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QC塑胶件检验标准要点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1041814 上传时间:2019-06-21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6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IQC塑胶件检验标准要点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IQC塑胶件检验标准要点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IQC塑胶件检验标准要点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IQC塑胶件检验标准要点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IQC塑胶件检验标准要点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IQC塑胶件检验标准要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IQC塑胶件检验标准要点(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塑胶件检验标准 1目的本标准为IQC对塑胶(包括五金件)来料检验、测试提供作业方法指导。 2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所有须经IQC检验、测试塑胶(包括五金件)来料的检测过程。3职责IQC检查员负责按照本标准对相关来料进行检验、测试。4工具4.1卡尺(精度不低于0.2mm)。4.2打火机。 5外观缺陷检查条件5.1 距离:肉眼与被测物距离30CM。5.2 时间:10秒钟内确认缺陷。5.3 角度:15-90度范围旋转。5.4 照明:60W日光灯下。5.5 视力:1.0以上(含较正后)。6检验项目及要求 6.1塑壳6.1.1外观a.所有外观面光滑过渡、无注塑不良。b.外观面无划伤、痕迹、压痕。c.非喷涂

2、面不能有喷涂印。d.喷涂均匀完整、不粗糙、无暗纹、亮斑,不能有局部堆积,少油,纤维丝。喷涂是否牢固,硬度是否符合要求。e.喷涂层色差光泽均匀、光亮。6. 1.2尺寸测量下列尺寸,所有尺寸均须同图纸吻合或与样板一致。a.五金槽的尺寸。b.外型轮廓。c.定位孔位置d.特殊点位置及规格(超声线)。 6.1.3材质a.原材料是符合相关设计要求。b.防火材料应用打火机做实验(需在确保安全的条件下进行)。 6.1.4试装配a.将胶壳与相应的保护板、五金、支架等配件试装应配合良好。b.必要时应取1-3个胶壳试超声,超声缝隙应均匀一致,焊接良好。6.2五金件6.2.1尺寸 测量五金的尺寸,须与样品或BOM一致

3、。6.2.2外观目测检查五金的色泽是否与样品一致,是否有划伤、变形,电镀层脱落等。7检验方法 7.1外观 使用目测法检查被检品的外观。 7.2尺寸 使用卡尺测量被检品的尺寸。8塑壳表面分类A面:塑壳壳面;B面:塑壳底面。9等级分类A级:公司所生产原配、原装产品的塑壳和五金来料;B级:公司所生产自有品牌或类似产品塑壳和五金来料;C级:以客户所承认样品生产的产品的塑壳和五金来料。10 质量评定10.1检验办法 塑胶(包括五金件)来料按按GB/T 2828-87 正常检查一次抽样方案II级检查水平进行抽样检查。10.2缺陷分类10.1 A级来料附件一执行。10.2 B级来料参照附件二执行。10.3

4、C极来按客户承认样品进行检验。 塑胶验货标准1、 目的:本规范旨在定义*公司品质标准,对胶塑产品检验与判定的依据,同时为客户及协力厂商对本公司品质要求认知准则。2、 适用范围:本公司生产或加工组装所需塑胶件产品皆适用之。3、 定义:3.1 缺点(defect):发生危险(如发生火灾、爆炸等)影响产品的安全性能、或产品使用性能不能达到所期望的目的,或显著的减低其实用性能,或不影响产品的使用目的但影响产品的外观。4、 职责:本规范由质量部负责制定和维护。5、 作业内容5.1.1*公司的组装产品的表面等级区分5.1.1.1 A面:本体(面板)及把手的产品正面的上面(或指定面)的外观表面,或其它与本体

5、(面板)组装产品后露在正面(或指定面)的外观表面。5.1.1.2 C面:本体(面板)及把手的产品内面(里面或指定面),或其它与本体(面板)组装的产品组装后露在里面(或指定面)的外观表面。5.1.1.3 B面:本体(面板)及把手除A面、C面外的其它外观表面(或指定外观表面)。5.1.2 非*公司的组装产品的表面等级区分以客户要求 或指定来区分表面等级。5.2 注意事项5.2.1 本规范如与客户要求有差异时,原则上以双方协议为准。5.2.2 对有争议或模糊不清的缺点项目,若经过五位检验员同时判定为合格,则该缺点列为允许,以品质工程师或最高主管审批为最终结果。5.2.3 本规范中目视条件为40W日光

6、灯源下1.5米范围内。5.3 缺点类型5.3.1 尺寸 尺寸依检验指导书规定,如为未在公差范围内将被拒收,除非*同意。5.3.2 塑胶产品的结构产品结构依技术图纸要求的规定,如结构不全将被拒收,除非不影响组装及产品的使用性能。5.3.3 塑胶件表面缺点5.3.3.1 刮伤产品表面出现的各种凹线或痕迹。5.3.3.2 毛边分模线溢出的料(常为机台夹持力不足或模具因素)。5.3.3.3 缩水表面因材料热胀冷缩作用,造成凹陷的现象。5.3.3.4 变形不符合零件形状的区域。表现为平面不平,曲面不合规定半径。5.3.3.5 短射灌料量不足,也叫缺料。5.3.3.6 灌料口工作的进料口。5.3.3.7

7、顶白比背景颜色白,常出现于顶针背面。5.3.3.8 结合线也叫溶化线,好是重新交接线,这种结合是不同灌料口入后的结合,或因为零件外形使塑胶分支流动后结合。5.3.3.9 色差产品实际颜色与标准的差异。5.3.3.10 拉痕为射出时模具边拉拖造成,一般在零件边缘,也叫拉模。5.3.3.11 过火射出过程中高温高压,材料燃烧留下的焦黑或黑痕,也叫烧焦或黑线。5.3.3.12 修饰不良修理产品毛边或进料口不确实。5.3.3.13 起疮斑痕或银灰色条纹,射出料气泡造成,一般是因为潮湿空气被凝聚。5.3.3.14 异色条纹颜色变化,可以是条纹或点。5.3.3.15油污指脱模用离形,顶针润滑油,与模具保养

8、用油所造成的污染。5.3.3.16 断裂材料分离,可依缺料表面的外观检测决定,如表面显示有小颗粒或扭曲,可能是断裂,若表面显示是光滑则可能是短射。5.3.3.17 气泡产品内部产生的空洞,5.3.4 嵌入件5.3.4.1 位置5.3.4.2 数量5.3.4.3功能5.3.5 字模5.3.5.1 清晰度5.3.5.2 符号位置5.3.5.3 字模位置5.3.6 印刷5.3.6.1 颜色:依承认颜色或样品及图纸要求。5.3.6.2 外观: 无拉毛,模糊,针孔,重影等现象。5.3.6.3 图标及字符位置:按照技术图纸要求。5.3.6.4 图标及字符的正确性:按照技术图纸要求。5.4 各级面判定标准7

9、.4.1 各级表面限度要求缺点项目 限度 A面 B面 C面材质 依技术图纸要求。尺寸 依技术图纸要求。产品结构 依技术图纸要求。断裂 不允许。刮伤 不允许。 长小于15mm,宽0.3mm,累计长度小于25mm,间距大于70mm.。异常凹凸痕 不允许。 目视500mm以内看不到。毛边 修饰均匀平滑,不得超过分模线0.8mm以上。 修饰均匀。缩水 依限度样板为标准。 允许不影响机构功能的轻微缩水。气泡 不允许。 组装后不影响外观。(依限度样板为标准)变形 曲率为该部分全长的2/1000。且不影响组装。 允许不影响机构及外观(安装后)的变形。掺料 半径0.2mm以下3点以内,点与点的距离50MM以上

10、。 半径0.3mm一下3点以内,点与点的距离50mm以上。 允许。缺料 不允许。 轻微允许,但不影响组装及性能。修饰不良 不允许。 轻微允许。起疮 不允许。顶白 不允许。异色条纹(黑纹) 不允许。 允许与背景颜色差异不甚明显的色纹。结合线 目视距离500mm以内看不到。(或参照样板) 目视距离500mm以内无裂痕。色差 E 1.0(D65光源)。(参照检验作业程序)油污 不允许。 允许少量的不造成污染的离型剂或顶针油。拉痕 依限度样板为标准。 允许不影响机构功能的拉痕。烧焦 不允许。 允许与背景颜色差异不甚明显的色纹。5.4.2 嵌入物位置 依技术图纸。数量 依技术图纸,不得短少。功能 机构功

11、能正常,不得凹陷或凸出或包装不全。5.4.3 字模清晰度 须容易识别,且无重影。符号位置 须容易识别,旋转章应注意特性的保持。字模位置 须符合图纸要求。6、 相关文件6.1 检验指导书及相关作业程序。6.2 成品检验作业程序。7、附件。 (无)。塑料的基本概念及其常用工程塑料的性能特点一、塑料的定义塑料是一种以合成或天然的高分子化合物为主要成分,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可塑制成一定形状,当外力解除后,在常温下仍能保持其形状不变的材料。二、塑料的组成和分类塑料的主要成分是树脂,约占塑料总量的40%100%。1、热塑性塑料:树脂为线型或支链型大分子链的结构。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苯乙

12、烯(PS)、聚氯乙烯(PVC)、聚甲醛(POM)、聚酰胺(俗称尼龙)(PA)、聚碳酸酯(PC)、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俗称有机玻璃)(PMMA)、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A/S)、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P)2、热固性塑料酚醛树脂(PF)、环氧树脂(EP)、氨基树脂、醇酸树脂、烯丙基树脂、脲甲醛树脂(UF)、三聚氰胺树脂、不饱和聚酯(UP)、硅树脂、聚氨酯(PUR)3、通用塑料聚氯乙烯、聚苯乙烯、聚乙烯、聚丙烯、酚醛树脂、氨基树脂4、工程塑料广义:凡可作为工程材料即结构材料的塑料。狭义:具有某些金属性能,能承受一定的外力作用,并有良好的机械性能、电性能和尺

13、寸稳定性,在高、低温下仍能保持其优良性能的塑料。通用工程塑料:聚酰胺、聚碳酸酯、聚甲醛、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聚苯醚(PPO)、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P)及其改性产品。特种工程塑料(高性能工程塑料):耐高温、结构材料。聚砜(PSU)、聚酰亚胺(PI)、聚苯硫醚(PPS)、聚醚砜(PES)、聚芳酯(PAR)、聚酰胺酰亚胺(PAI)、聚苯酯、聚四氟乙烯(PTFE)、聚醚酮类、离子交换树脂、耐热环氧树脂5、功能塑料(特种塑料)具有耐辐射、超导电、导磁和感光等特殊功能的塑料。氟塑料、有机硅塑料6、结晶型塑料分子规整排列且保持其形状的塑料。PE、PP、PA7、非结晶型塑料长链分子绕成一团(

14、对热塑性塑料)或结成网状(对热固性塑料),且保持其形状的塑料。PS、PC、ABS三、塑料的性能四、塑料的用途1、 工业2、 农业3、 交通运输4、 国防尖端工业5、 医疗卫生6、 日常生活五、塑料工业的发展六、国内外常用工程塑料商品名称和性能特点(一) ABS塑料ABS塑料的主体是丙烯腈、丁二烯和苯乙烯的共混物或三元共聚物,是一种坚韧而有刚性的热塑性塑料。苯乙烯使ABS有良好的模塑性、光泽和刚性;丙烯腈使ABS有良好的耐热、耐化学腐蚀性和表面硬度;丁二烯使ABS有良好的抗冲击强度和低温回弹性。三种组分的比例不同,其性能也随之变化。1、性能特点ABS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抗冲击强度和表面硬度,有较好的尺寸稳定性、一定的耐化学药品性和良好的电气绝缘性。它不透明,一般呈浅象牙色,能通过着色而制成具有高度光泽的其它任何色泽制品,电镀级的外表可进行电镀、真空镀膜等装饰。通用级ABS不透水、燃烧缓慢,燃烧时软化,火焰呈黄色、有黑烟,最后烧焦、有特殊气味,但无熔融滴落,可用注射、挤塑和真空等成型方法进行加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