置后,升降油缸将滑轨下放到工作面上并顶紧。推进型式为油缸-钢丝绳,推进油缸装在导轨中间,推进活塞杆固定在导轨上端,推进油缸缸筒上下移动带动固定于其两端的上下钢丝绳导向动滑轮同时上下移动,从而使传动钢丝绳活动端拉着凿岩机沿导轨上下滑动。钢丝绳另一端通

6、过后导向轮固定在导轨上。 3.5 双液压泵站系统 由两台风马达,两台油泵、油管、溢流阀、多路换向阀、油箱等液压元件构成液压系统(见图4),两套液压泵站可在检修时交替使用。 简单介绍油压回路: 两齿轮油泵(G5-20-1E13S-20R)出来的压力油,分别通过单向阀,高压油管,汇流后进入溢流阀的压力油口,溢流阀的压力油出口分上下两路,下路直接进入立柱五连多路换向阀分别控制一组支臂油缸,三个支撑油缸和调高油缸的工作。上路进入立柱环形压力油分配器,由压力油分配器引出八个接头分别接到各推进器上的五连多路换向阀,分别控制大臂油缸,升降油缸,倾斜油缸、大臂摆动油缸和推进油缸的工作。溢流阀的溢流和多路换向阀

7、的回油都直接接入油箱。 伞钻上使用的多路换向阀, 均将其中位卸荷和溢流油路堵死。 3.6 风水系统风水系统由风水盘、管路、油雾器、风水阀、气动操作阀等组成。压风由井口送至吊盘, 再经4闸阀通过一根4胶管接至伞钻风水盘上, 风水盘有九个出口, 一个经胶管、油雾器供驱动油泵的气动马达用, 其余八个分别经胶管接至推进器的油雾器上经气动操纵阀分二路,分别供凿岩机冲击、回转用。另外从油雾器上端引出一路进入风水阀供凿岩机强风用。压力水从风水盘引出八个出口, 经胶管分别进入风水阀供凿岩机打眼用水。四、使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4.1准备工作:4.1.1将各油雾器注满润滑油,在将风水管接到凿岩机、油雾器之前,用

8、风将泥沙吹净,寒冷地区使用时,应采取防冻措施,如被冻,应将冻结部位加热,使各管路流通。4.1.2检查各管路和接头是否有漏风, 漏油现象, 如有要及时处理.4.1.3操纵推进油缸使凿岩机上下滑动,看其运行是否正常。4.1.4检查钎头、钎杆水眼和凿岩机水针是否畅通,钎杆是否直,钎头是否磨损。4.1.5检查吊环部分是否可靠,有无松动等现象。4.1.6检查操纵手柄是否在“停止”位置,检查机器收拢位置是否正确,注意软管外露部分是否符合下井尺寸,以免吊盘喇叭口碰坏管路系统。4.1.7用绳将整机管路捆起来,以保证顺利通过喇叭口。4.2转挂钩:将伞钻从工字钢梁上运送至井盖门附近,然后将其挂到主提钩上。4.3下

9、井伞钻提到主提钩上以后,就可以与绞车司机、井口、吊盘、工作面上的信号工联系下井。运行时,速度不可过大,特别是通过喇叭口时吊盘上的人员要密切注意伞钻时的状态,如遇险情,应马上给信号,及时排除,伞钻下行至离工作面300mm左右时停止下放。4.4固定伞钻4.4.1伞钻停止下放后,工作面上的人员应马上将底座放在井筒中心。4.4.2吊盘上的人员与井下工作面上的人员互相配合,将伞钻移到井筒中心的底座上方,然后吊盘上的人员用钩将钢丝绳固定在井筒中心上(根据现场中心而定),将伞钻顶盘上风水管接好,就可开始送风。4.4.3先启动齿轮油泵风马达,调整好油压(710 MPa),然后操纵立柱五连多路换向阀,将调高油缸

10、根据工作面高差情况,调到适当高度,并调整其支承力,要求即“坐稳”而整个钻架又不倾斜。4.4.4将支臂油缸支起,然后将支撑油缸支撑到模板上,注意三个支撑油缸要协调支撑,使整个伞钻竖直。支撑臂支撑位置要避开升降人员,吊桶等设备位置,以免碰坏。同时,在支撑臂撑住模板后不可开动调高油缸,以免折断支撑臂。4.4.5最后将钢丝绳放松少许,使之扶住伞钻,以免工作过程中将伞钻提起,影响凿岩的进行。4.5打眼4.5.1现场人员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伞钻在井下工作时的状态,确保打眼时凿岩机互不干扰。4.5.2先控制大臂油缸,将推进器沿径向送至所需钻孔的圈径上,然后控制倾斜油缸,使推进器垂直或倾斜,并必须使支腿离开地面,

11、最后摆动油缸,使推进器沿圆周运动,至所需钻孔位置。4.5.3推进器移到钻孔位置以后,控制升降油缸,使推进器顶在工作面上。4.5.4接着就可以开眼,开眼时应将风水阀水路打开,直到钻凿炮眼完毕,将钎杆提出后再关闭。4.5.5开眼时首先调整好推进压力。根据岩石软硬进行调压,一般为34Mpa或更小。4.6打眼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事项:伞钻固定时,三个支撑臂要避开提升人员的吊桶等设备位置。支撑臂、调高器一经固定,在打眼没全部结束时,严禁扳动其控制阀,以免伞钻倾倒造成事故,并随时注意固定情况。水压在整个井筒的掘进中应保持恒定。凿岩过程中,应尽量减少副提升的使用,需要上下人员和材料工具时,信号工应随时注意,防止

12、吊桶碰撞支撑臂、动臂或撞伤人。动臂或凿岩机、推进器出故障,可用相邻的动臂帮助继续完成凿炮眼的工作。凿岩过程中,推进器必须顶在工作面上,不能离地吊打,但顶紧力不宜过大,以免损坏大臂。打眼过程中,应随时注意排粉是否畅通。根据钎杆转动速度和凿岩跳动情况来判断打眼过程是否正常,用推进油缸和气水阀来控制。当排粉不良,钎杆转速过慢时,就应该减慢或停止推进,进行强吹风排粉。若不能改善凿岩状态,就应分析是否为下列情况造成。钎头脱落、钎刃损坏、钎杆折断。炮眼倾斜阻力过大即将卡钎。凿岩机回转部分是否出现机械故障。进入裂缝淤泥层。(9)使用导轨式独立回转凿岩机,主要应着重遵守下列规则:开眼前先打开排粉风水阀供水,直

13、到拔钎完毕后才能关闭。开眼时,小风量开动回转马达,然后将钎头慢慢送到井筒底面,同时小风量开动冲击部分,切忌过猛,推力不可过快,应间断地推进,使推进油缸间断地供油。当眼位开得端正,钎头进入岩层约50mm时,即可加大供气量。一般对较软得岩石冲击力可小些,转钎速度可大些,推进力宜小些。对坚硬岩石,冲击力可大些,转钎速度应低些,推进力宜大些。对中、硬岩石,无裂隙断层等特殊地质条件下,回转冲击都可给较大得风量。当遇有裂隙断层、溶洞而卡钎时,则要减少冲击力,加大转钎速度,甚至可以停止冲击,完全依靠转钎来通过卡钎区,推进力要小些(即间断推进)。冲击部分要尽量减少“空打”现象,特别是剧烈的“空打”,以免损坏机

14、件,研磨缸体活塞或螺母松动等。回转部分应避免剧烈地长时间“空转”,以免转速过高,因发热磨损而损坏机件。必须保证充足地润滑油雾,否则容易研磨缸体活塞而停机,缩短零件寿命。凿岩完毕后拔钎子时,一般应开小风量或完全关闭凿岩机冲击部分,而回转部分则视炮眼情况,适当减慢转钎速度。当钎头退出炮眼时,应立即停止转钎和降低拔钎速度,以免钎杆甩动过大。4.7停机收钻卸下钻钎,收好各工作臂,关好阀门。适当的提紧提升钢丝绳,以免收支撑臂时伞钻倾斜。先将支撑油缸收回,再收支臂油缸放下支撑臂,最后将调高油缸缩回。关闭油泵风马达的阀门,通知吊盘人员关闭总进风水开关,卸下总风水接头。将伞钻连同管路用绳捆好。除信号工外,其余

15、人员应在伞钻提升之前全部提升至地面。4.8提钻至井口,转挂钩复位停放。五、维修和保养 5.1 维护和保养: 5.1.1 伞钻上井后, 按下井前的准备工作进行检查,保证下一循环使用。特别要给注油器加满润滑油,以保证凿岩机和气动马达润滑,延长使用寿命,经常打开立柱下部螺塞将积水排出。 5.1.2 经常检查提升钩环有无变形和裂纹等现象,检查悬吊伞钻钢丝绳扣有无断丝和松开现象。伞钻上井时应将伞钻底座贴住地面,以减轻吊环受力。 5.1.3 折装凿岩机时, 不要用锤子直接敲打, 以免损坏机件,破坏密封。拆下检修风马达、油泵及各阀时,应用干净的布将油管包好,防止脏物和灰尘进入管道。 5.1.4 经常检查油箱油位及加油工作。检查油管接头是否漏油,软管是否磨损,各风管是否有损坏并定期在各黄油咀中注油以润滑回转轴套。5.1.5 液压油的选择, 液压传动中油的正确选择是保证液压传动正常工作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