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阳镇龙山屯小学信息化示范校自评报告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1041512 上传时间:2019-06-2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龙阳镇龙山屯小学信息化示范校自评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龙阳镇龙山屯小学信息化示范校自评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龙阳镇龙山屯小学信息化示范校自评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龙阳镇龙山屯小学信息化示范校自评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龙阳镇龙山屯小学信息化示范校自评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龙阳镇龙山屯小学信息化示范校自评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龙阳镇龙山屯小学信息化示范校自评报告(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龙阳镇龙山屯小学申报滕州市信息化校园示范校自评报告根据滕州市教育局关于组织申报滕州市中小学信息化校园示范校、滕州市中小学信息化校园的通知(滕教函字2011108号)文件精神和滕州市中小学信息化校园建设自评表的评分标准,我校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的评估自评小组,严格按照评估标准,围绕各项评估指标及权重体系,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认真组织了自评自查,现将我单位的自评自查情况汇报如下:一、基本情况我校是 年新建的一所完全小学,学校占地面积 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积 平方米,校园建筑面积 平方米, 年投资 万元新建了多媒体教室。校园绿化率达61.6。学校现有6个年级,7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89人, 学校教职工2

2、0人。 年 月创建为滕州市级规范化学校。(近几年学校的荣誉,市级以上写在前面,镇级荣誉重要的写点。) 二、自评工作情况 (一)基础环境建设 1、学校目前常规教学设备齐全,投资 万元,购置了 台电脑,新建了多媒体教室,每位教师配备了笔记本电脑,接入了校园宽带网,安装了电子监控系统,校园4个监控探头实现了校园重点部位的24监控,并新安装了视频会议系统等。 2、学校将宽带接入教育城域网,信息点覆盖学校所有教育、教学场所,教师机和学生机接入了百兆带宽。3、学校新建了满足最大班额数需求的计算机网络教室,生机比(学生数与学生用计算机比例)达14:1,师机比(专任学科教师数与教师用计算机比例)达1:1,多媒

3、体班级比达到7:1。4、“班班通”工程建设:按照市局要求,学校班班配备多媒体并接入校园网。多媒体计算机 台、视频展示台 个、音响设备 套、投影机及银幕(或46寸英寸以上电视机、或交互式电子白板) 个。其中,交互式多媒体占30%以上。5、学校建有自动录播系统,数码摄像机、音响、多媒体计算机、编辑机、刻录机、数码相机、扫描仪、打印机等多媒体制作设备齐全,并能够现场进行数字编辑、制作、刻录,直播到各个教室及终端。6、学校有符合省市统一标准的、具有一定开放性、扩展性并能彰显个性的数字化校园平台,实现教学、科研、管理及服务的信息化。有包括教学、教师人事管理和学生管理、教务管理、校产管理、财务管理、图书管

4、理、课题管理、实验管理等软件。7、学校个性化资源建设,整合优质资源,构建开放性的校本资源库(含案例、课件、试题、教学素材等),资源容量达40GB以上(视频以外资源容量达到30GB),并动态更新。(二)教学应用水平8、教师积极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备课。50岁以下的男教师和45岁以下的女教师均能利用相关教育资源和素材进行电子备课,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的课均有电子教案。9、教师能在现代教育理念的科学指导下,积极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网络环境下的教学,优化教学设计,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例如:教室利用视频点播系统进行语文的情境作文、英语情境对话、口语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教学活动,受

5、到较好效果。10、教师积极利用信息化手段对学生知识技能掌握情况进行检查反馈,对学生学习成绩实行计算机动态管理。11、教师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每周开展一次教研活动,并积极开展校内外网上研讨交流。12、教师在应用信息技术方面成果较多,积极参加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与信息技术相关的竞赛并获奖,谭老师的课件制作及视频教学课获市级奖励。13、学生通过网上查询、课题研究等方式,不断提高搜集、筛选、处理、应用信息的能力、创新能力和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的能力。14、学生在应用信息技术方面能力强、成果较多。六年级的司文一和五年级的司袁丽网页制作获市级三等奖。15、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积极利用网络环境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6、探究学习,学生普遍具有较强的在网络环境下进行学习的能力。16、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积极主动的开展网上交流,使网络真正成为学生交流思想、增进感情、发展友谊、展示作品的互动平台。17、学校将信息技术与研究性学习、综合实践活动紧密结合,组织学生参加网络环境下的学习。18、学校按照课程标准要求,开设信息技术课,低年级每周 节信息技术课,高年级每周 节信息技术课,提高了学生掌握和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19、学校在推进信息技术应用方面成果突出。发挥示范辐射作用,积极带动周边学校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的提高,积极参加市局举办的各类信息技术比赛活动。20、学校接入校园宽带后,正在积极组建学校网站。21、学校本学期正积极开

7、展信息技术课题的申报立项。22、学校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80%的教师能利用多媒体制作课件上课,并能进行网上作业、网上讨论、网上测试等网上互动活动。23、学校利用网络开展思想品德专题教育活动,出台措施加强师生上网管理,对师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提高他们对不良信息的判断和自觉抵制能力。24、学校积极参与市、区(市)两级教育资源库开发建设及优质教育资源评比活动,建立了激励教师参与学校资源建设的机制。25、学校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及网络资源开展教师校本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三)管理应用水平26、基于城域网的数字化校园管理应用平台能将教师人事管理和学生管理、教务管理、图书管理、课题管理、实验管理等各管理

8、系统相对集成,有通用的数据格式和数据交换标准,实现教育教学、教育科研、后勤服务管理的数字化。27、在办公自动化方面,充分利用市局办公平台实现学校信息处理、工作活动安排、文件收发等管理功能,促进学校日常办公事务的数字化。28、在教师人事管理和学生管理方面,建立学校完备的教师人事档案和学生学籍档案,对教师的学历、职称、进修及考核获奖等情况进行管理,对学生的毕业升学、留级借读及平时表现等进行管理。29、在教务管理方面,实现对学校教学基本信息、教学计划、学生成绩、学科和课程、课表和课务等管理功能。30、在校产管理方面,实现了学校校产编目、入库、领用、调拨、报损、查询、汇总等功能。31、在财务管理方面,

9、按财务管理的要求,对学校帐务进行数字化处理。32、在图书管理方面,实现学校图书的入库、借阅、催还、挂失、查询、统计等功能。33、在课题管理方面,对学校科研课题的申报、过程研究、中期评估、结题等工作实行数字化管理。34、在实验管理方面,实现了学校实验仪器的购置、入库、入橱、台帐及使用管理等功能,并能实现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的项目管理。35、在档案管理方面,初步实现对学校文件档案进行归档、流通、拆档、注销、销毁、权限设置、查询等功能。36、在后勤管理方面,实现了对学校校产、开支等的数字化管理。 (四)保障工作措施 37、根据市、区(市)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方案要求,我校制定了学校信息化发展规划,并

10、在学校年度工作计划中,对信息化工作提出具体要求。38、加强领导,建立以校长牵头、分管校长具体负责相关同志参与的学校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并定期召开会议,商讨落实学校信息化工作。校长确立了以信息化手段促进学校内涵提升的教育理念和管理理念,带头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教学和实施管理。39、只是针对市直学校和高中学校。 40、信息技术专任教师配备满足开设信息技术课程的要求,我校专兼职人员2人;学校网络管理员由专人承担。 41、教师要按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要求参加各类培训,学校要组织50岁以下男教师和45岁以下女教师参加信息技术校本培训,每学年培训课时达20课时,培训和考核档案材料齐全;信息技术专任教师及网

11、络管理员定期参加(区)市级以上专业技能培训。 42、学校信息技术费和电教费要专款专用;在每年的教育费附加及学校教育公用经费中也安排一定比例的专项经费,用以支持教育信息化建设;安排年度预算时,安排了一定的维护经费。 43、学校健全信息化设施使用、管理、维护的各项规章制度,我校制定了信息技术科组长岗位职责、信息技术科组老师职责、网管中心管理员职责、信息技术教学设备使用规定等规章制度。 44、学校重视校园网络管理工作,加强对师生进行系统安全、网络安全、信息安全的教育,明确了网络管理人员的职责、权限,对网络定期检查维护,确保网络安全畅通。三、自评得分通过自评小组认真自评自查,根据滕州市中小学信息化校园

12、建设自评表的评分标准逐项打分,我单位自评得分为 分。附:自评得分表。 2011年9月5日龙阳镇龙山屯小学信息化校园示范校自评得分表 2011年9月5日A级指标B级指标应得分自评得分备注A1基础环境建设60分B14B28B312B412B54B612B78A2教学应用水平80分B85B95B103B114B1210B135B145B153B163B172B184B195B208B214B224B233B245B252A3管理应用水平30分B263B273B283B295B302B312B323B332B342B352B363A4保障工作措施 30分B373B383B393B404B415B425B434B443合计- 9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