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胎在幼儿园户外活动中的应用研究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91032122 上传时间:2019-06-20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4.1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轮胎在幼儿园户外活动中的应用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轮胎在幼儿园户外活动中的应用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轮胎在幼儿园户外活动中的应用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轮胎在幼儿园户外活动中的应用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轮胎在幼儿园户外活动中的应用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轮胎在幼儿园户外活动中的应用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轮胎在幼儿园户外活动中的应用研究(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轮胎在幼儿园户外活动中的应用研究摘要在户外活动材料日益多样化的今天,我们发现废旧轮胎在幼儿园户外活动中的应用也日趋普遍。本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了解轮胎在幼儿园户外场所中的应用现状、教师对在户外活动中使用轮胎的态度、轮胎在幼儿户外活动中发挥的教育作用和在户外活动中使用轮胎对幼儿发展的价值和意义。根据调查反馈,不少幼儿园都在户外场所中投放了轮胎这一材料,并且使用频率较高,而教师对于其投放的态度也较为支持,只有少数教师提出了轮胎投放于户外场所的安全隐患。对于儿童的自然观察显示不同的年龄阶段的幼儿对于轮胎的操作水平不同,而投放不同数量的轮胎也会影响幼儿的游戏行为。根据对于教师的访谈来看,他们会根据幼儿的年

2、龄特征设计合适的游戏,让轮胎在户外活动中发挥最大的功效。轮胎对于幼儿的运动能力和社会性的发展具有重大的作用,而本文最后也根据问卷、访谈等收集的数据所显示的问题,对轮胎在户外场所中的应用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关键词:轮胎 户外活动 运动材料 幼儿发展一、问题的提出户外活动室幼儿一日生活的组成部分,而相较于教室而言,户外具有开阔的场地,新鲜的空气,可以无拘无束的奔跑和玩耍等优点也吸引了幼儿的目光。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增强体质,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著名

3、的教育家陈鹤琴先生也说过:“大自然是幼儿的活教材”。由此可见,户外活动的环境和材料投放对幼儿户外活动的质量具有较大的影响功能。那么如何通过户外活动的环境创设和材料投放来实现幼儿的行为发展成了幼儿教师关心的话题。当前,户外活动材料主要以传统的体育活动器械为主,包括大型玩具、蹦床、攀援墙等等,当然也有不少的中小型体育活动材料,如各种球类,长绳,呼啦圈等等。并且越来越多的幼儿园都开始追求教育的现代化,于是我们发现,许多价格高昂、色彩绚丽的玩具器械频频出现在幼儿园的户外场地之中。这些运动器械外形华丽,安全性高,一开始往往会吸引绝大多数的幼儿。但久而久之,这些运动器械的缺点也逐渐暴露出来:除去高昂的价格

4、不说,这些运动器械对幼儿的发展也并未和它们的价格成正比。首先,这类运动器材往往是固定的,玩法单一,综合性欠缺,一旦幼儿失去了新鲜感,那么幼儿对它们的兴趣也会日趋下降,也可能出现开始时幼儿蜂拥而上,而到最后却无人问津的现象。其次,这类运动器材多为成品,创造的空间小,可供幼儿进行自由发挥的余地较少等问题也使它们的作用大打折扣,往往只能处在浅层次上,而无法深入挖掘。面对这一现状,幼儿教师也开始思考,希望通过改变户外活动的体育器械和材料投放来实现幼儿户外活动质量的提高。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指出,“幼儿园应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自制教具、玩具。”本着这一精神,许多幼儿教师开始利用废旧材料自己动手制作一些新颖、

5、实用的户外体育材料。随着越来越多的自制材料和玩具出现在幼儿园户外场地中,废旧轮胎也开始被幼儿园广为利用。而废旧轮胎作为一种特殊的活动材料,也体现了它无可比拟的优越性。首先,轮胎是一种可移动的器械,它并不固定于某一场所,可随意置放于任何场地之中,并且也不拘泥于某种固定的存在形式,方便教师的利用;其次,废旧轮胎玩法多样,可供教师和幼儿发挥创造性和自主性的余地较大。通过设计改编,轮胎既可以作为高结构的教学材料,又可以作为低结构的游戏材料,适合不同年龄阶段幼儿的发展要求;第三,轮胎作为一种废旧材料,在加入了教师和幼儿的创意和想象后,变废为宝,可循环再利用,既环保又节约。一、 研究内容与方法(一) 研究

6、内容 研究目的:本研究着眼于轮胎在幼儿园户外活动场所的应用情况,着重研究不同年龄幼儿对轮胎的不同玩法并比较差异,同时也观察同一年龄的幼儿在投放不同数量轮胎的情境中的行为表现。结合幼儿的行为表现和教师的应用情况,提出行之有效的建议,以便于轮胎这一材料在户外场所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研究的具体问题: 1、轮胎在幼儿园户外活动中的用途及其局限性2、大、中、小三个年龄段的幼儿对于轮胎的不同玩法3、投放不同数量轮胎情境下大班幼儿的行为变化4、教师组织和设计下轮胎的教育用途5、轮胎在户外活动中的应用对幼儿发展的价值和意义,包括运动能力的发展和社会性合作能力的发展(二) 研究方法1、自然观察法通过自然观察法,了

7、解不同的儿童在投放不同数量的轮胎的情况下的行为表现。本次观察主要在上海市闵行区S园进行,在进行观察前首先向老师说明意向并取得老师的同意。参考一定文献制定观察表格,然后入园观察并进行现场记录,同时拍摄一定的影音材料以供分析。观察的项目包括:不同年龄的幼儿对轮胎的自发玩法、大班幼儿在投放不同数量轮胎情况下的行为变化2、访谈法 根据访谈提纲,通过对小、中、大班不同教师的访谈,并通过收集教师使用轮胎作为活动材料的教案,了解教师如何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使用轮胎组织进行活动,从而使轮胎对不同的年龄段的幼儿的能力发展作出不同的贡献。访谈对象主要集中在进行深入观察的一所一级园的小、中、大三个班的6名老师和另外一

8、所示范园和二级园的4名老师。访谈的结构属于半开放式访谈,并不完全拘泥于访谈提纲。二、 研究结果(一)轮胎在幼儿园户外活动中的用途及其局限性1、轮胎在幼儿园户外活动中的用途根据问卷数据反馈,我发现,轮胎在幼儿园活动中,其主要是用于自由游戏、体育教学和环境装饰,其中又以自由游戏和体育教学为主,仅有4所幼儿园将轮胎运用到了环境装饰之中,如将轮胎置于栅栏外部,作为装饰的一种方式。同样,轮胎在幼儿园户外活动中的投放方式也以分散可移动性的为主,而将轮胎作为固定的运动器材则较少。虽然使用轮胎作为固定的运动器材的幼儿园并不多,但轮胎作为幼儿园户外活动固定的运动器材的存在形式却多种多样,包括幼儿们极其喜爱的荡秋

9、千,体育活动中的跨越障碍物、平衡小路、攀登架等等,将轮胎的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值得借鉴。2、轮胎在户外场所投放的局限材料的结构高低影响着幼儿的玩法,而玩法是否多样新鲜又影响着幼儿对材料的喜好程度。幼儿教师对于户外活动中的材料投放,除了考虑材料的结构程度、幼儿的喜好程度外,材料的安全性也是他们非常重视的一点。虽然绝大多数的老师对轮胎持支持的态度,但是也有个别老师指出,幼儿对这一材料的喜欢程度也因幼儿的年龄不同而有所差异,很明显的是,大年龄幼儿对轮胎较为喜爱,而小年龄儿童则对这一材料兴趣一般。并且也有老师指出了将轮胎投放于户外场所的一些弊端,比如说体积过大,对户外空间的大小有一定的要求;质量较重,

10、小年龄儿童操作不易,取放不方便;雨天过后,轮胎内部易积水,不易消毒,卫生方面存在一定隐患等等。因此,在轮胎的安全系数这一栏,有25%的老师认为其安全性一般,还有一名老师认为其安全系数还是相对较低的。轮胎的安全性和卫生性成了其投放于户外场所的主要局限。(二)轮胎在幼儿户外活动中的教育功能1、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对于轮胎的不同玩法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其发展水平不同,同一年龄阶段的幼儿其发展水平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这些差异也体现在幼儿对同一材料(轮胎)的玩法上。我们分别向小、中、大班的20名幼儿提供了数量充足的轮胎,请他们自由活动,并对他们说“想怎么玩就怎么玩”,让幼儿任意的玩耍。(1)关于小班幼儿玩轮胎

11、的观察记录在小班自由活动前,带班的老师就说,可能活动效果并不会十分的理想。因为小班的幼儿年龄较小,动手能力以及体力方面都有所限制,其自主性并不强。平时的户外活动时间,大多数都是在教师的带领下进行活动,很少涉及自由活动。在观察中,我发现,开始的时候,多数幼儿面对着轮胎不知所措,不知道该干些什么。直到有几名幼儿无意识的开始滚轮胎,旁边的幼儿才开始模仿着滚轮胎。也有少数幼儿试着在轮胎中钻来钻去。大多数幼儿都只是在原地对着轮胎发呆,或是向老师投来求助的目光。自由活动中,幼儿对轮胎的兴趣并不十分大,玩法也比较单一。幼儿间鲜有互动,呈现出“不知道该怎么玩也不怎么想玩”的状态。观察结束后,带班的老师说,S园

12、有很多的轮胎,其在户外场地的投放形式也十分丰富,包括轮胎车、攀登架、钻爬区等等。而小班幼儿较多接触的还是轮胎车,对于最原始的轮胎接触较少,也较为生疏。(2)关于中班幼儿玩轮胎的观察记录当我们将数量充足的轮胎置于场地中央,在说明了游戏规则之后,幼儿们便四散开来开始活动。中班的幼儿对轮胎的操作能力较小班幼儿有了明显的提高,不仅包括滚轮胎,钻轮胎,还有的幼儿在轮胎中间跳进跳出,跳累了就坐在轮胎上,把轮胎当成小椅子。有几名幼儿还将轮胎套在身上,当成小车开。在自由活动了十几分钟后,有数名幼儿分成了两队,开始比赛滚轮胎。我了解到,在以前的户外活动中,教师曾带领他们进行过滚轮胎的比赛,而幼儿很好的将以前的经

13、验带入了自由活动中。同时,中班儿童对于户外场所中的轮胎墙也有充分的兴趣,有几名幼儿并未选择我们提供的轮胎,而是直接爬上了轮胎墙。中班的老师告诉我们,S园将轮胎墙作为训练中班幼儿攀爬能力和平衡能力的活动项目之一,因此中班的幼儿对于轮胎墙较为熟悉,玩起来也比较“得心应手”。相较于小班幼儿而言,中班幼儿玩轮胎的方法明显增加,对轮胎的操作能力也有所提高,幼儿间也出现了相互合作,相互竞争的情境。(3)关于大班幼儿玩轮胎的观察记录大班幼儿的自主性较强,他们对轮胎的玩法更加丰富多彩。除了像小、中班幼儿的钻、拖、跨、推、跳、滚轮胎之外,他们又发明了更多新的玩法。有两名幼儿套在一个轮胎中,开始“拔河”;有的幼儿

14、躺在轮胎上,说“老师,我在晒太阳,真舒服啊”;有些幼儿套着轮胎开起了小火车,还不断招呼同伴加入小火车的队伍;还有的幼儿将轮胎垒起来,叠成桶状,然后将自己躲在里面,把它当成躲避大灰狼的家相比于小、中班的幼儿,大班幼儿不仅玩轮胎的方法丰富多样,而且在玩的过程中,幼儿间的互动也明显增多,大多数幼儿都倾向于找自己的好朋友一起玩,而非自己一个人玩。除此之外,大班幼儿也充分发挥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游戏中自己设置了故事情境,如将轮胎当成小动物的家,或是躲避敌人的堡垒,或是把轮胎当作沙滩椅,自己躺在上面晒太阳等,创造性的将体育活动和装扮活动融合在了一起。(4)大、中、小三个年龄段的幼儿对于轮胎的玩法比较

15、表1.1 各年龄段幼儿在相同轮胎数量下的行为差异班级游戏行为 玩法种类 合作游戏 假装行为小班 单一 无 无中班 一般 较少 无大班 丰富 频繁 有由于年龄的不同,各个年龄段的幼儿的能力水平也存在较大的差异,这些差异体现在对轮胎创造性玩法、幼儿的游戏行为等方面。小、中班幼儿由于年龄较小,其运动能力也相应较低,因此使用轮胎的玩法并不多样,而且在玩的过程中,幼儿间的互动也较少。而大班幼儿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他们能够想出很多创造性的玩法,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大班幼儿在游戏中开始出现假装行为,有些发展水平较好的幼儿已经开始能够自己为自己创造一个活动情境,然后将游戏行为融入这个情境当中。2、投放不同数量轮胎情境下大班幼儿的行为变化不同数量的材料会对幼儿的游戏产生不同的影响。在第一次观察中,我发现,大班幼儿对轮胎的操作能力较强,而小、中班幼儿由于年龄较小,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对于轮胎的兴趣并不大,并且玩法较为单一。因此,在观察材料数量对于幼儿行为的影响时,我选择了在S园大一班进行。我随机抽取了大一班的15名幼儿,每次分别给予他们10个轮胎、15个轮胎和20个轮胎,观察他们在不同轮胎数量下的行为差异。表1.2 大班幼儿在不同轮胎数量下的行为差异游戏行为轮胎数量 10 15 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